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跌落的小凤凰 ...
-
我心底隐约明白在爹和良旌的私心里都不希望我真的再做警察,他们只想我有抱负地考到这所警校已足够了。
他们开明地支持着我又在内心感到自相矛盾,二人对上我有时想说出些话却不好启口,他们整日为此担心受怕,怕我像青子一样遇到危险自身难保,怕我横冲直撞弄丢了铁饭碗还惹祸上身。
以前我不怕死只怕痛,而今我有了光明的未来,只剩一个孤苦伶仃的爹,以及与我计划了未来的另一半,自己莫名瞻前顾后地开始害怕死亡和意外。
最近我家那位不成器的大哭包良人,竟在床上拉着我的手为我无声流泪,刚开始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哭,我问是为了青子吗?他否认了说这次不是。
我再问是秋天到了犯心理病情绪低落吗?
他摇摇头也说不是。
最后,他仔细思索了一回说:“大概就是太怕失去你了,你现在的工作有危险啊,我们不是想阻挠你的梦想,确实佩服着你,也很操心你,不知如何是好……”
我却扑哧一声嘲笑他,再这么思虑沉重地哭下去,都快成林黛玉了。
而我最初没有青子伟大,没有她那颗无私奉献的心,我产生了目标做警察大部分是因为她,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儿时的目标。如果我没有得到她原来拥有的一切,没有拥有这么多抗拒不了的爱护,我想,我从一开始是会为这份工作无私付出奉献自己的,甚至毫不犹豫地用我的生命去热爱我的工作。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彻底地拥有了这些爱,很舍不下这一切,几乎不想冒太多的风险。又因着我和良旌那两个可怕的梦境,于是为了让自己和他们放心的愿望,我主动调去做文职,到后来暂时去了政务服务中心做办理身份证的工作。
我虽然没能做更多事情帮助群众,但是我第一次像青子那样做了得为人负责一辈子的善事,我做出了一个与我本性相违的决定。
我终于调去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岗位,暂时落得一身轻松的时候,住在附近收破烂的婆孙俩却异常引人注意,她们让人再次沉重了起来。爹和良旌先去探望了老去而器官衰竭的桂香婆婆,他们唉声叹气地跟我说明了她家的情况,也特请我去看看她们。
青子住在这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帮助她们,如今我不知不觉延续着青子的举动替她做生前想要做的事情。每当我看到那些弱势群体需要帮助,我就会想到,要是青子,她肯定会帮助别人,于是我比从前的自己易有恻隐之心,开始做出实际行动。
我去外地念警校离开了好几年,再加上工作了一年多比较忙碌,才注意起桂凤从幼儿园的孩子长成了中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已经读小学的她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还跟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一样幼小,她个头矮且比较瘦弱,但那野生的气质和大眼睛瞧起来分外灵动。
桂凤依旧怯生生的看起来比较内向,似乎还在怕我,不过她现在胆子大了点儿,敢慢慢靠近我了。她走过来小心翼翼地牵起我的手,仰头眨着眼睛防止泪流出来,便乖巧地说:“西西姐姐好,你终于来了,我家婆婆想见你……你看看她……好不好……”
桂香婆婆躺在昏暗的棚户里呻吟着,一直哎哟哎哟喘气苦叫,她显然进气多出气少,老年人瘦得浑身光骨头,她已经一个星期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婆婆送去医院?他们说,去过,可她不愿意待在医院到死,医生说她已经是老到末期无力回天了。而桂香婆婆听见了便闹着要死在家里,她始终不肯待在医院,糊涂了嘴里还骂医院骗钱!
