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行装 ...
-
文凤霞激动地手舞足蹈:“怎就突然要去镇子上?”
她闺女去趟镇子上又发大财了?
“嗐,别管了,娘,赶紧收拾东西吧。”
于萱草走进屋里,开始收拾娘儿俩为数不多的家当。
文凤霞拄着拐杖跟在她身后进屋,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帮着收拾两人的铺盖卷、还没来得及缝制的冬衣、前些日子新打的木凳、唯一一面圆铜镜、装旧衣的木箱。
于萱草腾出手去趟仓房,见谢渊还在搬木柴,连忙叫他停下。
“我想了想,这些柴火部分拉到镇子上,不然到时候烧火还要买柴火。”
她将院子里的板车拉过来,谢渊见状,撸起袖子帮她搬木柴。
“你会赶车吗?”于萱草进仓房去拿自己打猎用的工具,零零总总很多东西,她只拿了一件最珍贵的鱼皮衣和鹿皮靴,剩下的工具她打算在仓房里挖个土坑,全都藏起来。
等她从镇上回来,要去打猎时再挖出来。
“会。”谢渊点头,猜出她的意思,直接道,“你赶车吧,东西多,毛驴走得慢,我在下头拉板车。”
于萱草想了想:“咱俩轮着来,路那么远,柴火太沉,你可能拉不动。”
谢渊知道她是害怕他累,弯弯眼,“都行。”
“姑娘——你爹的喜服在哪儿,你还记得不?”文凤霞慌张的声音突然传进来。
于萱草将放置鱼皮衣的木箱搬到仓房外,走进正屋,“咋了?我爹的喜服你找不到了?”
于柏生去世后,文凤霞担心他在下面缺衣少食,就把于柏生的遗物全都烧了过去。只有那身喜服,她一针一线绣的,又害怕烧过去于柏生背着她找小老婆,就没舍得。
“我记得放在箱子里,刚才怎么找都找不见了。”
文凤霞坐在炕头上,在沉重的木箱里翻来覆去。
于萱草坐过去帮忙找,喜服确实没有了。
她盯着文凤霞的喜服看了半晌,忽然想起来:“娘,有一年你不是埋在后山坡那儿了吗?”
魏家村的坟地都在后山坡人迹罕至的地方,避开了文江和进入娘娘山的路线,一般只有上坟的日子才会去祭拜。
文凤霞想起来了。
她懊恼地捶捶头:“唉,也是失心疯了,早知道就不埋了。”
于萱草看了眼屋外的天色。
若是来得及,下午赶到城里,一个时辰就能找到合适的院落,去找一趟喜服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她立时对着谢渊道:“谢渊,你看着点家,我陪我娘去趟后山,马上回来,有人来问,你就都说不知道。”
谢渊点头:“去后山坡做什么?”
“我爹的喜服被我娘埋在我爹的坟前了,”于萱草忽然想到什么,犹豫道,“你说,我要不要直接给我爹挪坟啊?”
谢渊摇头:“你现在挪坟,能挪到哪儿去?”
于萱草叹口气:“也是。”
文凤霞站在一旁,也琢磨起于柏生的坟来,她拄着拐杖,“儿啊,以后还回来不?”
“娘,再回来也是我进山打猎,”于萱草将脚边掉下的木柴放到板车上。
她说着,抬起装着成衣的箱子到驴车上,驴车内部空间还算大,木箱和稀少的生活用品装进去,也没多少东西。
于萱草记得于柏生在世时,家里的物件还特别多,后来他突然去世,家里的好东西全都卖出去,才落得个家徒四壁的境地。
文凤霞看着她和谢渊来回奔忙的身影,突然开口道:“不去了,等咱再回来,就是给你爹迁坟的时候。”
于萱草纳闷地看着她:“刚才不是还说要去?”
“一件喜服,他都死多少年了,让他自己留着吧。”文凤霞打算放过自己。
于萱草笑道:“我爹要是知道你说这话,肯定觉得你没良心。”
“那也是我死后的事儿,管那么多干什么。”文凤霞冷哼一声,重重拄着拐杖,回屋去取一些零碎的灶具。
仓房和院子里的柴火也搬得差不多,于萱草拿着铁锹走进屋里,扒开地上的板砖放到屋内的墙根下。
“这是做什么?”
“打猎要用的东西特别多,日后我回来时再挖出来,省得村里人惦记。”
一个一米长宽的土坑,两米高的土坑被挖出来,于萱草将铁锹撂到墙根下,把弓箭和制作鱼皮衣的工具规整地放在木箱子里,用一个木板子盖在最上方,泼了些土上去。
如履平地,完全看不出埋了东西。
于萱草用脚踩一踩,将砖块铺上去。
又一刻钟后,三人收拾妥当院子。
“萱草,你们这是做什么?院子里咋啥也没了?”
