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病弱娇气 ...

  •   谢家高门显贵,府邸很大,亭台楼阁错落其中,秦臻出来后,找了一个婢女,让她帮忙引路。走了一段时间,到了门口。

      刚出了门,有人叫住她,秦臻适时回头,发现是谢云山,在门口廊下驻足回头。

      “秦妹妹,这段时日身子还好吗?”

      谢云山喘着气,立在她身前。秦臻出声回应,“一切都好,多谢郎君关心。”

      谢云山是个脾气温和,好相处的人,而且为人谦逊有礼,不会随意给人冷脸,顶多就是接不上话,和他相处比和张姨娘相处更让秦臻觉得舒服。

      她站直身子,静静等着,带着好奇,想知道他突然叫住她有何事。但等了一会,发现谢云山一直盯着她,他眸中眼神柔情似水,面上还有似有似无的......羞怯。

      秦臻心里一个激灵,他不会心悦她罢……

      谢云山和秦臻对上眼神后才恍惚回神,张着嘴想找什么话,最后嗫嚅道:“多谢秦妹妹之前的仗义相助。之前我在学堂因为......庶子身份的原因老是被那些纨绔子弟欺负,刻意冷落,谢谢秦妹妹仗义出手。”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甚至已经不记得他那时的长相了,只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见谢云山面上戚戚,似乎他很是在意。

      她出声宽慰:“都是小事,举手之劳,还望郎君也莫要因为幼时碰上不好的人、不好的话,而心中介怀。”

      最后她抬头对着他笑了笑。

      “人贵自重。他人如何说如何做是他人的事。”

      她说完松了一口气,与他辞别后转身走向秦府大门。一到家里,她就把谢府的人和事抛在脑后,只满心满意想着要吃什么。

      身后谢云山几乎是一瞬间眼眶发红,站在原看着秦臻的背影消失在秦府的大门处。

      一抬头,他看见谢令仪站在廊下,长身而立,一身玄色收袖云纹袍,腰间挂着一块闭碧色玉佩,一双泛着寒光的眸子盯着他。

      谢云山对上他的眼神,下意识退了一步,而后才稳稳站住,上前问候:“三弟?要出门当差吗?”

      谢令仪点头,看着他,眸光冷淡。

      谢云山看着他此刻冰冷的面色,知道他定是看见了,说不定此时心里已经难受了。几曾何时,他也是这般眼睁睁看着。

      “三弟还记得几年前秦六妹妹回京那日吗?”

      他摸了摸头,装作突然记起的样子:“那日我也想同归家的秦妹妹问候一声,但三弟一直守在身边,直到把秦妹妹送进秦府……”

      “但如今,是我目送秦妹妹回府了。”

      谢云山这话带着显而易见的得意,因为得了心上人的亲近与宽慰。

      他故意拿着淡淡的腔调去刺激谢令仪。确实有些冲动,但是他不后悔。

      谢令仪是父亲嫡幼子,身份尊贵,自小就得祖父亲自教导,连名字都不一样,一直是他可望不可及的天之骄子。

      因为年纪相仿,两人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他从来都是不如弟弟的哥哥,就连在秦臻身上也一样,他们是自幼相识的青梅竹马……但现在不一样了。

      但他抬眸,发现眸光中的人影镇定自若,没有气急败坏怒火中烧。

      谢令仪面无表情,眉弯上挑,只对着他轻轻应了声,“嗯。”

      眼前人冷冽目光在他身上巡游,最后落到他腰间上匆匆戴上,还有些凌乱的香囊。而后气势汹汹逼近,立在他前身。

      谢云山不自觉退了两步,拉开两个人的距离。那寒光毕现的眸子从上到下俯视他,就像看个……玩意。

      谢令仪修长有力的长指划过他腰间的香囊,他强忍住不适,伸手把香囊扯过来理了理流苏,妥善安放在腰间。

      “二哥不会以为这是臻娘亲手绣的?她从不做这些事……倒是像是她身边的绣儿做的。”

      字字句句都是熟稔。臻娘、从不做、身边的绣儿,这些像一把把利剑,捅穿他心中的得意。

      “臻娘只是心善,随口一句的宽慰她从不吝惜。”

      谢令仪向前走,似是要出府,但走近他身侧,语气戏谑:“不论情谊,二哥觉得一个庶子,靠着父亲的荫庇当了官,这样的废物……配得上秦大人夫妇的掌中珍宝?”

      话毕,来人撞上了他的肩膀,巨大的力道把他撞得退后几步,肩膀隐隐作痛。

      他手上捂着肩膀,转头,只见着高挑挺拔的背影出了府门,动作矫捷,翻身上马……

      谢云山片刻后猛然后头,拳头紧握,目光阴鸷,低头盯着脚下的青色的砖石。

      谢令仪的侍从青山翻身上马,扬鞭跟在自己郎君身旁。

      “郎君,你都没看到,那二郎君脸都绿了……”

      “跳梁小丑,刺他几句就受不住了。”

      谢令仪面色冷硬,脑海里不断浮现方才的那一幕,眸子的墨色愈发深沉,他转头吩咐身旁的青生几句。

      “去查查,最近臻娘在做什么。”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微风吹过廊下,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张姨娘用完晚膳后,在内室看起了今日秦臻送上的谢礼。嘴里发出惊叹,“这料子......摸着好生舒服,颜色也鲜亮,想来是不便宜的。”

      张姨娘身边的兰儿正归置着谢礼,“这两匹布尺寸够,可以做两三套衣裳,到时候姨娘穿出去。姨娘貌美,老爷定是移不开眼。”

      “你个小丫头,嘴巴真甜。”

      张姨娘笑着指了指兰儿的脑门,春风得意:“这绒花和小首饰你就拿去戴着玩儿罢......”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虽然好看,但戴出去丢面......

