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金兰之谊  ...
            
                 
                
                    - 
                          永安候府忙着池鱼的亲事,凤羽凝也时不时的去看看帮帮忙。天气逐渐炎热,凤羽凝也不想出门走动,经常在家里看账本,或者翻墙去找萧玉聊天。
 
 萧玉最近会做不同的冰酪、冰水,好喝不腻,凤羽凝经常过去蹭吃蹭喝。
 
 “南召的和亲队伍已经出发了,沐云熙的人也都安排好了。前日还收到了来自天启的信,说是天启的灾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除了我们送去的粮食,百里岐也大开国库,他现在肯定很肉疼。”凤羽凝刚吃完一份冰水,还想再来一碗,被萧玉拦下来了。
 
 “已经吃了两碗了,再吃就该不舒服了。”
 
 凤羽凝撇撇嘴,嘴里嘟囔:“在家里母亲和哥哥管着我,在这儿你也管着我。”
 
 萧玉无奈地笑笑,但并未松口。“李正林前两日被弹劾,眼下坐不住了,正在四处走动呢。”
 
 “不过是秋末的蚂蚱,蹦哒不了多久。”
 
 话语间,谢暝走了进来。
 
 “大哥。”谢暝手里拿着一张信纸,跑来递给萧玉,他已经知晓凤羽凝和他们的合作,也没回避。
 
 萧玉打开信纸一看,“百里嵩死了。”
 
 凤羽凝皱眉惊讶,“死了?!你的药现在应该还不足以让他致死啊。”
 
 “是醇王妃。说是百里嵩从大顺回去后生了场大病,身体一直不好,醇王妃一直侍奉左右,可前日有人去叫百里嵩起床,发现百里嵩已死,王妃瘫坐在旁边,手上拿着把带血的匕首。”
 
 谢暝怀疑道:“当真是这王妃杀死的百里嵩?”
 
 “八九不离十,我们的人回话,说安排在王府的人一直按量给百里嵩下药,现下还不致死,仵作给出的死因也是死于刀伤。听说王妃当场就招了,说是自从嫁给百里嵩之后就一直被虐待,百里嵩对她动辄打骂,她在王府每天度日如年,如今终于不堪受辱,趁百里嵩生病在床杀了他。”
 
 这倒是在他们意料之外。按他们的计划,百里嵩应当在两个月后病重而亡。如今百里嵩提前死了,于他们而言影响不大,不过倒是可以提前料理李正林了。
 
 凤羽凝想起之前在天启见到的醇王妃,面色苍白,眼神暗淡,坊间都说醇王专情王妃一人,对王妃百般宠爱,她当时就怀疑这传言有假,只是没想到醇王妃这般可怜。
 
 凤羽凝没忍住问道:“那天启待如何处置王妃?”
 
 萧玉迟疑了两秒,开口:“秋后问斩。”
 
 谢暝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也是个命苦的人。”
 
 萧玉倒是没太大感触,“都是各自的造化。如今,我们可以料理李正林了。”
 
 谢暝疑惑:“现在就处置?百里嵩背后不是还有天启的皇帝吗,不等他和李正林之后的动作了吗?”
 
 “百里岐自然是要盯着,但李正林已经没有价值了,他之前一直是为百里嵩做事,在百里岐那儿还排不上号。如今他主子死了,他现在肯定坐立难安,我们可以现在行动,打他个措手不及。”
 
 凤羽凝神情严肃,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好,到时候我会让人配合你。”
 
 两日后,百里嵩的死讯传到大顺,被不少人作为饭后谈资,大部分都在唏嘘王妃的经历,还有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百里嵩私底下是这样的。
 
 听说这个消息的,还有礼部尚书李正林,他正在家里急得给天启去了好几封信,结果被韶王当场捉拿。
 
 原来是有御史举劾李正林贪赃枉法,里通外国,与天启勾结,行卖主求荣之举。韶王奉命探查此事,在尚书府当场捉拿正与天启写信的李正林,李正林抵死不认,可韶王殿下在其府内发现密室,密室中全是他这些年来收受的贿赂,以及特制的天启腰牌。
 
 证据确凿,李正林见狡辩无果,竟开始破口大骂,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全都骂了个遍,萧玉当场就让人割了他的舌头。
 
 后来,李正林因叛国罪被处以极刑,查抄全家,家中男丁全部流放,女眷打入贱籍。
 
 当年流云家的遭遇,终究是报应到了他自己身上。
 
 这日午后,灰蒙蒙的云层如同厚重的幕布,将太阳死死压在天际线之下,白昼如同被墨水打湿的宣纸,空气闷热的让人难受。
 
 凤羽凝坐在马车内,看着对面的流云,“都打点好了,你只能进去半个时辰,速去速回。”
 
 “多谢郡主。”
 
 凤羽凝看着流云走进大理寺,心情复杂。流云十年大仇终于得报,不知以后有何打算。
 
 萧玉正骑在马上,看她掀起车帘神情复杂,心里大概猜了个七七八八,开口想分散她的注意力。
 
 “她就是你那个很重要的朋友?”
 
