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

  •   时值深秋。带着寒意的秋风卷起地面上的落叶打了个旋,呼啸而去。

      卯时末,汴梁的街道上已出现不少百姓,或摆摊,或赶早市。渐渐人声喧闹,谈天砍价声不绝,河清海晏,天下升平。

      汴京远郊处的一个小铺子内,亦是此番热闹的景象,却与往常稍有不同。以往百姓大多都是从外地赶来,以便开城门后能够早早进城采买。而今日,不大的铺子里却是早早便坐满了人,还有些来的晚了,只能在铺子外将就着店家临时搭的桌椅。热忱的百姓们一心想见一见那凯旋军队的英姿,又怕在城里与他人拥挤,看不分明,遂于昨日便出了城,在汴梁城附近的店家内休息一晚,以图第二日将那军队看个真切。

      这是前镇国将军萧逸一手创立的军队,亦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支将兵不离的军队,因此在这支军队身上,看不见任何更戍法带来的弊端。又因有了明确的主将和熟悉的战略方式,自创立以来萧家军便几乎所向披靡。

      萧家军于宋太宗雍熙二年奉皇命创立,实乃太宗的伟大尝试。然而由于建国初期政局的不平稳,以及众人对太宗皇位的疑惑与不平,将兵不离的局面也仅限于这支军队。太宗去世后,其三子真宗继位。由于萧家军是奉太宗之命创立,且的确战功赫赫,真宗便也极为重视这支具有特殊意义的军队。但皇家就是一手利用,一手提防的好手。

      当年太祖实施更戍法,为的是维护统治,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而此时距离太祖也不到百年时间。这支军队冠了萧将军的姓,忠于皇室,却更忠于萧家。不提它在建立初期面临过的种种困难,就说成功创立后,萧家军也一直是个很尴尬的存在。众人知道萧家军不好惹,毕竟是被皇帝重视的军队,然而人人心里也都有一面明镜,他们知道说不定哪一天,世界上便再无萧家军的立足之地。

      但这支具有改革意义、给赵家带来不少好处,又被赵家处处提防的军队,自宋皇赵祯上位后,就一改十几年来的窘迫处境。萧家军不再像建立初期那样,一面为着皇家卖命,一面却又需要暗暗揣测帝王心。其间缘由不外乎与蛮子间愈来愈紧张的关系,让皇家不得不重视这支军队的重要性,以此来保证赵氏江山半分不损。然而其中还有一个外人不得而知,却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原因——

      当今萧家军的主帅。

      萧家军的第一任主将乃镇国将军萧逸,太宗当年为了拉拢此人,将自己妹妹的女儿慕氏封为定国大长公主,下嫁于萧逸。萧逸与慕氏成婚后,十分恩爱。生一子名萧弄寒,却不幸夭折,后又生下一女,名萧舞雪。

      这女儿,便是如今萧家军的主将。

      当年慕氏产下此女,不久后便香消玉损。萧逸悲痛欲绝之际,竟因一时不察,被仇家寻了空子,没能逃得出走水的将军府。那把大火将整个将军府烧的干干净净,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而刺杀将军和纵火的犯人也由此被草草地定了罪,听说是个曾经被萧将军责罚便怀恨在心的士兵,趁着将军府女主人过世之际,报当年之仇。

      所幸天不亡萧家,那日正好南清宫的狄娘娘将萧家的幼女抱去了她那儿,才让这萧家的唯一血脉,逃过一劫。

      狄娘娘本想代闺中密友将萧舞雪抚养长大,奈何萧氏家规有云:凡萧氏子女,须一律长于军中,吃穿用度与一般士兵无异,晨起昏息,望南而叩,世代不忘皇恩。是以,在萧舞雪孩提之时,便由其父萧逸的军师常瑜带入军营中抚养。

      自萧逸去世后,无数人的眼睛便盯上了萧家军这块肥肉。只是皇家却没有明确降旨让哪些人来统领这支军队,只拜常瑜为署将军,暂时统率萧家军,等待着下一任主将的长大成人。

      皇家打了一手的好算盘。太宗当年将侄女嫁予萧逸,其二人之子便有了一半的皇室血脉。待萧逸百年后,萧家军便由其子统率,期间再将皇室宗亲嫁入萧家,由此代代繁衍,萧家军便永远掌握在皇家手里,不落外臣之手,甚至可以成为皇室最好的棋子。

