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生活的良药 ...

  •   “有感觉就写,尽量松弛的写,不要让焦虑和恐惧,大过了你心里对故事的热爱。不要挤压,让它流淌。你可以画完那个圆的,可以画得很大、很好。如果你画不完,也没有关系。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它完成了,也不在于它能变现,在于它点亮了你,又点亮了读它的人。你写成的部分,无愧于你的存在。你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度过你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珍爱你自己,你不是写作的工具。你不是别人手里的一支笔,现在,你是执笔的人。 ——柏邦尼”

      已经忘了最开始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段话,但我肯定一定是我写不出东西的那段时间。或许当时只觉得很有感触,随手摘抄下来,没想到这段话,在我快要沉入泥潭的时候,又救了我。

      我曾经无数次开始创作故事,又无数次因焦虑终止。

      当写不出的时候,我焦虑,当我焦虑的时候,我写不出东西。

      不知不觉,人就容易陷进死循环里出不来,有始无终成为故事的结局。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这些未完成的故事成为我失败的证明,我开始怀疑我自己,是不是永远都写不完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是心里总是不甘心,不愿意承认,因为这是我唯一还算擅长做的事,是老天留给我的唯一一扇窗,我一定要把它打开。所以,怀带着这种不甘心,我总是跟自己说,再试最后一次,如果还不行我就真的不写了。

      然后,故事必然又会朝着有始无终发展,又一次,我陷入更大的循环。

      归根结底还是我太急于求成。

      我原本以为,经过一年多的沉淀,我或许已经好很多了,但是其实还不够火候。

      当你希望写完一个故事能证明什么或者收获什么的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焦虑一定会盖过你写作的欲望,这个故事注定难以得见天日。

      那倘若,如果写一个故事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探寻呢?

      生活里有那么多难解的题,难道都找得到答案吗?难道找到的答案都能通用吗?

      一定不是的。

      我有我的题,他有他的题。境遇不同,经验如何能复制?

      所以,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者并不寄希望于故事传达的道理能教会他们什么,只是,过程中有某些瞬间能让他们产生共情,这才是重要的。

      当我在写自己的困惑,自己的感受时,我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创造欲,而我所经历的,或许是成百上千人正在经历的,我想这些困惑与探讨,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于是,昨天早上起床之后,我就在开始捋,现在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或者,我最想要探寻的课题是什么?我要从哪里下手去解决它呢?

      捋着捋着我就又想起文章开篇的这段话。

      故事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先点亮了我,其次再是点亮了读它的人。

      忽然像是有盏灯被点亮,我得让这个故事先能点亮我,它才有可能会点亮别人。

      所以我又开始了,写我的困惑,同时也写我的自我探寻,它没有任何附带人物,它只需要点亮我,救赎我。

      写得烂也没有关系,我敲下的一字一句,都为我寻找答案铺下一块砖,而这条路最终会指向释怀。

      放手去写吧,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觉得这条路上的砖,似曾相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