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林屿阔走了。
他回到了通城,回到了祖父留下的老房子里。
看得出来自从祖父过世后,就再也没人来过,老房子前的庭院里早已破败不堪,原本种植的植物也在长年风雨中尽数烂了根,变得枯黄瘪蔫。
林屿阔将老房子打扫了一遍,重新住回了自己原本的卧室里。说是卧室,其实就是一间有床有书桌的小房间,小时候的林屿阔毫无察觉,如今看着只觉得空旷得厉害。
且房间里只有一扇高高的窗户,小时候的林屿阔要看见窗外的世界甚至要特意搬来凳子踩上去,但现在他站到窗边,只需稍稍抬眼,就能看见老房子后院的那个锅炉房。
锅炉房也早就不似以前那般完好,四周墙壁上已经布满斑驳的痕迹。
物是人非不过如此。
林屿阔在通城待了整整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段青寂再没有任何消息,他不再主动给林屿阔发信息、打电话,不再关心他的生活,甚至连曾经说过的为他找一个报考专业人员也没有兑现。
林屿阔再次变成了没有人关怀的小老鼠,悄悄地缩在没有人的空间里,独守寂寞。
而这一切,都是他亲手造成的。
有时梦中惊醒,林屿阔或许也会恍惚片刻,开始想,会不会他从始至终做的都是错的。
如果最初,他没有表现出半分异样感情的端倪,他现在是否还如从前那般乖乖地守在段青寂身边,扮演着那个被收养的可怜小孩儿。
在临近报考截止日期时,林屿阔还在等待来自段青寂的电话,却不出意外地等了个空。
最后,他报了个南方的学校,那儿离哈市很远很远。
在开学前几天。
林屿阔坐上大巴车回了哈市。
抵达哈市后,呼吸着迎面而来的新鲜空气,林屿阔觉得熟悉又陌生。
现在他再回到这儿,就只是回到哈市而已。
他没有家了。
他定了酒店,住了一晚,也是在这天晚上,他的手机收到了通来电。
熟悉的号码。
是阿姨。
林屿阔接通电话,听着那头的声音,一时有些失神。
阿姨说,她给林屿阔准备了一些吃的,都是能保存差不多一个月的食物,林屿阔可以把那些东西带去学校里吃,省得到时候想家。
她还问,林屿阔现在在补课班老师家里住得习不习惯。
啊。
原来段青寂和她说,他去补课班老师家里住了。
林屿阔犹豫良久,还是开口问阿姨:“段叔叔最近怎么样。”
阿姨说:”不怎么回家,我这周就去家里做了两顿饭,这工资拿得我心里都不踏实。”
阿姨又说:“我原本准备把这些东西给段先生,让他转交给你的,但是实在见不到他的面,每次见面他又总是一脸疲惫的模样,我就没说,想着我自己找时间给你送过来。”
她又问林屿阔要了现在的地址。
林屿阔让她到三中对面的奶茶店等自己。
晚上。
林屿阔见到阿姨的时候,阿姨满脸心疼,说他瘦了,劝他不要太幸苦,免得到时候像段先生一样连一点自己的娱乐时间都没有,累得很。
林屿阔抿唇笑了笑,没说话。
他拿着一大袋的腌制食物,告别阿姨,重新回了酒店。
他坐在床边,攥着手机一整晚都没睡。
犹豫许久,林屿阔到底还是翻出了段青寂的号码,在屏幕上敲敲打打、删删减减,才打出一行字,摁下发送键。
但下一秒,对面就弹出他已被拉黑的提示。
白犹豫那么久了。
第二天一早,林屿阔就坐上火车去了南方。
他要彻底告别哈市,远走他乡。
而在他走的那天,原本毫无动静的微信也响了起来。是他、顾知然和郭铭葚的三人群聊。
郭铭葚在群里连发了五张照片,说他已经到了新学校,是北京的大学,他如愿以偿。
几分钟后,顾知然也在群里发了两张照片。
全都是怼脸的自拍照,骚包本性不改。
他学着郭铭葚的语句,说他已经到了新学校,是纽约的大学,他玩得挺好。
于是这俩人又聊了起来,谈天说地,没个正形,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晚自习的状态。
林屿阔始终没在群里说话,等到了海市的学校,才拍了张宿舍楼的照片,发到了群里。
很快。
顾知然的语音通话就弹了过来。
他没想到林屿阔真没报哈市的大学,真敢走那么远。
林屿阔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简单问了下他的近况。
两人聊了会儿,就挂断了通话。
那晚,三人群聊里的消息接连不断,基本都是郭铭葚发的。他到了新学校觉得哪哪都新奇,看见什么都想摸一摸,再拍上几张照片。
这也是三人最后的联络。
自那之后。
群里的信息越来越少,三人的关系也渐行渐远,对彼此的了解彻底停留在了朋友圈分享的照片上。
过去真的留在了过去。
……..