      可人算不如天算,萧逸长子竟在其五岁时夭折,萧家也在五年后因夫妇二人的相继离世而落没。虽说萧家留下了萧舞雪,可在皇家眼里,女儿不如儿子有用。

      于是真宗授意南清宫,指望着将这个小丫头养大,封个封号,再赐婚皇室宗亲,由此便可提前几十年,直接将这支军队收入囊中。为了加大筹码,真宗利用萧舞雪天生紫眸的特点,对外一致道:此乃天降吉兆,待此女及笄后,便直接封其公主称号。

      然而在世人都将目光放在这个小姑娘身上时,她被带入了军营。萧家军素来军纪严明,就算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也未发生丝毫混乱。同样,这支更忠于萧家的军队,对前主将唯一的血脉更是从头到尾保护地严严实实。萧舞雪三岁入了军营后,外界便再也打探不到她的任何消息。便是真宗也只能知晓,这个小丫头在习武,她要继承这支军队。

      这难免让真宗产生些危机感,然而已经决定,在小姑娘及笄之年便赐公主封号,并赐婚皇室宗亲。如此,她和萧家军都迟早是皇家的附属品,这支军队先给她也没什么不可以。于是便有了些纵容和保护的意思在里面,外界更是无从知晓这小姑娘的事了。

      而为渡劫来的萧舞雪,有着前一世的记忆,由此便不用跟其他普通的孩子一样慢慢受到启蒙。有着成人思维的她学什么都很快,若非身体及年龄的局限,说不定她能早早地就上战场。

      萧舞雪谨记阎王曾说过的五劫,在弄清楚大环境后,她便知晓,这支军队是她渡战劫的关键,她一定要握在手里。于是在众人惊其为武学奇才的眼光里,萧舞雪于六岁那年正式拜常瑜为师,学习奇门遁甲诡谲兵法。

      同年常瑜为避嫌,将萧家军更名紫雷耀天。取义劈开混沌,威震天地。不得不提的是,世人都在揣测这个“紫”,是否暗示着萧家军下一任主将,便是天生紫眸的萧舞雪。

      而萧舞雪成长期间,在常瑜若有若无的点拨下,她清楚了自家代表的萧家和皇室的尴尬关系。前世的公主殿下心思百转后,便未曾减少与南清宫的联系。她认南清宫狄娘娘为干娘,也会亲切地唤赵葵、赵祯表哥。

      南清宫八贤王的嫡妻狄娘娘只养了世子赵葵、次子赵祯,她倒是一直想要个女儿,但为平衡王府各院的子嗣,世子出生后,她便再无所出,此时软软呼呼的萧舞雪到来正好填补了她心中的某些遗憾。且不说这个小姑娘是与她曾经最好的闺蜜兼小姑遗留下的血脉,就说皇家在她身上押的筹码和她自身的价值,都让狄娘娘清楚的明白,萧舞雪倒向她,有利无弊。

      果然,八贤王本就不是那等宠妾灭妻的人,正房本就拥有他足够的尊重。再加上世人都以为萧舞雪是因为狄娘娘才倒向南清宫,正房的地位便愈发的不可撼动起来。

      狄娘娘出阁前是世家大族的嫡女,丑陋见多了,这辈子也就最是痛恨口腹蜜剑的小人。萧舞雪小时候开始就不太爱说话,只有见了狄娘娘时,话会多一些。狄娘娘开始总以为是有人撺掇她,对于那些疑似讨好的话,本是不爱听的,可她想了许久,小姑娘从小在军营长大,不会有机会接触那些腌臜的事物,也许她是真心喜欢自己,态度由此大转变,由从前的几分敷衍,到现在的几分认真。

      于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就这样诞生,而军营成长的背景给了萧舞雪最好的掩护。

      一来二去,时间久了,狄娘娘便愈来愈疼爱这个小姑娘,愈来愈将她视作己出。萧舞雪开始时只是想握紧南清宫正房这个可能用得上的背景,而到后来,谁的真心谁的假意,都已夹杂在一起,分不开了。

      时间就这样如流水般匆匆而逝,仿佛一转眼的时间,孩子们都长大了。

      宋真宗乾兴元年,无所出的皇帝将南清宫次子赵祯封为太子。三个月后,真宗驾崩,十三岁的赵祯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同年秋,萧舞雪化名萧舞,奉旨带着紫雷耀天奔赴边境,收拾不老实的辽人。

