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第十六章

      窗外的鸡就开始扯着嗓子,一声接着一声,阿朝叹了口气,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几日见不到谢夫子了。

      第二个念头是这几日有的忙活了,不晓得他会不会累得一躺在床上就能睡着。

      庖屋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是王老太太的说话声,接着是王老爷子的咳嗽声。

      王老太太声音带着急促,“昨日前日,老大、老三家的做膳食,今日轮到你跟我,你快去挑水把水缸填满。”

      王老爷子捧了把凉水洗脸,“我省的。我先把老大,老三他们喊了,今天要种夏玉米,得早些把家里的活计干完,赶在日头毒起来前多刨些坑。”

      他们昨夜就说过今日要早起,看来是累着了,今日起的最早的是他们。

      听着声音,阿朝慢慢坐起身,在微弱光亮的照耀下摸到放在床头的粗布短褂。

      布料硬邦邦的,是他去年过年时王老太太给他的布,他拿来缝的,洗了好几回,边角都有些起毛了。

      他套上衣服,又蹬上草鞋,走到庖屋,看见王老太太正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映着她脸上的细纹。

      “醒了?”王老太太看见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快些去洗漱,我们今日的活多得很。”

      阿朝点点头,洗漱过后就帮王老爷子一块将水缸里面的水挑满,去喂鸡鸭。随后与王春华、王春雨一块去洗衣裳,一大家子的衣裳洗干净,他们拿回来晾晒完毕,刚好吃饭的时候。

      “你们三个快点过来吃东西,吃完了一块下地去。东头那片地最肥,待会先种那儿的。”王老太太一边吃着红薯粥,一边说话。

      王家几个都已坐在板凳上,精神奕奕的吃着早食。

      今日一大早都要干活,早食算的上瓷实,昨夜剩下来的玉米糊糊,烤红薯、红薯粥。

      阿朝应声,走到八仙桌旁,坐下,拿起粗瓷碗,小口喝着红薯粥。粥带着红薯的清香味,喝在嘴里有些甜,一大早干的都是体力活,他多吃了三个红薯。

      若是换做平时,他多吃三个红薯定会被王郑氏阴阳怪气,可今日不同。

      “我先去地里,你们待会记得来东头的地儿。”王老大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已经扛上了锄头,肩上还搭着一个装种子的布袋。

      阿朝赶紧三口两口把剩下的红薯塞进嘴里,拿起墙角的锄头,跟上他的脚步。

      王春华紧随其后,手里拿着竹篮,里面装着水壶、小瓢。。

      出了外城,到郊外,往东走不远就是王家的地。这片地是王老大前年开垦出来的,用篱笆围了起来,防止个别村里的鸡鸭进去糟蹋。

      王老大放下锄头,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土里的湿度,摇头,“还不成,先浇水。”

      湿度不够,不可以种玉米。

      他们三个人从水渠装水,均匀的洒在地里头,等能看见地里有些湿润就能种玉米。

      地已经湿润,王家其他人陆陆续续赶来。

      “成了。”王老大拿起锄头,开始刨坑。

      锄头落下,泥土被翻起来,带着一股清新的土腥味。

      阿朝拿起比对方小一号的锄头,在对方刨的坑旁边,再刨小一点的坑。

      这些小坑是专门给玉米种子盖土用的。

      王春华则负责往坑里撒种子,她手里拿着一个小瓢,小心翼翼地往每个坑里撒两三粒种子,生怕撒多了或者撒少了。

      玉米种子都是定好的,若是少了,玉米长出来不够饱满,若是多了接下来几亩地就不够用。

      干活最忌讳想东想西,阿朝把脑海中一切想法抛之脑后,全神贯注挖坑。

      日头慢慢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地里,也洒在王家人的身上。

      没一会儿,阿朝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泥土里。他抬手用脖颈上的布巾,擦汗。

      这是他干活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日头大了,晒在人身上容易出汗,布巾围着方便挡住脸上的汗水滴落在本就汗湿的衣裳,还能吸住脖颈的汗水,更能随手拿起擦汗。

      这布巾是他用自己的缝补的不能再缝补的衣裳拆出来做的。

      连续锄地,腰也受不住,他寻了个阴凉处暂时歇息。人一空下来就忍不住想东想西,他忍不住往城内的方向望了望,只能看见远处高高的城墙,看不见城内的国子监。

      上次只见到人,没说话;上上次送了野花,但太紧张没有跟夫子说话……,他想,下次怎么着都要跟谢夫子说上几句话,要不然谢夫子可记不得他是谁。

      “阿朝,又跑哪儿躲懒去了,坑也不刨。”王郑氏嘹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阿朝赶紧回过神,回头一看,王郑氏站在地里雄气赳赳的看着他,他不敢继续休息了,赶紧回到地里,调整姿势,重新刨坑。

