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 64 章  ...
            
                 
                
                    - 
                          有张明颖插科打诨,不知不觉,已经月至中天。到了要拜月娘的时候,张明颖很有眼力见地告了辞,但不知是不是一天下来林老师被张明颖哄得不错,竟然主动提议要让她留宿一晚。
 
 这样一来今晚林家父母想和林清谈话是谈不成了,林清倒是乐见其成,她和卫长风的感情才刚开始,她不想在这其中掺杂太复杂的关系,更不知道自己的家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好在经过身与心的坦诚,让两个人都在彼此心里来到了一个更特别的位置,很多问题对他们来说都不再是合与散的选择题,而是需要他们共同寻找解决思路的开放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中秋一过,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向水山城席卷而来。
 
 在所有人都以为,当初那一封举报信的事情已经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自查报告,市里的专案组也已经给出调查结果,把事情定性为内部人员因为不满职位变动而做出的报复性诬告之时,上面竟然派出了专项调查组,立意彻查。
 
 甚至由于举报信的调查结果,这次专案组成员部分选用省里的工作组,市里的调查力量一概不用,更有一部分人手直接从首都过来。
 
 如果说当时的举报信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那这次的专案组就是平地一声惊雷,震动的是水山城从执法到司法的各个系统。
 
 听说此次东窗事发,那封举报信只是个引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封信的缘故,相关部门才因此注意到了这个外贸大城,光是水山城,每年的退税额就在大几百亿的级别,如果举报信里的内容属实,那水山城税案,将会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也是在这时,相关部门才惊讶地发现,如此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量,如此庞大的退税规模,为何国家的外汇储备还会不增反降?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到了这一刻,什么自查结论,什么结案报告,通通作不得数,专案组人都已经到了水山城,水山城各个部门才得到消息,其决心可见一斑。
 
 “小卫,上次你提到的那个走私案,是不是还跟税务问题有关?”
 
 再一次和卫长风讨论黄氏集团,副局长早已不是日前的态度,专案组的人已经到了水山城,他身在副局长的位子上不是一天两天了,深知这次的事情如果真查出什么首尾,牵连到的人绝不止一个两个,警方虽然在税务问题上并没有多大插手的空间,可是渎职、包庇,系统内总不可能全无问题。
 
 “根据现有的线索,初步判断黄氏企业是存在着骗取出口退税的可能的,只是还没正式立案,所以手头也没有切实的证据。”
 
 副局长一拍桌子:“立案,今天就立案,你多带点人立刻启动调查,尽快给出一个结果,要在专案组查到这条线索之前,明白吗?还有,调查的时候强调保密纪律,每天向我汇报工作进度,所有新环节的启动,外部的协调,都由我亲自处理。”
 
 卫长风私下调查黄氏的事,本来应该严肃批评,甚至是处分,然而到了现在,这事不单不能批评,反而还成了局里表明立场的一个重要抓手,只要刑警这边能在调查组之前,甚至只要能和调查组同时提交侦查结果,好歹透露出刑警这一方面并没有包庇之嫌。
 
 “等等,听人说,你前几周周是不是就已经做了部分取证工作?既然如此,你就把立案的日期往前调整,就调整到你第一次获得线索的那天,这也是为了到时候证据的完整和合理,相关的材料,交到我这里就行。”
 
 还没等卫长风答应,局长一个电话已经打了过来:“好的,局长,我现在就过来。”
 
 撂下电话,副局长风一般地卷出了办公室。
 
 “王赫,叫上何希和陈杰、小徐,黄氏的案子,可以正式启动了。”
 
 王赫可能不完全明白,为什么上周还需要暗中侦查的案子,如今就能得到局里的首肯启动调查,但是专项调查组到访的事情,整个水山城里各个部门几乎都得到了消息,只要稍一联想,就知道与其有关。
 
 时间紧迫,王赫也没有跟卫长风纠结这背后的关联,这个案子他们跟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不管是从他们的侦办直觉还是就从目前掌握的线索,黄氏企业必有猫腻,如今正式立案,那些以前不能大张旗鼓探查的,如今也可以正式行动了。
 