于是桂香婆婆在家混合吃着西药和中药,桂凤已经匆匆跑去棚里的厨房,忙忙碌碌地煮中药去了。
桂香婆婆见我来了,她先前几乎闭上的眼睛微微睁开了点儿,老人也终于有了强撑的精神,她招呼我们快坐下,便呜呜地哭着唤我:“西西乖孙,你来啦……我想见你想得好苦……你总算来了……他们说你最近工作忙……我就在家听话地等你……总算等到你了……”
当我听到那一句乖孙,你来啦。仿佛也听见了爷爷奶奶从前呼唤我的声音,我强忍着泪水接过桂香婆婆想抚摸我的枯木似的老手,老人家握住我的双手后,眨眼流着泪水说,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老到快活不下去了……求我能不能答应她一件事……让我家收养桂凤……
良旌和爹对此都没有意见,但他们最初跟她说过,在那个家里要征得我的同意,才能让桂凤待得下去,否则西西不愿意闹下去的话,桂凤的事怕也是悬了。
由于我们一家子一直资助赵桂香家,以前是我姐姐青子在帮助他们,后来我们为她做善事将此举延续了下来,也是看在我们薄弱的亲戚关系和那婆孙俩孤苦伶仃的份上。所以桂香婆婆死前非常希望把桂凤托付给我们,她才好安心地撒手人寰。除了我们这家半路有来往的亲戚,以及桂香婆婆失踪的女儿,她们婆孙俩几乎无亲无故了。
桂香婆婆都快没气儿了,我怎能忍心当面拒绝一个将要离世的老人?于是,我在乌漆嘛黑的棚户里暂时答应了桂香婆婆今世最后一个愿望,我和他们一起安抚着临终的老人,她有气无力地碎碎念说出一句话,我们就顿时应一声。实际上这件事不可轻易答应,回去后我自己得考虑清楚。
桂香婆婆也特意交代了在她的葬礼上,人们最好别跪拜磕头,只需默哀行鞠躬礼方令她安心受用,毕竟革命先辈们付出了那么多鲜血才换来了今日进步的现代社会,大家可自行选择行礼方式,就算是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也是好的。先辈们已打破诸多封建繁琐的规矩,帮助大家建立了认知平等的人格,令人们不再轻易屈膝,她也非常不愿再让后辈集体下跪。
当年同志们为了新中国付出诸多代价,如今怎能又搞回这些旧习,连国葬大家都是行鞠躬礼,百姓家里还摆什么皇帝谱呢。
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人们在集体下跪当中,必然有不愿意下跪只想鞠躬表达敬意的人,如此她这将去之人怎能裹挟他人内心的意愿?不愿则是屈辱,她千万不要形式主义,假使她不事先嘱咐此话,有人若不跪拜磕头,也容易被他人说闲言碎语,甚至逼迫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地下跪。至少,连儿时受辱颇多的她都痛恨跪拜磕头的这种方式,她自幼抵触给人跪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言行合一的她想从自身做到废除跪礼。对于她来说,后辈们站起来表达感情,更能向她尊重地哀悼。
还因为她那位当兵后在战争中牺牲的爱人说过,他此生革命拼了一辈子,正是万万不想他的子孙后代向任何人、任何事下跪!也不希望祖国的人们轻易为任何人事再跪,至少中国人能在新社会自由地选择不跪而不被自己人戳脊梁骨。
他犹记得陈延年先生牺牲那一年才二十九岁,如此铁骨铮铮,陈先生被人折磨得伤痕累累,遭敌人押入刑场,其一路拖着冰冷又沉重的镣铐前行,慷慨赴义,这位同志走过的路都留下了革命的鲜血痕迹。刽子手命令他跪下,他大声答道:革命者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
当恼怒的敌人把陈先生按倒,他很快又毫不犹豫地站立了起来!于是刽子手向他伸出了毒手,执刀砍向这位顶天立地的革命先烈,陈延年才倒地不起并被敌方丢入了黄浦江中,但他的灵魂永远站在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
战士亦犹记得,他把桂香从旧社会上位权利者的跪拜的屈辱中救下来的那一刻,虽然他当时也被充满奴性的人们唾骂,但是他想走这条任重而道远的理想之路,得承担后果由他们说去吧,反正后世之人能享受到他们革命出来的道路便是万幸。
