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0、故人 ...

  •   李一同这队西域行商聊了半日,心里约莫有些谱,约定好隔日再来相马。他恋恋不舍回到府中,不免越想越爱,可惜这些骏骑价值千金,手上急切间却凑不出这许多现钱。李一自来识货,倒也不怨这帮马贩子价高,晚上和小妾在灯下盘算金银细软。
      那小妾正是掌管内务的可人,闻得李大爷急要这么多钱,一时也犯愁,想了想道:“现时委实凑不齐。大爷何不卖了厢房里的那些古董玉器?”
      李一闻言面皮一抽,厢房里正是之前姜思齐设局,在东二里埋下假装曲无端细软私有的财宝,事后姜思齐悉数送给了他,然而这些昂贵物事虽并非无端真物,到底自旧宅里挖出,李一就全当个念想,列满西厢百宝架,无事就进去长吁短叹一番,就此卖掉换钱不免心痛,一时苦脸不语。
      可人笑盈盈道:“大爷和姜大爷这交情就是命也送得……”(李一小声道:“这个还是别送的好。”)“……更别提这些身外之物了。大爷男子汉大丈夫,有舍有得才是。”她见李一还在犹豫,又道:“大爷想想,可不是姜爷对你最好?旁人都是虚情假意,做不得真。再说了,这心越疼礼物分量才越重,大爷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一思量半晌,觉得这番话半点不错,拉着她手感叹道:“还是你明理,只是也不能一两日就卖掉,这又如何是好?”可人笑道:“说难也不难,大爷缠着那帮马商让他们拖不得身,这边妾身紧着收拾典卖,三五日尽够。”李一服气道:“还是你主意高!好,我这就收拾去,哎,舍得舍得,我要舍得。”嘴里念叨趿起鞋子去往西厢。
      可人向他背影白了一眼,掩口而笑。

      话说李一依了小妾之议,连着几日都跑去客栈会西域马商,口口声声有门路,竭力阻着他们去马市,连午饭晚膳都一股脑包圆,直到自觉凑足金银,方才开口定马。这些马商远道而来,对京城原本不熟,任李大爷云山雾罩了数日似也没醒过伐来,待他开出价格不菲,那领头的赵掌柜也不犹豫,道:“李官人心诚,我等自不会不识抬举。听官人这意思,买马是要送人?”李一听他答应,不由大喜:“正是,这人一定是你说的那个识马的伯乐啦。”
      赵掌柜笑道:“不知官人相中了那两匹马?”
      李一这几日净围着马厩打转,早已胸有成竹,手指一匹通体赤金的大马,道:“这匹叫流赭的。”又指向边上一匹四蹄浅色的道:“这匹白蹄乌。”
      赵掌柜向他虚虚抱拳,道:“官人好眼力。这两匹果然是好马。不知官人所赠之人习文还是练武?”
      李一奇道:“你问这个干嘛?又文又武行不行?”
      赵掌柜笑道:“文武所好颇不相同,便同为武将的坐骑,脾气也相差甚远。譬如这匹青旌凯,”他手指一匹浑身赤红头顶三簇白毛的大马,“此马性子桀骜暴烈,寻常文人并不喜欢,然而此马迅猛胜风日行千里,最为勇士钟爱。所谓各花入各眼正是此理。”
      李一仔细端详红马,叨咕道:“模样不如我挑的好。”嘴里这样讲,心里小鼓直敲,万不能白白流了心头血,到头挑的马姜大爷还看不上眼,那可是折本折得都没地哭去。偏这时赵掌柜又开始一一点数各驹所长所短,连篇累牍听得李衙内两眼直转圈,实想不到买马还有这许多讲究,再看流赭和白蹄乌,和之前一般的光彩漂亮,然而其他骏马亦是熠熠生辉不遑多让,到底如何是好,着实让人犯难。
      赵掌柜见他犹豫,出主意道:“李官人既要送人,不如让那位受礼的官人自行来挑可好?”
      李一眼前一亮,果觉这法子不错,念头一转却又迟疑,“好是好,只是他是大忙人,可没空来这里看马。”
      赵掌柜慨然道:“这几日都承李官人的情。难得官人这般慷慨豪爽,我等不如携了这些马登门造访任人挑选如何?”拳拳之意溢于言表。
      李一早着人打听过这些人底细,得知这些人一路东来,手上各种通关文凭千真万确,西域各国印信亦毋庸置疑;何况这几日与其相处,只觉这行人行止磊落,显然都是惯于走南闯北的,打头这位赵掌柜也不似寻常商贾般锱铢必较,反倒是性子温和言语开阔,令人一见如故,此时见他语出诚挚,不由得不心动,拉过他低声道:“法子好,只是那位大爷规矩严,那几位就别过去了。”说罢朝佩戴刀剑镖师打扮之人努努嘴。
      赵掌柜飞快点头:“我们既去官人府上拜访,又岂有身携兵器的道理?这个道理小可还是懂的。李官人到时遣人搜身便可。”
      李一闻言讪讪的,老大不好意思,心也放下一大半,当下与他约过时辰。果然翌日申时一刻,双虎巷李宅大门大敞四开,迎来骏骑与西域马商。

