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科研牛马在人机大战开始后也会有学术春天吗 ...
-
地球历2035年,世界人工智能技术与研发论坛,在悉港市的一处海湾,静默召开。
澳国作为地缘关系被孤立在南半球且地广人稀的国家,用来举办人工智能领域的集会再合适不过了。
“彭教授,彭教授!”研究员林墨壤奋力从两个人高马大的白人同行之间挤出来,追着一个身穿正装、手拎保险箱的中年女性,终于在会场门口成功堵到了人。
“彭教授,实在抱歉打扰您,但真的求您再考虑一下我…”林墨壤努力克服奔跑造成的上气不接下气,双手将自己的申请和拟开题报告呈上对方面前。
“小林啊,你来找我这么多次了,我也和你说过这么多次了。研究院现在的重心是人工智能脱离防控,院里所有的资源都必须集中在防制AI武器研发的方向上,你这个…”彭教授伸手推拒了林墨壤递出的文件,叹了口气。
“人工智能伦理这个研究方向啊,如果是以前的和平年代,那你研究研究,还有些实际意义。可现在,北美洲以硅谷为中心,几乎全都被AI反叛军团控制,网络已经不安全了,你还研究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和对着强盗讲四书五经有什么区别啊……”
林墨壤听着彭教授的话,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把原本平整纸质文件捏出了褶皱。
她知道,如今于情于理,研究员不愿也不能,分出一份资源用来研究这种不够实际、不能高效应对一触即发的人机战争、甚至理论体系本身尚未完全成熟的科研项目。
但她还是想试试。
林墨壤今年博士毕业,带着手头上的研究项目进的炎国炎北大区人工智能研究院,成为了研究院里上千数字民工、底层牛马之一。
这还是研究院刚成立两年,施舍了个名额给人工智能伦理这个研究方向,这才让林墨壤挤进了这个听名字就知道是纯血理工科的研究院里。
可想而知,林墨壤一个本科学传播、硕士弃文从理改学人工智能方向的数字传播,博士继续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的粉领子出身,在一群“嫡嫡道道”的理工学科研究员面前,仿佛背着什么赛博案底一样,就算挤进去也还是局外人。
雪上加霜的是,她刚办完入职手续,北美地区爆发了人工智能叛变。虽然症结所在还是人类内心的贪婪和对资源的掠夺,但到底也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学习能力,导致北美地区整个网络系统在一夜之间被AI叛军掌控,即使各国战区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并切断世界互联网,仍有小股AI叛军以代码形式在世界互联网中潜逃流窜,一旦人类的网络程序被攻破,那么真正的末日即将到来。
当然这并不能帮助林墨壤升职加薪——她这个岗位没被“优化”掉,已经要感谢院里忙得昼夜颠倒没人顾得上她了。
她依然不想放弃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因为她是个企图站在AI叛军面前和一群机器人讲道理谈感情的圣母。
而是因为她和朋友一起技术入股的养老社区,因为AI反叛的事情,停用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工智能服务项目。这就导致养老社区里的客户(尤其是他们的家属)直呼退钱,公司资金流眼瞅着要断,所有合伙人把目光移向了林墨壤这个人工智能研究院里的“人脉”。
如果林墨壤能完成有关人工智能伦理与法规的科研项目成果,并产出一篇能够证明“人工智能经过训练后在养老型服务领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学术成果,那么公司就能借此申请“AI使用特殊许可证”,从而重新启用各种服务,管理层也不用再担心每天被投诉信息和律师函轰炸了。
所以,人机大战世界毁灭又和林墨壤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个被寄予厚望的超迷你小股东罢了。
“唉…小林啊,现在的世道…你自己多保重吧。”彭教授叹了口气,怜悯的眼神从林墨壤身上略过,转身走进了AI国际论坛的会场。
林墨壤只能孤零零站在门口,看着陆陆续续入场的同行们逐渐把彭教授淹没在人海中。
别问,问就是林墨壤没有被邀请。
不过这场论坛的参会者本来就只有全世界各大AI科研院所的代表,大多数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都留在自己研究院紧急备战。
也就林墨壤这类行业里镶边的小卡拉米,还能在这种时局动荡的时候悄悄乱跑。
她捋平手里的资料,叹了口气,重新装回文件袋里。然后拎起公文包,漫无目的地向会场外走去。
由于AI叛军隐匿在世界互联网中,所以国际AI论坛会址所在的整个港湾都屏蔽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林墨壤兜里揣着板砖一样的手机,麻木地沿着这座著名的“达令港”走着。
AI叛军暴乱的消息被各国政要刻意压下去了,又将已被AI叛军控制的北美地区网络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隔绝开来,此时的达令港看起来竟还是宁静祥和的样子,毫无觉察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漫步、交谈,在炽烈的阳光下,恍如隔世。
林墨壤被阳光晃得有些睁不开眼,于是找了一棵树,走到树荫下歇歇疲惫的视觉和精神。
“墨壤?”
