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六先令 ...
-
纳什杂货店内,黛莉正从报童手里取过了昨天没有卖完的过期报纸。
这些过期报纸通常一文不值,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一大叠。
拿来用浆糊粘成纸袋,做最外层的包装是最合适了。
她点完了数,又递给报童两个法新:“再给我一张今天的泰晤士日报。”
从报童手中接过报纸后,黛莉低头阅读了起来。
只一眼扫过去,她就看见了头版新闻。
是塔桥杀人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媒体对这案件越发关注了。
她没有细看便放下了报纸,只见门外便走进来了一个面熟的客人。
是多罗斯街乔尔咖啡店的老板。
乔尔先生站在门外收了伞,看向这狭小铺面的目光略有些嫌弃。
他虽然也在东区多罗斯街这样的贫民聚集地开廉价咖啡店,但咖啡店每个月可以净赚五十英镑,自认为是妥妥的城市中产。
他家住在布鲁姆茨伯里的联排公寓,日常用品也都是在西区的大型杂商店买的。
要么,也是在裘德路的皮耶罗杂货店里买。
像是眼前的小杂货店,平时只有工人和在这附近居住的人会来。
乔尔不想被人看到他出现在这里。
而黛莉却十分自然地寒暄起来:“乔尔先生需要点什么?”
乔尔进入店里,四下瞧了一圈,他看见面前狭窄的柜台上就摆着一盘饼干,顿时盯了起来。
“我来买点钻石曲奇,是这个名字吧?”
黛莉点头,端起柜台上的碟子。
“就是这种,可以先试吃试吃。”
乔尔先生看着,这正是弗莱德早上在后厨给他们分的那一种饼干。
三角形状,有些厚度,口感沙软鲜香,表面裹着一层粗砂糖,像是碎钻石,所以才叫钻石曲奇。
因为样子没见过,所以他尝了一块,吃过之后却想了一早上,这味道,还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这饼干,绝对不是市场上的工厂货,附近的甜品店也没有这个款,应该是纳什家自己做的。
他想买一些回去研究研究,到底是怎么做的,要是能研究出来配方,拿到咖啡店卖就好了。
作为一个老生意人,他尝一口就知道,这样口感的饼干配上咖啡绝对能受欢迎。
不过,想到这个目的,令他莫名有些疑惑。
他一个不小的老板,竟然还得来这种地方偷师。
乔尔一脸镇定的点头,打开钱夹:“不用试吃了,这多少钱一磅?”
“不按磅算,七便士一袋。”
黛莉将刚刚包裹好的一袋曲奇拿了过来,放在秤上量给他瞧。
乔尔先生不在乎这几个便士,他看着这一袋也不多:
“我要四袋。”
“这是你家自己做的?”
“是的”黛莉答。
她不是没看出来乔尔那副模样,一眼就知道他在算计什么。
不过,这又不是在演电视剧,说复刻就能复刻出来。
做烘焙的各种步骤,从材料选择,再到配比,加工手法,再到烘烤时间,每一个步骤都是失之千里差之毫厘。
等他折腾出类似的饼干,黛莉敢说,自己早就更新迭代了。
模仿者一旦陷入模仿的陷阱,就会永远只能跟在她身后走。
黛莉迅速地将四捆饼干打包好用麻绳串扎起来里,递了出去。
“我推荐您泡上一杯热可可来搭配这种饼干,味道最是绝佳。”
乔尔十分嫌弃这狭小的地方,感觉这不是自己应该多呆的地方,但他依旧维持着得体。
“那给我拿一罐。”
黛莉标准地微笑并点头,去柜台上翻了一罐批次不新的可可粉。
结账五十便士后,他抱着一只旧报纸袋走了。
厨房里,玛丽还在烤制这种曲奇,家里的小炉子,一个小时可以烤出两磅饼干。
从昨晚开始,玛丽就在严格按照配方来制作,到上午已经制作了六磅钻石曲奇。
玛丽见外面下雨,认为生意一定比往常少,心里猜测,今天烤这么多肯定已经够卖了。
等她清洁好工具,给今天的两个婴儿热完羊奶喂了,帘子外又传来黛莉忙碌的声音。
上午下了雨,这会儿客人零散,黛莉又开始折腾除了食品之外的货品了。
她用打折的办法清出了陈货,现在洛比特也跟着她学,宁愿亏本也要跟。
既然这样,黛莉就不再打算做纯粹的特价了,她倒是要看看,洛比特能不能继续模仿。
她打算把位置最好的货柜收拾出来,打造一个三法新的廉价商品专区。
将能够分装的商品,拿专用的白纸分装成只够使用一两次的小份,定价极其低廉。
这些三法新商品的价格低廉,利润微薄,但绝对有的赚,甚至还比整磅买更贵。
不过,大多数顾客不会算重量,即便是克拉克街上最穷的人,也能轻轻松松掏出好几个三法新。
