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意外的邂逅(1) ...

  •   这一年中秋(三大灯节之一),长禹县的百姓早早的便沉浸在了欢愉之中。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却未必是圆的。
      今晚是长禹县城的游灯之会。
      “哎呀,如此热闹的夜晚,我们几个却躲在酒庄角落里喝酒,这岂不是乏味扫兴之极?诸位仁兄就当救救小弟,我们出去热闹热闹吧?我的杜大才子,你倒说句话呀?”
      说话的这位年轻公子名叫杨逸,长禹人氏,很有些文采,只是时运不济,三次赶考不举,从此灰心以为看透决定不再入仕。他家里是做纸墨买卖的,而且生意很大,在长禹县也是一方豪甲。
      “杨兄说的极是,良宵佳辰,就此错过岂非可惜?”
      同坐醉星楼二层梅字号雅间的书生杜文源接收到杨逸的求救信号,咳嗽了几声,敷衍似的大表赞同,不过他求救的目光却落在了身旁葛岳的脸上。
      杜文源是一介寒儒,家境清贫,但文采出众,一手妙笔丹青倾倒众生。只是无心仕途,每以卖字画为生,邻人惜其才,常以“当比吴圣”称之。
      “那我们还等什么,与其干坐着喝闷酒,还不如出去看看那个游灯之会,欣赏欣赏那些难得出一次家门的闺秀碧玉,好开心开心。”
      葛岳出身官宦,祖上七代为官,其祖父曾官至礼部侍郎,但是因为不愿勾连权贵而被贬到长禹作小吏,葛家从此没落。他从小勤奋好学,十岁便已扬名长禹,被人们称为“神童”。却原来这家伙早已按奈不住了。
      杜文源向他使了个眼色,三人都把目光聚向了正在低眉发呆的方秀庵。今天他是东家,吃了他的,喝了他的,他不说话众人只有讨论的份儿。
      “方兄,怎么不说话?看你低眉深思,面露难色,莫非还在为前日之事耿耿于怀?”
      杨逸实在是憋不住了,他见方秀庵脸上毫无喜色,神魂游离,当下心里便已猜出七八,定是还在介意于前日西陵小园游赏一事,想起其间发生的趣闻直让他乐不可支,忙不迭的问将出来。
      “方兄,算了吧,如此佳人面前丢一回丑又算得了什么,何况人家也没说什么不是吗?”
      一想到前天的事葛岳就想笑,忍不住向杜文源投以眼色,却刚好与他望过来的目光相对,当下两人会意,心内大乐。
      方秀庵是长禹方家的长公子,体貌风流、举止潇洒,九岁那年,家里曾为他请来八位名师,可是不出三月皆以无可教授惭愧而走,一时名动长禹,是长禹人人乐道的翩翩佳公子。他为人豪爽,武艺超群,一支玉笛横扫武林,江湖人称“玉笛公子”。
      长禹方家既是世代书香门第,同时也是渊远的武林世家,在江湖上声名很响。
      就在前日,本来四人约在西陵小园游玩的,就在大家游兴正浓之时,万万不曾想到,迎面走过来一个天姿国色的姑娘。那种婉约,那种灵秀,那种美丽,竟似寒冬一缕骄阳温暖了人心,又似和和春朝之中的百花沁人心脾,她的美一时居然无法用言辞来形容。
      四人猛见,惊为天人,那种美丽的震撼深不可测,几欲将号称见多识广、处变不惊的“长禹四杰”公子们全部震趴在地。就在与她照面的那一刻,无巧不成书的事情发生了:方秀庵的腰间束带突然不明原因的断开了!就在如此惊世绝俗的佳人面前!!那姑娘和她的丫鬟同时怔住了!!!随后在方秀庵尴尬的处境下,她们像回避色狼一般,匆匆忙忙转身离开了(潇洒?自若?尴尬!人家可是美女!)。
      当时惊魂未定的公子们四人居然胆大妄为地尾随了半天,还差点被发现。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姑娘竟是桑阳萧家的女儿萧聆月。
      萧家是丹青世家,祖上可是出了好几位妙笔生花的大师级人物,四海内知名度颇高。很多人都曾经慕名前去桑阳拜望,礼敬有加。
      数日前,萧敬轩应国级学院修竹馆邀请入主为师,欲前往授课,才卖掉了老宅迁居到了邻县长禹。
      “你们到底在胡说些什么,我方秀庵堂堂男儿,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我像是那种为这种小事放不开的人吗?你们倒是摸着良心说说看?”
      对好友的挖苦,方秀庵丝毫不放在心上,他抬起星目环视三人,郑重其事的反驳,却不曾想到同桌的这三个不识好歹的家伙竟是异口同声。
      “像!”
      “嗬!嗬!你们以为我一声不吭的,低眉沉思的,心神飞扬的,是在想念那个看我出丑调头就跑的姑娘吗?”
      “是!”
