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十二章(上) ...
-
张宗往楼下看去,只见原本围着台子的那些人不知出于何因竟然哄闹起来,中间的几个书生甚至大打出手,不过多数人还是处于茫然之中,就是不知出了何事,引起这番事端。
“楼下为何喧哗?”邹鸿蹙眉问道。
一群读书人吵吵闹闹弄的会场如闹市一般,无怪乎邹鸿不喜恼怒了。
“这……”那师爷也不知道下面怎么了,支吾应对不上。
张宗此时接口道:“他们好像在打架。”
邹鸿眉头蹙的更紧,眼见梅公要来,这楼里也多是有来历的人,这些学子吵吵闹闹成什么样子。
不光是邹鸿,便是那些麋鹿书院的人也觉得面上无光,对于几个闹事的学子暗恼非常,暗中埋怨这些人闹事也不看看地方。
小心觑了邹鸿面色,就怕惹了这位大人心头不喜。
“下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
“是。”那师爷应了一声,回头领了几人便往楼下而去。
不管是什么事,也要先压下来,让他们这样闹下去,这术数会也不必开了。
楼上众人因着邹鸿在此,虽然不解楼下骚乱事出何因,却也没敢多议论,有的甚至连观望都不观望,只一心解答那梅公送来的术数题。
当然也有好事之人,围在围栏之处探头张望。
张宗属于后者。
邹鸿眼睛在好奇的张宗与泰然自若的张显身上来回一扫,暗夸张显处变不惊,至于张宗的好奇之举,却归到了毛躁好动,修养欠佳里头。
自然对于张显这个张家庶子越发看中,对于张宗这个张家嫡子越发不喜,不过邹鸿也断然不会把这种情绪带到面上,相反他待张宗甚是可亲,虽不如与张显那般一问一答,却也把长辈对后辈的关爱发挥的淋漓尽致。
张宗对邹鸿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还是颇有些好感的。
“大人,大人……”刚才被邹鸿派下去的师爷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额头上还带着汗,可见其劳心劳力、尽心办事的功劳。
不过他所禀的事,并非是刚才的那场小小骚乱。
“大人,梅公来了,就在外边,马上就到这里了。”
邹鸿一听大喜,站起身就要出去迎接,把刚才那些书生的事完全抛在了脑后,口中还问着:“梅公到哪了?”
“就在楼外三柳堤,小人亲眼所见,为给大人报信,未曾上前相迎。”那师爷也未曾想到会这么巧,他本和那馆主揪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学子压到楼外盘问起因,谁曾想竟然恰巧看到来路上的梅公,于是也顾不上那些犯事的学子,匆匆跑上来给邹鸿报信。
果然如他所料,邹鸿听后大喜,这番赏赐定然不会少,加上这番露了一回脸面,邹鸿也会更重用他。
“快,快随我去相迎。”邹鸿忙往外走,这三柳堤离虹桥不远,离这里不过几步的路。
张显原本还为刚才的事蹙眉,这时听到梅公将至,哪还见先前一分气闷,早已跟着邹鸿站了起来,看模样是恨不得立即迎出去。
周围众人自也是一脸激动。唯独张宗坐在原位,一脸无谓。反差可谓极大,可这时哪还有人顾的上他——
邹鸿当先,张显紧随其后,然后是呼啦啦的一群人,众人尚未走出几步,便听一楼忽然静默下来,简直到了落针可闻的地步。
张宗一奇,不知这又是出了何事,回首往楼下看去。
同时听人小小惊呼了一声“梅公”。
因方才的一番变故,众士子大多聚拢在一起,稳坐不动的人较少,可此时却纷纷停下讨论往门口看去。
只见一个洋人走了进来,张宗不由一愣,心想这梅公难道是个外国人?
