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高考日的橘子与考场外的风 ...
-
高考前一天,学校放了假,教室里的桌椅被重新摆放,贴满了“金榜题名”的红色标语。林屿收拾书包时,翻出了沈知夏送的《宋词画谱》,里面夹着的“湖边晚霞约定”便签还带着淡淡的墨香。他把书放进书包最底层,又塞进了两个橘子——是沈知夏昨天送来的,说“自家树上摘的,带着 lucky 气”,表皮还沾着新鲜的露水。
傍晚时,沈知夏在楼下喊他。林屿跑下去,看见对方手里拿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准考证、2B铅笔和橡皮,袋口挂着一个小小的橘子挂饰。“我妈找人编的,说能带来好运,”沈知夏把文件袋递过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瓶橘子汽水,“明天考试别紧张,就当平时模拟考一样。”
两人沿着小区的小路慢慢走,晚风带着栀子花的香味吹过来,像回到了初遇时的那个夏天。“明天我在考场外等你,”沈知夏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林屿,“考完第一科,我给你带冰豆浆。”林屿点点头,攥着手里的文件袋,橘子挂饰的触感很软,像沈知夏的心意。他抬头看向沈知夏,发现对方的额前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和第一次在香樟树下见到时一模一样,心里突然就安定了下来。
高考当天,天刚亮,林屿就醒了。他穿上了沈知夏说“显精神”的浅蓝色衬衫,把两个橘子放进文件袋,走到楼下时,沈知夏已经在等他了。对方手里拿着两瓶冰豆浆,还有一个热乎乎的肉包:“先吃点东西,别空腹考试。”林屿接过肉包,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是巷口包子铺的,沈知夏知道他只爱吃这家的。
走到考场门口,人很多,家长们举着鲜花和横幅,脸上满是期待。沈知夏把林屿送到入口处,从他的文件袋里拿出一个橘子,剥了皮递给他:“吃两瓣,补充体力,也讨个‘吉橘’(吉利)的好彩头。”林屿接过橘子,甜汁在舌尖散开,他看着沈知夏,突然伸手抱了抱他:“等我考完。”沈知夏愣了一下,随即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加油,我在这儿等你。”
第一科语文考完,林屿走出考场,就看见沈知夏站在老地方,手里拿着冰豆浆,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考得怎么样?”沈知夏递过豆浆,声音里带着点紧张。“还行,作文写的是‘青春里的约定’,”林屿喝了一口豆浆,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考试的疲惫,“我写了我们去湖边看晚霞的事。”沈知夏的眼睛亮了,笑着说:“那肯定能得高分。”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考完试,林屿都能在考场外看到沈知夏的身影——有时是冰豆浆,有时是凉毛巾,有时是一颗橘子味的糖。最后一科数学考完,林屿走出考场时,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沈知夏跑过来,手里拿着两个橘子,递给他一个:“考完了,我们去湖边吧?”
两人没有回家,直接坐公交去了城郊的湖边。傍晚的湖边很安静,只有风吹过芦苇的声音。他们坐在之前的亭子里,手里拿着橘子,看着晚霞一点点映在湖里,像把整个夏天都装进了水里。“你说我们能考上同个城市的大学吗?”林屿突然问,声音有点轻。沈知夏转过头,看着他,眼里满是坚定:“肯定能,我们约定好了的。”
风又吹过来,带着橘子的清香,也带着夏夜晚风的暖意。林屿看着沈知夏的侧脸,夕阳落在他的睫毛上,像撒了把碎金。他突然觉得,不管结果如何,能和沈知夏一起走过这段日子,就已经足够美好了——那些自习室的晚霞、冬日里的姜枣茶、樱花树下的画,还有高考日的橘子,都成了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离开湖边时,沈知夏牵住了林屿的手,指尖相扣,带着熟悉的温度。“等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们再来这里,”沈知夏说,声音里满是期待,“到时候我们带画板,画一幅完整的晚霞,再带一箱橘子汽水,不醉不归。”林屿笑着点头,握紧了沈知夏的手,跟着他一起往公交站走。晚风在身后吹着,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要把这段青春,永远定格在夏夜晚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