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六十六章 ...
-
管事很快便拟出一份还算是合格的文书,用的自然也是从书馆中购得的纸张,交由蒙禧确认。略作更改之后,这一封文书便被递了过去。
原本以为要耗费些时间,没想到第三天上午便有人过来通知,说是城中的主事有请。
“这么快?”管事有些惊讶,但还是将消息告知了正在屋中小憩的蒙禧,略整理了一番仪态之后便跟随前来通知的人一起往城府旁的房舍中走去。
这里从外面看与那些店铺没什么区别,进去才发现内有乾坤。
看起来应当是专门用来商讨事情的地方,被分为了几个不同的厅堂,每间屋子中都有小塌和桌案,旁边已经有人烧水倒茶,桌案上还有些点心。
“请进。”
听到门口的脚步声,原本屋中的人道。
管事将门推开,瞧见的便是这些日子已经有些习惯使用的桌案,背光处坐着一个人,正拿着茶壶给面前的茶碗添水,看起来倒是已经在这里等待一段时间了。
蒙禧略微点头,然后在对面的座椅上坐下,管事原本想站在后面,但在她的眼神示意下暂时走到了门口。
“久等了。”
来人起身将窗户打开,原本还有些昏暗的屋中变得明亮了些,也瞧清楚了这人的容貌,竟然是一名年纪不算小的老者,瞧着十分和蔼的样子。
商讨要紧事情反倒不能在密闭空间,反而是这种视野开阔的地方最佳。
“无碍,是我早到。”何玧自然知道驿馆和这边的距离,按照脚程估计这人也是听到消息便启程,谈不上耽误时间。
平常这种事情一般交给几个学宫的学生,最多找从事在旁边瞧着,这次倒是宋锦特意拜托,他也想知道这人有什么名堂。
两人对视一眼,明白彼此都不是三言两语能糊弄的,也就没有直接商讨货物的事情,而是闲聊起来。
站在门口的管事也被招呼着去一边的桌椅上喝茶。
*
闻仪轻咳,将那些信件收了起来,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
“那些种下去的东西怎么样了?”
她现在多半心神放在了这些植株上,有部分似乎是观赏类的植物开了花,干脆以在到了城府还在建设的花园之中,还有些味道熟悉但是外形陌生的,需要等秋日才能知道究竟是些什么。
“已经生了新芽,那些种子也发芽了一部分。”手下人回复。
比起那些植株,这些种子有一部分似乎并不能发芽,也不知道是还在休眠期还是条件不对。
“我过去看看。”
闻仪站起身,跟随着人往种植这些作物的院落中走去。
这边的人都是特意召集的擅长养护花草的工匠,也有些有种植心得的农人。虽然也免不了因为观念不同导致的争吵,整体而言还算是妥当。
“就这样便可以,若是有些不发芽的多尝试些方法,不用担心对种子造成伤害。”这些东西不算是珍贵,也不用小心翼翼,若是能种活自然最好,不能适应这边的水土也无妨。
她的目的还是棉花以及那些口感更好、可以充当粮食的作物。
虽说按照规律那些更好的品种或许还在远洋,但类似的植物总还是有的,多地并行萌发的概率较高,只不过当地人有了更好的选择没有驯化该种作物。
现如今主要的作为仍旧是豆和粟,各种衍生的豆制品也在平邑等地很受欢迎,在肉食不够丰富的时候能够起到替代作用,手艺好的厨子也无师自通摸索出将其处理成不同口感的方法,算是食肆中极受欢迎的菜品。
当然在工坊和水磨推广之后种植麦的人也多了起来,面食也成了不少人喜爱的东西。
蔬菜则主要是山间的野菜和萝卜之类的,东边也有些藕,平邑这些地方见到的不算多,各种瓜类和菜暂时还没见到踪影。
树棉和木棉倒是能寻得踪迹,但是同草棉或者陆地棉相比实用性并不强。还有芝麻,先前去长余的时候并没有寻得踪迹。不过在她形容过后有从边陲来的商人说见过,也不知道那人会不会下次带着些过来。
姚文君前段时间托人运过来些树苗,多半是驯化过的枣、杏和桃树,纪地对于这些东西的培育似乎格外擅长,信件中提及不少地方甚至山上会有不少无人采摘的果子,都被鸟雀啄了去。
闻仪嚼着装在罐子中的果干,兴许是没什么带着甜味的作物,这些果干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甜食总是会让人心情愉悦的。
“若是有机会,总还是要派人去寻找。”闻仪点头。
她虽然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很多年,但对于势力范围之外的地方并不算了解,现如今的舆图绘制起来极其麻烦,甚至有很多地方没有记载的习惯,口口相传的漏误实在是太多。
大家也都将这些东西视为机密,除非彻底攻占下来,很难获取到某地舆图。甚至有些人在兵败之前还会一把火烧掉这些,防止敌人根据此快速推进,就像是奉邑一样。
不过南边息国已经自己乱起来了,眼看着南寻都不用带着兵卒过去,兴许那些家伙就会投诚,到时候可以让学宫中擅长绘制的人慢慢来。
传回来的消息是那位将军已经被亲信背叛,身家性命难保。南寻有些唏嘘,感慨英雄末路,但也松了口气。
拔除了息国之后他们南边就是一片坦途,也能图谋周边的地方。
*
蒙禧等人返回路过奉邑的时候车架甚至多了不少,上面满满当当都是各种物品,看起来收获不少。
闻仪正巧在城外勘定适宜新建沟渠的地方,看到蒙禧手下那位有些熟悉的管事,也走过去打了招呼。
在平邑的时日,几人总算是知道了闻仪的身份,此刻这位管家多了些拘谨,倒是蒙禧仍旧笑着打了招呼,走下来同闻仪一起在路旁的小摊子上喝些粗茶。
“那些地方还不错吧?”
