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线索充足、思路正确、部署严密,飞车党一干人等全数落网,除了三名主犯外,警方还逮捕了大黑手下十几名未成年嫌疑人,他们在大黑的组织下,同样多次参与团伙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是犯罪集团中的储备力量。
这次的抓捕,不仅是整治了水山城的飞车党犯罪,更给警方取缔明月帮这样的犯罪团伙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大黑几人都是明月帮里的中层,有了他们提供的证据,警方很快制定了对明月帮的打击计划。
案件一桩连着一桩,一直忙到周六晚,卫长风才终于想起他和林清的约定。
墙上的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一,想了想,卫长风收回了拨号的手,写了一条短信:【林清,我是卫长风,不好意思现在才联系你,如果明天不忙的话,下午两点钟,搏星门口见。】
【好的。】
卫长风看着林清的回信,吸了一口泡面,林清对小旺的热心,他既意外也不意外,同样少年丧父,这样的故事有多容易激起别人的同情心,他再清楚不过,而林清是个善良的人,这同样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当年的他抗拒这样的同情,可如今他却比谁都明白,如果当年没有一个又一个的人尝试着拉他一把,那他绝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卫长风。
第二天下午,卫长风的摩托车还没有开到搏星的门前,就看到站在柳树下的林清,她穿着一件很简单的黑色t恤,梳着马尾,她盯着树梢缝隙间的阳光,微微地眯着眼睛。
卫长风有一瞬间的分神,从人类最朴素的认知出发,很难否认林清的好看,而且越是简单的打扮,越是让人难以忽略她的美。
卫长风将摩托车停在林清的身前,向她递出一个头盔:“王赫他三嫂今天生孩子,早产,临时收到的消息,他到医院看望产妇去了。工读学校那边提前预约过,不方便改期,今天只能咱俩去了。”
林清点了点头,啊旺现在正是情绪敏感的时期,即便事出有因,爽约也可能给他带来负面影响,况且她今天有东西要带给小旺,即便王赫不来,她也想往工读学校走一段。
“摩托车可以吗?”
林清接过头盔,熟练地往头上一戴:“我骑车的时候,你义务教育还没结束呢。”
卫长风笑着往前挪了挪,尽量给林清留出更多的空间:“我今年27,满打满算小你不到三岁,如果你合法驾驶的话,你骑车的时候,无论如何我的义务教育也已经结束了。”
“确实哈,这么看那会儿你都快能高考了。”卫长风长得显小,林清一直以为他跟自己的助理差不多年纪,没想到也27了,倒比她猜测的要大上几岁。
“坐稳了?出发吧。”
马上要入秋了,风也渐渐凉了下来,林清很久没有骑车,倒还真的有些想念这种风从脸颊上冲刷而过的感觉,周围很吵,也很安静,什么都听不见,只有呼呼的风声。
“到了。”
工读学校在城郊,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这里守卫虽然没有监狱和少管所森严,但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秩序,卫长风和林清出示相关证件后,又经过了一系列安检程序,才最终进入了学校。
今天的休息日,操场上有不少人,工读学校不同于少管所,并不是严格的惩戒性质,学生们也有一定范围里的自由,可尽管如此,这里的氛围还是跟一般的学校大不相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们的眼神。
林清审判过许许多多的罪犯,包括死刑犯,他们的眼神是浑浊的,你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泥潭之下的恶,这些孩子的眼神比他们要清澈许多,可正因为清澈,才让这份原始的恶越发瘆人。
“我是林来旺的教养老师,这里是我们的会客室,你们二位在这里稍坐一会,我去带林来旺过来。”
“好的,谢谢。”
林清在会客室坐下,这里的墙壁上写满了标语,展示着教育未成年人向上、向善的决心,墙边的书架上,书都是崭新的。
“我说了我不见!”
还没有见到林来旺,林清先听见了门外传来的怒吼声。
“警察又怎么样?又不是我的亲属,我凭什么要见他们?”
