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兵法要略 ...
-
八月脱下皮袄,跟踪在他们两个人的后面。蹑手蹑脚,生怕他们两人听到了脚步声。穿过了草丛,他们两个一边走一边交谈甚欢。不知不觉,两人来到一座宫殿前面。八月远远望去,见写着“建康宫”三个字!
李海道:“皇宫的后院子,紧挨着丛林。我们现在将金鼎香炉从丛林的藏宝处,挖了出来。”邓山道:“皇帝的皇宫中,很少有那么大的一片丛林。”李海道:“刘裕喜欢射猎,后中院子与树林之间,没有城墙,故而,他时常会去树林抓野兔子,梅花鹿,野猪等美味。”说着,他们两人走进了建康宫的小院子中。
“宋武帝吩咐,金鼎香炉要放到他就寝的地方。”李海道:“建康宫。”
八月紧跟后面,也来到了建康宫。远远看去,建康宫院子不大,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奇珍异花。李海道:“自从宋武帝逝世,建康宫没有多少人来了。只有一些仆人,会常来打扫卫生!”闻言,八月惊恐万分。他心道:原来刘裕已经驾崩。想想也是,刘裕在位时间仅仅两年,从420年到422年!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又听李海道:“我们刚才在树林的尽头,那里是初宁陵,从他的陵墓中,取出来了金鼎香炉。”邓山道:“宋武帝托梦给你,让你去初宁陵取走金鼎香炉,放到建康宫!”李海道:“宋武帝逝世前,交代我们,金鼎香炉要随他一起埋葬。现在我们又取了出来。不知道宋武帝是何意思?”
李海打开建康宫的两扇门,只觉里面尘土飞扬,一股腐朽之味,扑面而来。李海用手挥了挥手眼前的尘土杂味,道:“宋武帝一个月前,一直给我托梦,说这金鼎香炉埋在黄土之下,会引起盗墓者的关注。盗墓者会挖掘坟墓。”接着走了进去,又道:“建康宫,常年不开窗通风,房间内的空气,都不流通,似乎有大量异味堆积。”邓山紧跟其后,走了进去。李海道:“金鼎香炉作为宋武帝的传家之宝,又多次告诉我,让我们去将塔拿出来。”
邓山道:“金鼎香炉也不是宋武帝的兵器,他这金鼎香炉,埋在地下已经很久。”李海道:“梦中,宋武帝告诉我,将来会有一位人,来这里取走金鼎香炉!”
建康宫里面的摆设,很是讲究。错落有致,物品极多。华丽幔布,精致花纹。金铜玉器,枚不胜数。李海走到一个书桌前面。他道:“我们两人自从北伐长安,服下长生不老药,至此,拥有不死之身!”
八月伏在建康宫的纸窗户外面,闻言他们已经长生不老,心中一震惊。邓山道:“北伐长安之际,宋武帝手下最厉害刘穆之生病,宋武帝焦急万分,命我们两人去寻找秦始皇留下来的长生不老药。我们两人到了一个山洞,遇见一位神人,赐予两颗不老药。”李海道:“我们两人听从那位洞中仙人的话,自己服了丹药。”邓山道:“我们回去之后,谎称没有寻到丹药,也说明天地下根本不存在长生不老药!”李海道:“洞中神人,也不让我们透漏他的踪迹!”
闻言,世上有长生不老药。八月脸面严肃,他心道:宋武帝距离萧衍年代有一百多年。这两位士兵,已经拥有不死之身。那么他们也出现在唐朝时期。他们还讨论萧衍举办的选亲大会。等一下,他们是不是要去参加大会?
建康宫的桌子上,花纹的黄色布幔上放着一本书。上面写着“兵法要略”!李海道:“宋武帝的《兵法要略》!”邓山走上前去,瞧了瞧,问道:“这是什么书?”李海道:“刘裕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治军有方,用兵多奇谋,其军事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体系。他将各种战术,写进了《兵法要略》里面!”邓山回忆道:“刘裕在作战中善于运用各种战术,特别是在布置却月阵时,他能够根据敌我形势灵活变阵,将笨重的车阵变为一道临时的长城,使战斗从野战变为攻防战,从而充分发挥步兵的优势,削弱骑兵的战斗力。这种战术创新体现了刘裕高超的军事智慧。”
打开泛黄的兵法要略封面,一张画有人物打斗场面的图形,进入李海眼中。邓山站在李海身旁,看着一页又一页的图形,不禁感叹宋武帝刘裕的智慧和才能!