      她的陪嫁张嬷嬷进了内室,给张姨娘回禀上次她吩咐下来的事。

      “姨娘,奴婢在外头跟着几个婆子打听了秦六小姐。她是吏部侍郎秦文敬大人的嫡女,也是正房夫人容氏唯一的亲生孩子。”

      吏部侍郎的嫡女,也堪堪配得上她的云山。

      “秦六小姐自幼被秦三夫人亲自教养,足不出户,很少出门交际......”

      张嬷嬷把展现于人前的状况言明之后,便说起了她从秦府婆子里得到的隐秘。

      “六小姐从小被秦三夫人捧在手心养着,娇蛮任性,十分娇气,脾气不小,连他们家老夫人都被六小姐顶撞过……”

      张姨娘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相信。上次和今日,秦臻都脾气很好,没让她的话落地上,也没给过她脸色。

      张嬷嬷低眉顺眼,继续道:“奴婢还听了秦府的老婆子说,这六姑娘身子不好,早产,才八个月就生了,十分仔细地养着,才养大的。就算是大了,也还是年年生病,日日都要喝药......”

      张姨娘垮了脸,面上挂上几分嫌弃。

      脾气大,娇气这些毛病,嫁过来之后,她花时间调教调教就好了,但是这个身子的毛病可是大问题。

      难道要让他儿子以后累死累活照顾病人吗?

      身子不好?不会生不了孩子吧……

      她摸了摸那些上好的料子,又想起那屏风和布匹,自是猜测起那容氏的身家,心底不住发痒……

      ——

      弦月阁的丫鬟井然有序,把热水,衣裳,早膳等都准备好了,只待小姐起身,快些准备,然后去荣安堂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平日里喜静,喜欢在荣安堂的小佛堂礼佛。免了平日里小辈的请安,一个月只规定一个日子,让娘子郎君们过去让她看看。

      这个日子万万不能去迟的,朱银进了内室,在床帐前想把小姐叫起来:“小姐,快起身了......”

      秦臻睁开眼,又躺了一会,回神之后便起身了。

      她刚刚洗漱完,坐在梳妆台上,朱玉帮她绾发。一抬眼便见母亲从门口进来。

      “还没好吗?”

      容清秋见她穿戴完整,松了一口气。

      开始在妆匣里挑挑拣拣,选了几样,帮她戴在头上,嘴上忍不住提醒:“你这次去给老夫人请安,要安分些,别什么都要辩上两句......”

      秦臻在镜中看到母亲欲言又止的神色便觉得好笑:“我哪次不安分了,就前些年说了几句,母亲就记到了现在。”

      再说了,那次老夫人的话挺难听的,她不怼上两句,回来都睡不着觉。

      容清秋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柔声继续道:“你最好记住你的话.......”

      她面上闪过几丝犹豫,左后还是嘱咐秦臻:“今日你祖母生了大气,你乖巧点总没事。”

      “嗯,何事?”

      “瑜丫头的事......”

      秦瑜是大房的姑娘,是这一辈秦家的第一个姑娘,是老太太嫡亲的孙女,小时候被老夫人带到身边亲自养着,很得老夫人的疼爱。

      秦臻有些狐疑,大姐姐性子,才学,品德样样都好,这次怎么惹了祖母生气。

      两人准备好后,一起出了院子,去了荣安堂。里头有不少人,老夫人端坐上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秦家有四房,大房和四房是老夫人的嫡亲的孩子,二房和三房都是老太爷的姨娘生的。

      四个孩子成婚生子,子嗣繁多,加上还未分家,一时间荣安堂人来人往,热热闹闹。

      秦臻乖乖跟着母亲请安,瞥了眼上首的老人,跟着母亲坐到了其他位置上。

      她方才都已经做好准备了,但老夫人这次没有点她,只嘱咐了容清秋几句:“我也是前些天才知道秋姨娘做的好事,老太爷已经重重罚她了......就是淼丫头年纪不小了,你是嫡母,和文敬商量着,给她寻个合适的亲事......”

      “母亲,儿媳知道了。”

      几个姐妹被老夫人叫着去看看在荣安堂卧病的秦瑜。人一多,话也多。

      二姐秦锦压低着声音对着几个姐妹们说:“你们知道大姐姐怎么了吗?”

      几个姐妹,秦淼卧病没来,其余人开始传递着自己听到的消息,秦臻近日忙着其他事,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二房的秦姝用帕子捂着嘴,悄悄道:“我听我母亲抱怨,说是大姐姐不顾婚事......非去参加科举......”

      一言既出,几个人面面相觑。

      大姐姐今年十七,和文昌侯府的世子定下了亲事,明年三月便要成婚了,她几个月前就不去学堂了,开始跟着大伯母学官家,备嫁。

      那位准姐夫,秦臻前年便见过,出身侯府,一表人才,性子也温和,待大姐姐好,听闻文采也不错,说不定还能做个探花郎。

      可以说,这是秦府姑娘上上的好姻缘。

      “好了,你们一句又接着一句,说不清楚,不若去问问大姐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