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二十六章(中) ...
-
“卖手稿换来的。”
张宗说的是梅公,郑通却以为他卖了家传的古本,心里觉得可惜,这但凡是读书的人,都对古本有很深的执念,就是死后带进棺材,生前贫困潦倒,也大有不愿卖的人在。
这张宗被驱离家门,身无长物,卖了手头物件换些银钱使唤,虽说也无可厚非,但到底失了读书人的气节体面。不过这样一来,这些银票还真可能是真的,那张家先前那般误会,此时一澄清,想来这人情又要深上几分了。
郑管事这般想着,便走上前去掀起一张泡水的银票细细比对起来,朱砂官印、青痕连枝花文,不错,是真的。
这般一张张看过,郑管事心中加了加,一共有一千九百八十九两,近两千的数。
将银票放回张宗身边,笑道:“刘管事想来是误会了什么,一会好生解释一番也就是了。”
心中心思百转千回,想着一会如何打个圆场既不让张家尴尬,也不能就这么随意的把这件事给削了。
这事还怎拿捏的准,既不能让张家厌恶心存芥蒂,也不能什么好处也不得就这么放过去。
与此同时,杭州府张家也同样灯火通明,夜间一片光华璀璨,但这些也只锁在院墙里头,外面的人瞧不上半分。
张家这些日子外院看来如平常无异,只有几个职位较高的管事整日里愁云惨淡,仿佛有什么大事似的,可旁人若是探口风,那就是没有缝的石头,什么也打听不出来。
尽管瞒的紧,可府里的人依旧感觉出不同来,比如说老太爷和大老爷这几天都不听戏了,家里的班子是一次都没叫过,弄的府里养的男童女戏还以为要将他们遣出去,狠是找了门路打听,还是何梅生出面安抚了两句,这才消停了下来。
再就是大太太最近脾气不好,发了路姨娘和二少爷好几通脾气,路姨娘找大老爷哭诉,还被大老爷给赶了出来,好几天都没给路姨娘好脸色,听说是路姨娘在大老爷那里说了什么惹了大老爷心头不快,连带二少爷这段日子都低调的很,几乎不是在书院就是在家闭门读书,连以往的应酬都推了。
大太太心情不好,大老爷心情也不好,老太爷的胃口这几天也很是勉强,为这还请了王太医来瞧了瞧,说是要静养,少操心。
这一下连探病的也直接都给挡在了门外,张家几乎绝了外客,也只有大老爷有时候还应酬应酬,不过在这段期间,老太爷出过一趟府,去的是梅公别院,过了半晌才回来,进门就叫了大老爷去书房,大老爷出来的时候一连叹了三口气,眉头都抽成一段一段的。
下面的人是大气也不敢出,生怕犯了什么忌讳,前几天那个打了几十板子的现在还在柴房躺着呢!
“老爷……”往常张耀芳要是去正房的话,范氏总是会炖上补汤,促着他喝上几口,可这几日范氏哪还有心思去准备这些,她就那么一个儿子,就这么好么好的不见了,说不怨丈夫那都是假的,她是继室,怎么也不可能比的过前边那位风光,说什么结发夫妻可到底是没同甘共苦过的,也没给逝去的婆婆侍疾送终,在这府里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儿子才是真的,儿子那就是她的命根子。
张耀芳看着范氏憔悴疲惫却又满怀希望的看着自己,却也只能摇摇头,端起茶来默默的喝了一口。
“老爷……”范氏再也说不下去,俯在桌上抽泣起来。
张耀芳见妻子哭泣,心里即是恼怒又是生气,可这里头未尝没有夹着那么一丝半丝的后悔,他子嗣不畅,只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庶出的,一向放在府里教养,在他面前也一向拘谨,嫡出的长子,自他母亲死后也与他渐渐冷淡起来,他又是常年在外的,嫡子长孙自然只能留在家中,有时候两三年都见不着面,和他不亲近也情有可原,只有张宗这么个小儿子,一直跟在他身边教养,算起来那是三个儿子里和他最为亲近的一个了,又是嫡子,心里多少疼惜些,可他手把手的教,一步步扶着他走,可最不成器的却也是这个他教导最多废心思最多的小儿子,难道这就是天意?
“老爷,你可让我怎么活啊,这都半个月了,他一个人在外边……那吃的、喝的,是不是饿着……老爷,妾身就这么一个儿子,说是妾身的命也不为过……”
“老爷咱们张家也是江南数一数二的人家,老爷和公公还有三叔、二叔他们在别人眼里那也是大的顶了天的人物,却连自己的儿子都找不着,这是什么道理?这也就罢了,妾身自己去找就是,我就不信这银子赏出去,就当真找不到一个人,可老爷你为何要拦着我,难道那就不是你的儿子了?”