老兵上战场前向女友嘱咐过,他如果牺牲了,甚是期望办后事时无人向他下跪,只鞠躬敬礼足矣,那样他自会用灵魂回礼的,就算有人实在真情流露想行跪礼,他无奈管不了,但他的灵魂也只站着鞠躬回敬对方。他很想要以身作则看到新中国社会中觉醒的人们,便死亦瞑目。
难怪一把年纪的桂香婆婆和青子姐姐是知心的忘年之交,她们有很多观念是一样的内核。我也有些惊讶上一代有这样没上过学却会思考的老人家,真诚地替后辈着想,大抵是她年少曾遭人羞辱的经历以及那位牺牲的革命英烈影响得她很深。
为什么桂香婆婆也会深刻地觉得下跪很不平等呢?她气若游丝地说,她逝去多年的爱人当年问过她,大部分的长辈能向晚辈下跪磕头吗?如果不能,这便是答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规矩,不就是旧社会规训他人臣服式的封建体系吗?他一直是主张反帝一派的,也亲身参与了打破封建吃人的革命行动,对此深有体会。
那位革命战士说,对于鞠躬和作揖,不管是什么位置的人都能互相行礼,这是显而易见的对等,而共产党和解放军是很讲究平等待人的,尤其是对于他们甘愿服务的老百姓。更何况,他们也能与那位主席互称是同志,因为“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这些话我听了进去,不过我私心里是很甘愿向烈士下跪的,他们令我佩服,早已彻底折服我,我这辈子唯独只曾跪过他们以及向他人回礼,他们绝对受得起我的拜服。但听了桂香婆婆的建议后,我不想做出和他们的理想相反的事情,今后,我只站着尊敬地向人发自内心地鞠躬。
后来,过了几年我申请进行警种转换之际,便提早向家里人交代了一下,哪天我死去后,必然不许谁向我下跪,否则这是对我本人意愿的侮辱,并且千万不要邀请我不喜欢的亲戚来,也不要收份子钱,大家只需安静为我办一场真心不铺张的后事即可。不过,他们是把我的骨灰撒向大自然,是带在身边保管,还是下葬做个墓碑有处念想寄托来看看我,这方面都随他们,只有这件事我不挑剔。
桂香婆婆则想安葬到鸟语花香的山上去。
屋里人都歇息了一会儿,桂凤婆婆并向我说,她想给桂凤留一些信,让桂凤长大些以后看,可是她不会写字。我想办法说:“那婆婆画画给桂凤吧,信的内容,你说我来写,可以吗?”
桂香婆婆微微点头,爹和良旌就马上找到了桂凤书包里的白纸和画笔递给她,顺便将她老人家扶得半躺起来,我则抽了几张纸过来同时记录她之后所说的话。
桂香婆婆费劲笨拙地画了很多张代表她和桂凤的大小火柴人,她画小女孩好好地吃饭和洗澡睡觉,画小女孩儿认真聪明地上学和做作业,画小女孩儿上了大城市读大学,画小女孩儿出了学校能在社会上独立,画小女孩儿每天有信心地生活着爱自己,画小女孩儿一路平坦并健康平安到老……桂香婆婆还嘱咐过希望桂凤别急着恋爱被狗屎男人骗得团团转,别太早嫁人丧失了人生其他的可能性,被某些枷锁绊住,然后丢了自己,糟蹋了前途。
桂香婆婆泪眼朦胧地说,桂凤要去学习变成一个聪明独立的女人!然后再考虑自己是否想结婚。
这是不认字的桂香这一生未能实现的愿望,她从小想做一个女学生,可惜在那个年代为了生存没有条件上学,她只是活着都费尽了所有的力气和条件。
不得不说,桂香婆婆歪歪扭扭的小画充满了一种童真和希望,倒不像是一个老人画的,而像是一个孩子所画的童话,这就是返璞归真吧。
避免桂凤以后对身世徒劳追寻,桂香婆婆在这些信中如实坦白地告诉桂凤,虽然桂凤的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就抛弃着把她丢给了婆婆,但是婆婆已是她的老妈妈,老妈妈爱她,永远地爱她,至死不渝。桂香婆婆的离去是命运残忍地剥夺,她告诉桂凤,这不是婆婆愿意的,如果可以,她希望自己能长长久久地陪伴孙女一生,做孩子永远的避风港,在桂凤离开家以后,还能有归途……可惜她太老了……如果有灵魂,她将永远守护在桂凤身旁,请她安心一生……
读小学的桂凤后来看着桂香婆婆所画的童话,一边哭得稀里哗啦,一边疑惑地问起,为什么桂香婆婆没有画她未来的丈夫?没有画她当新娘嫁人呢?
