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手如白玉——王衍 ...
-
第四道菜:手如白玉——王衍,字夷甫,西晋大臣。
王衍,琅邪王氏。他不但容貌秀丽,一对纤手白得如玉柄拂尘,这是何等的引人侧目!其洁白如玉的肌肤不知羡煞了多少人。(“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世说·容止》)他亦有“珠玉”的美称,站在他周围的寻常人等不幸都作了烂瓦。(“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晋书》)大画家顾恺之作画赞,亦称王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王衍既然有珠玉美名,为人自然清高无比,连说“钱”字都怕脏了嘴。但偏偏娶了个贪婪好敛财的老婆,夫妻二人互相看不上眼,于是来了场斗法。一日清晨,他老婆故意把钱串堵在床周挡路,意欲逼王衍破例。结果王衍竟然呼婢曰,拿掉“阿堵物”,硬是不提“钱”字。于是“钱”的贬义代名词“阿堵物”就从我们这位美男子口中诞生了。
王衍一出道,就以实力派男明星自居,一举摘得“清谈高手”的桂冠,在当时被誉为“胡说八道”第一人。就像现在的大明星一样,今天闹了绯闻,明天马上矢口否认,后天为了炒作又欣然承认。总之王衍与别人胡侃时,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对自己所言改来改去,没想到反而搞得大家谁也说不过他。世人对其高妙的口才非常钦佩,便送了他“信口雌黄”一词以表敬意。
王衍籍着美貌与实力,官位一路飙升,尚书令、太尉、都督诸军事、持节、假黄钺,头衔一大堆。到羯人石勒进逼洛阳时,大家都说迁都﹐只有他不走,还将牛车卖了以示抗敌的决心。自己当了个大元帅,威风了个把日子,到石勒的胡骑真打来时,这才发现会吹牛、长得帅都也没用。都城被破,人亦被石勒俘虏。
王衍此时已是五十六岁,虽然人老珠黄,但依然风采如昔,自持乃成语“信口雌黄”的主人公,来到奴隶出身的草莽英雄石勒面前,信口大拍石勒的马屁,一把年纪还说自己“少不豫事”,晋灭亡与自己无干,都是因为将军您用兵如神。为了更加讨好石勒,还劝说他赶快称帝。岂知石勒这胡族粗人不解风情,反而大怒道:“你少年得志,名扬四海,身居重任,直至白首。却令天下大乱至此,不是你的过错是谁的!”
王衍自知难逃一死,也很后悔,早知老老实实作巨星好了,干嘛要去学施瓦辛格参政,把朝廷变成了演播室,大臣们上班都只顾听他这个“名嘴”耍嘴皮子,结果西晋就在自己的胡侃中灭亡了。
王衍虽是过气明星,但石勒十四岁时曾目睹过这个大明星当红时期的绝世风采。对自己少年时的偶像,石勒还真有点舍不得杀掉,于是便问部下道:“我走遍天下,追星多年,未曾见此等俊美不凡、巧言善辩的天皇巨星,留他一命行吗?”部将都是受苦人出身,说道:“他摆惯了明星架子,不会真心屈就我们“粉丝”的,杀掉算了。”
石勒只好忍痛点头,又觉得这样的美人落个身首异处,实在可惜,于是便将王衍关在一间砖房里,命手下推倒土墙,把这个老帅哥活活压死。古人认为留全尸是施惠于人,其实,与其在砖石土瓦间窒息而死,还不如一刀斩头来得痛快。
可怜王衍这颗“珠玉”,最终葬身于碎砖瓦石之中。
遥想当年,王衍还是个翩翩美少年,他去造访名士山涛。山涛嗟叹良久,却未言一词。直至少年离开后,山涛望着他优雅的背影,长叹道:“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是否真是这个美男子的过错呢?偶以为,红颜祸水是压在美丽女子身上的不公,对美男亦使然。西晋已腐败到家,其覆灭是天理,怎可言是手如白玉的王衍一人之过!为何要让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独自背负清谈误国的罪名,受到千载不休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