邹鸿看见那洋人第一眼也是一愣,但随即看到洋人身边的人,便笑开了,快走下楼,几步迎上前去,口中扬声道:“梅公可算是到了。”
那四十多岁的中年儒生,捋了捋颚下三缕美须,笑着冲众人拱了拱手,道:“有劳诸位久等,不过这术数会既然已经开始,可莫要因老夫耽搁了。”
“哈哈,若是没有梅公,那此会又有何意义可言?”邹鸿笑着将梅公一众人引上楼,纷纷就坐之后,张宗发现已经没有他的空位了。
摸摸鼻子正想借机回去找冯茂等人,却被张显一把拉住。
“三弟你要干什么?”张显是怕了张宗再惹出什么事,使他落了面子,是以敬仰梅公之余,对于张宗的看管却更加严了。
“二哥……”张宗正想对张显说他回去坐,却被邹鸿的笑声打断。
也不知邹鸿说了什么,众人都跟着笑了一番,然后就听邹鸿说道:“别的人我不知道,可刚刚梅公的那道题,可有人没过一炷香就答出来了。”
“哦?此话当真?人在何处?”众人闻言大奇,纷纷言道,就连梅公也望向邹鸿。
“此人梅公定然见过,”邹鸿也不卖关子,回头找到张显,笑着抬手将他招了过去。
与张显年纪相仿的见了不由又羡又妒。只道此人不知为何招了邹鸿这般喜爱,受到这般殷勤提携。
“小子张显见过梅公。”张显一揖到地,哪还顾的上原本与他说话的张宗。
梅公见到张显便认了出来,说来他与张显祖父张汴交好,也并非是第一次见张显。
“原来是张世侄。”目光往张显旁边挪了挪,正看见原本立在张显身侧的张宗。
“这位是令弟?”
张显显然没想到梅公竟然认得出张宗,虽是讶异了一把,还是垂首道:“正是舍弟张宗,三弟快来见过梅公。”后一句是对犹站着不动的张宗说的。
暗恼张宗失礼。
张显都没想到,张宗又如何想到这鼎鼎大名的梅公竟然会认得他,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学着张显拜了一拜。
就怕这梅公会说出些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来,难以下台。
“见过梅公。”张宗本就是硬着头皮上来的,心里又总是对“张宗”以前认识的人保持着警惕之心,如此这般便显出些应对的意思来,其实他本也是胡乱敷衍,勉强应对,只想着早早脱身。
梅公看了不由一愣,不由好奇起自己是否哪里得罪过这个少年。这般想着又多看了张宗几眼。
挂了笑点了点头,顺便给张宗也安了座,张显见此心下就有些不痛快了。
说来这梅公与张家还算是亲戚,不过这亲戚却远的很,张耀芳正室范氏的娘家与梅家有亲,而梅公正是无锡梅氏远支,只能说是族亲,早已出了五服之外了。
不过若真论起来,张宗还是梅公正经的亲戚,他只算是半搭上的。
这些还魂的张宗自然不知道,张显因这层关系心里还梗着半茬的刺,自然不会对张宗多所提及。
好在梅公只是最开始多看了张宗几眼,随后就将他放到了一边。
“是,自上次一别,小子时刻盼望再得梅公教诲。”张显勉强压抑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不至于失礼于前。
邹鸿在旁笑道:“我便说梅公见了必然认得。”
闲聊几句之后,那堪舆书舍的馆主将先前所得的解题纸卷送了上来,梅公的心思便沉到上面去了,这时候他身边那个洋人也跟着端详起来。
邹鸿一直好奇那洋人是什么人,但梅公一直没有介绍的意思,他也不好多问,此时见二人讨论那些缴上的答案,想着洋人对那些计算几何什么的很是厉害,连万岁爷的算术也是洋人教的,梅公请了此人同来想是也和算术有关。
“咦?”梅公手里拿着一张纸皱眉看着。
那堪舆书舍的馆主一直站在一旁,往梅公手上瞟了一眼,立即认了出来,不由往张显这边看了一眼。
那么乱的字,要不是和这位张家二公子的答案一起由邹大人的人送下来的,而且答案也正确,他铁定早就扔了,原本想着卷抄一份的,可往年也没这个规矩,也只能夹在里头呈了上来。
说实话,若不是邹鸿的面子,他还真不敢将那张纸呈给梅公。
虽是这样,馆主此时还是不由抹了把汗。
“怎么了?”那洋人汉语竟然说的十分流利。
“你看这个。”说着梅公将手里张宗涂鸦而出的大字递给洋人。
那洋人对中国书法还是有研究的,对着字挑了挑眉,说道:这字很大,我头一回见。”意思是头一回见写这么大的。
张宗原本还在想那洋人是哪国人,这时候瞧见自己那张上下阴透的答案,不由也跟着擦了把汗。
他可以保证答案很正确,可这卷面分估计是个零。
张显在旁边也是暗暗后悔,怎么当初就把张宗的那张纸给交上去了呢,现在被梅公瞧见,让人无地自容。
那洋人细细看了看,说道:“解法很巧妙,比这些好。”
那洋人指了指先前挑出来的,密密麻麻蝇头小楷写了满篇的,还有写了好几张的。
梅公自然也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那些答案虽然正确,却几乎是一点一点试出来的,愚笨而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