我丢了个令她自行领会的眼神说:“等你慢慢长大读了很多书,见到了很多人事以后,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桂香婆婆对你的期望了,她也许不希望你像你妈妈那样,所以你要为自己读书上学,走这条路也会很辛苦,但是不走这条路可能更累,请你坚持下去吧。”
她其时听得很认真,虽然似懂非懂,但是她用力地点点头,答应了我和天堂的桂香婆婆,保证道:“婆婆和西西姐姐,好!我要努力地上学读书!我要明白我婆婆的遗愿!请你们等我长大!”
然后桂凤又犹豫着问:“上大学会花很多钱吗?”
我半撒谎说:“你放心,桂香婆婆省吃俭用为你攒了一笔钱,你有充足的学费,有了你以后,她为了让你将来有教育的费用,一直在攒钱,这笔钱等你十八岁时我们再交给你。”其实婆婆那笔钱不多。
桂凤与我商量着说,到时候她留一部分学费,其他的就都交给我们,当作报答我们的一部分养育之费,其他的回报她工作挣钱了再回馈。我笑着揉搓她的脑袋说,你有这个心,我们就知足了。
当桂香婆婆掏出脏旧的银行卡交给我,并与我说出她银行卡里的密码时,老人家几乎快不行了,她抬手的力气都没了,银行卡随她颤抖的瘦手跌落到棉被上,她焦急的眼神令我很快随她的意愿捡起了银行卡收好。
桂香婆婆便吃力地最后一次呼唤她最爱的亲孙女,近乎哑声道:“桂凤啊……来……来婆婆这里……”
我们全部赶紧招呼还在厨房里傻傻煮中药的她,爹和良旌都焦急地呐喊:“阿凤……过来……快过来……婆婆叫你……你别煮药了……听话过来……”
“小桂凤,快来!药没有用了!别白费力气了!”我更直接地喊道。
但天真的桂凤还是捧着一碗没有煮好的中药,她抖着双手端药过来,这碗中药随她慌张着急的动作撒了一地,落下一片泪湖似的污渍,她将中药端到床前让桂香婆婆快喝……
桂凤温驯懂事地朝倒在床上的老人家轻叫了一声婆婆,始终难过稚气地劝婆婆喝药,乖婆婆喝了药病就好了。桂香婆婆想宽慰喂她喝中药的孙女,但她微微张嘴触到深棕黑的药水那一刻,人便没了气儿,小孙女仍然固执地将中药灌入老人家的嘴里,可药水尽数从她嘴边流了出来……
桂凤年纪尚小并不能完全明白死亡,但她已经对死亡有了抽象的概念,她似乎感觉到了婆婆要永远地离她而去了,就像我们共同爱着的一些人已经不在了,她也很久没有看见过某位经常问起的熟人,后来不再问青青姐姐为什么不回来的她心中已有数。
桂香婆婆最终在那个残破黑暗的屋子里寿终正寝,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我们安排了。
桂香婆婆在棚户里死去的时刻,桂凤才彻底地理解了死亡是怎么回事。记得她从前还问我,什么是死?那时候我说不上来,一时之间对一个孩子总是解释不了,通常只很笼统地告诉她一些名词真相。
如今我蹲在扑在桂香婆婆身上哭泣的桂凤面前,亲口对她直说道:“桂凤啊,你听清了,婆婆死了,这就是死亡,她睡过去再也起不来了,从今往后这具老到不能用的身体只是一具空壳子,她的思想和灵魂都离开了身体,但她身体里离去的东西从此永远存在你的脑海和记忆当中,以后你得过着没有婆婆的日子了……你只能在回忆里看见她……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会一个人生活……”
我想她跟我们一样学会接受现实,我很残忍直白,坏人一直由我来做即可。
眼睛红润的爹和良旌都劝我别说了!
