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告别小丁村,回到宏县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村长带着全村的人送丁肆。村长也没想到自己村里,过了这么多年终于又出了个秀才。至于,丁五味不提也罢,这小子三年前,留下父母,独自一人闯荡江湖,让丁大叔,丁大婶他们伤透了心。
      与丁然约在县学门口见。返乡的这一个月,丁肆与丁然也没有闲着,他们每日依旧会去学堂,除了与甲班的同窗分享考学的经验,也会跟着王先生学着更深的内容。莫秀才自认自己已无可教的。便把二人丢给了王先生。
      二人这才知道,王先生,原是乾安十年进士出身。曾经也是在京都做过官的,只是不知为何现如今却返乡做一名普通的教书先生。
      这一日,丁肆与丁然在县学内刚安顿好,王先生便邀二人来家中做客,考完他们的学问,便由他们和家里孩子玩去了,不过都是些半大的孩子。
      “春儿姐,宏县可有什么好玩的?”丁然一边帮着王家小女春儿的忙,一边问着。
      王春儿听他说话:“你怎的净想着玩?来宏县你不是为了读书吗?”王春儿今年十三岁,正是妙龄,王家虽是小户人家,对家里子女管教不算严苛,再加上丁肆与丁然年纪尚小,便没有设防。
      丁然听了与丁肆对视一眼,笑了起来,丁然乐呵呵的道:“正所谓学无止境,乐而无穷。春儿姐,玩也是一种乐趣呀。”
      王先生虽是教书匠,对于女儿也只是要求会读书明理即可,倒也没做太多的要求,王春儿的性格倒有些古板,她认为读书人便该认真读书,可眼前的丁然,他从乡里到县城读书却是为了玩,王春儿心中有些生气:“哼,你这人不该在县学里好好读书,可对得起家里人?”
      丁然乐起来他道:“听你这小女子的意思,我该是天天在县学读书才是?”
      “那不然?”
      “是是,你说的对,我和肆兄就该在县学里好好读书才是。”
      王春儿:“我明明再说你,你为何要说肆弟?我听父亲提起,肆弟在院试中可是院案首,倒是你,明明只是中了秀才功名,还不知进取,下回乡试若是落榜,还不知怎的叹息今日的不努力?”
      “嘿,你这小女子可真是伶牙俐齿的...”
      “怎么着,你不服?”
      一旁的丁肆倒是难得的轻松,看着好友们打闹,心里也很是愉悦,他认真的干着手里的活,他想起刚进县学的这几天,与学堂有不同的。
      先是先生,他与莫秀才,王先生不同,这位先生,比之莫秀才更加得严苛,这让新进的学子们,都有些不大适应,他与丁然就算是刻苦,依旧还是会被先生罚,他还好些。那位先生,对他只是罚写,对丁然却是打罚尺。
      就这样,丁然还是被打的最少的,更有胜者,罚站的,被骂出堂的,几乎每日都有。除了这严苛的先生,县学里还有其他要学的,比如六艺1 即礼、乐、御射、书、数。不过,先生也说这些会即可。倒也不强求。尤其是授课的先生,与他们明说,在卫朝做读书人,只有死读书。
      可丁肆想起莫秀才虽也说过同样的话,可王先生却道:“你若是没甚体力,连考学都坚持不下,你还考甚?”
      丁肆深有体会,他想起这几年他求学的过往,自己若是没有好的身子,恐怕早已登了极乐。又怎么能考上院案首?
      于是,闲暇时刻,他都会拉着丁然跑马,又或是练箭习武,总归除了睡觉,他都不想浪费。
      时间久了,丁然却有些惫懒,他这个消息通还说,这些个同窗来上学的,要么是县里有钱有势的来走个过场,有童生也有十几年未考中秀才得老童生,也有老秀才几乎都是升学无望,又不想走的,还有来蹭课的。反倒是他与丁然在这里有些突兀。
      老秀才只想死读书,对于六艺连去都懒得去,而老童生与老秀才的也没甚区别,甚至二者还互相看不上。至于来蹭课的有的是富商家中送来识字的,而有的倒是真心想学的却少之又少。丁然有时不顺时,还忍不住抱怨:“有必要这么累吗?”
      不过二人也约定,不管其他,他们好好学便是。而对于六艺,二人决定自己尽力。说到底他们学到的不都是自己的。
      “阿肆,小心水!”是丁然。
      不知何时,丁然与王春儿已经发生大战。他们互相泼起来了水。丁肆本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再回过神,已经被春儿浇了透心凉。还恰好被路过的王先生看到了。
      “成何体统!”王先生看自家小女把丁肆浇了个透,气不打一处。
      春儿和丁然也傻了,丁肆本就长得黑瘦被这一盆水浇的,里里外外的衣物都紧贴在身上,惹得王先生更是生气。
      “还不快回屋!”