林屿阔大学四年还算充实,他在保证学业顺利的基础上,还抽出时间去兼职赚钱,但其实他根本没必要这么做,毕竟当初段青寂给他打的钱还在他卡里,就算他稍加挥霍,那钱也绝对够他撑过这四年。
但他没动段青寂那笔钱,他原本想将钱打回去,但等他找到卡号,将钱打回去后,没过两天就发现钱重新回到了卡上。
段青寂不要那笔钱。
那五十万也真的成了驱逐费。
林屿阔大一、大二兼职打工,赚了几万块钱也存进了卡里,他没谈恋爱,也没交什么需要强制性社交的朋友,需要花钱的地方少得可怜,这钱他不想省都难。
大三的时候他开始实习,去校外租了个房子,但海市毕竟不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他第一次租房子就被中介骗了四千块钱。
中介先斩后奏,签合同前信誓旦旦地说中介费只收一个月房租的一半,结果签完合同,中介里面三四个人围着林屿阔,亮出脖子上挂着的收款码,说:“中介费四千块。”
这是两个月房租。
他们说:“等你下次拿收据来找我们,介绍房子免费,这是我们买一送一的服务。”
林屿阔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他想的不是要和中介理论,也不是后悔自己找错了地方,而是思维发散地开始想——
段青寂刚到哈市的时候,他租房子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事。
那时候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这么一走神,再回过神儿的时候,林屿阔已经拿着钥匙出了中介大楼。
这几年,他总是想这些没有用的事儿,即找不出答案,也没人能为他解答。
后来,林屿阔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考研,因为没人给他兜底,只能做两手准备。他比以前更加忙绿,紧绷的神经也鲜少得到放松,渐渐的,他就不再去想这些事。
毕竟他连人都见不到,白白地思念又有什么意思。
只会让他更后悔之前所做的决定罢了。
上大学后,林屿阔长得愈发出众,肩宽腿长,鼻梁挺拔,谁见了都只能承认他确实有副好皮囊。追他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有的是学校里的,同专业、不同专业,有的则是校外兼职或实习遇到的。
有男有女,有年纪小的,也有年纪大的,他们追林屿阔的花样也各不相同,但对于这些人,林屿阔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能让他得到好处的,那他就稍微走近一些,没法给他任何好处的,他就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走开,用他最熟悉的方式来冷处理。
但前三年,林屿阔始终没定下心,身边人的位置一直都是空着的。
指导临近毕业,林屿阔才半推半就地谈了场恋爱。恋爱的对象是学校里读研学长,那人皮囊还算不错,但为人处事太过正经严肃,从来没人把他往gay上靠。
直到林屿阔和他谈起恋爱,大家才恍然大悟般感叹道:“怪不得之前没见这俩人和谁谈过恋爱,原来都是弯的。”
学长对林屿阔算得上的无微不至、面面俱到,考虑到林屿阔一个人在外面住,他每周还会特意抽出时间去林屿阔的出租屋里给他做上一顿热乎饭。
但这场恋爱也就只维持了两个月。
几乎是弹指一挥间。
什么都没留下,就过去了。
分手是林屿阔提的,至于分开的理由,据那位学长说——
“他说觉得我总是对他的事指手画脚,不像他的恋人,反而像他的长辈,但我只是在一些很小的事上发表看点,我没有指手画脚。”
而林屿阔对这段关系则选择了闭口不谈。
或许那时也不是他主动选择沉默,而是没人去问罢了。
后来有人问起这件事。
他也只是语气淡淡地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具体原因我也不记得了。”
就好像,这不是场恋爱,而是不足挂齿的水课课后作业。
作业他完成了,至于成绩,老师总不见得能让他挂科。
林屿阔的日子照常过,由于考研成绩未能达到他理想的水平,他选择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五百强企业工作。
就这样,他彻底留在海市。
不出意外的话,他之后的人生,都不会再与“哈市”有任何关联。
而段青寂,也成了记忆里模糊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