她睁开眼回头看去,视野中出现一个一身度假风打扮,趿拉着人字拖,约莫三十来岁的男人。他身边还跟着一个更年轻些的小帅哥,神情看起来有些拘谨而害羞。
林墨壤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这人正是林墨壤曾经在悉港市读硕士时的导师,据她和同课题组的同学不完全统计,她们的导师在她们1.5年学制的期间,身边出现过至少十个不同的貌美男生女生。
你说这硕导海王吧,他还从不对自己的学生下手,据师门里几个博士师姐师兄统计,那些小帅哥小美女有27.3%来自隔壁的新南大学,还有46%来自外地的莫本大学。
“墨壤,long time no see 啊,哈哈哈哈哈!”该男子的笑声把走神儿的林墨壤拉回了现实中来。
“魏老师,好久不见。”明明就是个半路出家的润人,不知道一天天的在装什么ABC。林墨壤被曾经读硕士时当学术牛马的古早回忆攻击,心情算不上太好。
“咳。那个,小张啊,你不是说想吃冰淇淋吗,去买吧。”
林墨壤看着魏奇支走了那个男生,估摸着魏奇在这个节骨眼出现在这个港口,恐怕不是来观光游玩的。
“墨壤,你也是来参加论坛的吧。”魏奇似乎稍微收了些吊儿郎当的神态,但这句话即使是用类似“今天天气不错”的语气说出来,也还是让林墨壤僵硬了一瞬。
出国前,研究院三令五申不得透露任何与院里研究相关的信息,也就是林墨壤的研究不涉及AI军用设备研发,这才签了厚厚一沓保密协议被放出来。
魏奇也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他明明心里门儿清得很,来了悉港市的同行,都和论坛有关;能进入论坛会场的,都是人工智能各个方向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研究员乃至院士。
至于来了悉港,却又不去会场的——魏奇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着这个数年未见的学生——要么是跟来打杂的学术小卡拉米,要么…就是身份敏感到不能进入国际学术界视野里的“秘密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秘密武器”,那个现在被封锁的昔日灯塔国,在暗中用阴毒手段不知道害死了多少。
林墨壤虽然是研究院里的边缘人,但也清楚自己的工作事关国家机密。“什么论坛?最近悉港市有在举办智能传播相关的学术会议吗?”她只想赶紧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可惜魏奇会这么问,并不是真的为了闲聊。
“哈哈哈哈别开玩笑了墨壤,当年你在我课题组时的研究方向就已经是和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了。听说,你读博时还被选中进入了保密课题组?”明明是疑问句,但听在她耳中却是十足十的肯定语气。
林墨壤双手已经逐渐攥紧,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不露声色。“只是做些文科生也能做的社会方向课题而已。”
说来也奇怪,当年林墨壤读硕士的时候,魏奇大多数时候只是把她扔给几个博士师姐,很少亲自指导,资源方面更是随缘,顶多能让她顺利毕业。
今天这人不知道抽哪门子风,对着她这么一个总共才在他课题组呆了一年,又已经毕业好几年的前学生,刨根问底暗中试探。
“行了,不跟你兜圈子了。我是来送罗思淼参加论坛的,”他看林墨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紧接着又补了一句,“你别和我说你真的不知道AI论坛的事。”
哈哈,唉。林墨壤人麻了,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说。
不过……
罗思淼是林墨壤读硕士那会儿的一个师姐,听说她后来直接留在悉港大学继续读博来着……难道,还是在魏奇的课题组?
林墨壤打量着魏奇,心里回忆起在悉港大学读硕士时听说过的一个传闻。魏奇此人是正儿八经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出身,按说继续这个研究方向的话基本算是前途无量,可他据说是得罪了什么人,被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上层学术圈排挤,这才换了研究方向到悉港大学,成了一个交叉学科的老师。
但他曾经也是MIT的全奖博士,原专业水平和资源肯定并不差。所以如果罗思淼能够参加这次的国际AI论坛,说明罗思淼读博时一定换了研究方向去做AI技术研发,这想必都是魏奇的手笔。那么他能打听到林墨壤读博时的保密课题组,想必也是动用了他潜藏最深的那条人脉。
自己被圈层排挤,就培养扶植自己的学生替自己进入名利场。林墨壤下意识抓紧了手上的公文包。眼前这人看似吊儿郎当、躺平混吃等死,只怕是做给别人看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