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信息提示音响起,只一下却足以让于栀回神。
      娜娜发来一条微博截屏:
      「早上:笑死我了
      中午:笑死我了
      晚上:笑死我了
      凌晨:故事鲜艳而缘分却太浅」
      刷到过许多次这首歌的现场,默读着歌词,旋律却第一时间在心里响起。
      于栀没什么跟着开玩笑的心思,“感觉凌晨emo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但我好像白天大部分时间都不太开心。”
      娜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轻抿着唇半晌,“抱抱宝贝,别老是反刍那些不美好的瞬间,对心理健康不好。”
      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于栀本想说已经习惯,话到了嘴边最后又变成一句感谢。
      曾看到过一个比喻,一直执着于“为何会被伤害”,就像拿着碎瓷片去问瓦匠,却没注意到自己鲜血淋漓的手。
      深陷于黑暗是对伤害的默许,让自己变成别人附身在自己身上的幽灵。
      于栀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放不下过去是因为无法接受“犯错”本身。
      几乎每一个重大事件,都是她作为导火索。
      自己似乎没有理由好过。
      罗翔老师曾言,人的本质是善。而“善”的意思是“对自己有益”。于是小偷、罪犯的心理也变得可以理解。
      但他也说过要警惕,善良有时候也会让人犯错。
      于栀对此的理解是,这体现了“善良”和“道德洁癖”的区别。善良应该更包容,而道德洁癖是不允许任何邪恶发生。
      复盘这些道理,于栀发现她还是没变。
      时常争吵、针锋相对的原生家庭把她打磨尖锐,使她选择了站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生坐标看待世界,小时候对他人刻薄,长大后对自己刻薄。
      不过尚有解法。
      《□□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给出的解法是,重新选择自己对待世界的方式,选择“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不过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因为要时刻准备好迎接命运如同暴雨投石一般的打击。
      一位心理博主给出的解法是,在回忆里觉察星星点点的美好记忆,让自己相信这个世界是好的。
      这两种办法简单好上手,组成了于栀崭新世界的底盘逻辑。
      最崩溃的时候,她一回家就扔下书包,在各种课外书籍和心理公众号里找定心安神的法子。
      面对同龄人的敌意,她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大概无法口述才刚刚加固心理防线,又被轻飘飘一句奚落击中的沉重与崩溃。
      也许世界就像面镜子,你对它狰狞,它就照尽你的丑陋与不堪。你对它笑,它就还你人间好光景。
      又想起一段手写体的文案,但只记得大概。
      “你感受到美好,不是因为那些事物,而是你本身就足够美好。”
      大好河山不去涉足,就永远只是一串不具象的文字。新鲜事物不去尝试,就永远只是一些无所谓的空谈。
      所以于栀想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也许应该用唯物主义来建造,但却应该用唯心主义去涉猎。
      别再主体客体化,归还自己身出宇宙中心的位置,时时刻刻把爱自己当成最基础也最深奥的命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