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初到药铺 ...

  •   方家的药铺闹中取静地开在紧邻街市的一个铺面,算不得极大,但规模也不小。坐堂的大夫温和有礼,站柜的学徒应和对答也并非粗鄙市民可比,这般看来,方家也算得经营有道了。阿遥进门时,有跑堂的小童来问话,听得他是小少爷带回来的人,倒不敢怠慢,只叫他稍候片刻,听大师傅安排。那小童一会儿就又回来,领他穿过前面的厅堂到了后院。
      后院的空地里打了一眼井,另种了些不知什么品种的植物,三面都围了房子。那小童领着阿遥进到正中的一间厅堂,敲了敲门,“大师傅,小少爷带回来的人来了!”又听得屋内有个声音缓缓道:“嗯,叫他进来吧!”小童应了声,示意阿遥自己进去,便退开了。
      阿遥进了门,看是个中规中矩的厅堂,主位上坐着位老人。一身藏蓝色的长衫,穿在老人身上,却并不显暗沉,倒衬得他沉稳干练。
      “阿遥给大师傅见礼!”阿遥只略略看了眼,便俯身行礼。
      “嗯,无需多礼!你就是杰少爷带回来的孩子?看着倒不像普通人家的,怎么来做学徒?听闻老爷原是想要你去陪杰少爷读书的,岂不比这个好。学徒可辛苦啊!”老人一开口,句句说到点上,言辞犀利,偏语气里透着和气,并不叫人难受。
      阿遥直起身子答道:“阿遥虽是寒家子弟,也知人贵有自知之明,读书这上头阿遥的天分有限,且并不是志向所在。若说将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光景,亦非阿遥所求。做学徒虽不易,却是实实在在的一门手艺。阿遥所求,不过是有门手艺傍身,得以安然度日。”
      老人闻言看了看阿遥,叹了口气:“倒是实在话!只是你小小年纪,正是张扬肆意的时候,怎的说出的话却暮气沉沉?平民布衣固然该知福惜福,却也不必过于拘谨,须知你正是少年时候,将来的前途全未可知。若你想出人头地,只管去学堂里尽力。但你若真的想好要从学徒做起,甚或将来行医济世,自然也可以留下来。”
      阿遥知老人这便是允了自己留下的事,遂俯身道谢。老人似惋惜般叹口气,并未多说,只叫阿遥出去,门口小童自会带他安置。
      出了门,阿遥和小童说了大师傅交代的话。小童便知道阿遥是留下了,遂笑着在前面带路。边走边和阿遥说铺里的情况。
      说起来这家药铺的规模在京城也算不上大的,只算中等。前面大堂里有两位大夫坐诊,站柜的学徒两个,在地上打杂的药童两个,还有三个学徒在后堂的小药间里做些分药、配药之类的活计。大师傅听说是当年老太爷还在时就跟着方家的掌柜,现在虽年纪大了,可理事还是一把好手,因此是药铺里东家之下的第一人,就是老爷少爷见着大师傅也得敬着的。领路的小药童,平日里就做些端茶倒水领路传话之类的活计。眼前这个,叫南星。
      说着话儿,南星把阿遥引进了向西的一个小间,屋里放着两张小床,除此外只有简单的一张桌子四个凳子,墙边立着两个柜子,此外再无其他。南星说道:“阿遥哥哥,你来的巧了,前儿刚走了一个人,你就来了,正可好住在他的床。同你一屋的是少江哥哥,他现在药间里择药呢,等中午你就看到了。你先把东西收拾好了歇一会儿,等中午卢管事回来了看他怎么安排你。旁边这几间都是咱们几个的住处,对面是账房和大师傅的住处,你平时无事轻易不要过去。”
      阿遥等着南星说完这番话,道了谢,就自在屋子里安置。他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过是几件随身衣物,看没装锁的箱子空着,把衣服向内一放就算是收拾好了。一时坐在屋内发呆。
      想想小杰今天第一次去私塾,也不知是怎么个情况。他在山上随着师父和同门师兄弟学的多是些武艺,虽然也跟着识字,但和这种为考功名的私塾学堂到底不一样。以小杰那么活泼的性子,怕要在这学堂里好好打磨了性子才能过得容易些。古代的孩子们过得着实不轻松啊!
      阿遥想想小杰,又转而想到今天出门来时,小灰也是想要跟着的。但现今不比当初,阿遥自己过日子时自由自在,自然可以养只狗养只猫。可现在他是在别人的地方打工做学徒,怎好再养宠物的?无奈只得把小灰留在方家。想到他走时,小灰那个被遗弃的表情,阿遥心里也不自在——到底是为了跟着他来的,就这么把它抛在方家,他自己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况且小灰原本是自由散漫惯了的,又有那么一副大爷脾气,在别人家的屋檐下,只怕也不会好过……不然,还是想个法子把小灰接过来吧?找小杰对个说辞,说是先放在药铺养着……或者先把小灰放回山里,等他能自立门户租个院子住时再把小灰接来?嗯……,怎么都不妥当……唉!早说不该有牵挂,看这许多麻烦真真是琐碎!算了,下回碰到小杰时问问看吧!