李海道:“江湖上的武林高手,有很多人,都想得到这本《兵法要略》。他们不知道此书还在建康宫。”邓山道:“《兵法要略》威震武林,人人向往。然而。宋武帝将《兵法要略》置于建康宫。”李海翻了几页,翻到后面,竟然是空白的纸张。他惊怔住,道:“此本《兵法要略》是残缺的!”说着,递给了邓山,邓山接过来,左手托起,右手中指不断翻开。越往后翻,越是震惊。他道:“前几页画的栩栩如生,配有文字讲解。约到后面,人物画得寥寥草草,不堪入目。也没有文字说明。”李海心中惶恐不安,他道:“这本《兵法要略》是假的!”邓山问:“我也感觉到不对劲儿。”李海道:“这本书里面没有记载却月阵的战术!”
小心翼翼地用沾了吐沫的左手指,捅开了建康宫的纸窗户,八月用他那双星辰般的双眸,朝里面望去。只见他们邓李二人,手上拿着《兵法要略》。八月的双眸,机灵地转个不停。
他们的说话声,时高时低,隐隐约约传到八月的耳朵中。八月心道:一本破书,有什么好看的?什么《兵法要略》?我从小就没有听师傅说过。我感兴趣的金鼎香炉,你们要将它藏到哪里去?
李海犹如五雷轰顶,心头一震。不知不觉道:“《兵法要略》没有在建康宫,肯定是被江湖中的人,给盗走了!江湖中,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邓山道:“我们两人活了那么长时间,大部分时间,身在初宁宫,守护陵墓。有时候,也出去到人间走走,散散气。江湖中的恩仇情缘,数不胜数。”李海叹息道:“每个人都有欲望,江湖中的人,各个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兵法要略》记录战术,要是落到奸人之手,必会祸国殃民,生灵涂炭!”说着他的脸面出现忧愁之意,久久不能平复。他的心底,又一股冲杀战场的心血!
李邓二人,忧心忡忡片刻。又将这本假的《兵法要略》放于桌面上。李海又道:“人世间的事情,我们插手也无济于事。万事万物,皆有定数。不是我们想管就能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和命运。”邓山转换话题道:“金鼎香炉怎么办?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等一个人来取吗?”李海道:“我们在初宁陵中等了百年,也没有见人来到这里。估计是没有人会来了。将它放到建康宫的书柜上吧。当成装饰物也未尝不可?”邓山点头。
远远地看去,八月看见了他们将金鼎香炉放到了书柜上。邓李二人,转身走出了建康宫。等到他们二人走远。八月才从墙的后面走出来。来到了建康宫的房间里面。他从后腰掏出袋子,将金鼎香炉放到了袋子中。关了建康宫的大门,离去了。
出了建康宫,八月沿着原路返回。来到初宁陵的地方。他迷了路。他心中叫苦不迭,道:“这片丛林怎么没有通往杜园的路子?来的时候有道路。现在竟然没有了。”
一路走过去,他竟然到了初宁陵。刚到初宁陵便听到铮铮的刀剑相撞的兵器声儿。八月远远看去,见到几波人员,在互相厮杀。
定眼一看,李海和邓山身在其中。观望一会儿。八月明白了,有三方势力,他们同时朝李海和邓山加攻。三方势力,穿着衣服全都是有模有样,像是什么帮派。
只听到,一位人道:“交出《兵法要略》,我们饶你不死!”说话者,声音雄厚,定眼一瞧,竟是一位白花胡须长到半米的老人。他用刀指着李邓二人,说道:“我们山西金龙斋、凶魔宫、屠妖教,苦苦寻找《兵法要略》五年了!”原来,这三方势力,是来自山西的帮派。金龙斋是修建龙神功的帮派。凶魔宫是培养魔人的帮派。屠妖教是斩杀妖怪的帮派!
