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难以共情的富人立场 ...

  •   《山居杂忆》读完了,最后再写一篇感想记录一下吧,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不过这段内容之前在我看的其他作品里比较少见,所以权当了解一下。提前说明我这篇感想主要是负面评价。

      首先,技术方面。
      作者本身文笔一般,除了在部分人物、事情细节的描述上比较生动以外,在写作手法和技巧方面没什么优点。倒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同一个语句或者上下文中,主语混乱,让人乍一看对人物关系一头雾水;有些用词不知道是当时他们那里的习惯用法还是作者写错了,现在看很别扭,比如一个小姑娘她会说“女小孩”,怪怪的。这是具体措辞上。
      而文章的结构上更是没有什么设计。他们提到说一开始想写杭州的一些风俗人情,后来又想记录一些自己遇到的人物,所以有的篇章是讲事情的,比如她的结婚,他们家的逃难;还有很多章节在讲人物,比如父母,邻居,佣人,医生等。整本书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构主线,各个篇章之间也没啥关联和顺序,甚至有些章节除了记录一下这个人以外,读来感觉也没有任何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流水账也差不多。
      也不知道为啥有阵子网上很火,甚至说它超越《红楼梦》,简直是营销得连脸也不要了。就算它为那个时代的历史提供了一些记录和后世的参考,无论是内容体量、文学造诣、格局和价值,各个方面和《红楼梦》相比也差得太远了。

      其次,思想方面。
      从字里行间透露的作者本人的思想,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和伟大之处。她有时似乎在说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都很善良,对下人非常友善,对穷苦人也提供很多帮助。但是有些篇章比如《寡妇》、《姨太太》等章节,能感觉到她在对一些人评头论足,并不是很尊重的感觉。而且对于比他们更低阶层的人,我们还是能看得出她有一些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甚至在最后她自己也明确说了“老天让我生在富家,嫁在富家,我没有做错什么”。确实,从她的描述来看,她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甚至有时还挺善良,但是我还是无法共情,无法认可她的态度和想法。
      尤其是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令我感到非常不适的措辞,例如管建国叫“改朝换代”,“大陆变色”。这是我从未见过也很难理解和接受的事情。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几天,我想了很多,后来我隐约想明白了为什么我觉得这话这么别扭。因为我们是在新中国出生长大的人,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家,而她,似乎在说她们才是这个家曾经高贵的主人,只是后来被迫被赶走了而已。他们不觉得这是一个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好时代,他们只觉得是他们头上的统治者换人罢了。而我第一次对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产生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意识,那就是我们真的是从小接受无产阶级教育长大的,这使我天然无法共情他们无论地主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的立场。

      说到被赶走,作者本人的怨念在后面几章体现得挺明显。诚然,他们确实遭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也损失很大,我能理解他们对此不忿的心情。不过这是历史当中难以回避的一些错误,在此不想多讨论。我想说的是,关于对抄家这种事的想法。
      我觉得,对富人家族的抄家确实是一种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且这种事情不是仅在那个年代,而是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历史上不是没有变革,但是大多都失败或不彻底,为什么呢?因为自上而下的变革,变革者基本上都是既得利益者或者受到一些阶级局限性,或者无法抗衡尾大不掉的世家和社会沉疴。
      即使再辉煌的封建王朝,末期往往都走向了衰落或灭亡。有几个非常常见的重要社会原因。比如土地兼并严重,世家大族用各种手段购买、抢夺农民手中的土地,垄断大量生产资源,同时又能通过科举、当官及一些非法的手段逃脱大量的赋税,导致大量财富积累在极少数人手中,甚至皇室都对部分世家无可奈何。国库空虚,就算朝廷想要改善民生,想要赈济救灾,想要兴兵打仗,也没有钱。比如人口流失严重,世家还会将很多流民或者就是普通人变成自己的隐户,给自己当佃农但同时并不上报朝廷户籍,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导致朝廷的人也越来越少。比如吏治腐败,世家大族把控上升通道,即使有科举制的存在,他们也垄断着大量的知识资源、当官渠道、人脉等等,寒门难出头,官场被把控。朝廷没有人也没有钱,怎么变革成功?
      而自下而上的比如农民起义,基本也都会涉及对富人家族的资源抢夺。正如上面所说的,底层人民没有人权,更没有财富,受到压迫必然奋起反抗。历史上的可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近现代的结果比较成功,这个过程中如果要对富人财富进行社会再分配,我很能理解,毕竟你靠底层人民群众的力量来改变这个世界,你没有钱怎么跟顽固势力抗争?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动富人阶层的钱,你的对手永远比你强大,你怎么赢?
      这其中未必富人家庭没有善良的人,但是这和个人的品格无关,而且有些真正先进的人可能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加入了历史洪流。那些被旧时代裹挟的富人,也许就是无可避免类似这种遭遇。这不是道德和法律范畴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的一环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