但这一次是脸上挂满泪水的桂凤慢慢坐起来后,她低头瞧着我,然后那由温热变凉冷的眼泪滴答滴答地落在了我的脸上,接着,她吧嗒吧嗒地掉了更多的眼泪,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嚎啕大哭,即使她悲痛欲绝都如此安静。她擦着涌出的眼泪,抽噎着说:“西西姐姐,谢谢你陪着我,跟我说这些话,教我什么是死亡,我现在知道了。以前我不知道的时候,还讨厌过大姐姐,我知道什么是死了,什么是牺牲了,我这才真的明白你以前为什么朝我脸上掉眼泪……”
我抹掉自己脸上混合的水渍,也擦了擦桂凤小脏脸上的大颗泪珠,然后将这个孩子拥抱在我的怀里微微摇晃起来,我说:“桂凤,我们大家都会死掉的,不管是动植物,还是其他的什么物质,人类也是动物,在死亡这件事上,没有谁的生命高谁一等,有的话大概只是在人类狭隘自大的认知,与所谓的现实当中,这种现实在宇宙中,也只是短暂一粒容易被风化的片刻沙,一切迟早覆灭变虚无。你我的死亡那是早晚的事实,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个世上,包括世间万物,以及变化多端且深不可测的宇宙,或许死亡是新的开始呢。而死也一定是死吗?万物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循环往复……所以我们不要逃避死亡,你越逃避它,越不想提起它,越忌讳死亡,它才会变成你心中的魔障,你才会越恐惧这些本该可以面对的事情,死亡和恐惧就是这样被你我的内心引得朝我们张牙舞爪。当我们态度逐渐坦然或学会强硬起来,做好准备直面它们,那么它们就无处遁形,再也恐吓不了我们充实坚强的内心了,知道了吗?”
桂凤埋在我身前恸哭着回答:“可是西西姐姐……我还不能接受……我想要婆婆……我不想要婆婆死……我不想要自己死……也不想要你们有一天死亡……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太难受做不到……你帮助我好不好……我会努力去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
好,我帮助你。我答应了悲伤哭诉的桂凤,她时而扒拉着桂香婆婆痛哭,时而埋在我身上抽泣,直到她哭得昏昏欲睡,便暂时哭昏睡过去歇息了下来。
疲惫红眼的爹和良旌听到我后面所说的话,他们哑口无言,之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承认我说得对。尤其是良旌非常惭愧地面对着我,他亲吻了一下我的额头,轻声肯定地说,我长大了以后真的比他优秀和坚强。
我将桂凤抱到小床上盖好棉被后,才方便对良旌冷静地说,这没什么好比的,我也花了很长时间走出来,每个人在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都不同,谁没有坚强的时候,谁没有脆弱的时候呢?他学习坚强,我学习脆弱;他痛失所爱脆弱,我能坚强地熬过去;他做家务和帮忙的时候坚强,我面对这些事情容易变得乱七八糟想哭……
嗯,是这个道理,你说得非常对。良旌微微点头后,他牵起我的手走向棚户周围,要教我怎么有条有理地帮忙,让我们一起帮忙准备桂香婆婆的葬礼。
为了布置灵堂,我们首先把这里很多杂乱的东西搬走清理出去,还好桂香婆婆收废品时将东西堆放得算是整齐,我们只需要将多余的杂物收拾好,或者挪开它们空出位置。
后来,一脸泪痕的桂凤睡醒后,她似乎又想起了桂香婆婆去世的事情,不能接受的她还是抽抽搭搭哭了好一会儿,哭完了以后,她红着眼睛也帮我们一起搬杂物收拾废品。
桂香婆婆的葬礼只有我们几人和一些街坊邻里前来参加,肃穆的氛围比较冷冷清清,却让我们如愿以偿,大家守灵和出殡的流程以人心来说都处理得细致完美。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桂凤,她阻止了老辈杀公鸡殉葬且用鸡献血祭祀,老人说出风俗理由后。桂凤反问他们,那这种做法和老师所说的古人用奴隶陪葬的本质有什么区别呢?