      恍恍惚惚的工夫,中午就到了。一时厨房做好了饭菜,卢管事回来,与大师傅陪着两个大夫在厅里吃饭,他们几个学徒并药童在院子里拼了两张桌子。那几个学徒里,站柜的那两个稍大点,一个叫泽亚,一个叫泽青,是兄弟俩;和阿遥同屋的是个冷清的少年,就是少江了,还有两个学徒,一个看着很是清秀,叫连生,另一个看着只比药童大一点,古灵精怪的,叫轻筠。还有一个小药童,却是个憨厚老实的,叫北沙,倒和南星一样,都是药材的名字,想是来了药铺才改的名字。
      阿遥一时被多出来的这些名字和人脸搞得有些儿乱,没奈何,只好日后慢慢认。好在他一直就是这般,认人慢的很,也习惯了。只和各人打了招呼,说了说话儿,一桌孩子叽叽喳喳地一餐饭吃得倒热闹。
      少一时,孩子们饭毕,把碗筷收下去,桌凳收好,就各自回屋歇了。阿遥跟着少江也回了屋子。少江把洗漱等物都指给阿遥看了,再无他话,歪在床上歇息。阿遥也不是多话的,正喜药铺里怎的还有午睡这一项,却听门外南星唤他。出门看时,原来是卢管事等人午饭过后,叫他去说话。
      阿遥于是又进了先前那小厅,抬头看时,大师傅,卢管事,并两个大夫分坐两侧,正就着茶水闲谈。见阿遥进来,众人纷纷望了过来。
      阿遥俯身行礼道:“见过大师傅、卢管事,见过两位先生!”
      “快起来吧!倒是个好孩子,大师傅看人的眼光真是没得说,看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说话的是两位大夫中穿青衣的那位。阿遥直起身子看时,那大夫看起来年轻得很,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面目俊秀,举止温柔,只眼尾稍稍上挑,倒有些桃花眼的味道。
      “呵呵,苏大夫过奖了!阿遥这孩子看着不错,可惜却不是有大志的。老爷原本想要他去陪小少爷读书,偏他对经济仕途一丝兴趣也无,却要学门手艺糊口。这才到了咱们这儿。这孩子以后要是真的有所成,还得靠苏大夫和黄大夫的指点啊!”大师傅笑呵呵地应答,话音儿里透着谦虚。这倒是出乎阿遥的意外,他还不是很能适应大师傅这种自家家长的态度。
      两位大夫连道不敢不敢,几个人又推来推去地客套。厅里唯一一个阿遥没见过的就是早间出门办事的卢总管。这卢总管是个快四十岁的中年人,言谈举止间对大师傅透着恭敬,却又带着亲近,叫人看得奇怪——这并不是一般的同事关系该有的态度。阿遥在厅下站着站着,也没得插话,只好在一旁听着共事的这几人互相客套。忽听得卢管事问道:“阿遥你今年多大了?可有姓氏?”
      阿遥规矩答道:“回卢管事,阿遥姓苏,今年十五岁。”
      “哦?你也姓苏?那和苏大夫可要好好亲近亲近,说不得你们几百年前还是本家啊!”卢管事闻言笑了。
      苏大夫这时也有了兴味,“阿遥你也姓苏?呵呵,这可真是巧了!你是哪里人氏?家里还有什么人?不必拘束,好生说话就是了。”
      阿遥听他这般说,也就回道:“是。小子也不知道家乡何处,只知道小时候逃难到了祁山,自此在祁山长大。这些年也打听着亲人,但因不知故乡,也不记得双亲名讳,因此也难得消息。”
      “唉,倒是个可怜见的!你也不要急,总归你是吃过苦的,以后只会越来越好。亲人也不要停了寻找,只慢慢寻问,到底京城消息快些,兴许就能找到。就算找不到也不怕,以后有事你只管来找我,只当我是你远房表哥,岂不好?”苏大夫倒是个好心人,听阿遥编出这番说辞来,立时能这般说。且不论真有事时怎样,只现在这番话,可见他是个心善的。
      “呵呵,好了,苏大夫,先不说这些吧!哪里就有什么事情了,再说就是有什么事情,还等得到你来帮忙,大师傅卢总管这里先就把事情做好了!咱们还是问问阿遥以后做什么事情,你啊,多教教他就是帮他了!”黄大夫见话题越说越远,赶忙插话。
      这时卢总管也开口道:“阿遥是识得字的,早先也在山里认了些草药,但这些在咱们这儿还是不够。还是按老规矩,先从地下打杂开始。阿遥你先不要着急,只在大堂里看好人来人往,照顾好两位大夫的笔墨,客人来了也要迎送,端茶递水这些,都要靠你自己去做,不要等着人来唤你。闲时就和泽亚他们学学认认草药,等过一阵你学好了再调你去学别的。可记着了?”
      阿遥一一点头应了。又陪着说了会儿话,就被放了出来。少一时,各人又各归各位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