      王先生赶紧带着丁肆去了他那,让家里仆从给他换了套他的衣物。换下来湿漉漉的衣物只得挂在了院里,王先生在旁边等待看到桌上放了一块玉,想来是他的,倒是引起他的兴趣。
      “丁肆,这玉是你的?”
      尚且还在里屋穿衣服的丁肆回道:“是我父亲给的。”
      “你父亲?他摩挲上面刻着的字,像是在回忆什么。丁肆穿戴好走出来,王先生这才仔细端详他,只是他的目光倒像是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他伸手将玉递给了丁肆还不忘说:“既是你父亲给你的,好生保管着才是。”
      丁肆穿着王先生旧日的衣服,就像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身形瘦弱的他根本撑不起来王先生得衣物,丁然站在门口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是他和春儿在那嬉闹,怎么会祸及自家兄弟。
      好在王先生也没责怪丁然,都是半大的孩子,调皮些倒也正常。
      两年后
      今日踏春,丁肆拉着卓玉在郊外踏春,丁肆已经半年多没见多卓玉了,此时的卓玉已经像个小大人一样。十岁的卓玉长得白净俊秀,相信假以时日必然是个俊公子。二人并立走在河边聊着近期种种,明明丁肆还大些,二人的个头已经差不多高了。
      卓家生意最近还算不错,不过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卓玉忽然感叹:“肆兄,和父亲学做生意真的是太累了。”
      丁肆笑了起来:“那你不也乐在其中?”卓玉摸了摸头道:“不过,上回你信中提及种稻磨稻之事,父亲也挺重视的,父亲还说粮为民根本,此事若是能成,想必于朝廷也是一件大事。”
      丁肆点了点头,说起这事还得多亏多年前那本丁二哥给的注解《农政》,这才让他对于农学产生浓厚兴致。后来,有意无意间了解相关的事情,他发现只说是宏县地区,种稻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对其利用,于是在与卓玉通信时,提及此事。也许是丁肆当年在卓家家主留下深刻印象,家主也意识到了此物得重要性,比起现如今南方种的水稻,卓家家主还发现就旱稻,至于存活率还有待研究。
      “对了,丁大哥呢?怎么没瞧见他?”卓玉问道。
      丁肆道:“大概与春儿姐在一块吧。”
      “丁大哥可真是有福气呀。”卓玉也知道丁然与王先生家的春儿正在议亲。
      此时,县学门口,“丁然!”是王春儿。她亭亭玉立,大大方方的站在那儿,引起县学同窗的注意。
      “呦,丁然,找你的!”是同窗岑时。
      丁然白了他一眼,赶紧拉着王春儿在一旁。
      “你怎么来了?”丁然有些奇怪。
      王春儿:“这是我爹,让我给你和肆弟带的,你收好。”
      丁然接过了一个布包裹的物事,还不忘问:“这是什么?”
      “父亲说,这是你们要的本子。父亲花了花了心思的。”王春儿并没有打开包裹,只是转述父亲的话。
      丁然点了点头,看着王春儿突然笑起来:“春儿。”
      “干嘛。”
      还没等丁然在说话,王春儿忽然说:“今日回去,我就要待在家里了。”
      “有空我便去寻你。”丁然不假思索。
      王春儿看着他:“亏你读了这么些年的书。”
      “春儿...我。”丁然想了想从身上拿出了一个木簪,样式不是很复杂,却胜在古朴。
      “这个给你。”
      王春儿接了过来,拿在手里仔细看着,就听丁然说:“春儿,明年乡试结束,我便来娶你好不好!”
      “不!”
      “为什么。我们都已经订下了婚约。”
      王春儿收起木簪,笑的喜不自胜,她婉言道:“那又如何,我还想看你考中进士。不过,这簪子我先收下啦。”
      说完,王春儿便走了。独留丁然一个人傻兮兮的在原地,不明白女孩。究竟是何心思。一个月前,丁然家向王先生提了亲事。原来,这两年丁然与王春儿没少来往,两人的眉来眼去,也有了感情。
      王先生不是个迂腐的人,看见女儿高兴也乐得满足,更何况丁然还是自己的学生,知根知底的。他自然是放心的。虽然他最初看中的丁肆,可这孩子太小了,若是等丁肆长大了。恐怕,他的女儿年纪也大了,反而是丁然,虽说比春儿也小,同样也是个好孩子。于是,王先生便明里暗里的提醒丁然,好在他也是伶俐人,没过几天,就让家里上门来提亲,他们虽都是平凡人可也是守礼的读书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