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第四章
阳光渐渐西斜,还未见到三舅母几人的影子,阿朝晓得,他们定是玩的开心快乐忘却了自己,大包小包回家去。
他也没有再傻乎乎在原地等待,想这个时候回去说不定要被喊去把鸡鸭圈回笼子里。
家中活计多,人口也多,每个孩子手上都分到活。圈鸡鸭本是王绣绣的活计,她嫌丑,自打阿朝来了之后,一直是阿朝管。鸡鸭也不是那么好圈的,得先把散在院坝角落啄食的母鸡赶进竹编鸡笼,再把趴在柴垛上打盹的公鸡揪下来,顺带捡走窝里还带着余温的土鸡蛋。
期间鸡鸭可不会听你的使唤,乱跑乱飞的,乱啄人。
要去菜地浇水,要扛着半人高的木桶,沿着田埂慢慢走,先给蔫头耷脑的青菜浇透根,再往黄瓜架下的土缝里灌些水,顺手将爬错架的藤蔓理一理。
说不定还得去猪圈添食,把早上磨好的麸皮拌着剩菜汤倒进石槽,看着肥猪哼哧哼哧吃起来才能走。
要是天还没黑透,舅母舅舅们指定会催着他去砍一捆柴,得选那些干透的杨树枝,用柴刀劈成短截码在灶房门口,免得晚上烧火时没柴用。
在王家这么些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阿朝已经摸得一清二楚,一想到这些活就心烦意乱,思来想去便打算等天稍稍黑了才回去。天黑了回去,可就没有自个儿的膳食。
念到此处,他便拿出三文钱,去买馒头填饱自己的肚子。
糖葫芦老丈还在吆喝着卖糖葫芦,他的糖葫芦架子是自个儿做的,粗木杆竖在四方木凳上,杆顶绑着圈荆条,荆条上错落插着几十串糖葫芦,像缀满了小红灯笼。
最顶上那串格外惹眼,用的是个头匀净的山楂,裹着亮晶晶的糖壳,糖壳上还撒了点细碎的白芝麻,风吹过,隐约能闻见甜香。
木凳上摆着个陶瓮,里面盛着熬糖的铜锅,锅底垫着温火,锅里的饴糖熬得琥珀般透亮,偶尔泛起细小的泡沫,滋滋响着,甜香顺着风飘出老远,勾得路过的孩童直拽爹娘的衣角。
阿朝小口小口咬着馒头,大眼睛望着那糖葫芦,口水都快要滴出来,但想到今日花销太多,又把那点心思放回去,坐在石凳子上,‘望梅止渴’。
谢临洲从国子监出来,带着贴身下人小瞳在集市上闲逛之时,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小瞳盯着阿朝的蓝眼睛,嘟囔着:“我滴个乖乖,公子,您瞧,那小哥儿的眼睛是蓝色的。”
谢临洲循着视线望去,笑道:“大惊小怪,西域人、海外之人眼睛不都有颜色。”
大周朝民族逐渐交融与对外交流频繁,有许多少数民族后裔融入,朝廷曾派人下西洋、欧洲传教士来朝交流,以至于大周朝出现‘异类’。
小瞳回想自己见到的人,憨憨的挠头,“公子,我这不是第一次见一个蓝眼睛的小哥儿嘛。”
谢临洲没在此事多言,落下一句“都是人,眼睛不一样也莫要用异样的目光去看人家,不礼貌。”便岔开话:“今日赶集日比往常热闹,待会回去跟府内的下人们都说一声放个假,让他们今夜在城内逛逛。”
大周朝没有宵禁。
小瞳应下来,视线落到老丈的糖葫芦上,斟酌开口:“公子,我过去买个糖葫芦尝尝,您要不要?”
“不要。”这话刚落下,看到阿朝眼巴巴盯着糖葫芦的模样,谢临洲没多想:“看那小哥儿衣着是个农家人,家底大抵不太富裕,小瞳,你多买一串糖葫芦,就说是多买送给他。”
大周朝立国已逾百年,开国时便重农抑商,如今京畿之外的州县,依旧是田埂连着阡陌的景象。就像眼前这条市集街,一半是农户挑着自家种的青菜、萝卜摆摊,筐沿还沾着晨露;另一半才是固定的铺面,绸缎庄、粮铺、杂货铺挨着排开,门楣上挂着褪色的木牌,只有街角那家刚开的糖画铺子,用红绸扎了彩,显得格外热闹。
阿朝细细品味最后一个馒头,眼睛还黏在糖葫芦上。
那卖糖葫芦的汉子穿着打补丁的粗布短褐,腰间系着根草绳,插着糖葫芦的草靶已经空了大半。他见小瞳递来铜板,忙双手接过,指尖沾着糖霜,又在围裙上蹭了蹭,
小瞳闲着发慌,多嘴问了几句。
汉子直言,“去年那阵子天旱,地里的麦子,稻子收成都减了三成,俺家娃子许久没吃上一顿饱饭,俺出来卖糖葫芦,也只是想换点杂粮回去。”
谢临洲听得微怔,他自小跟外祖父母长大,虽知民间疾苦,却少见这般直白的窘迫。他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喊来小瞳。
小瞳手里还握着两串糖葫芦没动,小跑到他身旁,就听谢临洲说:“老汉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把人的糖葫芦全买了,分到那些衣裳洗的发白,补丁颇多的人手中,若是大人边说这糖葫芦是给孩子的,若是小孩子便说是给他吃的。”
小瞳知他心善,应声去做,举着草靶,先分一串糖葫芦给阿朝眼巴巴瞧着的阿朝,又跟在谢临洲身后离开。
