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所谓杂志 ...

  •   李芝八卦的名声越来越响,渐渐的便开始有一些投机之徒冒用李芝的名声,兜售一些捏造出来的小道消息换钱。他们通常戴着一个大大的斗笠,叫人看不清长什么样子。在街上看中一个人,就鬼鬼祟祟的跟在那个人后面,等到个僻静的地方,扯一扯那人的衣角,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来:“新鲜出炉的八卦,要不要。”然后那人就会问:“是八卦门出的么?”戴斗笠的人就立刻扬扬手里的油布包,油布包上印着一个大大的八卦图案,边角上还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八卦门出品。可见长安城的老百姓是颇懂得品牌效益的。

      一开始这些戴斗笠的人在选择顾客的时候通常锁定在年龄跨度十六到五十六的女人身上。原因是他们兜售的通常是一些桃色新闻,低于这个年龄段的女人通常混沌未开不知道桃色新闻有何乐趣,高于这个年龄段的对男女之间这回事已经生理性免疫。

      按道理说这个受众定位是很准确的。但实际经营状况却很不乐观。因为他们这些八卦要收费。这就忽略了女人热爱八卦的最重要原因——零成本,既可打发时间又不用成本。除非是某些特定年龄段的狂热少妇,才会愿意在一个不靠谱的八卦和一盒胭脂水粉之间选择前者,而这部分人群通常又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比如她们只会为特定的一些人的八卦买单,在武则天的时代长安有一个很出名的帅哥叫贺兰敏之。这个人是个很牛X 的人物,牛X的原因不是因为他长的帅,而是他睡了当时的太子妃睡了年仅八岁的太平公主最后还睡了自己的祖母。这样的人我们当然可以称之为牛X,因为反正牛也是禽兽的一种。

      当时长安城的女性们听说了贺兰敏之的行径之后,也觉得这个人是个禽兽,同时段断定这样老少通吃的禽兽肯定是一只有致命吸引力的禽兽。贺兰敏之除了长相上的先天优势,吟诗作画什么的就不必提了,尤其是歌喉特别的动人,经常在长安举办个人歌唱表演,据有幸获得门票的观众回来描述简直是天籁之音。

      后来有人提议他应该将这种表演在大唐巡回演出,长安以外的妇女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自发成立了接马团,她们制作了写有贺兰敏之名字的大幅广告牌,准备在自家城门口迎接贺兰敏之的演出马队到来。后来这场全国巡演由于审批手续太复杂所以作罢。因为我们知道唐朝是一个很富庶的朝代,朝廷有很多钱养了很多官,养了太多的官分不到事情做,所以只好从办公流程做文章。

      虽然贺兰此人已经作古,但在唐都妇女的心中俨然是个传说般的存在,那些投机之徒随便捏造一些贺兰敏之生前轶事考都还是很有市场的。可惜这样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八卦素材实在是太少。后来投机者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事,于是想出了一个打开市场的办法。他们开始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冒牌的八卦料批量卖给一些茶馆和天桥底下说书的。这个办法收效非常好。天桥底下说书的拿到这些冒牌八卦料后经过组织加工写成了评书,顺利带动了天桥一条龙产业链,卖茶水卖瓜子卖小板凳的都从中受益。

      茶馆的经营方式就简单粗暴的得多。掌柜的索性在门口贴了一个很大的八卦图案,把每条八卦用小纸条贴在八卦各个方位上,想看的随便看。彼时长安城最流行的一项社交活动就是请人喝茶,被请的人通常都会很高兴,觉得这是一种很够意思的行为。像有点上司为了显示自己亲近下属,也会主动提出请下属去喝茶。可见长安城对八卦的热爱何其浓烈。不像今天如果上司请你去喝茶,旁人一定觉得你要么是要被炒鱿鱼要么还是被炒鱿鱼了。

      .

