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长主 ...
起更时分,林苒亲自送了两位祖辈的才人出院门。那两人年纪虽比她父亲还小些,如今却也五十上下了,方才起身送客时她都不知先扶哪个。
虽则面临尚主这等恩泽,驸马都尉家为示惶恐,总需上表辞让数番,但又不可能真的辞却。因而近日随国公宅那里还在辞谢时,大内三朝嫔御已纷纷前来向她道贺,入觐的外命妇若遇见了也要凑两句趣儿。林苒自幼随父居于天子寝殿,与这些人极少会面,委实不相熟,如今陡然大受其关怀,只觉不自在。同她们谈论自己的事,应酬客套间倒像在说不相干的陌生人。
从前几位姑母议婚时,大约没有这般盛况罢。三朝妃嫔待她如此热心,也并非因为她是林苒,而仅仅因为她是清平长公主,今上珍爱的、唯一的同母妹。林苒望着两位老才人在侍女扶掖下逐渐远去,向夜幕无声一叹,转身回自己阁中。
“长主今晚还去中宫么?”随侍的内人程云仙问。
“自然要去的,”她说,“这就走罢。”
她已怙恃俱失,如今昏定晨省之人便是兄嫂。天子长兄也难得见面,故每日早晚不过去坤宁殿承色陪坐半时。
今上勤政颇有先帝遗风,半数时日自崇政殿晚归便独宿于乾元殿了,内廷中皇后也不过两三日能见他一回,其余嫔御则更像是点缀。这日晚间,坤宁殿里依然只有丹杨公主姊弟承欢母亲膝下。
中宫所出儿女三人,大公主谧今年十岁,太子谐八岁,最幼的赵王谟年方五岁。林苒入殿时,林谧、林谐姊弟一如既往地争论不休,裴皇后揽了幼子在怀作壁上观,不时低首与他说些什么。见她进来,便含笑道:“可来了一个解围的,我与东安都被他两个吵昏头了。”
林苒对长嫂福了一福,又受了侄男侄女的礼,入座微笑问:“阿密与太平郎又在争什么?”
小姊弟俩先望了望母亲,见她轻轻颔首,林谧才抢先开口:“我说大姑姑与梁太祝早在宫学同窗之前就相识,他非说不是。”
林谐立刻驳正:“已经该称梁都尉了。”
梁劲幼承父荫为太常寺太祝,诏赐尚主之后加除驸马都尉。林苒不意自己为此受了几日贵客盈门的折磨,在侄儿面前仍不得清净。然而梁劲本人的官身于尚主一事根本微不足道,所以她揉了揉额角,赶在他们再次角起口之前绕过这节。“嗯,我入宫学之先便认得梁十一郎。”
林谧双眼一亮。“二叔说他是三岁那年上元夜,在宣德楼上观灯时认识梁十一郎的。大姑姑也是吧?”
林谐忍无可忍:“大姑姑三岁那年元宵时尚未出服,虽然坊间不禁灯会乐舞,但祖父决不会率宫眷御宣德门观灯的!难道阿姐你两年前的上元夜也登宣德——”
“太平郎!”裴皇后怒斥。
林谧煞白了一张小脸,小林谟已缩进母亲怀里。林谐闻声也悚然惊醒,对于先帝先后晏驾及其国丧期的言语显然不可如此不敬,何况诽谤长姊不孝。他起身垂首道:“儿知错了。”不待母亲再开口,又转向胞姊一揖至地。“愚弟口不择言,对不住长姐,还望长姐容谅。”
林谧晾了他片刻,才肯接受他的歉意。
直至此刻,林苒方能深吸一口气,忽略咬痛的下唇,出言圆场。“是你们二叔、讲得不准,”她努力压住因忍泪而颤栗的语声,“那个元宵是在先朝十九年,不是十八年,大内已然除服。他与我的生日是三月三,但既过了正旦,已算长了一岁,应是四岁了。”
“所以,”林谧眨了眨眼睛,“你们当真是在元宵夜宣德楼上相识的。”
