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最近生意上有什么不好解决的麻烦吗?”花言瑶挑了口青菜,问道。
“麻烦是经常有的,鸡飞狗跳,但都好解决,只是那几方还是不太好联络,也不好打探到底是什么看法。”林漓皱眉,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现在打探,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花言瑶担心此时还不是时候,他们的地位或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稳固,不好贸然行事。
“不好再等了。”三分天下,纷争四起,各方荒唐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人等得起了。
她现下,只能逼迫各方一把。
趁着她还有些潦草权势。
只怕似水年华流尽,抱负却不得成。
二十四载芳华尽去,才觅得此番,往后种种,何寻?
……
一路舟车劳顿,自北下南,不少光景眼前过。
南下之路,凡阅之人,皆痛心疾首。
老少妇孺,艰难苦恨,生死离别……
非短短几字便可荒唐概括,却不敢细说,怕……
言语道断,尽不可得,反落了个心病。
可不言,便没了这心病吗?
可笑,若没有,他也不会这般辗转反侧了!
非要细看天下苍生之苦?
举一例
平城数十村落,皆以种粮为生,一年两季收成。风调雨顺时,官府欺压,加重粮税。灾年荒年时,百姓更是忍饥挨饿,靠着草根树皮苦苦撑到下个季度,汤不见谷,幼年孩童,多病老翁,怎得生路?
奈何?
奈何不得!
马车外雨雪纷飞,官路还好,小路泥泞难行,颠簸的很。就连一向调皮的顾河都罕见的安静下来,不愿动弹。
马车内,纪三顾咳嗽的声音透过厚重的帘子,隐隐约约,似是带着几分痛心疾首和焦急。
“先生,药熬好了。”马车的帘子被掀开,清秀的白面小生递过来一碗汤药。
“好。”
纪三顾伸手端药,手指冰凉,本就苍白的脸上更是因为帘外带进的寒风血色全无。
“先生本就身体不好,这炭火还都分下去了,如何御寒?”白面小生面带忧色。
纪三顾拍拍身边的白氅,安慰道,“不是有它呢么?别怕。”
遥远的天际,夕阳西下,北雁南飞。
他算算时间,应是快到江都了。
江都
热闹的市井旁
“这座宅子可以,不大,好打理,就这儿吧!”纪三顾满意的点点头。
银两交付,房契,庭院打扫,收拾房屋。
他这次南下仅带十余人,再加上路上收留的两位孩童,收拾起来倒也方便。
原本还有些好奇,先生喜静,却定下这繁华街道上的宅子,不怕被打扰么?
可真见过这边的风土人情,便觉先生自有其有一番道理了。
自一众踏入江都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一股安定的氛围。不似他乡人烟寂寥,不似乱世人心惶惶。
这座都城与南下之行的任何地方都有所不同,似是世外,不受半分乱世侵扰。
在这里,百姓们的生活显得更为富足和安逸。他们的衣食住行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穿着虽不华美,却整洁而得体,居住环境宽敞而明亮,饮食也更加丰盛多样。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百姓脸上没有为生死担忧的忧心忡忡,而是对顽皮孩童调皮捣蛋这种平常琐碎事的无可奈何小小无奈,加上半分生活平安喜乐的满足。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商贩还是大型商铺的老板伙计,每个人都尽力展现出热情好客的态度,招呼着来往客人。
不算夸张的说,繁荣昌盛、安居乐业似乎可以成为这座都城的代名词。
在此居住,人情味儿才是最可贵的,也怪不得先生要在繁华街巷旁居住。
纪三顾面上平静,心下却震惊。同是东洲,不曾想,还有一片土地如此平静安然,真真是煞费苦心!
“咱们出去逛逛吧,小十七!”懒散的白猫被纪三顾从怀中放下,喵的一声彰显着它的毫不留恋。
小童捧着手中的烧饼吃的正香,忽闻先生叫自己,忙不迭朝着先生靠近。
“只是,街上人多,恐冲撞了先生,要不要多带些人?”小十七想起纪三顾的身体不好,自己又瘦小,怕是保护不好先生。
“带着你就够了,放心吧!”纪三顾刚有下脚地,不欲引人注目,扰了清净。而且,他身边明面上十余人,实际上,有不少暗卫高手,不会出事。
漫步在长街小巷,只觉民生安稳,生活安乐,未见林漓,便在心里定下了一番初印象。
她应是个有本事的。
林府
“主儿,有拜帖!”
过完年,林漓便又忙了起来,小山高的账本堆满书桌,书房更满是浓茶香气,繁忙得很。
听闻纪三顾的拜帖,林漓疑惑。
这人名声大得很,此番前来,有何干?
“无事不登三宝殿,妙华,备桌小菜。”林漓吩咐下去。
没错,是小菜。
两个人吃饭,费不着摆什么十荤九素的宴席。
迈入林府大门,便看到洒扫下人正三三两两打扫,偶有某处,一两棵树缓慢发芽,静候生机。
百年的梨树高大而茂密,枝丫纵横交错,如同一个巨大的树冠覆盖着地面。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轻轻摇曳,沙沙作响。
映入眼帘的是一袭干净的白色衣衫,衣摆袭地,却并不拖沓,腰间束着一条白色腰带,外面则披着一件厚厚的白裘,领口处围着一圈雪白的狐狸毛,将他的面容衬托得越发苍白,颇有几分病弱之态。但这却并不影响他的气质,反而让他看起来更有几分道骨仙风。
林漓默不作声的扫了一眼,心下腹诽,像骗子!
“纪三顾前来求见林家家主!”
脸上带着些浅浅的笑容。
虽是不明白他有何贵干,但他这副模样,不显山不露水。自己也得装出些让人琢磨不透的架子,林漓心想。
“先生远道而来,先用饭吧!”
小方桌上是几道清淡的小菜,他自来熟的拿起筷子,夹菜,喝粥,好像很熟练。
都不是太爱说话的性子,一顿饭,唯有筷子偶尔碰到碗筷的声音,不是尴尬,更多的是闲适。好像两个人本来就是这样的相处方式。
三两小菜,二人相对,纪三顾倒不觉得不适。
眼看着饭也吃完了,纪三顾并不准备表明来意,而是一番无关紧要的话题:“此番前来,多有叨扰,在下近来刚入江都,还望多多照应!”
“早就听闻纪先生大名,百闻不如一见,自然是不敢怠慢!”都是千年的狐狸,林漓跟着假客套。
林漓摸不清纪三顾的目的,只觉此人此番行为举止奇怪的紧,只传拜帖,见了面却不说明来意,名气也大,只能先笑脸惯着。
“不知先生住宅是否安排妥帖?”
“都已安排好,多谢费心了。听闻江都富庶,特来一见,果然不虚此行!”
“先生过奖,穷乡僻壤比不上帝都繁华,府内事务繁多,不宜见客,纪先生无事便可离开了。”
不过是个头上有些名号的谋士,既不表明来意,也不见其真诚,林漓不愿再会。
“那在下只好先行告辞,改日再会。”语罢,纪三顾便招呼着旁边的小童离开。
林漓摸不透,也不愿再猜,只觉心烦。
真深沉还是假深沉?
出了林府的纪三顾心情好得紧,悠悠然慢走,还是小十七念着先生身体,催促着回去,才没耽误了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