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清末史整理 ...
-
清末史整理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世纪初,?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在亚洲,英国殖民印度,其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实际掌控者。英国为了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好处,在印度和孟加拉大量种植鸦片并贩卖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吸鸦片,白银外流,财政短缺,官员腐败,兵无战力。
1839年6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在虎门缴获并销毁了鸦片230多万斤,同时禁止所有洋行从外国人手里进口鸦片。
其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查理·义律,带人闯入十三行,遭林则徐扣押。义律交出了英国商人的鸦片,才得以脱身。
6月20日,两艘英国商船卡纳特克号及曼加勒号上的船员在香港尖沙咀喝酒闹事,并打死了一名叫林维喜的村民。林则徐要求交出凶手,义律狡辩以在中国拥有领事裁判权为由,拒不交人,轻判了事。
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香港、澳门,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义律要林则徐立刻恢复各项贸易,并向英国人提供饮食,林则徐断然回绝。
9月4日,英国军舰率先向中国舰船开火,并突袭驻守九龙山的清朝军队。双方发生了几次军事冲突,英国人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
1840年4月,英向中国宣战。
6月,英海军少将懿律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远征军从印度出发到达广东海面挑衅,以47艘舰船,4000官兵封锁了广东的珠江出海口。
英军开始进攻虎门,遭到赖恩爵的坚决反击,不得已放弃进攻广州,北上。英军进攻厦门,又失利,不得不放弃厦门,继续北上。
7月,英军占领定海,作为前进据点。
8月,英军又继续北上,到达天津大沽口,要求清朝进行谈判。道光帝听信琦善,认为林则徐禁烟运动中处置失当,引发战争,并为了让英军返回,将之革职。并让琦善和英军谈判。
10月,英返回广州谈判,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道光帝亦下令积极备战。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遂进攻虎门。经过激烈的战斗,1941年1月7日,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2月23日,虎门失陷,关天培牺牲,英军又趁机占领了香港岛。
道光帝得到消息后将琦善革职拿问,以奕山担任靖逆将军。奕山昏庸无能,5月24日,英军攻陷广州,奕山投降。
随后,双方签订了《广州条约》,奕山答应以600万元赎回广州。
随后,英方认为《广州条约》尚未达到其目的,继续开战。
英国政府嫌义律在广州所获甚少,召回义律,以璞鼎查代之。
璞鼎查到达粤海后,7月,北上攻占了厦门。8月,英军第二次进攻定海。王锡鹏、葛云飞、郑国鸿壮烈殉国,定海再一次沦陷。随后,英军攻陷镇海、宁波,镇海总兵谢朝恩阵亡。
1842年5月,英军进攻浙江乍浦,6月,又进攻吴淞口,陈化成阵亡。随后,上海沦陷。
7月,英军攻击镇江,海龄见城已破,自缢身亡。
8月,英军进逼下关,登陆燕子矶,扬言进攻南京城。此时,清朝的求和派占据了主导,道光帝妥协,派遣钦差大臣耆英抵达江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割让香港岛。
第一次鸦片战争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完整和主权受到严重破坏,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中国鱼船“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有嫌疑的水手,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叶名琛拒不接受,只答应放人。10月23日,英军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各炮台。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后因兵力不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河。
1857年3月,英任命额尔金为全权代表,率领一支海陆军来到中国;同时向法国政府提出联合出兵的要求。此前,法国正以“马神甫事件”向清政府交涉。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吸收地痞流氓入,勾结官府和土豪,欺压人民,□□妇女,无恶不作。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上控省大吏。1856年2月29日,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军五千六百余人在珠江口集结。美国公使列威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也到达香港,与英、法合谋侵华。此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因此对侵略者采取“息兵为要”的方针,寄希望俄、美调停。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叶名琛被俘。
1858年3月,四国公使集结军舰,北上天津,4月中旬抵达大沽口外。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大沽失陷。26日,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6月13日,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赶往天津议和,分别与俄、英、法、美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
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天津,沿海陆续南下。
英、法政府不满足从《天津条约》攫取的种种特权,蓄意再次挑起战争。
1859年6月25日,英海军司令贺布下令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清军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英勇抵抗,英法联军惨遭失败。
1860年2月,英、法帝国主义当局分别再度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领英军一万五千余人,法军约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英侵略军占大连湾,法侵略军占烟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
清政府在大沽战役获胜后,幻想就此与英、法帝国主义罢兵言和。派恒福与英、法使者谈判。僧格林沁专守大沽,尽弃北塘防务。
8月1日,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14日,攻陷塘沽。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并向北京进犯。
9月18日,英法侵略军攻陷通州。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清军全军覆没。9月22日咸丰帝离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10月7日上午,英法军队闯进圆明园,开始了疯狂地抢劫,并放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圆成了断壁残垣。
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10月24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訢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有: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
俄国以调停有功为借口,亦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前后获得的土地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导致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兴起。
1861年,洋务运动开启。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内外夹击下战败。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
1893年12月26日,□□诞生。
甲午战争
从1868年起,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日渐强盛。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急于求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输出商品和资本。
清庭从1861 年兴起洋务运动以来,国家出现了一些回光反照,然并没有从根上改变一个没落帝国的腐杇局面。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不得不向清朝乞援。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入朝,准备镇压起义。6月9日,日本亦派兵入朝,抵达汉城。6月10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日本大鸟圭介以“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由赖在朝鲜,并不断增兵。清政府拒绝了“共同改革朝鲜案”,并强烈日本必须撤兵。
7月23日,日军突袭汉城王宫,击溃朝鲜守军,挟持朝鲜国王李熙,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控制了朝鲜政府。
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日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
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其中丁汝昌拒绝投降,服鸦片自杀,邓世昌壮烈殉国。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日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死难者高达2万余人。
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战争终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有: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战争失败也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8年6月11,戊戌变法开始。9月21日,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
1900年,列强在中国嚣张跋扈,义和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侵略运动。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匈帝国等八国以此为借口,组成联军侵华,对清政府展开更广大的掠夺。其间攻占天津、北京及周边等地,清政府迫于无奈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严重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
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10月,武昌起义。
1912年,清帝薄仪退位,几千年专制帝制结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