      赵掌柜进得门来,环顾四周,笑道:“小可竟走了眼,今日来这厢拜访,方知李官人是姜大人莫逆之交,官人恁地谦逊,竟是绝口不提。”
      李一早在等这一遭,淡定摆手:“没什么没什么,兄弟之间嘛,有时也忘了他是官这个茬儿。”
      赵掌柜向他深看数眼,眸间略泛涟漪,手掌轻轻抚摸青旌凯火红长鬃,道:“听说官人与姜大人白身相识,官人慧眼独具,赵某佩服得紧。”
      类似恭维话李官人这些年不知听了多少,然而不管听多少还是照样开心,笑哈哈的道:“是也不是。小姜……姜大人他本事大,我就是命好,借光,借光,哈哈哈。”
      赵掌柜眼底笑影无声掠过,道:“官人何必谦虚。至于说到借光,听说这里贵人甚多,区区还是借大官人的光才能涉足巷中。”说着手指南向,“听说那边是姜大人的宅院,宣将军与他毗邻而居?”
      宣将军人在柊陵,虎威犹存,李一只觉寒气灌顶,胡乱点头道:“是,是。”说着心急献宝,明知时辰太早仍忍不住眺望门外,叹气道:“哎,也不知道小……姜大人什么时候回来?”
      赵掌柜随他同望向府门外,亦道:“是啊,不知大人何时归来。”

      皇帝出巡,作为留守京畿的要员之一姜思齐身负重责,偏有些棘手之事要他一一调理,更是繁忙不堪,几日里都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这晚也是如此,待出得西院大门已然月上梢头,当下带着汪自强一干护卫匆匆回府,刚到双虎巷外,就见一个小厮正垫脚眺望,借着檐下灯火看到他归来,喜得朝巷子内大喊:“姜大爷回来啦!”
      姜思齐认得他是李一贴身小厮,微微皱眉,问话还不曾出口,就见李衙内一路小跑,急急窜到他马前拉住缰绳,喘着气道:“你,你可回来了,这么,晚,晚。”姜思齐见状跃下马背,道:“可是有……”不等他说完,李大爷一把攥住他胳膊拔腿就走,“快跟,跟我来,给你看好,嗯,好东西。”
      姜思齐听他声音虽然连呼哧带喘,却是并无焦虑之意,放下心来:“可有急事?你如此模样成何体统。”见李一才不管体统是个甚,只顾拉着自己跑,也不知他在搞什么鬼,哑然失笑,由他拽住一路疾行。其后汪自强手握佩刀提气相随。
      待到李府门口,但见府门半开,其内火炬光影憧憧。张弦正守在门口,见到姜思齐等人到来,胖胖脸笑容可掬,待要说什么,李一向他打个眼色,张弦登时会意退后。姜思齐看在眼中,心内微哂,举步跨进前院,迎面不少家丁仆佣正在打扫院落,而院中央四五匹骏马正自迎风扬鬃刨蹄,浑身皮毛在月光火炬照耀下似披流金。
      最近一匹马前有人背对府门静静而立,明明身后人声起落喧嚣,他只手握缰绳不曾回头,那匹赤色骏马被他勒得恢恢长鸣,前蹄不住踢打地面,清尘大片大片扬起。
      李一停下脚步,呼哧呼哧的道:“怎,怎样,小姜,你看看这些马!挑!哎,对了,这是赵掌柜,我们可等了老久了。”
      赵掌柜闻得这一声,慢慢松开手。马儿一声欢嘶,绕着余人碎步绕出小圈。

      其时夜雾初生,云流长空依依聚散,明月高挂霜穹,间或听得雁鸣。
      他转过头来,在雾气尘土中向门口来人抱拳拱手,“在下赵中平,见过大人。”

      良久之后,但闻当啷一声轻响,却是汪自强手中钢刀坠地。
      他浑然不觉,瞠目直向赵中平,口中道:“赵,赵,赵……”却难以为继。
      李一讶然道:“你认识赵掌柜?”
      汪自强点点头,“嗯,他不是掌……”霍然警醒,一口咬上舌尖,猛摇头,“不认识赵……不认识。”只觉手里空荡,急急低头,见一柄刀孤零零躺在地上;他俯身去捡,第一下居然没拾起来,复又去勾,待武器抄入手方有了些实感,目光再度从对面那人脸上瞪过去,方见其后三三俩俩站有数人,果然还有几张熟面孔,一时茫然不已,难辨此时为真为幻,不由去瞅姜大人。
      他落在后面,难以看清斯人神情,但见他身形一动不动,唯长风入袂,瑟荡浮盈。

