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Chapter16·高考加油 ...

  •   五月的梨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与期待。校园里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在阳光下投下浓密的阴影,却无人有暇驻足欣赏。高三的教学楼里,一种无声的紧迫感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高考,这个曾经遥远的概念,如今已经近在眼前。
      宋沅坐在教室里,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复习资料。黑板上,“距高考还有30天”的倒计时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着每个人时间的紧迫。她的铅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又卡在这道题了?”旁边传来姜依依的声音,带着同样的疲惫。
      宋沅点点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解析几何永远是我的克星。”
      “要不要去问问江旭?他数学不是很好吗?”沈楠建议道。
      宋沅犹豫了一下。她知道江旭也在为自己的薄弱科目拼命,不想打扰他。但这道题确实困扰了她整整一个下午。
      最终,她还是拿起练习册,走向理科班的教室。透过窗户,她看到江旭正埋头苦读,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笔——那是他专注时的习惯动作。

      当宋沅轻轻敲门时,江旭抬起头,眼中的疲惫在看到她的瞬间化为温暖的笑意:“遇到难题了?”
      “解析几何,老毛病。”宋沅有些不好意思地递过练习册。
      江旭接过练习册,仔细看了题目,然后拿起笔:“来,我教你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他耐心地讲解着,步骤清晰,逻辑严密。宋沅专注地听着,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高中时代最后一次这样的辅导了。一种莫名的感伤涌上心头。
      “...所以只要把这个公式转换一下,就简单多了。”江旭讲完,抬头看向宋沅,“明白了吗?”
      宋沅点点头,不仅明白了题目,更明白自己会多么怀念这样的时刻。

      放学后,他们如常一起回家。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但两人都没有往日的闲适心情,步伐匆忙,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最近怎么样?”江旭问,声音中带着关切,“看你好像很累。”
      宋沅苦笑:“每天都在和睡眠作斗争。想多复习一会儿,又怕第二天没精神。”
      “我也是,”江旭理解地点头,“昨晚做物理题到一点,今天上课差点睡着。”
      这种共鸣让宋沅感到一丝安慰。她知道不是只有自己在挣扎,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面对这场挑战。

      走到分别的路口,江旭突然说:“要不要制定一个互助计划?最后一个月,我们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这个提议让宋沅眼前一亮:“比如?”
      “比如每天早上互相叫醒,确保不睡过头;分享每天的学习计划,互相检查完成情况;周末可以一起复习,效率更高。”江旭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宋沅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开始了这个特殊的“高考互助计划”。
      清晨六点,宋沅的手机准时响起,是江旭的来电:“起床了,战士!新的一天开始了!”
      中午休息时,他们会互相汇报上午的复习进度;晚上睡前,会通个简短的电话,鼓励对方坚持到底。

      周末,他们一起去市图书馆自习。那里安静的氛围和周围同样备考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气氛。他们并排坐着,各自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偶尔交流疑难问题。
      有一个周日下午,宋沅在背诵古诗文时差点睡着,头不由自主地歪向一边。江旭轻轻扶住她的肩膀,没有叫醒她,而是让她小憩了十五分钟。当宋沅醒来时,发现身上披着江旭的外套,而他正在默默地为她整理重点笔记。
      “你怎么不叫醒我?”宋沅既感动又愧疚。
      “劳逸结合更重要,”江旭微笑,“短暂的休息能让效率更高。”
      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成了备考路上最温暖的陪伴。
      随着倒计时数字越来越小,压力也与日俱增。模拟考试的成绩起伏,知识点的记忆混淆,睡眠不足的疲劳积累...所有这些都在考验着每个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一天,宋沅在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比预期低了整整二十分。看着卷子上刺眼的红叉,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自我怀疑。
      放学后,她一个人躲在教学楼后的长椅上,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她害怕让父母失望,害怕辜负老师的期望,更害怕自己两年多的努力付诸东流。
      “就知道会在这里找到你。”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沅慌忙擦干眼泪,但已经来不及了。江旭在她身边坐下,没有多问,只是递过来一包纸巾和一颗她最喜欢的水果糖。
      “我也考砸了今天的物理,”他平静地说,“比上次低了十五分。”
      这个分享让宋沅感到一丝安慰:“你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慌?”
      “因为我知道这只是模拟考,不是最终决战。”江旭的语气坚定而冷静,“而且,我分析了错题,大部分都是粗心大意,不是真的不会。下次注意就好。”
      他拿起宋沅的试卷,仔细查看:“你看,这道题是因为审题不仔细;这道是计算错误;这道是知识点记忆模糊...都不是大问题,完全可以纠正。”
      这种理性的分析让宋沅的恐慌逐渐平息。她意识到自己放大了失败,陷入了不必要的焦虑。
      “谢谢,”她轻声说,“我差点被恐惧吞噬了。”
      江旭微笑:“所以我们才要互相支持啊。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做到了最好。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最后一周,学校的气氛达到了紧张的顶点。老师们不再讲授新知识,而是反复强调考试技巧和心态调整。同学们互相签名留念,既有一种告别的不舍,又有一种迎接挑战的悲壮。