“对。”林苒想着一次和盘托出,庶可永除后患。现下她一分一毫也不愿日后再谈及此事。“那一夜,先帝时隔四年再率宗亲贵近御宣德门观灯,因而御街上的灯会也格外阜盛,彩灯鳌山摩接溢市,比寻常更华美。我那时还极羸弱,先帝怕我受寒,命保傅为我裹了许多层衣裳,所以虽然楼下歌乐百戏喧闹盈耳,我却很快昏昏欲睡,或者的确睡着了。直至二兄将我摇醒,告诉我下面值守的马军都虞候捡到一个小男孩儿。”
这是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因为其中有父亲,也有极幼时的自己、二兄和梁劲。
“……是的,那就是梁十一郎。他父亲梁太尉与先帝私交甚笃,之前四年的上元因先帝无心御楼赏灯,梁太尉家也不曾出门,那一夜亦是他首次见识京都灯会繁华。”
然而因仆从粗疏,尚未游半条御街,时年六岁的梁劲就不知不觉间被贼人抱了去。家仆寻找未果,回返随国公宅报信时,他母亲曹夫人犹待客未散,据说当即便昏厥了。
梁劲小时曾屡屡被赞夙慧,但这件事最令人信服。据他自己回忆,当时他被贼人抱着一径向前走,起初颇惶惧,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他在家张扬恣意惯了,无知故无畏,并不以为自己真会怎样,反而想到需在贼人身上做记认以便日后缉捕。那日他梳着“满头吉”,发上有母亲为压不祥而插戴的绣针彩线,遂拔下来胡乱缝在贼人衣领上。
不久行经一处坊巷口时,侧方有数十骑卒驰来,后来证实那是襄助军巡铺救火方归的侍卫马军——每年灯节,京城遭回禄的人家加起来足有半个坊。梁劲虽年幼未识,却觉这些人被甲驭马的样子很威风,颇像自家父兄,遂高声向其呼救。贼人畏惧禁军,见领先的队正闻声拨转马头,便草草丢下梁劲溜走了。
于是梁劲被马军队正拾得,回到宣德门楼下交予当直都虞候。这件奇事在随同天子观灯的贵戚中口耳相传,很快被林蔚听见,然后尚不晓得的人全晓得了。
林苒依稀能记得梁劲在御前自报家门,并说明缝彩线于贼人衣领以作凭记之事。父亲亦赞他韶悟过人,又遂二兄的意留了他半个时辰与她兄妹两人顽耍,遣人告知随国公宅十一郎已寻回。最终赐予他许多金犀钱果压惊,仍命一队侍卫马军护送他回家。
至于那名贼人,因这桩公案已上达天听,加之梁家不住催逼,京兆府衙将四名都巡检全派了出去。根据梁劲所留彩线,一日内便将其缉拿归案,依《刑统》论罪处置。*
林谧听罢,兴奋得双眼亮晶晶。“哇,是不是从那时起,翁翁和爹爹就想过将大姑姑许与他?”
林苒感觉快要支持不住了。“这个,我着实不清楚。”更可能的是,彼时父兄皆不敢笃定她能长到出降而非早夭。
小林谟原本探出头来听故事,这时打了个哈欠,抬手揉着眼睛,又往母亲怀里拱了拱。裴皇后遂道:“好了,阿密、太平郎,你们先带东安去睡罢。”
若是常人家,一般会命长姊带两个弟弟下去。但林谧与林谐虽是同胞姊弟,素日却比冤家对头还要冤家对头,长辈们略知这一层的便不会那样说。此时听得母亲言语,两人对视一眼,哼了一声,还是乖乖上前向母亲与姑母行礼告退。然后各牵了幼弟一只手,领他往后面寝阁去了。
裴皇后目送三个小小背影转过插屏,不由得叹了口气,向林苒道:“几时阿密与太平郎也能像你与二郎那样和睦,我就再无不足了。”
类似的感慨林苒已听了五六年,但近来之事着实令她有些恓惶,再听这话便莫名地心头一紧。“是二兄那边有什么事吗?”
