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获救 ...
-
自乱葬岗归来,是夜,江韵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骤然病倒。她的身躯绵软无力,面色苍白如纸,整个人陷入了昏沉与虚弱之中。静安师太和若风师太心急如焚,遂携她于一户农家暂居。
这户农家的主人是一对朴实善良的夫妇,他们腾出了最温暖的房间,给予江韵最贴心的照料。静安师太和若风师太更是日夜守护在旁,精心调制草药,熬煮滋补的汤羹。数日后,在她们的悉心调养下,江韵总算重焕些许生机。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而后,一行人再度启程。静安师太和若风师太向来隐居于一座深山之中,此山名曰静安山。静安山乃是一处罕有人至的神秘之境,平素几乎不见半个人影,仿佛是尘世之外的桃源。
他们昼夜兼程,路途之中,风雨兼程,艰辛自不必说。有时,狂风骤起,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有时,暴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但他们的步伐未曾停歇,心中怀着对目的地的向往。
经过多日的奔波,总算抵达静安山。
静安山山峦起伏,峰岭层叠,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俯卧于大地,雄伟而壮观。山上古木参天,繁茂葱郁,那粗壮的树干需数人合抱方能围拢,枝叶交织成一片绿色的天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而下,形成细碎斑驳的光影,犹如金色的丝线洒落一地。山峰间云雾飘渺,如梦似幻,仿佛给整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那云雾时而如轻纱般飘动,时而如浓墨般堆积,变幻无穷。山涧里,溪流潺潺,澄澈见底,水花飞溅在嶙峋的怪石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仙乐奏鸣。各色野花在草丛中肆意绽放,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发出阵阵馥郁芳香,引得彩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吟唱。
山上有一座尼姑庵,美名唤作听雨阁。这座庵堂虽不大,却别有一番清幽雅致。庵前有一片小小的菜园,种着各类蔬菜,生机勃勃。庵后是一片竹林,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岁月的故事。
静安师太医术精妙无双,若风师太则身怀些许拳脚功夫,且精通易容之术。江韵心怀尊崇,虔诚拜静安师太为师,并随母姓,更名为林韵,自此便在静安山的这座尼姑庵中安住下来,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
五年的时光,于静安山静谧地流淌,如同山间那潺潺的溪流,无声却又充满力量。静安师太对林韵关怀备至,视若亲女。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心灵的抚慰,师太都尽心尽力。林韵在师太的关爱下,内心的创伤渐渐得以抚平,曾经破碎的心,如同被精心修补的瓷器,虽仍有裂痕,却不再那般刺痛。
然而,为家族洗清冤屈的念头从未在林韵心中熄灭。每当夜深人静,那惨痛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欲赴京城告御状,却深知自身势单力薄,若贸然前往京城,不仅难以自保,成功的希望也极为渺茫,甚至可能陷入险境。于是,她暂且压下心中的急切,留在静安山,刻苦钻研医术,勤练拳脚功夫,研习易容之法,力求学会自保之能。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静安山,林韵便已起身。她身着素衣,于山间的空地上挥舞短剑,汗水湿透衣衫,但其眼神坚定如磐。每一招每一式,都倾注了她的决心与毅力。
林韵年方二八,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肌肤犹如白雪,娇嫩得吹弹可破,似羊脂玉般温润细腻,仿佛轻轻一触,就能漾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眉如远黛,不施粉黛却翠色天成,微微上扬的弧度透着倔强与坚毅,恰似寒冬中傲雪绽放的红梅,独立而坚强。双眸恰似一泓清澈的幽泉,明亮动人,眼角微微上挑,灵动中蕴含着几分妩媚,只需轻轻一瞥,便能让人沉醉其中。鼻梁挺直,小巧的鼻翼轻轻翕动,似在轻嗅山间的清新空气,那模样可爱又迷人。唇不点而朱,如樱桃般鲜嫩娇美,微微上扬的嘴角总是噙着一抹倔强又温柔的浅笑,就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一头如瀑的黑发随意地束于脑后,几缕发丝俏皮地垂落在她白皙的脖颈处,更添几分灵动韵致,仿佛是黑夜中闪烁的星辰,璀璨夺目。她身形修长,腰肢纤细,却又不乏练武之人的矫健与柔韧,行动之间如弱柳扶风,又似飞燕轻盈,宛如那画中走出的仙子,不沾凡尘。
林韵学习医术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她时常于山间寻觅各种珍稀草药,不畏陡峭山坡与荆棘的阻拦。每发现一种新的草药,她的眼眸中都会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光芒比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还要耀眼。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其采摘,仿佛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再仔细记录其特征和功效,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她对医术的执着与热爱。
在师太的悉心指导下,她研读一本本古老的医书,时常沉浸其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那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岁月的沉香,她却视若珍宝。她会对着人体经络图反复揣摩,在自己身上比划着穴位的位置,力求精准无误。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要将每一个穴位都刻在心里。
曾有一次,附近村庄的一位老农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老农的家人心急如焚,四处求医,却都束手无策。绝望之中,听闻了林韵的医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来求助。林韵见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她仔细观察老农的伤口,凭借着对草药的熟稔和精准的诊断,迅速调配出解毒的药方。那药方就像是一道神奇的咒语,在老农服下后,毒性逐渐消退,成功挽救了老农的性命。老农感激涕零,将家中珍藏的土产送来,林韵却微笑着婉拒了,她的心中只有救人的欣慰,别无他求。
