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联 想 ...
-
数学课上老师讲“火车准点到站”,结果引起全班大笑。为什么?因为很多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联想到的是“正点”——即“马子”漂亮、身材好、有性感者称之为“正点”。
数学课上老师讲两线相交,又弄得全班哄堂大笑。为什么?因为“相交”两字使学生联想到“□□”。
语文课上老师讲:“‘骚体’是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模仿屈原的《离骚》……”
他迫不及待地打断老师的讲解,兴奋地联想起来:“哈哈哈,‘骚’,听见吗?啥个叫‘骚’,就是‘风骚’……”
“嘀铃铃……”下课铃响了,总算是免去一场师生舌战。
然而铃声并没割断他的丰富联想,更何况下课了——言论更自由,于是他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嚷道:“阿拉班里啥人顶风骚?”
没有引起爆炸性效果,他不甘心,挑衅道:“我讲阿俊顶风骚!”
“你妈最风骚,养出侬这只戆度!”阿俊回骂。
“哈哈哈……”教室里笑声一片。
……
生物课上老师讲:“小蜜蜂……”
学生接着讲:“小蜜!”
美术课上老师讲:“红衣服……”
学生抢着说:“绿帽子!”
化学课上老师讲:“这类题目何必兜这么大一个圈子,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嘛,你们大家再思考思考……”
男学生特别积极,立刻投入讨论:
“牛刀杀鸡,我怎么从来没见过!”A学生说。
“我外婆不用刀杀鸡,用的是剪刀,我亲眼所见!”B学生接着说。
“我妈用小的、水果刀杀鸡,又快又准!”C学生说。
“啪!”的一声打断学生们的讨论,老师生气地拍了一下桌子,但不敢骂学生……
碰到这类联想十分丰富的学生,你说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