      这样李芝就很烦恼。因为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打着李芝的名号兜售虚假八卦,被八卦的主角们通通都会把帐算到李芝头上来。有一段时间李芝的生意近乎瘫痪。因为每天一开门营业就有受害者打上门来讨个说法,轻则要求赔偿名誉损失重则要拉李芝去见官。李芝被搞得不甚其烦,最后逼不得已关门歇业。后来发展到连出门买个宵夜都要偷偷从后门走,因为前门被事主用油漆刷满了巨幅标语:无良八卦门,捏造事实,还我清白。顺便还附有李芝的大头画像,用红色的朱砂在李芝的脸上狠狠的划了一个X,李芝每每见到都会不由自主的摸摸自己的脸。

      于是李芝又重新在半夜练起了轻功。她从厨房飞到柴房,从柴房飞到茅房,一边飞一边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

      当李芝问完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她顿悟了。

      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时她正好又飞到茅房。厨子起完夜从茅房里钻出来,冷不防撞上李芝一脸暧昧的笑容,下意识的紧了紧裤头:“小姐,你这是……”

      李芝兴奋的直搓双手:“咱八卦门要在史书上留名了。”

      .

      厨子于是觉得很茫然。他想不出来八卦门与历史书有半枚铜钱的联系,但是李芝没有给他提问的时间。李芝兴奋的搓完手之后就立刻施展八卦游龙步回到了卧房,通宵达旦为这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大胆决定作出了一份可行性报告,核心议题是如何在大唐办一本八卦杂志。

      在第二天的八卦门例行会议上厨子、马夫和李芝的奶娘都对这份报告提出了异议。马夫首先发言,表示他不知道八卦杂志为何物。

      李芝说:“邸报你知道么,邸报你知道么?”

      马夫点点头。他当然知道邸报是朝廷发布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但是这种文抄一般小老百姓没有机会看到,虽然有一些商人会偷偷摸摸抄录邸报出售,但是购买的大多是一些官员和正在准备官员选拔考试的人。有个别小老百姓有幸瞻仰过这种抄录版,纷纷表示上面说的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屁话,其中一个人指出有个名为朝论的专栏里的文章通通都采用同一种段落组合和句型结构,表示办报者的文化水平很成问题。

      李芝说:“我的目标,就是办一本像邸报一样的文抄,但是内容换成我们八卦门出品的八卦。”

      李芝继续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冒充我们八卦门贩卖小道消息的人。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八卦门火了,第二还是我们八卦门火了。”

      厨子、马夫和奶娘纷纷拍手。很深刻,有道理。

      “但是正因为我们火了,给跟多投机倒把者造成了可趁之机。所以从今天起我决定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不再被动的接业务,而应该发挥我八卦门的优势主动挖掘八卦,然后再以纸质杂志的形式出售给长安城的老百姓,想看八卦,就要买我们八卦门的八卦杂志,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些冒充者自然就做不下去了。”

      厨子、马夫和奶娘继续拍手。很犀利,有见地。

      “但是,”厨子举手问道:“杂志是什么意思?”

      李芝解释道:“杂者,纷乱也,志者,记事也。所谓八卦,就是乱七八糟那点事。杂志二字,诸位觉得妥否?”

      厨子、马夫和奶娘立即起身表示佩服,很妥,很妥,再妥帖不过。

      散会以后厨子吧嗒吧嗒蹲在茅房边上抽旱烟,马夫凑过来:“咋了,出不来?”

      厨子咣当咣当把烟枪在地上敲了两下,说:“扯你娘的蛋,俺在想一个问题?”

      马夫心想,啥问题要蹲在茅房边上才想。嘿嘿咧嘴笑了两声:“啥问题,说出来老哥跟你合计合计。”

      厨子吧唧一声狠狠吸了口烟,说:“你说小姐要办那个什么劳什子杂志,跟史书有啥关系哩?”

      马夫说你个棒槌,咱小姐要办的这个杂志那可是古往今来都没听过的事,那还能不在史书上插一杠子?

      厨子疑惑道:“可要是咱们这个劳什子杂志净弄这些鸡零狗碎的事,那也能上历史?”

      马夫说:“说你是个棒槌就是个棒槌,你以为那个啥历史干净哩,还不都是些破事。”

      .

      李芝的可行性报告得到了八卦门诸人的一致认可,李芝觉得很受鼓舞。但是很快她又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八卦门的人手。如今八卦门全门上下除了李芝只剩下一个厨子、一个马夫和一个奶娘。以往八卦门的业务通常都是由李芝一个人单兵作业,正因为如此八卦门每月的业务均保持在五个数以下。但现在要办八卦杂志,这个业务量肯定是不能够交差的。于是李芝思前想后,决定为大唐第一本八卦杂志公开招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