      高考前夜,宋沅收到江旭的消息:“不要复习太晚,相信自己的积累。明天早餐要吃好,记得带齐证件和文具。加油,你可以的!”
      简短的文字,却让宋沅感到无比温暖和力量。她回复了类似的内容,然后早早睡下,为第二天的战斗养精蓄锐。

      高考第一天,清晨阳光明媚。宋沅起床后,发现手机里已经有江旭的留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最棒的!”
      母亲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父亲默默递上准备好的考试袋,里面各种文具一应俱全。家人的支持让她倍感温暖。
      走向考场的路上,宋沅意外地遇到了江旭。他们相视一笑,没有多言,只是默契地击掌互祝:“加油!”
      考场外,人山人海。家长们殷切的目光,老师们鼓励的微笑,同学们紧张的表情,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

      进入考场前,宋沅深吸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在人群中,她看到江旭正看向她,竖起大拇指。那个简单的动作仿佛注入了无限力量,让她瞬间平静下来。
      考试铃响,试卷发放。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和焦虑都化为专注和决心。笔尖在答题纸上沙沙作响,时间在分秒间流逝。
      三天的考试,仿佛一场马拉松,既漫长又短暂。每天考完,他们不会互相询问考得如何,而是简单问候,互相鼓励迎接下一场。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宋沅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没有狂喜,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完成使命的平静和释然。
      走出考场,阳光格外明媚。家长们等在外面,脸上带着期待和关切。宋沅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里!”江旭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走过来,脸上带着疲惫却轻松的笑容。
      “结束了。”宋沅说,语气中有着难以置信的轻松。
      “嗯,结束了。”江旭回应,眼中有着同样的释然。
      他们没有讨论考试,没有评估表现,只是并肩走着,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轻松。
      回学校的路上,他们看到许多同学已经开始了庆祝。有人抛起了书包,有人拥抱在一起,有人喜极而泣。这种情绪感染了每个人,连最内向的学生也露出了笑容。
      在校园的梧桐树下,他们停下了脚步。两年的高中生活,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都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不管结果如何,”江旭认真地说,“我都为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
      宋沅点头:“我也是。这段日子,因为有你...变得不那么艰难。”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站在熟悉的校园里,两人都明白,这是一个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江旭问。
      “先好好睡一觉,”宋沅笑着说,“然后...慢慢规划。”
      他们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转。无论未来如何,无论去向何方,这段并肩作战的时光,将成为他们青春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页。
      回家的路上,宋沅回想这最后的备考时光。从最初的紧张焦虑,到中间的相互支持,再到最后的从容面对。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让她收获了比成绩更宝贵的东西——坚持的勇气,互助的温暖,和面对挑战的从容。
      她意识到,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成长的见证。它考验的不仅是学习能力,更是心理素质、时间管理和人际支持。
      而在这场重要的考验中,她不是独自一人。有一个人,通过坚定的支持和理性的分析,帮助她克服了恐慌和自我怀疑;而她,通过坦诚的交流和全心的信任,让这段关系在压力下变得更加牢固。
      那个晚上,宋沅在日记本上写下:“有时候,一场重要的考试不仅仅是一次能力的检验。它是一次成长的淬炼,一次情感的考验,一次自我的发现。它结束了,但留下的远不止一个分数。”
      她合上日记,关掉台灯。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黑暗中投下一道柔和的光斑。
      宋沅不再为结果焦虑,不再为未来担忧。因为她知道,无论去向何方,她已经拥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和能力。
      而这一切,始于一场重要的考试,和一段并肩作战的时光。
      在那个夏夜的宁静中,宋沅仿佛听到了成长的声音——不是轰隆巨响,而是如同花开,自然而必然地标志着生命的新阶段。
      最好的部分在于,这种成长是相互的。有一个人,通过共同的经验和支持,让她明白了坚持的价值;而她,通过接受帮助和给予鼓励,收获了更深的理解和连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止于盛夏》全文已完结 下一本写《絮落不见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