“这么多年,妾身没求过您什么,就当是妾身这么多年主持张家,伺候公公,帮老爷教养子嗣的份上,老爷快些把妾身的儿子找回来吧。”
张耀芳心烦气躁的将茶盏放在桌上,“那个腻子,不成器的东西。”
“老爷,他才多大年纪,你又说要打他板子,又说要去了何氏的孩子,他心善将人放了,又怕你责怪,哪还敢呆在府里,甚至连府里的银钱都没敢支使,现在连家都不敢回来,您还要他怎么样?”范氏忍不住高声道。
“没有半点担当,以后能成什么大器?”
“妾身不指望他封侯拜相,继哥儿是个有出息的,老爷后继有人,显哥儿也是个懂事的,博个出身也不难,至于宗儿,妾身只望着他平平安安的过一生,有继哥儿在,有张家在,难道还不能让他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吗?”
“妇人之见,堂堂七尺男儿不思报国尽忠,贪于安逸苟全富贵,活着有什么出息。”
“妾身就是个妇人,妾身这般想许是不如老爷意,可总比儿子丢了的好。”
张耀芳听妻子口气强硬,也不愿与她硬顶,只摇摇头端起茶杯,眉头却没舒展开半分。
儿子丢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找回来,说不心烦不担心那是假的,可越担心就越着急上火,恨不能活活将那惹是生非的打死了事。
可话又说回来,要真是想要打死,那还找个什么,死在外头也就是了,说到底还是舍不得。
孽障——
“老爷你说宗儿究竟去了哪?怎么就找不着呢?会不会……”范氏愣愣的看着前方,突然伸手抓住张耀芳,手指捏的有些发白“我这几天总是做梦,梦到宗儿掉到水里,又梦到他在街上饿着肚子,就像城门口的花子……”
“你别瞎想,那孽障卖了梅公手稿得了两千两银子,够他花销一阵了。”张耀芳拍了拍范氏的手,安抚道。
“他要是给人骗了呢?”
“咱们儿子也不是笨人,要不然怎么能得了梅公手稿,虽说让他给卖了,可也是梅公给的不是,那梅公是什么人,断不会因为我的什么面子通这种私谊的,要不然他怎么不给显儿?”
“老爷快些把宗儿找回来吧!”
“我各方都打了招呼,在这江南道都是要卖几分面子的,只是圣驾已经往这边来了,不好大张旗鼓闹出来而已,难免有些掣肘。”
“老爷都这时候了,还瞒个什么,就是平常人家也该报官了。”
“你懂什么,那孽障离家出走,是不孝,万岁爷是最厌恶这种人的,这要是传出去,那以后他就完了,那个孽障,不知轻重的东西。”
“老爷那可如何是好?”
“我往兵备道和盐道都递了帖子,他们人面广,要留意一个人也容易,若不是赶上圣驾要来江南,就是那小畜生钻到土里也能把他给挖出来。”
“接驾是大事,他们要是只顾着这头,那宗儿岂不是找不到了?”
“你也莫这般担心,咱们张家好歹也是江浙大族,族里旁系中在这边做着官的,我都送了口信,有他们帮着找想来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老爷太太,王管事求见。”
“让他进来。”范氏抹了抹泪,由翠萍服侍着净了脸。
“你叫人过来的?”张耀芳问道。
“我这不是担心吗。”
两人对答间,王谭已经由翠展引着进了屋。
王谭行了礼,直接禀报道:“先前那个商队已经打探出来了,说是陈家的,若是三少爷真跟他们在一起,那就是往江苏去了,已经派人往那边通了消息,不几日就会有消息过来。”
“派了多少人过去?”
“族里的四房老爷在那边,已经送了口信。”
“四房?是张宪縂家的?”范氏想了想,又对张耀芳道:“我记得年节的时候见过他们家太太,是个体面的,咱们府上高老太爷时候分出去的。”
“有个旁支在那边也好,就不知尽不尽力。”
“那边府上是惯常来走动的,想来也是肯尽心的人家。”王谭恭敬回道。
范氏叹了口气,这几日一大堆消息传过来,多是弄错了的,是以范氏并没有信心,可有消息总比没消息好,她也不想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是以又问道:“陈家是?”
“不过一个商户,听说有个妻舅做过一任无锡县令,前年平调到了淮阴,不是什么有能之辈。”
范氏听了也没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