阿朝愣愣的拿着糖葫芦,一句谢谢还未说出来,送他葫芦的人已经走远。
茶肆的掌柜瞧他没有动弹,直言:“小哥儿把这糖葫芦吃了便是,方才那小厮乃是谢临洲谢夫子的下人,谢夫子常做这等好事……”
他后面再说什么,阿朝记不得了,只知道自己走回家的脚步都轻飘飘的,踩在云上似的,糖葫芦甜滋滋,他心里更美。
那个每日只有吃什么、干什么、何时歇息的他脑子里赫然多了另一个念头。
谢夫子,谢临洲,这人好哇,生得俊朗,学问好,家里就他一个,干净得像张白纸,心里头还善良,平易近人,对平头百姓也好。
谢临洲不知道自己一次善意之举会多了个夫郎,此时的他刚带着小瞳分完剩下来的糖葫芦,送回草靶后领着小瞳在集市内闲逛。
不远处,几个农妇正围着布摊讨价还价,扯着粗麻布问能不能再便宜两个铜板。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姑娘围着小摊子,踮着脚看着胭脂盒,却没人敢伸手……
小瞳买完谢临洲想要的东西后,轻声说:“公子,咱们该去茶馆见李掌柜了。听说今年南边的茶叶收成好,李掌柜那边的茶价能降两成,咱们府里的茶铺若是多进些,年底说不定能多赚些银子。”
谢临洲点点头。
原本与掌柜见面这事,该是打理生意的管事见的,但今日管事有事回家一趟,事情又急,只能他本人亲自去。
市集里的喧嚣还在继续,货郎的吆喝声、农户的讨价还价声、绸缎庄里伙计的迎客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周朝寻常的日子。
王家,天蒙蒙黑,阿朝方才回到家中,堂屋桌面上的饭菜被一扫而光,留给他的只有收拾洗碗。他撇撇嘴,心想,这人可真坏,转头收拾。
王安福与王绣绣躲在角落,见此,前者心里不安的说:“妹妹,今日本就轮到我们二人收拾桌面,这会让阿朝做,被爷奶晓得了,可不好吧?”
王绣绣翻了个白眼,“切,有何不好的,爷奶也没在意过他,别说这个了。今日那小谢夫子在集市上派糖葫芦呢,我回来早了没领到,隔壁的二狗子领了一串,我让他分我一颗,他不肯,大哥,你快带我去要一颗回来。”
还没说话的王安福被她拉走。
阿朝洗完碗筷,回到自己的小屋子,柴房里头。王家人多,屋子小。王绣绣这般年岁都要和堂姐堂妹住一块,更何况外来的阿朝。
他只能住在柴房里面,不大的柴房里面隔开一个位置,给他放了一张木板床跟小凳子,此外只有一个落脚的地儿。
一迈进柴房,一股混合着干燥松木、陈年灰尘与淡淡烟火的味道便裹住了他。
月亮的微光从屋顶破了个小窟窿的茅草缝里漏进来,阿朝顺手将靠在门边的柴捆往里挪了挪,避免夜里起风时刮得门板哐当作响。
前些日子就因为这声响,他被王家婶子隔着窗户念叨了半宿 “手脚不利索”。
木板床的床板缝里还卡着几根干草,是今早他整理铺盖时没抠干净的。
他坐在小凳子上,弯腰去拔那些草茎,指尖触到床板冰凉的木纹,忽然想在江南时候,灶房里那张铺着粗布褥子的土炕。那时爹娘还在,每到冬天都会提前把炕烧得暖烘烘的,他裹着厚棉袄坐在炕上,能闻着灶间飘来的红薯香。
可现在,只有柴房里若有若无的霉味,伴着远处堂屋传来的王家人的说笑声,像根细针似的扎在心上。
阿朝穿着木屐出去洗干净脚,又打了半桶白日晒得温热的水,在浴房内简单擦拭过身子便上床,他抬头望向那方漏光的茅草窟窿,天边的月光渐渐亮起来,几颗星星开始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
阿朝心里头想再熬些日子嫁出去就好了,他还记得被送到外祖家时,那个伯伯说的话,只要在王家好好干活,等年纪到了,寻个好人家嫁出去,日子就会好过。到时候,他就能跟相公一块住,能住上好房子,不用再住柴房,说不定还能养个小狗陪自个儿。
想到此,他又想起今日见到了谢夫子。
也不省的谢夫子喜爱哥儿还是姐儿,若是哥儿,他勤快些,说不定人家能看上自己,若是姐儿,他也要人喜爱上哥儿。
哼,他就要谢夫子了。
风渐渐大了,柴房的门被吹得吱呀作响。阿朝把心头头那点想法收回去,起身把门关紧,又往床脚添了几根干柴。
夜里冷,得留着取暖。
做完这些,他躺到木板床上,把薄被子裹得紧了些。
虽然床板硌得慌,被子也透着寒气,但一想到往后的日子,阿朝的嘴角还是忍不住向上弯了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于十月七号周二倒v,倒v章节为22-43,看过的读者可以不用重复购买,入v当天更一万,此后日更六千or一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 作者今年身体调理的不错,日更到完结,请宝贝们多多支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