 “案件的基本情况刚才王赫应该也跟你们说过了,曾局叮嘱,这个调查行动保密进行,尽可能不要引人注意,所以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说得再直白点,这样的犯罪集团,在水山城绝不止黄氏一家企业,专案组那边的行动不会跟我们通气,我们做不到步调一致,就尽可能不要干扰调查组办案。
 
 多的我也不说了,讲一下具体的工作思路吧。我们现在高度怀疑,黄氏集团明面上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家族企业,实则是以骗税为目的,成立的一系列皮包公司。当然,为了掩人耳目,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实际经营的企业,目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摸排与黄琛董祺祺夫妇关联的所有成员名下,究竟有多少家注册成立的公司,以及这些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卫长风手上,是这阵子他们找出的黄氏名下企业,但目前还只是沿着黄琛的近亲进行排查,成立的企业就足有三十余家,若是扩大排查范围,再顺着这些近亲的近亲、朋友、帮工查下去,这样的企业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排查到的企业,每一个都要实地勘察,除了实际经营地址、人员规模、设备、进出货物这些外,还要注意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除了最直接的虚开公司外,我和王赫还设想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寻找能够提供增值□□的供货企业,虚报数量、虚开高价,实际以廉价商品出口,获取退税补贴,这种方法虽然折损了部分利润,但相对的风险也小。”
 
 何希手上拿着的,是小旺提供的线索,当时那种情况下,也算不上是正式的笔录,但是有了这部分内容,确实让卫长风的话更清楚:“我有个疑问,进出口商品总归要过海关部门的手,既然货不对版,怎么能通关放行?”
 
 水山城刑警支队里,女警不多,包括何希在内的五名女警,都是近几年才录用的,何希和卫长风一样,都毕业于全国第一的公安院校,甚至她的学历还要比卫长风高出一截,且又毕业于经侦专业,所以卫长风才希望她能够加入这个案件的侦查中来。
 
 “没错,这个案子不会只是单纯的经济类犯罪,早晚会牵涉到职务犯罪上去,如果能查实我们黄氏企业弄虚作假,那么这些年来他们的所有纳税、报关记录,都会启动倒查,也因为如此,我们这次调查注定会困难重重,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
 
 在场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何希先站起了身:“明白了,我先去跟黄琛母家这条线。”
 
 “那我去查黄琛老婆家。”
 
 几个人没有多话,很快完成了分工,大家心里都有觉悟,这个案子办得好与不好,都是风险重重,可是没有人犹豫,犯罪的线索就摆在眼前,查案就是警察的职责所在。
 
 “王赫,你跟我,还是去红兴村吧。”
 
 一年间,不清楚多少次往返红兴,从小旺,到林清,卫长风跟水山城的连接越来越深,好像就是自红兴始,而如今,他同样选择了红兴村的顺发厂作为案件突破口。
 
 “林清,下班了没有。”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林清刚走出法院的门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林清的爸爸和水山城的所有男性长辈一样,习惯了以教导、训诫、提点作为表示对子女关心的方式,而这最好是耳提面命,至于致电寒暄,因为太过温情,他们似乎不太习惯。
 
 工作日的夜晚,突然的来电,显然是有事:“刚下班,爸,怎么了?”
 
 电话那头明显的迟疑,大概是在判断林清这个刚下班究竟是个什么程度,最重要的是身边还有些什么人,他想说的话,大概是不想让人听见的。
 
 “那你到了宿舍,回个电话给我。”
 
 还没来得及等林清解释自己目前就一个人,对面已经挂断了电话,经过上次的袭击事件,林清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也习惯提高警觉,既然她爸让她晚些回电,大概事情也没有那么紧急。
 
 等到回到住所,林清还是第一时间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喂,爸,什么事?怎么这么晚还不休息?”
 
 林老师这么多年做老师,做班主任,盯着学生们早读早锻炼,总是天蒙蒙亮就得出门,所以作息很规律,少有熬到深夜的时候,这个点钟,差不多是他该休息的时间了。
 
 “今天你大伯来电话,说是你那个男朋友,卫长风,到村里那个厂子去了,说是查什么案子。上次你回去参加那个葬礼,好多人可都瞧见了,知道你们俩关系不一般,你俩的事情既然没有定下来,又何必那么招摇?以至于现在托人情也托到我们头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