闻仪看了眼后面的车架,有一部分是自己熟悉的样式,大概是平邑的商队,当中还有自己认识的人。
虽说先前多是手下人夸赞平邑等地,但闻仪倒也想知道真正外来的人对于这些地方是怎么看的。
蒙禧点头,“不虚此行。”
不过还是闻仪的身份更令人震惊一些,瞧这人并没有提及的意思,她也没有将话题扯到这方面。
“回去要耗费的时间不算短,我们准备在这里休整一番。”奉邑也算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比起那些不知根底又无城墙和兵卒护卫的村落好上不少。
这次携带这么多东西,自然不会再在那些村落中停留,那样只会引人觊觎,甚至给住在那里的人带来无妄之灾。
“这趟兴许还要绕路,但兴许不久之后奉邑到长余就近很多了。”闻仪似是无意地感慨了一句,“到时候就方便多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蒙禧也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闻仪不会拿这个逗人玩。
“到时候运东西过来也方便了很多。”蒙禧看了看又大变样的奉邑,发自内心地感慨了一句,“这些泥石当真是神奇。”
闻仪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瞧见正有人拿着木桶对新城墙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饮了一口茶水。
蒙禧等人此次只是在这边略作补给,但没想到离开的时候队伍中又多了不少人,原本同她们一起过来的闻仪坐上了比上次整洁宽敞了很多的车架,再度跟随商队出发。
这次带着的人自然多了些,加上平邑商队那些,总比上次安全了很多。
“这次换我做东,你可不要推辞了。”蒙禧将车架的窗子打开,同不远处的闻仪说道。
“这是自然,我也不会同你客气,只怕不要不耐烦才好。”
这次闻仪一边前行,一边修改上次的地图,将某些错误的地方改正。这东西蒙禧手下也有人负责,不过多是记在脑子里,现如今有了纸张,倒也开始试着绘制,也初见成效。哪怕没有人带领,只要队伍中有能看懂地图的人便能较为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蒙禧等人的队伍面对其他商队的经验比起平邑多很多,路上遇到的流寇喝盗匪则多由闻仪这边的人处理,也算是互相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双方管事也经常聚在一起,交流些账目方面的经验。
作为还算有名的商贾,蒙禧在长余自然也有院子,平常哪怕无人也会打扫着,回来便安排了院落给闻仪等人居住。
出门一趟,原本的关系也要维护打点,尤其是他们这些商人原本就处于被剥削的底端,若不提前用金钱处理好这些就只能吃下各种暗亏,最后也免不了大出血。
好在这些都可以交给管事去做,自己誊抄一份礼单,趁着傍晚送过去便可。
蒙禧做这些的时候也没有刻意避开闻仪,她能感觉出这人更多的是好奇。想来以闻仪的身份,应当是没遇到过需要做这种事的时候,倒也解释了一句:
“长余这边乱些,换做其他城邑,每年做一次便也可。”大多数时候是跟随岁贡一起,或是生辰。
这是实话,其他地方虽然也有人为难,但更多人还是会将她当成资源,毕竟现在起事或者遇灾免不了钱财人丁,偶尔暗示提供些钱财上的帮助,剩余的时间也算是安生。
闻仪表示能够理解,蒙禧这才回来几日,递上各种帖子的人就不少,但大都是临时邀请,她也就派人按照规制送去礼物,毕竟对面的意思就不是让她人去,东西到了就行。
这次倒是多亏从平邑带回来的那些新奇玩意儿,这些东西在这边的价值极高,捡出些精巧的送过去,彼此都算愉快。
这次过来并没有人携带农具或是水车之类的东西,反倒是集中于各种产物,例如皂和加工过的食物,还有不少装订过的书籍和几车纸张,这里面大概有宋锦等人的考量,闻仪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这里还是最适合的,其他地界都没这里方便。”闻仪叹了口气,她们若是想也分一杯羹,少不得也要这么做,毕竟这里可不是平邑那些自己能做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