      而这个时候,世人早将萧舞雪的女子身份忘得干干净净,偶尔有一两个还记得的,也不敢跳出来公开质疑。毕竟紫雷耀天那么大一支军队,上上下下只听她一个。

      一晃时间又过了八年,紫雷耀天再凯旋。

      而百姓们记忆深处关于这支传奇性军队的映像又一次被唤醒。

      于是那些从小听紫雷耀天传奇故事长大的孩子,那些外来的货商及侠客,那些为了怀念往昔、再睹军队风采的百姓们,一个一个、迫不及待地挤出城门,只等着它来。

      小铺子内的灶上不停歇地煮着馄饨面条等物,吃着早点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而说的最多的,却是当今的紫雷耀天主将——萧舞。

      “听说了么?紫雷耀天这番归来,跟萧将军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就是那个说萧将军是女人的小道消息?哈哈别傻了,萧将军怎么会是女人。”

      “啧,千真万确!你没听那些老人这几天尽叨念的东西?何况我表兄都这么说!我表兄可是兵部尚书李大人府上的,这消息还能有假?说是辽人探子发现了萧将军的女儿身,而消息传回去后辽人都气歪了。这几年来,紫雷耀天和七十二飞云骑在边境相互配合、你来我往的,让辽人吃了不少大亏。知道萧将军是个姑娘家,再想到他们这么久都被一个姑娘家压得死死的,嘿嘿,不气坏了才怪。”

      “你表兄的消息也未必准确啊。何况就算是真的,这大军凯旋跟萧将军的身份又有何联系?”

      “哎,这你就不懂了吧。萧将军的外祖便是天家,而且据说先皇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允诺过在萧将军及笄那年,赐她公主封号。这公主就是用来和亲的啊,何况辽人曾经在萧将军手下吃过大亏,这萧将军要是被封了公主,再被辽人求了去。哎呦,那肯定惨啊!”

      “那现如今紫雷耀天归来,先皇又是金口玉言,想必是要封公主了吧?这……难道是圣上想先下手为强,给将军赐婚?”

      “我猜也是。”

      “哎不说了,老兄你吃完没,吃完了咱去路边等着。嘿嘿,老弟我还没见过女将军呢……”

      隔壁桌的一番谈话一字不落地传入另外三人耳中。约莫半盏茶时间过后,只见其中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贼兮兮地问另一个蓝衣青年,“展大人,你说那女将军是真的假的?咱们可没听包大人提过啊。”

      未等蓝衫青年回答,另一个看着略沉稳的汉子搭了腔,“虎子好好吃你的饭,都喷出来了。”

      名唤赵虎的青年闻言害臊地挠了挠脑袋,“我只想知道这将军是不是个姑娘嘛,王大哥,你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叫王朝的汉子拿起桌上一个馒头,塞了赵虎满嘴,“好好吃饭,莫要议论朝臣之事。”

      赵虎委委屈屈地拿下了馒头,一个大男人,竟然可怜兮兮地双手捧着馒头啃。王朝看了好笑,正待说些什么时,却听那蓝衫青年温润的声音慢吞吞响起,“我们已经离开汴京两月有余,这期间消息不通也是正常。虎子你若真想知道萧将军的身份,何不一会儿直接去问包大人?”

      闻言赵虎嘿嘿笑了两声,“这我哪儿敢啊,我要是真问了,公孙先生非得训我一顿,说我不关心正事儿。”

      蓝衫青年笑了笑,未再开口,就听王超道,“你也知道啊!行了快些吃,马上开城门了,咱们还得向大人汇报呢。”

      闻言赵虎加快了咀嚼的速度,忽然又见他一愣,贼兮兮地说,“哎,我记得萧将军是大中祥符二年生人,比我还大一岁呢,她若真是女子,不就是个老姑娘么。哎呀,还是个上阵杀敌的姑娘,不知道长得啥模样,哈哈会不会是母夜叉。”

      王朝一愣,却听那厢蓝衫青年又开了口,“咱们走吧,辰时到了,城门该开了。”

      “哎。”王朝笑着应答,忽视那厢赵虎被食物噎到的呜呜声,伸手拿过包袱。

      一番手忙脚乱后,这三人也结伴离开了这小铺子。只听那浓眉大眼的赵虎又在咋咋呼呼说着什么,期间贯穿着王超无奈的训斥和蓝衫青年温温润润的嗓音。整个铺子依旧吵吵闹闹,并未因这三人的离去而改变多少。

      却有一人,看着那蓝衫青年渐行渐远的身影,微微一笑。

      俊秀的少年郎提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茶。骨节分明的手拿起那只杯子的瞬间,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茧,分明是个用枪好手。

      饮尽杯中茶。

      一声叹息也溢出唇边,“好久不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