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两个地域性 ...
5月31日,训练馆内依旧是熟悉的日常,林立骅正在给陆筝做接发球训练。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比较闲散,陆筝觉得自己的身体灵敏度有所下降,失误率多了那么一点点。
自鹿特丹回国后,陆筝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先是冗长的总结会,再是《新声汇》节目的录制,配合《视界》采访和拍摄素材,还有《乒坛纵横》的深度采访。期间为了补上备战世乒赛落下的文化课,相应削减了训练时间,再加上因过敏而休息的两天。掰着指头算一算,虽然陆筝每天都没偷懒,但训练强度较之前却是下降了三四成。
俗话说得好,一天不练手生,三天不练心生。这话在陆筝身上也得到了生动的印证。
又一个球飞来,陆筝判断失误,挥拍扑了个空,球擦着拍边飞了出去,在地上弹了几下才停下。
林立骅还没说什么,陆筝先开口问了:“我是不是状态不太对啊?”
她也说不上来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嗯……非要形容的话,手脚好像有点发涩?
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其实也很好解释。
早年在京队时,陆筝的训练日程安排得像兴趣班似的,多是利用学习之余进行训练。体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她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舒适的节奏里,天赋让她少走了很多路。
进入国家队后,训练强度陡然提升,她经历了一段破防破防再破防的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肌肉记忆和反应速度都随之进步到了一个新高度。所以,这会儿松散了一阵子,她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太对。鉴于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情况,她还不太明白。
这就好比一台原本高速运转的机器,突然按下了减速键,各个零件就变得迟钝起来。
林立骅从身侧的多球盆抓起三个球:“没事,这是正常的。你之前绷得太紧了,缓缓就行。”
“来,继续。”
距离陆筝三个球台的地方,京队主教练吴海道正在和邓琳沟通第二天「乒超联赛京市西城赛区启动仪式」的细节。
这个启动仪式,说白了是个面子功夫,且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它由京市市体育局、京市西城区政府和京市控股集团牵头主办,京市电视台协助承办,将在当日的比赛场馆举行。
流程无外乎是领导们先发表个讲话,接着一起按下定制的大红色塑料制“启动按钮”,最后在比赛开始前进行所谓的开球。
这类活动在体育界并不罕见,但放在乒超联赛里,尤其是以某个赛区的名义举办,那就从来没有过了。
乒超联赛的比赛场地本就是分散的,各队伍像走马灯似的轮流主客场作战,压根没有什么固定赛区。
除此之外,赛前的开球除了领导上场,邓琳也会参与。
似乎更加坐实了这个活动不过是某个群体的自我狂欢和形式主义的表演。
办完要紧的正事后,吴海道转头去了陆筝的球台。他双手背在身后,不疾不徐地停在了陆筝身后的过道里。
对面的林立骅看到了他,手上喂球的动作没停,待发完一轮后才笑着招呼:“吴指导,怎么有空过来了,来视察工作?”
乒超期间,日常训练与赛事指导的主要职责多由省市队教练承担,但像邓琳、陆筝之流,身边都有自己的国家队主管教练随行,省市队教练就不会怎么插手。
因此,邓琳的训练还是程斌在抓,吴海道基本不参与。
不过抛开乒超所处俱乐部不同的因素,从编制上来说,陆筝落户在京市队,吴海道理论上也能对她行使教练职能。
面对林立骅的调侃,吴海道一笑而过:“就过来随便看看。”
“陆筝啊,身体恢复的还好吧,过敏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陆筝点点头:“嗯,已经好了。”
为了杜绝此类过敏事件再次发生,必须弄清楚陆筝的过敏原。医院当时回复的是今天下午可以出结果。
从小到大,陆筝从没有过过敏史,她也很好奇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东西过敏。
“那我就放心了。明天和队里打,你可别有什么负担啊,好好表现,这可是你人生中第一场乒超。”
此话一出,林立骅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眉,不动声色地将手轻轻搭在陆筝的左肩上,笑着替她答道:“小孩子哪懂那么多,只知道闷头打球。”
吴海道哈哈笑了两声:“也是。”
