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当年你爸爸辍学,是因为全国大罢课,他没能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对你爸爸来说,他没得选,所以无论家里多难,他都坚持让你上学,从没动过让你上学打工的念头。你说,如果你爸爸看到你如今明明可以读书、考试,却在这里自暴自弃的样子,他会有多失望?”

      没错,啊旺知道,或许是因为身上的残疾,他爸爸跟其他水山城其他人不一样,他不向往做生意、赚大钱,是念书时的成绩,给了他人生中难得的尊重,所以他一直都相信,知识和文化,才能给他带来做人的尊严。

      到了他儿子这一代人,读书更加容易,有义务教育支持,命运没给他的机会,说不定能给他的儿子。

      以前爸爸管教他学习的时候,阿旺只觉得好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家都已经穷成这样,不管有没有文化,都不会有人高看他们家一眼,再说了,啊公的透析需要钱,父母拼死拼活,不过勉强支撑,去哪里给他攒高中的学费?

      可爸爸总说,他只管读,钱的事,轮不上他来操心。

      说的容易,一个集齐病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家庭,能一家子平安活着就已经够不容易了,谈理想,那不过是痴人说梦:“你现在跟我说这些,是在讲笑话吗?别说我爸爸如今已经死了,就算是他还活着,我们家的状况,根本不可能供我读书,我爸爸的理想,他没办法实现,我更没有办法,他起码还能养得活我爷爷,我呢?只能回家跟我爷爷一起等死!”

      “你爷爷不会死。”卫长风一直都知道,真正让阿旺无法面对的,是他无法像爸爸那样,支撑起爷爷的治疗费用,支撑起家庭的重担,他很害怕,怕爸爸一走,家人期盼的眼光,以及无所作为的自己:“虽然中院没有受理你们的案件,但是基层法院那边,一直在向犯罪人家属追讨这起案件的民事赔偿,前两天问过你妈妈,十万的赔偿款已经执行到位了。”

      “而且你们家的情况,也符合红会的援助条件,相关的材料我会帮你一起准备,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你坚强起来,跟我们一起面对这一切。你妈不识字,很多事情都只能靠你,你自己清楚,你选择逃避,困难也不会消失,只会留给你妈一个人扛,你忍心吗?”

      当时在中院,阿旺挡在妈妈身前的样子如今还历历在目,有些事情大人都未必能够承受,何况阿旺一个孩子,对他此时的逃避现实,林清可以理解,但有些时候,责任是压在肩上的巨石,但有的时候,它也能成为一个人支撑着不坍塌的力量。

      “我知道,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句话听上去像旁观者一句不痛不痒的安慰。但是你想,你爸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年纪也就只比你小不了几岁,那时候的他期待的那种未来,他是没办法实现了,可你的人生,一切都还有可能。”

      工读学校的会面时间有限,教养老师已经出现在门口,林清想了想,最后对啊旺说道:“我爸爸是市一中的老师,一中每年都会提供免费生的名额,只要你中考能过一中分数线,我就可以去给你申请,你有足够的力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爸爸没有机会做的事,让他期待的一切,都成为现实。”

      林清的话音已落,但阿旺低着头,看着地面,看不清他的表情,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阿旺没有起身送客,这在卫长风的意料之中,能让他坐在会客室里一直到会面时间结束,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之前的几次,王赫和他几乎要动起手来。

      这次会面的顺利,当然是因为身边的林清,卫长风看着林清的侧脸,她正低头赶路,没有察觉。

      “没想到才这几天时间,你做了这么多的事,我替小旺谢谢你。”

      林清抬头看了卫长风一眼:“阿旺不是个坏孩子,会走上歧路,也是一时难以承受失去父亲的悲痛。可能对成年人来说,这样的沟通方式太过煽情,但对一个孩子,他需要一些情感上的刺激或者是支撑。”

      柔情的沟通方式只是达到激励小旺这一目的的手段,让林清这么一说,方才的温馨氛围倒是立刻烟消云散,林清总能一边善得像个八点档女主,一边理智得像在处理公务,割裂得让卫长风都觉得神奇。

      林清带上头盔,坐上卫长风的后座,可卫长风却没有立刻启程,他向左侧稍微偏了偏头,对林清说道:“不管怎么说,小旺的事还是多谢你上心,今天休假,现在时间也还早,一起去吃个甜汤?”