大人们说,人是人,鸡是鸡,要区分开来。
桂凤再问,叔叔,为什么呢,那么人就不是动物了吗?我们只是恰好比它们聪明和强大,难道不该保护它们或者吃掉果腹,来教会活人珍惜生命和食物吗?吃动物是为了活着,可是不管是用哪个动物祭祀,不都和古人殉葬奴隶的做法本质一样吗?老师说那是愚昧的行为。今天我也在想,为什么想要保护死人就必须白白杀生,这不是和保护婆婆的善举相驳吗?我的婆婆也不喜欢殉葬的事情,她说她小时候从死人堆带着小动物爬出来过,我问婆婆是怎么回事,她死了都不肯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
她的为什么问住了所有人,他们都只能回答小孩子少操心那么多,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是这种习俗。
良旌否定他们的回答说,小孩子问为什么就是在探索世界和成长,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止损,至少她和婆婆不愿意,请大家务必征求小主人家的意见。
小小年纪的桂凤已经有了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的思考,我和良旌主张顺着她当下的想法,由她亲身选择如何体验生命的过程,尊重小主人家和逝者的葬礼。
那些来参加葬礼的人们可怜小桂凤变成了孤儿,他们借着给份子钱的机会,塞了不少投资养育桂凤的额外钱财。
桂凤头披麻戴孝,她楚楚可怜地戴着一顶白尖帽子,一面蹲在那里啜泣着烧纸给桂香婆婆,一面弯腰点头给前来吊唁的人们抽噎着道谢。
起初是她一个人断断续续的哭声,等她终于在灵堂里仰头号哭起来,伤心地叫喊婆婆你别丢下我一个人呀,我没有爸爸和妈妈,你要我一个人怎么办时,后来大家都被这个小孤儿感染得泪流满面,也都真心实意地为桂香婆婆一起哭丧,送老人家一程了。
桂香婆婆按家乡风俗是土葬的,还好这会儿是寒冷的冬季,她的尸体暂时没有很多异味儿,她整个干枯弯树枝似的躯体极瘦,瘦得让我想到了木乃伊,婆婆的皮肤蜡黄又干巴巴的没有丝毫血色,但她的脸色有些变青,嘴巴异常张开得很大,口腔里面像是有一副僵尸的牙齿,牙齿在嘴皮那里有些伸出来,感觉几乎没有嘴皮子了,张开的嘴都往黄冷的僵牙上缩了起来。
桂凤一点儿都不怕,总跑来看桂香婆婆的尸体,她还问我,人死了为什么要张着嘴呢?
这个答案是良旌告诉她的,人去世后,肌肉松弛,没有了神经功能的控制,再无法拉扯肌肉,下颌骨重一些,自然就张大嘴巴了。也有可能是死前呼吸困难。
我们突然都觉得人死了以后,思想文明和记忆消失了,僵硬的躯体就是一个死原始动物,那看起来真不体面。我和桂凤都不想死后张嘴,良旌说那到时候他想办法帮我们把嘴闭上,几个人突然笑了出来。
桂香一会儿想念婆婆就哭哭啼啼,一会儿与我们寻常地说说笑笑。
而周围好心能来参加葬礼的邻里,没有谁忌讳桂凤家里人刚去世,便禁止这孩子去他们的家里,相反,接触过我和青子的他们都热情地邀请桂凤去自家休息,糟粕的忌讳和教条这一次没能阻碍百家之爱与珍惜眼前的美好。
因为那种形式主义的长期守孝制度和忌讳死亡而产生的种种愚昧封建,在本该泰然自若的日子里,理当随着死亡教育的文明进步最终一步步消亡,令活人学会珍惜当下。
青子也从来不喜用千年以来维/稳社会的奴隶制孝道去控制孩童,尽管别人都认为她孝顺,但是她笃定地告诉过我,除了她的家暴男生父常用孝道束缚她以外,她在派出所见到的事情太多,但还没有麻木,物不平则鸣,她很想说一句,中国骨子里的文化流行虐童,并且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是双重虐待。
自古以来孝道大多是无形的利益和捆绑,这种制度被大部分自私的父母用以明目张胆地欺压他们眼中的私有物,为各种私欲想生孩子的他们仗着旧制度仍旧盛行,常常逼迫孩子们为他们自己不够格的选择买单和负责,不止从无愧意和反省改善,并将自己宣扬和包装得多么伟大高尚!