五年间,林韵医术初有所成,解毒制毒之技更臻娴熟。
但林韵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深知自己的医术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依旧每日刻苦钻研。
这一日,林韵如往常一般,背着竹篓,手持药锄,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山林深处走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形成斑驳迷离的光影,恰似一幅天然的画卷。她仔细地察看着周围的草木,寻觅着所需的药材,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神秘的对话。
就在她全神贯注于采药之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闹之声。这声音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林韵受好奇心驱使,小心翼翼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靠近。只见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正对一名身负重伤的男子穷追不舍。那男子身形摇晃,脚步踉跄,但眼神中仍透着坚定与不屈,仿佛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那男子眼神犀利且敏锐,瞬间便捕捉到了她的目光。男子的眼神犹如寒夜中的冷星,透着令人胆寒的锐利与决然,让林韵的心猛地一颤,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
林韵被这犀利的目光震慑住了,心中不禁一颤,旋即转过头去,意欲匆匆逃离。她脚步匆匆,想要尽快远离这是非之地。然而,行至半途,她的脑海中又不断浮现出那男子的眼神。那眼神中饱含的绝望、不甘和对生的强烈渴望,以及他手指间缓缓滴落的鲜红血液,触目惊心,让她不由得忆起自己曾经命悬一线时的无助与恐惧,还有那个清晨,满院子的血污。
过往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刺痛着她的内心。林韵内心极度挣扎,如同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小船,不知该驶向何方。一方面是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善良的呼唤。最终,林韵那颗善良的心战胜了恐惧与犹豫,她毅然转身,决定返回去救那男子。
林韵深吸一口气,脚步轻盈却又坚定地朝着那混乱的场面奔去。
临近目标后,她迅速躲在一棵大树之后,观察着局势。那些黑衣人个个身手矫健,出招狠辣,仿佛是训练有素的杀手。只见一名黑衣人如鬼魅般闪至男子身后,手中的长刀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直逼男子的脖颈。男子险险侧身躲避,却还是被刀锋划破了肩头,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那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刺痛了林韵的双眼。
另一个黑衣人趁势飞起一脚,重重踹在男子的胸口,男子闷哼一声,踉跄着后退数步。他的脸色愈发苍白,却依然紧咬着牙关,不肯屈服。第三名黑衣人毫不留情,举起手中的剑,迅猛地刺向男子的腹部。
眼看着黑衣人步步紧逼,那男子已然体力不支,摇摇欲坠。林韵见此情景,再也顾不得许多,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着黑衣人掷去。石头准确地击中了其中一名黑衣人的头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黑衣人全都目露凶光朝林韵看过来,在那一片昏暗阴森的树林中,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黑衣人们如同恶狼一般,一步一步朝着林韵逼近。林韵那绝美的面容在斑驳的光影下愈发显得楚楚动人,她的肌肤如雪,双眸犹如星辰般明亮,朱唇轻启,微微喘着气,却更增添了几分惹人怜惜的柔弱之美。
黑衣人们在靠近的瞬间,目光触及到林韵那令人惊艳的美貌,不禁有了片刻的失神。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一时间竟仿佛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和惊艳。
然而,林韵并没有被这短暂的停顿所迷惑。她的眼神坚定而果敢,趁着黑衣人们失神的瞬间,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包药粉。
只见她毫不犹豫地将药粉向黑衣人们用力撒去,药粉在空气中迅速弥漫开来,形成一团迷蒙的烟雾。黑衣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药粉弄得措手不及,纷纷咳嗽起来,眼睛也被刺激得难以睁开,一时间乱了阵脚。
林韵趁着这个绝佳的机会,一把拉起倒在地上的男子,不顾一切地朝着树林深处奔去。她的脚步飞快,裙摆在风中舞动,宛如一只受惊的小鹿。尽管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她的信念却无比坚定,那就是一定要救走他。
在奔跑的过程中,林韵的心跳如鼓,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但她始终没有回头,紧紧地握住男子的手,带着他在这危机四伏的树林中寻觅着生机。
黑衣人待迷雾消散后,依旧在后面紧追不舍。他们的脚步声在林韵的身后响起,仿佛是催命的符咒。林韵凭借着对山林的熟悉,左拐右绕,就像一只灵活的兔子在丛林中穿梭。终于摆脱了黑衣人的追踪。
她带着男子来到了一处山洞中,这个山洞是她之前采药时无意间发现的。山洞空旷,洞中有一处活泉,泉水清澈见底,发出悦耳的叮咚声。饮水休息都十分方便,所以有时候林韵采药遇到下雨或是夜深赶不回静安山的时候,也会在此处歇脚。
林韵轻轻地将男子扶着坐在一处枯草树枝搭建的床榻处,然后迅速从随身携带的荷包中取出一些药粉,为他处理伤口。男子意识模糊,已然失血过多,嘴唇紧闭,脸色苍白如纸,就像失去了生命的雕像。林韵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医家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林韵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男子能够挺过这一关。而在这静谧的山洞中,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因为这个男子而发生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