      今日早与王春华他们很快就种完了一亩地,现在他好死不死分在跟三房一家子干活。

      他心里叹了口气,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手里的锄头也慢了下来,刨坑的力气也小了。

      隔壁地王春华看出了他的不对劲,心中恼怒,这三房一家子是越来越过分了,整亩地都让阿朝来弄。她凑到自己爹娘身边,低声说了点什么。

      王老大看了一眼阿朝所处的位置,“去吧,阿朝也不容易。”

      得到自己爹的同意,王春华快跑过来,凑到阿朝身旁,“阿朝,我来帮你刨坑,你撒种子。”

      阿朝摇摇头,勉强笑了笑:“春华,要是你过来帮我了,三舅他们就更加不干活了,你们的地,今日上午也干不完的,你赶紧回去吧,别耽误了时辰。”

      王春华摇头,“没事,我跟爹娘说了。”

      “春华,谢谢你。”阿朝看着小姑娘的眼睛,说了好几句谢谢。

      庄稼人,种地是本分。这夏玉米要是种晚了,秋天就没收成,庄稼人冬天就得饿肚子。这阵子,地里头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庄稼人都在种玉米。

      不出阿朝所说,见到王春华过来帮忙,三房一家子彻底撒手不干,躲在树荫底下乘凉。

      阿朝跟在王春华后面撒种子,见到三房的人跑远,斟酌许久,低声问:“春华,你爹娘如何想的?总不能一辈子都把家里所有活计都包揽了。你和你妹妹往后定是要嫁人的,到时候家里就剩你弟弟跟你爹娘三个人,如何包揽这些活计?”

      王春华还有一个妹妹叫春雨,在王老大哪儿撒种子。

      王安权、王安福两个已经去上学了。

      王春华抬起头,看着爹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娘本就不丰腴的身子越发消瘦,爹娘为了这个家,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晚上还要挑水浇地,比谁都辛苦。

      她心里的难受又多了几分,“阿朝,唉。”叹气叹气又叹气,“我也省的是这个理,我也跟爹娘提过,可他们……”

      她欲言又止,无奈的摇头。

      阿朝大抵也知道因为什么,“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快干活吧,日头要毒了。”

      王春华勉强的笑了笑,拿起锄头,开始刨坑,专心致志地干活。他把每一个坑都刨得整整齐齐,和起初刨的坑对齐。

      这样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来才会整齐。

      她心底不平静。

      阿朝撒种子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日头越来越毒,晒得地面发烫,他们二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贴在身上,黏糊糊的。

      王老爷子提着水壶来了,还带来了凉好的绿豆汤。

      在他来之前,三房几人远远看到影子就跑回地里,装模作样。

      阿朝愤愤不平,却无能为力,拿过水壶,仰头,喝几口绿豆汤,甜甜的,凉凉的,顺着喉咙滑下去,很舒服,心里那点不满、愤恨都渐渐消去。

      他坐在田埂上,看着地里已经种好的一片玉米坑,心里有了一丝成就感。他想,今年秋收他挑个最大的玉米送给谢夫子。

      他不知道的是,秋收之前,谢夫子就把他娶回了家。

      此刻,阿朝润完喉咙,就没继续坐在田埂,扛着锄头去干活。三房不肯干,也不是干活的好手,那一个个坑歪歪扭扭的,到时候玉米可不好长出来。

      他要回去收拾收尾。

      另一头,王春华心里藏着事儿,喝绿豆汤也没平时那么起劲,静静的坐在田埂上,引得王陈氏心中担忧,女儿是不是太累了,身子不适。

      他们王家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有绿豆汤喝,平时想喝也只有两个孙儿撒泼打滚的时候。

      “春华,是不是日头太晒,中暑了?”王陈氏凑到自己女儿身边,压低了声音,“待会你到树荫歇一歇,娘来干活。”

      王春华对上娘亲关切的眼神,心中那点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娘,我没事。”

      眼下可不是说话的时候,她计划着今夜回去怎么着都要打感情牌闹一闹。

      都是王家人,凭什么,他王老三的女儿能十指不沾阳春水,她王老大的女人就要干的十指长茧子。凭什么三房能好吃懒做,他们大房就要累死累活,凭什么,到底凭什么。

      她不甘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于十月七号周二倒v,倒v章节为22-43,看过的读者可以不用重复购买,入v当天更一万,此后日更六千or一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 作者今年身体调理的不错,日更到完结,请宝贝们多多支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