可在暗地里,孝道文化下的他们已肆无忌惮地伤害了多少……从一开始就无辜的被出生没有选择的弱势子女呢?压迫式孝道的背后,造成了何其多孩子的身心和性格受到一生无法忽视根源的痛苦,以及难以填充的窟窿呢?那无数次钉出的血洞,即使有一天被弥补了也始终无奈存在痕迹。
于是这类深受捆绑式孝道熏陶的大人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乃至于被同化的下一代产生的负面教育,无限深渊似的互相恶性循环。
知青的思想和内心里极其厌恶孝道,但是她信仰真正的爱,爱是纯净无杂质的,是父母以身作则教会孩子互相尊重平等的,是在条件范围内尽可能合理自由的,是会教育双方错处并承认错误一起成长,是在需要时鼓励着共情你我的温暖,是倾听彼此心声学会反思和改善不足的精神支持……爱皆是从心底出发流露自然真实的情感,不拘泥于人间的教条和刻板规矩,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无所求的付出,在这样宽容纯粹的爱养之下的孩子,更能形成健康循环的被爱和爱人的能力。
如果爱没有以上的内核精髓,所谓的爱又是不合格父母为利益捆绑孩子打出的虚假幌子。
子女的爱顺其自然回馈给有道德的慈爱父母,至于那些虐童的罪犯不配获得并逼迫受害者原谅他们,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与和稀泥的人全是犯罪嫌疑人的帮凶。青子想着当年三天两头暴打她和母亲的生父,眼神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那是我第一次从向来与人为善的姐姐眼中看到仇恨、充满痛楚和努力释然向前看的复杂目光。
所以自古以来身居上位者的父母和被压制的下位者孩子之间的孝道枢纽,本身已是不平等的压迫,对比文明生活中慢慢有所进步的真爱,孰是孰非一目明了。
虽然桂凤被我与青子所思考的死亡和爱的教育引导着,她也被听进去这些话的邻里而衷心善待,无人驱赶的小孤女在丧事期间睡着百家屋,感觉很是温暖以及感激大家。但是桂香婆婆出殡下葬那天,失去理智的桂凤撕心裂肺地抱住棺材阻挠着,她不肯让婆婆那么快前去乌黑而长满蚯蚓和虫子的土地下,她又是放声大哭,又是求我们让她再看婆婆一眼……
孩子啊,没办法,盖棺上了钉子看不了。爹为难地叹气说。
后来是我耽搁着,不顾任何死板的忌讳,坚持找人再来把棺材上的钉子一颗一颗重新撬开,满足小桂凤的心愿,让小桂凤再见桂香婆婆腐气的尸体一面,使得婆孙俩好好地甘愿彻底道别,等桂凤哭够了,她才勉强同意再次盖棺。
在这些方面,我始终坚信,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当以活人的当下为主,而珍惜眼前的时刻。
桂香婆婆下葬后,桂凤再次郑重地与老人家道别,最后她又向我们所有帮忙办丧事和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磕了头,大家想着桂香婆婆的遗言,人们纷纷拉起小桂凤,即刻教她平等的互相鞠躬敬礼与将来得顶天立地,她抹泪沙哑地说:你们是我的恩人啊……从今往后小凤一定会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你们耐心等我长大了变成一只凤凰回馈社会……回报大家……
在办葬礼的期间,我把永安小叔的故事讲给了桂凤听,目前我只能告诉桂凤,读书学习是改变命运最起码的方法。当我们面对黑暗,拥有一颗坚韧不退缩的心和意志力是更重要的,然而这都很需要用知识来铺垫,让我们更易理解如何成长。
善良的她听哭后,学习着周总理和永安小时候那样,她掷地有声地立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来如果她看见有人再欺负永安那样的孩子,她发下誓言,到时候她必须要用自己读书出来的力量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