      下午四点出头,确实是说早也不早,说晚也不晚的时间段,林清一时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那走吧。”

      许记姜薯甜汤。

      这是在接近市区的一处老居民区,一间五平米见方的小店里,老板娘支着一口大大的铁锅,锅里是小火咕嘟着的姜薯,店里七八张小木桌,卫长风带着林清,在唯一的空桌落了座。

      “老板娘,两碗姜薯甜汤,加鸡蛋。”

      老板娘应了声,从大锅里盛出姜薯,放入小锅,加一勺小圆子,两个鸡蛋分别在小锅里打散,变成了蛋花,锅开后盛进白瓷碗里,端到卫长风和林清的小桌上。

      姜薯甜汤冒着热气,这是林清很熟悉的香味:“没想到,你喜欢吃这个。”

      “是吗?”卫长风拿起小勺,趁热喝了一口甜汤:“我们这些北佬不得不承认,在吃这件事上,你们水山城是真的有点东西。”

      卫长风喝得很专注,给足了这碗姜薯糖水百分之百的尊重,让林清也不免好奇,这里的姜薯糖水有什么过人之处,她拿起勺子尝了一口,姜薯特有的胶质熬出来粘稠的甜汤,鸡蛋让汤底更加顺滑,小丸子是水山城特有的半透明状,不太强烈的存在感恰到好处。

      这姜薯甜汤,和妈妈初一十五祭拜的姜薯圆子,简直是一模一样。

      林清笑了笑:“哪有人自称北佬的啊。”

      卫长风碗里的甜汤已经见了底,他放下了勺子,笑着看向林清:“来这里之前,我不是没有设想过南北差异,语言、饮食习惯、气候……等等等等,我以为我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来到这里我才发现,水山城的排外,不是以南北划分,在这里,不是水山城的原住民,通通都是北佬,这座城市不会给你任何一个融入他的机会,哪怕你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水山城,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传承多年的习俗,每一件日常小事,都有自己的所谓规矩,时时刻刻提醒着外来人自己的不合时宜。每次林清听到亲朋好友在外乡人身上罗织的莫须有的罪名,以及无理取闹的排斥,都只有无奈。

      正是因为作为水山城原住民,深知卫长风在这座城里的孤独处境,林清忍不住想问:“那你为什么还是选择留在这里?”

      这不是卫长风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他身上有明显的北方特征,这种与水山城迥异的气质,几乎让每一个跟他打交道的人都忍不住提问。

      你为什么会选择来到这里?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卫长风想给林清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因为我觉得很轻松,在这里,我就是一个纯粹的看客,我跟这片土地也好,跟这里的人也好,都只有很浅很浅的链接,我的存在与否,都不会有太深的痕迹。”

      林清低下头,喝了一口碗里的甜汤:“你跟你的家乡一定有很深链接吧。”

      “嗯。但与其说是和那个地方,不如说是和曾经一起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我和啊旺一样,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离世了,你知道吗,亲人离开的疼痛,不是一瞬间的,是在他走后的每时每刻。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吃过的餐馆,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痕迹,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那个你最珍贵的人已经离开了。”

      跟啊旺相比,卫长风已经不再是没有力量掌控自己人生的羸弱少年,可他选择的方式,却未必比啊旺坚强多少,人生在世,总有些事情无法解决,只能逃避,这就是脆弱的人心。

      “也不错,不想去面对的东西,谁说逃避不算一种解法。”

      喝完最后一口甜汤,林清也放下了手中的勺子。

      “我还以为你会觉得这很懦弱。”

      “我吗?”林清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你很勇敢,我也有我想离开这里的理由,但是却没有离开的勇气,这么一想的话,我应该比你更懦弱。”

      卫长风有些意外,水山城这个地方生活的每个人,似乎都对这座城市高度认同,这种团结是他在别的地方所不成见过的,原来这里也有想逃离的人,他沉默了片刻,还是说出了那句在脑子里盘旋了很久,却始终觉得林清未必愿意听的话:“你确实和水山城的其他女孩子不太一样。”

      林清笑了,但这个笑容里似乎没有真正的笑意:“我知道,不管是水山城的人还是外乡人,大家口中水山城的女孩应该是温柔、贤惠、任劳任怨,同时善良貌美,所有理想的作为妻子的优良品质,似乎都是水山城女孩的代名词。所以你没有用这些词形容我,我本应该高兴,毕竟这些词比起形容人,形容奴隶或许更合适。”

      卫长风没有接话,他知道林清的话还没有说完。

      “但我也没有那么高兴。我妈跟我说过,不论我再怎么不满这个地方对女人的规训,千百年的传统如此,我没有改变它的力量,我知道我妈说得对,我可以不接受这些规则,但我没有办法改变这些规则,这不是光靠某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事。”

      林清的话是笑着说的,但卫长风似乎又看到曾经包围着她的那一分落寞,那是在小炒店里,这个彼时还全然陌生的女孩,接到母亲的电话时,就曾经露出过这样的神情。

      没有逃避的决心,也没有改变的力量,看似坚强的彼此,谁又不是懦弱的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