之后,林立骅巧妙地掌握了对话的主动权,吴海道没能再cue到陆筝身上。于是陆筝只管陪着笑,没有再出声。
当林立骅的手搭上她肩膀的那一刻,陆筝下意识地住了口,不再言语。结果也和她想的一样,林立骅替她聊了下去。
这个动作让她想起了鹿特丹世乒赛的赛后采访区,面对一些刁钻的问题,林立骅也是这样搭上她的肩膀,化解了记者不怀好意的引导性提问,让她免受那些无端是非的困扰。
“那你们继续练吧,我还有事,先走了。”吴海道本就没想多待,便挥手离开。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林立骅脸上的礼貌性笑容瞬间消失不见,搭在陆筝肩膀的手拍了拍:“有句话倒是没说错,别有什么负担。你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不要被冠军称号绑住了手脚。”
陆筝应景的转了转两只手腕,手腕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咔”声:“那我应该没什么负担。”
林立骅特别担心陆筝会有压力,觉得身为冠军,输了球就颜面尽失,难以面对大众。不少运动员都曾被冠军光环所累,仿佛输了就对不起这个头衔。
他本以为按照陆筝的性格,很大概率要给她熬上一碗心灵鸡汤,可观察下来,她似乎并没有这个需求。
他对陆筝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分。
这个孩子啊,有时候会卡在奇奇怪怪的轱辘轴里,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时候又能心大如海,轻松地跨过前人踩过的坑,豁达得不得了。
下午,洪涛收到了医院的检测报告,电话那头,医生耐心解释了十几分钟,他其实没听懂……那些专业术语在他脑海里搅成了一团乱麻。挂了电话,他和队医两人对着报告重新复盘了好几遍,才听明白陆筝到底是怎么过敏的。
洪涛给林立骅打去电话,林立骅也是全程皱着眉头听完。
陆筝是对「链格孢霉孢子蛋白」过敏。
……
这名字听起来就拗口,普通人估计都得一脸茫然。(摊手.jpg)
链格孢霉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霉菌,常见于土壤、植物和食物中。据统计,全球约有15%哮喘患者对链格孢霉过敏,但食物相关性过敏极为罕见,仅有约0.2%的人群会中招。
陆筝过敏的“罪魁祸首”,是潘振跃给的杏仁冬蓉饼。作为老字号,“李禧记”的广告上宣传着采用古法果木烘烤工艺。
问题就出在这陈年荔枝木灰上,它含有微量的未完全碳化的木质素。在高温烘烤的过程中,孢子蛋白被激活,从而生成了链格孢霉孢子蛋白。此外还有地域特殊性的原因,链格孢霉在岭南湿热环境中更易产生致敏性孢子。
陆筝盯着诊断书上的「链格孢霉孢子蛋白」几个字,突然伸手戳了戳那行小字,脱口而出:“听起来好像外星生物的名字。”紧接着满脸悲壮,“这么说,就是岭南那些用果木烤的东西,我最好都别吃了,这范围也太大了……我还没去过岭南呢,就少了这么多吃的。”
对一个吃货来说,这太残忍了!!
林立骅难得的严肃:“身体重要。”
“我懂的。”陆筝用手抹了抹根本不存在的眼泪。
“虽然不能吃那些,但还有很多别的,等去广东打的时候,我带你去。”这话里的“带她去”,自然意味着林立骅要掏腰包哄孩子。
“真的吗!”
“嗯,前提是你好好训练,好好比赛。”林立骅故意板着脸。
想到曾经在香江电视剧里看到过的各种粤式美食,陆筝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推着林立骅去球台的另一侧:“走走走,我们继续吧。”
林立骅好笑地看着重燃斗志的陆筝,意识到了吃对于陆筝来说有多大的诱惑。
有机会的话,以后也可以加以利用。
乒超期间取消了日常的晚训,陆筝吃完晚饭后半倚在床上背英语单词,忽然手机传来连续性的消息提示音。
她拿起手机一看,是徐梦发来的八卦轰炸。
【徐梦:快看那个棋圣的微博!!】
【徐梦:他又发文骂央视了】
【徐梦:……又在说乒乓球,怎么又有世乒赛】
【徐梦:球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微笑脸emoj)】
这个棋圣,正是围棋项目的传奇人物——庞川穹。他在棋坛战功赫赫,代表国家出战斩获了众多荣誉,1988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称号,是棋坛的泰斗。
早在鹿特丹世乒赛落幕当天,庞川穹就在微博发文炮轰过央视体育频道,直指CCTV5“偏心”乒乓球,直播太过频繁,浪费国家资源。
没错,正是陆筝决赛的那晚。
【注意】这个过敏原别认真,虽然真有这么个东西,但纯属是我自洽的逻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两个地域性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