她将近一月不曾见过次兄了。太学旬日休沐,但作为已出阁外居的亲王,他若入宫省候,来回更衣行路就需半日工夫,旬休会因而不得休息。长兄长嫂对此十分心疼,遂命他无事不必进内。平素兄妹两人书信往还居多。
“不是,二郎在国子监很好。他此时应该也得了消息,明日后日总会有书信进来。”
林苒点点头。“那……”
裴皇后望着她,是最接近她想象中母亲的模样。“玫儿,”她伸手覆上林苒的手,“明日梁家的人便要入宫了。”
林苒瞬了瞬目:“……嗯,我知道。”白日里先朝嫔御告诉她,天子已向随国公宅下了第三道诏书。想必梁劲也已从太学被召回家预备进内。
“你想不想见梁十一郎一面?若你有意,我打发人去与主上说,请他明日命梁十一前来坤宁殿,你们就在这里见一见。”
林苒听得出长嫂是在鼓励她,并希望她接受。她抿着唇,忽然觉得殿中十分窒闷。“好,我见他。多谢嫂嫂。”
这夜她先是做了一个噩梦,惊醒后顷刻便忘了干净,惟觉心下悲苦难言。阖目静默许久,再不成寐,只闻檐前玉马一声响过一声。约莫已过了三更。
她坐起来倚在床角,屈起双腿抱住膝,埋下头去哭,单弱的身形蜷缩成小小一团。这是父亲过世后,她迅速养成的坏习惯。
林苒之前并未辗转反侧,啜泣的声音也很低,但插屏外值宿的程云仙依然察觉了。云仙进来,并不出言或是触碰她宽慰,只是静静守在帐外,令她知晓自己在这里。
先朝二十九年八月中,父亲疾势略缓了些,可以不必卧床终日。他也厌烦寝殿内气闷,于是经医官同意,在一个风日晴和的午后,林苒随侍他乘舆至后苑,下地行走疏散。
父亲久病体衰,春秋正盛却已满头华发,一手扶杖,一手扶着她,方能缓缓而行。秋阳杲杲,他又是虚羸之人,仅过了半盏茶工夫,她便觉他掌心汗出涔涔,忙道:“爹爹且歇一歇。”
父亲甫坐下就气喘连连,由她侍奉着进了一些药汤,方才逐渐平复几分。
他们停留之处是瑶津池岸一片枫林。仲秋的天空高迥无尘,树头红叶翩翻,疏枝如画,地面落叶成毡,蛩声细细。京师秋季是有些干燥的,但此处近水,煦日和风中氤氲着清润的草木气息,人沐浴其中十分舒爽。
林苒如常侧坐于脚踏上,依在父亲身畔为他按摩双腿,纵使谈不上有什么力道。父亲静观了一会儿久违的后苑景致,随口问她今日宫学里如何,她遂闲闲说了几句。虽然每日讲读的工课很古板,但宫学生员是一群活力过剩的少年,无事还要生出些事来,她总能将学里情形讲得逸趣横生。随侍内人们听得不时发笑,连素日最端方沉重的谢尚寝也忍俊不禁。
但父亲仿佛心不在焉,目光飘忽与天际浮云相接。直至众人觑他神情而渐次噤声,他才忽然道:“转过年,你兄妹两人就十五岁了。”
她有些不明所以,应了一声等他的下文。
“到时候,二郎束了发,便要出阁;你及了笄,也应当议婚了。”
这是父亲首次与她谈及出降之事。林苒瞠目结舌,内人们则纷纷举袖掩口偷笑。
她一时发急:“不!二兄出就外第是没法子的事,可我要在这里侍奉爹爹呀。”
父亲也笑了笑,抬起一只枯槁的手抚了抚她的双鬟。他指掌上尤有挽弓执笔留下的趼子,刮起她几茎发丝,有一点细微的痛。“真是孩子话。难道爹爹一日病着,你就一日侍疾在侧不离开么?”
无论是尚药局、太医署的医官,还是应召进内的民间郎中,皆说父亲的心疾既至如今地步,已然再无痊平之可能,唯有谨慎调养以延天年。但她还是理所当然地点头:“大兄监国,二兄也快要出阁,阿瑾与三郎还太幼小。只有我能随侍爹爹。”
父亲神色中有些难以言喻的东西,暂且未再开口。一旁侍立的谢尚寝这时插言道:“公主,明年只不过是议婚。待定下了驸马都尉的人选,再到公主出降也还有……”
父亲略略抬手,她的话因而没能说完。
“玫儿,”许是这半日劳倦了,他的语声低弱了几分,“爹爹也不知自己还能荫庇你多久。但无论多久,爹爹都不愿成为你,或是你兄长、弟妹们的羁绊。”
她晓得的,父亲一生要强,总是追求完满。他御极逾二纪,却能尽卸权柄予她的东宫长兄,是因他不愿令自己日益衰窿的身体牵累国家;而他听从辅臣的谏阻,未径行内禅,亦是为了不在史书上留下分毫非议新君的间隙。
彼时她尚不明白,或者说是不愿承认,父亲所谓的“羁绊”并非是指他的病体,而是他的病逝所带来的三年孝期。她只是哀求:“爹爹,不要急着为我议婚。让我再侍奉你几年,我年岁还小。”
“不算小了,”父亲轻声喃喃,“十五岁……”
她与环侍的内人们皆不及听清他在说什么,因为他的喘息渐次急促艰难,自然就止住了话头。
于是那日林苒仅仅得知,在长兄的才能、次兄的心性与自己的体格之外,她的婚事也是父亲的忧虑之一。
*注:
梁劲六岁上元之事,改编自岳珂《桯史》中“南陔脱帽”一节,亦见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中“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岁朝天”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长主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