      赵中平近前数步,双手依旧抱拳当胸,“大人。”明月照耀下他目光更加清明,如新镜倒映雪光。
      这一声仿佛将姜思齐一个长梦中唤醒,他双手扣拳还礼,慢慢开口:“好。”
      赵中平见礼姿势不变,目光依旧如火灼灼,言语却谦恭,“久闻大人之名,今日得偿一见,了却平生夙愿。小可这厢见礼。”说罢深施一礼。
      姜思齐仍旧抱拳当胸,木立着受他此礼,声音干涩:“赵——”不知如何一时顿住。李一沿着他的话道:“这是西域来的赵掌柜。”姜思齐呃一声,半晌方接下去,“赵掌柜。”
      李一不耐烦这些官司,拍拍他肩膀,喜滋滋指给他看:“小姜,这些马怎么样?”
      姜思齐目光如线,被他指尖提起复又牵引,他指一下便点一下头,道:“好。”
      李一哈哈道:“哪匹好?”
      姜思齐道:“都好。”
      李一最怕的便是这种模棱两可,忙道:“哎呀,你可别,我跟你说,这些马都是西域来的,可不容易。这个漂亮……这个耐力久。”他把这些生吞活剥硬啃下来话念一一讲出,待到津津乐道处,不由眉飞色舞。
      姜思齐待他告一段落,复又望向赵掌柜,定望少顷道:“赵掌柜自西域来?”
      赵掌柜点头笑道:“正是。”月如净水,炬火盈盈若溺,他眼中两点火光燃炽方烈,跃动不止。
      姜思齐嗯一声:“可是第一次到京中?”赵掌柜称是,又听到他道:“一直在西域?”尚来不及回答,听那边李一已不耐烦叫嚷起来,便笑道:“李官人苦候已久,大人不妨先择良驹。”
      姜思齐眼神从他脸上沉默淌过,咽回一声轻叹,举步迈向马匹。赵掌柜并不跟过去,只是伫立原地以目相随,忽地侧过头去。

      =============================================

      柊陵上下安排妥当,顺顺当当迎来皇帝銮驾。几日后天子率臣工祭典慈惠皇太后,典礼肃穆宏达,当中并无半点差池。虽祭拜过后皇帝尙需在此盘桓数日,到底大事已了,上上下下心中大石落地,忍不住松了口气。
      郑秋华总算从火头军前进一步,重新升任战兵,然而距营督依旧路漫漫兮。这日卸过当值,前来向主官商量事宜,进得正堂见他两条长腿架于案几之上,正斜对墙摔着纸团。
      郑秋华上前回报详细,宣瑚生心不在焉听了半晌,忽提起眼梢向他觑去:“我记得你和王奉和交情不错?”
      王奉和乃是昔日赵明非护军队长,郑秋华与之交情甚笃。他不知上峰何故突然提起此人,谨慎道:“之前确实甚好,后来……咳咳。”下面这话可有些难言了。当年宣瑚生为魏平雨夹持直到杨季昭遇难,他们这些亲信将领自然清楚;后来主将名列诬告奏本,一时纷纷诽谤尘嚣喧上,他们愤激欲辩,却被宣瑚生所阻,严令诸人不许泄露半字实情。众将不知所以,只能强自隐忍。虽口不能言,可私下里不知因这场冤枉与他部掐了多少场架。他与王奉和自也不免做过两场,此刻听到这个名字,不免有些泄气。
      宣瑚生哼一声,“那就好,恭喜恭喜,如今你俩可要破镜重圆了。”
      郑秋华不明所以,奇道:“卑职鲁钝,还望将军指教。”
      宣瑚生手中纸团咯吱作响,他一下一下向墙上摔打,懒洋洋道:“王奉和眼下就在京城,你回头见了可别惊得撅过去。”
      郑秋华惊愕至极,失声道:“怎么会?他不是跟着赵将军去了西域?”心里犹不敢信,笑意已直冲双颊,直价道:“怎么会怎么会?”
      宣瑚生一把抓住弹回的纸团,斜眼瞧他,口中啧啧有声:“果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就去寻你故主如何?”原来赵氏昔日乃西北将门之首,郑秋华军旅之初便在赵明非麾下效力,几经辗转才入宣瑚生营中。
      郑秋华脑筋转了一圈,愈发讶然,“将军之意,莫非赵将军也来了京城?”明知几无可能,依旧心头直蹦。
      宣瑚生哈哈两声干笑:“京中当然人人都想来,有什么稀奇?”郑秋华耳听他凿实喜事,依旧不敢去信,嘴角却不禁挑高。
      宣瑚生眯眼瞄他,凉凉道:“既然故主难离,我今个儿大人大量,许你现在就红佛夜奔,寻你那体己人去吧。”
      郑秋华听他口气不佳,伸手在脸上狠抹一把,撸掉满脸笑意,肃然道:“赵将军他们不是在西域?怎会突然到来?莫不是讹信?”
      宣瑚生手里颠着纸团,哼哼道:“我倒想,可惜不是。”口气酸溜溜的如嚼青杏。
      当初宣赵两部曾合营年余,交情算得上颇深,两位将军也素来默契,郑秋华只当他们关系不错,听得此语不免一怔,就听他道:“西域未曾开化,赵将军这等慈悲善人,合着该留在西域教化诸部才对。京里这么挤,来那么多人做甚么?”说罢霍然起身,大踏步朝外便走。
      郑秋华赶紧跟上,奇道:“这么晚了,将军去哪里?”
      宣瑚生头也不回,嗤道:“老子可不是善人,自己心里不快活,自然也不叫别人快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0章 故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