李海道:“我们也没有见过《兵法要略》!”说着李海和邓山互相瞧了一眼。邓山对他们道:“我们没有见过兵法要略,也不知道它在哪个地方!”
那老者发话道:“少给我们装蒜!你们两人在初宁陵,怎么会不知道兵法要略呢?”又一位秃顶中年男性对那老者道:“抱朴真人,不给他们两人颜色瞧瞧,是不会主动交出《兵法要略》了!”
原来那老者是抱朴真人,金龙斋的人。说话的中年男子是屠妖教的纯阳真人。抱朴真人双手旋转刀,摇摇头道:“如果两位还执迷不悟,不交出兵法要略,休怪我们无情!”
说毕,又是一番打斗。抱朴真人和纯阳真人,都是用的刀。见他们二人配合地天衣无缝。一人攻击李海的下盘,一人攻击李海的上身。邓山一人留给凶魔宫的华阳真人对付。
一边打斗,李海一边道:“诸位,我们两人也在找《兵法要略》。虽说我们在初宁陵,但是兵法要略在多年前,已经被其他人盗走。现在下落不明。我们二人,要是真有《兵法要略》,也不会真的推辞!”邓山道:“见诸位真人,不像是坏人,如果我们二人有的话,也会奉送。我们二人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如果有人能够将《兵法要略》的战术文化继承下去,我们两人也是欣然接受。”说着向李海瞧了一眼。李海点头道:“我们二人说得全是事实,没有谎言。”
抱朴真人、纯阳真人、华阳真人三人不在打斗。他们三人并立而站。李海和邓山对他们三人说道:“《兵法要略》应该落在江湖中某人之手。你们与其在此与我们两人打斗,还不如去江湖中,探查一番。”抱朴真人道:“一日,我们三人在昆仑上论道。忽听昆仑山下,有人说道,兵法要略记录战术。我们三人议论,《兵法要略》可以带给军队无限的用处。”纯阳真人道:“宋武帝编撰的《兵法要略》对带兵打战,大有意义。不能让他落到奸臣之手。”华阳真人道:“我们在昆仑山上论道。知道人间有一位奸臣,人称“百辟(百官)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的人物,他就是唐德宗时期的奸相——卢杞。”抱朴真人道:“我等三人听闻卢杞,立刻从昆仑山飞下来。”
李邓闻言,李海双手抱拳,道:“真人心系苍生,关心国家大事!真是令人敬佩!”邓山道:“真人不知,我们身处在南朝萧衍时期。华阳真人说得奸臣是唐朝时期。”三位真人互相一瞧,又道:“真是不经常在人世间走动,竟然不知道人世间是什么朝代了!我们三人都在昆仑山论道,竟不知道时光荏苒啦!”
李海道:“我等二人拥有不死身,可以利用神力,穿越朝代。不过,我们两个人,目前只能穿越到唐朝。故而,知道你们方才说得奸臣卢杞。”
八月听到唐德宗三个字,他立马知道,是在说他身处的那个朝代。八月心道:这两位士兵不仅可以长生不老,还可以穿越到唐朝。当真匪夷所思。他们说,现在是南朝萧衍,应该不假。他们之前还讨论到萧衍举办选亲大会!
李海对华阳真人道:“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朝代更迭速度飞快的时代。北朝也就算了,北魏一家独大,撑了148年,随后咔嚓一声,被宇文泰和高欢掰成了两半,成了西魏和东魏。南朝的变迁速度,那就比较快了。南朝主要有4个王朝:刘宋、萧齐、萧梁和南陈。”
邓山道:“如果三位真人,没有其他紧迫之事,可以跟随我们两人,一起去参加萧衍的选亲大会。在大会上,必当有江湖中人。不仅有江湖中人,还有其他国家的王子太子。”
李海又道:“萧衍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改定“百家谱”,宽待宗室,注重调和门阀世族与寒门素族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将举办选亲大会。效仿春秋时,秦晋两国。”
三位真人皆知道秦晋之好。纯阳真人道:“参加选亲大会的,还有江湖中的人?”李海点头称是。华阳真人道:“我们去了,看看也可以。能够打听到《兵法要略》更加好了!”抱朴真人道:“百年不到人间,走一遭也未尝不可。”
五人说完,立刻启程,朝梁王朝的地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