 凤羽凝点头,“我很早就认识她了,是她让我知道,原来我大顺表面歌舞升平,却有人被世道压弯了腰。有些官员看似清正廉明,背地里却肮脏不堪,造就了多少冤情。”
 
 萧玉看着她,认真地说:“但她很幸运,遇到了你。”
 
 凤羽凝冲他笑笑,“我那泡茶的手艺就是她教我的,人们总说我的茶艺有多好,却不知她的茶艺才是真正厉害。”
 
 不到半个时辰,流云就出来了,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流云走出大理寺的那一刻,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大雨倾盆而至。
 
 流云走在雨里,脑海里还想着李正林绝望的神情,耳边是哗啦啦的雨声,流云忽然笑起来了。
 
 她府中八十六人的血仇,终得报还。
 
 凤羽凝看她站在雨里不动,只是笑着,连忙撑伞走过去,将她扶上马车。
 
 凤羽凝坐在马车里,拿出备用的毯子给流云擦头发,也没多问,只让人驾车先送她回去。
 
 送回流云后,凤羽凝跟着萧玉来到韶王府。
 
 如今正值盛夏,暑热难耐,凤羽凝一进去就坐在冰盆旁边,萧玉这书房她都来过好几次了,熟悉其中的构造。
 
 “如今百里嵩已死,李正林也料理了,你接下来打算如何?”凤羽凝一边扇扇子一边说。
 
 “先按兵不动吧,天启的人还没回信,先看看百里岐的反应。”
 
 凤羽凝盯着他看了几秒,“你今天兴致不高啊,有什么事吗?”
 
 虽然萧玉与平时无甚差别,但她就觉得萧玉说话的语气和感觉没有平时那么放松。
 
 萧玉冲她笑笑,“无事,只是看你朋友大仇得报,心里有些感慨。”
 
 凤羽凝猜他可能是想到了先太子和先太子妃,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想了两秒,拿起萧玉放在一旁的玉箫,“我可以吹吗?”
 
 萧玉自然同意。
 
 于是凤羽凝拿起玉箫,回忆着以前学习的曲子,不甚熟练地吹起来。
 
 很简单的一首曲子,萧玉很早就会吹,但眼前人略显笨拙地动作,努力想安慰自己的模样,萧玉看着看着,嘴角渐渐上扬,最后直接笑出了声。
 
 凤羽凝听到他笑出声,以为是在嘲笑自己,直接撂挑子不干了。放下手皱眉看他。
 
 “怎么?我吹的有那么难听吗,至于笑出声吗?”
 
 萧玉赶紧正色道:“没有没有,很好听,真的。”
 
 “哼,我才不信。”凤羽凝直接把玉箫放回去,发誓再也不要当着萧玉的面吹了。
 
 萧玉看她粉白的小脸皱成了小包子,只觉可爱,一时没忍住,又笑出了声。
 
 这下凤羽凝彻底被惹恼了,自己好心吹箫安慰他,他却笑话自己,皱眉指责萧玉。
 
 萧玉心里一边觉得可爱,一边解释了两句,可惜凤羽凝不听,萧玉只能暗自遗憾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听到她吹箫。
 
 “算了算了,不与你说了,我要回去了,后日中元节,我答应流云要同她一起去放河灯,先走了。”
 
 凤羽凝说罢摆摆手离开了。
 
 萧玉送她出去,直到凤羽凝翻过墙,他的目光才舍得收回来。
 
 中元节又叫鬼节,按大顺习俗,晚上会在河里放河灯,据说能为已逝去的鬼魂照亮道路,使其能顺利返回阴间。
 
 小时候没钱,他和谢暝买不起河灯,他们就自己做河灯,可他们找不到什么好材料,也没学过怎么做,做的不好,每次在河上漂一会儿就会散架,谢暝每次都会伤心地哭很久。
 
 后来萧玉就翻墙偷偷看专门卖河灯的匠人做河灯,看了两天,总算是能做出一个像样的河灯。从此他和谢暝每年都自己做河灯,没有别人的那样华丽,但他们两个都很满足。
 
 今年也是一样,萧玉提前做好了河灯,白玉兰形状的,他母妃生前最爱的花。
 
 正巧这是谢暝进来找他,“大哥,后日是中元节,你的河灯做好了吗?”
 
 “做好了,你呢,今年有做成了什么鬼样子?”
 
 谢暝做河灯的手法不如萧玉,以前还会让萧玉帮着做,后来就逐渐自己学着做,说是要自己亲手做的河灯才能让祖父和其他家人满意,只是每次做的都不太好看。
 
 “什么话这是,我今年特意找了匠人学着做河灯,比往年的都要好看。”
 
 萧玉不置可否。
 
 两日后,凤羽凝和流云一起来到护城河边放花灯,流云放好花灯,双手并拢闭上眼,在心里和家人说话。
 
 凤羽凝也放了盏花灯,她很幸运,身边没有亲近的人去世,她这盏灯是放给那些等不到自己亲人的孤魂,愿他们早日安息。
 
 每年中元节,护城河附近都会举办庙会,百货云集,摊位一个接着一个,日常所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百姓通常和家人们一起,放完河灯之后往往会逛上很久的庙会。且皇家恩典,中元节没有宵禁,可以热闹一整个晚上。
 
 凤羽凝和流云沿着街巷逛庙会,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停下来买。
 
 凤羽凝看流云此刻的心情似乎不错,问她:“眼下你大仇得报,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流云听她这话,知道她关心自己,故意说道:“怎么,东家这是嫌我吃的多,要赶我走啊?”
 
 凤羽凝气笑,“说什么呢,我这不是怕你报完仇了,不想在我这儿干了吗。”
 
 “只要你不赶我走,我就一直在这儿,替你打理沁雅小筑。”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破,但凤羽凝知道,流云这是放下往事,要向前看了。
 
 凤羽凝心里是开心的,她前日和萧玉说,她和流云很早就认识了,流云教她泡茶,让她认识到了世间百态。
 
 表面上看她们是主仆,是流云受制于她,但她们其实更像是挚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