这里的老师可不像外面学校里那样客气,林来旺几乎是被提到了会客室里:“你妈交过委托书了,同意人家警察过来看你,非亲非故的,人家愿意管你是人家的好意,你小子别不知道好赖。”
这样的对话,只怕会加剧林来旺对他们的敌意,林清站起来拦了拦:“辛苦老师了,让我们来跟他说吧。”
教养老师把阿旺向椅子上一按,虽然阿旺还是满脸写满不服,可迫于教养老师的压力,还是只得乖乖坐着,今天有七八组家长申请了探视,教养老师也没在此处多耽搁,跟卫长风两人打了声招呼,转身离开了会见室。
老师一走,林来旺就翘起了二郎腿,他心里清楚,比起教养老师,卫长风这个刑警听着是名头不小,实际根本不敢对他怎样,几个月相处下来,他不仅没有了最初对卫长风和王赫的尊重,甚至觉得他们面对自己,理应心中有愧。
“你又他妈干什么来了?”
小兔崽子,卫长风指着林来旺:“你小子嘴巴放干净点。”
眼见着两人就要呛起来,林清开了口:“虽然他不算是你的亲属,但我跟你之间,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啊旺,按照辈分你可以叫我一声表姑。”
林清虽然不常说,但她说起水山城的方言,还是带有红兴村的口音。
阿旺不是没看见卫长风身边跟了个陌生女人,他只是不想主动开口去问,凭什么这些无用的好心他就一定要领情,从他父亲出事到现在,这些人来来往往,谁又真的帮上他什么?
但一句表姑,还是让阿旺脸色和缓了些许,水山城重视宗亲,家里的孩子再皮,也从小被教育着尊重长辈,只是阿旺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女人,总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见过。
“我是林志鹏老师的孙女,听你长风哥哥说,老人的三年祭礼你到场送行了,多谢你。”
原来是林老师的孙女,林老师的姐姐嫁给了啊旺爷爷的表兄弟,两家确实是远房的表亲,但林清和啊旺之间也是远出了五服的关系,今天是彼此第一次见面,也难怪啊旺没什么印象。
啊旺喉咙里哼了一声,就算是打过招呼,半大小子嘛,林清不是不能理解:“我知道,我们两家论起亲戚来是远了些,但是你爸爸,林文华叔叔,是我爷爷的学生,这你总是知道的吧。”
红兴村不大,就只有两所学校,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但凡能上高中的孩子,就得到县里去读书,林清的爷爷林志鹏,就是村小的老师,高两级的语文,都是他来带,啊旺爸爸虽然有残疾,可在阿旺爷爷病倒之前,家里的日子也还算好过,一直支撑到啊旺爸爸念完初二才停了学业。
啊旺爸爸腿脚不便,可读书还算灵光,也正因如此,读书的那几年,一直是他心里最甜的回忆,讲起老师、同学,他总是红光满面,所以哪怕爸爸已经走了,啊旺还是决定替他们家出面,送林老师最后一程,这才有了后来两村斗殴、拘留、进入工读学校一系列事端。
“前几天我回了一趟老家,整理了我爷爷生前的遗物,你不知道吧,林老师有一间书房,那里头都是学生们留下来的东西。村小办了五十多年,他就教了三十年的书,学生们的花名册、习作本、高分卷子,他留着留着,就留出了一间屋子来。”
林清打开随身的小包,从里面拿出一本泛黄的作文本,递到啊旺面前:“我爷爷也不是每个孩子的东西都会留,但你爸爸是当时班上的语文尖子,所以这本习作就被我爷爷保留了下来,你爸爸走得突然,留给你的东西也不多,这本习作,我替我爷爷送给你了。”
五年级一班,林永福。
啊旺明明不想回应林清,却还是忍不住翻开了这本习作,爸爸的字写得好看,家长签字的表格交上去,老师都夸过,这习作本上的笔迹比爸爸如今的字迹要稚嫩许多,但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我的理想
这篇作文啊旺一样写过,他记得那篇作文里,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这当然是为了应付老师胡编的,他之所以这么写,无非是爸爸买的范文选里十篇佳作起码有八篇写的是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抄起来比较方便罢了。
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园丁的修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以丰富的知识和优良的品德,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
原来在爸爸的少年时代,他也曾这样的意气风发,没有人能从这样的习作里看出,他只是一个跑得不快,走得不稳,却不得不每天顶着日头出门拾荒的跛子,他也在年少时畅想着自己的未来,用或许有些浮夸,却满含激情的笔触写下这些在他未来回看时,会当作是妄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