      “你,你们三个。哈哈哈哈,真是岂有此理。虽然大家相交多年,情同手足,然而,你们觉得你们很了解我方某人吗?”
      “是!!”
      “呸!你们还来劲了,公子我不发火,你们当我是软泥?看我出丑还笑得出来,你们是不是欠揍啊?”
      “方兄方兄,莫生气,莫动怒,我们知道你武艺高强,我们打不过,也没动什么歪脑筋,开个玩笑嘛。不过呢,你要是说你对萧聆月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打死我们三人也不相信。”
      “就是就是,你这两天魂不守舍的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可都是明白人,谁看不出来啊,装什么高雅公子?”
      “这不才两天的功夫么,方兄你都在萧家大门口转悠十六七次了,你以为我们都是瞎子吗?”
      杜文源三人围着方秀庵,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头头都是道理,脸上的笑容更是阴险的欠揍,只盼着方秀庵一口承认了下来,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那一幕,后面的事儿可就精彩了。可谁知方秀庵恍若无其事,悠哉悠哉地喝着小酒,嘴角上一抹微笑竟笑得这般潇洒,根本没把他们三个当回事儿。
      嘿!三人对望一眼,刚才的汹汹气势到此嘎然而止。瞧他方秀庵又恢复了往日潇洒飘逸的神气,任他们怎么数落,如何攻击,竟丝毫不为所动,依旧默然笑着,笑着喝酒。三人无奈,只好作罢(计划泡汤了)。
      “三位仁兄说完了吗?好,咱们哪,不管谁对谁错,闲话就休要再提了,今晚的中秋佳节我们就放开一切玩个痛快吧。说不定灯会上还会碰到令人大饱眼福的绝色佳人呢。诸位,请了。”
      三人同时一怔,即而哈哈一笑,起身下楼,冲热闹的灯会而去。
      戌时三刻,夜已然很深了,长禹县各条大街上都已是人潮汹涌,欢闹非凡。百姓商旅往来如注,才子佳人穿游其间,赏灯游玩,自乐在其中也。
      商号小贩百货齐聚,叫卖声此伏彼起,这可是一大商机,聪明的商人怎么会就此错过。来自南海、西域、北寒以及海外的各色新奇商品,平日里轻易不容易见到的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东西,呼啦啦一下子会吸引许多逛灯会游人的眼睛,因为好奇而聚集,因为稀少而心动,当然,又因为心动而行动。所以,热闹的气氛是一浪接着一浪,身入其中,那种欢畅的氛围很快便传染开去,一街一街直到一县人都活跃了起来。
      更为刺激的还有猜灯谜大赛,仿如上元节一般精彩。人山人海中,各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胜者为人所倾慕,负者亦为人所欢送,玩的就是一种兴奋,闹的就是一份开心。
      方秀庵四人沉浸于闹市灯海之中,一时间也受到喜庆的感染,四处留心,八方观望,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南街,可巧正赶上一处灯谜大会,远远的便瞧见一家书院门口端端的挤满了人(巧,就是这么巧)。
      再看时,却是长禹三大书院之一的自在书院正在大摆灯谜会。门口两顶红灯高挂,石阶上香案迎宾,阶下已经围满了男女老少,有书院的学生,有不第的秀才,还有来看热闹的百姓,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猜对了可是有奖品相送的。案后站着一个儒雅的老叟,他身后并排站着四五个手提竹灯的小童,虽然距离尚远,不过方秀庵一看便知,那竹灯之上必定就是书院几位元老夫子呕心沥血琢磨出的旷古灯谜。
      就听那老叟说道:“好了,闲话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请诸位观看这第三道灯谜。”
      那老叟笑呵呵地朝身后挥了挥手,一个小童高提着手里的竹灯走到案前来。杜文源四人来了兴致,饶有情趣地围了上去,很想看一看这精致的灯谜到底如何难煞天下。可是,方秀庵刚想往里挤,余光一瞟,却被一身淡绿衣裙无声无息地吸引住了。
      是她!
      站在人群之后的那个清丽的身影正是三日来他久久不能忘怀的佳人萧聆月!!
      相逢就是有缘,良辰佳节,怎肯就此错过。
      “萧小姐,有礼了。”
      丢下杨逸三人,抛开那道旷古奇谜,方秀庵整了整衣衫,微笑着走上前去。他很自然地向目光深锁竹灯之上的萧聆月深深地作了一揖,以她完全能够听得见的声音打了个礼貌周全的招呼,随后在她惊诧的目光中,缓缓地抬起头来,以一个帅气十足的姿势恭立在她的面前。
      “你是……”
      “在下方秀庵,三日前曾与小姐有过一面之缘,小姐可还记得在下?”
      萧聆月莫明其妙地看着眼前这个很注意风度的男子,在她尚未有丝毫印象的情况下,又听见他作了声情并貌的自我介绍,不觉间睁大了双眼。是他?西陵小园中那个尴尬的男子?可不曾想到的是他竟是为人们所称颂的风流才子方秀庵。
      “原来是你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