隔壁的柴大婶儿刚去后山坡采野菜回来,瞥见那辆还算气派的驴车,和摞满木柴的板车,目瞪口呆道。
“去镇子上,给我娘看病。”于萱草笑着,没说以后不回来的事实。
柴春花了然地点头:“拿这木柴是做什么?”
这兴师动众的,不像是去看病的样子。
她的神情登时染上几分狐疑。
“拿去镇子上用,可能要住个几天。”于萱草给仓房和正屋的门放上锁。
见柴春花还好奇地打量着,她也没有多说。
“娘——我刚才拿出来的那几块儿木板子呢?”
“这儿呢。”文凤霞从板车上拎住几个木板递过去。
“春花,我要去镇子上看病,可能这几天就先不回来住了,”文凤霞走到篱笆小院旁,同她说道。
柴春花打量着她,不觉得她像生病的样子。村里人最近都在议论,说文凤霞不像以前那么病恹恹,说话走路比以前有精气神多了。
“你去镇子上看病?还是去凤阳?”柴春花叹口气,“咱们当了这么多年的邻居,我刚才乍一瞅,还以为你以后不回来了。”
“我老头子还在这儿呢,咋能不回来。”文凤霞睁眼说瞎话。
柴春花一听疑心登时打消掉。
谁都知道文凤霞的心病是她那早死的丈夫。
“挺好,早些治完病,早些回来。”柴春花干巴巴道。
另一边,谢渊和于萱草给窗户的外面钉上木板,防止有人从窗户外面闯入家中,两人合力在门上也钉上块铁板,等下回于萱草回家时,再拆开进家门。
做好这一切,给小院上了锁。
于萱草将文凤霞扶上驴车,“娘,你进里头坐着吧?”
“娘不进去,娘就坐外面。”文凤霞方才进去坐了会儿,里面黑糊糊的,啥也看不清。
文凤霞就想坐在外面,光明正大地从村子里驶出去。
她也想体验一回坐在高处看人是什么感觉,从前她和于柏生是难民,在村子里不免伏低做小,现在她也能坐上回驴车,做做自己的主。
这么想着,文凤霞的眼角都湿润起来。
但她面上绽出股生机勃勃的笑,那种喜悦是于萱草从未见过的。
她站在原地愣了愣,看见自己亲娘高兴的神情,忽然觉得茫然的前途被拨开一层迷雾。她要一直向前走,永远不回头。
谢渊没有上驴车,他拉着板车,肩膀上壮硕的肌肉透过衣服状如块垒,惹得于萱草看了好几眼。
“是不是很沉?”她赶着驴车,速度比谢渊快一点。
谢渊摇头:“还好。”
板车的木轮在小路上“吱嘎——吱嘎”地前进,谢渊闷头赶路,驴车上文凤霞看着一览无余的乡间小路,心情极其开阔。
一车一人赶在乡间的小路上,于萱草和谢渊出村的路上,魏二田也在赶牛车要进镇子上。
“萱草,你们这是干甚去?”
“去镇子上,给我娘看病,可能要走个几天。”于萱草向魏二田和李婆子笑笑。
李婆子心虚地挪开目光。
自从上次祠堂魏向云杀害于柏生的事情被爆出来,村里很多人家再也不敢谈论于萱草。
包括魏二田和李婆子。
他们心中有愧,更做不到像平常般交往。
于萱草也没有多说话,见毛驴听话,就将皮鞭和缰绳递给文凤霞:“娘,驾毛驴可简单了,你试试。”
文凤霞高兴地接过来,“这小毛驴还挺有劲儿。”
毛驴耳朵竖起来,走得更快了。
文凤霞夸得更来劲了:“不着急,咱慢慢走,等到了县城,婶子给你吃萝卜。”
于萱草见状,就跳下车,在板车后面去推,谢渊顿觉压力一轻,他回头看了看:“你上车去也行。”
“嗐,一个人累死,文夫人在车上赶驴赶得正高兴呢。”
于萱草见文凤霞已经把毛驴哄得蹄子都撒开了,笑着回道。
行了一刻钟,于萱草和谢渊换了位置,如此再休息片刻,等到申时中(下午四点),三人才在城门官兵的盘查下进了清水镇。
到了镇子上,文凤霞害怕毛驴四处跑,就让于萱草去架毛驴。
“咱往哪儿去?”
文凤霞左顾右盼,于柏生去世后,她一共就没进过几次镇子,这是这个月第二次进县城,心里还觉得新鲜。
“咱往北边走。”
德怡学堂在城北,于萱草打算在学堂附近租住一个院落。
刚进城门,就见不远处有一队近卫司在巡逻,他们的装束较寻常官兵更加威武,百姓们只敢远观。
为首之人正是前些日子有过一面之缘的魏冲。
于萱草向城门的衙役打听何处有牙行。
“城北的话在四季坊就有一处,牙行需要有人结保,否则牙人不敢给你介绍。”那衙役叉着腰,对她指了个方向,“或者你去趟县衙登记,登记过领租住凭证,牙行才接。”
没想到租房要这么多手续,于萱草只好点头,赶着驴车打算往城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