这就有点像是,九块九的商品可以买一堆,一百块的商品犹豫不决。
不一会儿,黛莉就将背后位置最好的的三个格子收拾了出来。
按照顺序,将可以分类的食品,例如糖果,花茶,柠檬干,可可粉,咖啡粉,果脯干货,通通包装成几盎司一袋。
像是茶叶和咖啡这样怕潮的东西,她就装了够卖一天的量。
随后整齐地排列在了纸盒里,再把纸盒塞进柜子。
又写了一个三法新专区的名录单,打算贴在柜台上,让客人一进来就能看着选购。
花了一个多小时,全部分装完后,就有几个客人结伴走了进来,问她买钻石曲奇。
这几个人,是小餐厅的雇佣的兼职工。
她们的工作时间段为凌晨五点到上午十点,为最忙碌的早餐客流服务,现在已经下班了。
毫无疑问,这群人也是早上试吃过后,冲着这像法式点心的钻石曲奇来的。
不过,在黛莉告诉她们价格后,有人讪讪作罢,有人犹豫了起来,还有人在摸包,也有问她讲价的。
一时间整个屋里都吵吵嚷嚷的。
黛莉并不慌忙,很大方地给她们每人分了一块试吃,清清嗓子又道:
“除了钻石曲奇,饼干还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甜味硬饼干,七便士一磅。
还有可可味的蜂蜜饼干,十便士一磅,这些也是新进的货,很适合午茶吃。
店里还有袋装的花香印度红茶,都只要三法新一袋,可以喝两次。”
她将三法新专区货品的名录纸递给面前这些人,指着上面的茶饮零食区域。
“柠檬片和肉桂粉,还有可可粉,也是三法新一袋,足够一顿泡的。”
说着,有人问起花茶,黛莉就随机拆开了一包桂花阿萨姆和一包大吉岭玫瑰样品,递给她们闻。
这窨了一晚上的茶叶,也沾染上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味,能够嗅出来。
这几个在餐厅上班的人,平时只喝茶渣,她们看这袋子里茶叶也是正经叶片,看得到条索,不光是茶渣,没有添加染色剂,也够泡一大壶或两小杯的,还有花香味和零星的果干碎,顿时觉得很划算。
再买个稍微贵点的饼干也不算什么了。
在黛莉不紧不慢的导购之下,这几人排成了队,挨个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要一袋钻石曲奇,一袋大吉岭茶,一袋可可粉,还有柠檬片。”
排第一的蓝裙子的洗碗工说道。
她心里已经在幻想,回家后喝着玫瑰花味的红茶,再配一碟口味独特的钻石曲奇,十便士不到而已。
这在真正的甜品店里可享受不到。
黛莉应声,拿着一只旧报纸袋,如同抓药一般,往里面装上各种预包装小袋。
“一共是九便士一法新,买够十便士再送您一袋葡萄干怎么样?
可以再选一袋三法新的商品,我推荐肉桂粉。
可以跟可可粉一起冲泡,听说这是巴黎的流行呢。”
这客人想也没想就点头,于是黛莉又往袋子里装了一袋肉桂粉和葡萄干。
后面排队的几位也大多如此选择,人均消费十五便士以上。
花茶不分产地,十一克一袋,一磅可以分装四十袋,每袋售价三法新,总共是三十便士。
比整装一磅的售价要多赚十几便士。
而其他粉类的重量则各不一样,黛莉都事先冲过一杯品尝了,按照口味最适中的浓度来装袋。
例如成本价二十便士一磅的可可粉,原本的售价是二十二便士一整罐。
现在每磅分装了四十五袋,可以卖出三十三便士。
即便是把包装用的崭新白纸也算上,利润也高达十个便士。
看似三法新很少,实际上却是最赚钱的销售方式。
这批客人招待完,销售额总计是一百零五便士。
虽然看着没有多少,但因为客人得到的货物本身变少了,所以净利润比往常的百分之二十五要高一倍。
也就是说,一百零五便士,她可以轻松赚上一半。
黛莉心想,这操作的难度比直接打折促销要高上许多。
从定价和分量,再到产品质量都要拿捏的恰到好处。
让人挑不出什么问题,心甘情愿的掏钱。
不过,这种方式只限用于对目标客户来说稍微有点小贵的货品。
适合偶尔想奖励自己的低薪人群。
但凡是正常的家用商品,米面粮油,依旧还是按照促销的方式来薄利多销。
要是在这些民生商品上玩歪脑筋,被监督员抓到了可不是好玩的。
两辈子为商,靠的就是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规则之内尽人事。
将小抽屉锁上,黛莉扭头走回厨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