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

  •   等待的时间总会让人有些焦躁,尤其因为下雪使得运输物资线路遭到阻断的时候。

      此时事务厅中全是纸张翻动的声响,似乎试图以此遮掩什么,伴随着的是有些熟悉的询问声:

      “派遣出去的人有回信吗?”

      宋锦询问轮换值守的兵卒,脸被冻得有些红的兵卒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上午轮值的时候并没有瞧见回来送信的人。

      事实上现在连那些鸟雀都已经见不到了,更别说人或是车马。远离城邑之后就会辨认不清方向,先前派出去的人都是因此返回,好在短时间中车辙印没有完全被掩盖,总算是没有迷失方向。

      这已经不是宋锦第一次问,但很明显这次得到的回复仍旧是不知道,此事也急不来,只能叹了口气,挥手示意兵卒离开。

      “知道了,你让接下来的人多盯着些,有什么情况立刻告诉我。”

      前来汇报的兵卒领命离开,屋中其他人也没有对此发表什么看法,但神情中的担忧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

      这一场暴雪来的急,尽管有了些准备,平邑这边仍旧在短短一两日便被白色覆盖,道路城内还算好,城外的道路和田地已经分辨不清。

      不少人家趁着白日有阳光的时候出来清扫房顶上的积雪。尽管新建造的房屋能够承载这些,但以防万一做这些至少心中更安稳。

      外面的雪还没有停,宋锦派人出去先将主路清理出来,方便城中的人出行,再将城府和工坊上的积雪清理掉。原本准备出发的商贩也暂停了动作,等风雪停歇再计划着返程。

      流经城邑的河也结了一层薄冰,眼下正有人试着用工具打破还不算厚的冰层,至少破开一个口子,方便取水日常使用。还有放置水车的地方也要及时清理挪动,免得那些设备受到损害。

      饮水多是去城中水井旁取粗略过滤后的水,倒没受什么影响。

      城中的大夫也极其忙碌,除去配药,还需要根据记录通知手底下的学徒及时给不少人家送去。

      这段时间城中染了风寒的人着实不少,冬日多窝在家中,受寒也容易打喷嚏,不少人一家子都传染才发觉是染上了风寒。最开始还挪到城外专门的馆舍,控制不住之后干脆记录下来,每日派遣戴着简易口罩的人挨家挨户看情况怎么样,顺便送药物和吃食。

      当然极其严重的还是要统一医治,不同症状的也要隔离开,减少交叉感染。

      闻仪也不幸中招,事务厅中空下来的位置也多是因为风寒。好在大概因为基因已经经历过不少病毒的筛选,只是精神不太好。为了不传染给事务厅中剩下的人干脆留在后院自己的屋子中,每日等着人将饭食和药放到门口。

      原本输想着找人照看一二,但看闻仪确实并不是太严重,态度也挺坚决,也就叮嘱一旦症状变严重就迅速去医馆。

      “好。”闻仪的声音有些沙哑。

      屋中黑毛猫咪听到声响也没有动弹,只是慵懒地在毛毯上翻了个身,烟道提供的热量让它十分舒适,加上因为风寒闻仪只将窗子开了一条细缝透风,比起其他地方暖和不少。

      原本闻仪是不想让鱼丸接近自己的,虽然人和猫的感冒病毒没有什么关联,但不能排除自己身上可能带着些其他病毒。

      但闻仪能阻止输等人,却阻拦不了一只执着的猫咪,将它抱出去几次,一转头却瞧见黑色的身影已经又待在屋子中,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好在过了几天发现鱼丸并没有打喷嚏的迹象,想来自己这次只是单纯的风寒。

      别的不说,有些晕的时候有一只暖和的猫咪抱着是真的很舒服。

      宋锦找了名学宫过来帮忙的家伙将每日重要的事情总结誊抄,在送饭食的时候一并带给闻仪,是以她也知道平邑和周围断了联系的事情,不知道新邑那些地方是否也是如此。

      事实正如预料中最差的情况一样,这一场寒潮覆盖了极其广袤的区域。不止闻仪和姚文君所在的这些城邑,纪国和息国残存的地方甚至于更南边也遭遇了同样的灾害。

      而且因为那些地方往年并没有这般寒冷,对于暴雪的应对措施不足,房屋被积雪压塌,无数人无法抵抗寒冷而陷入沉眠。

      因着雪还在不断下,除去同平邑不远处山中驻扎的兵卒取得了联系,其他地方的道路仍旧是不通的,派遣出去的人也无法辨认清楚方向,只能等雪停再做打算。

      闻仪抱着鱼丸隔着窗子看外面的雪景,手边是温着水的小炉。

      院子只是几个时辰没清理就又被积雪覆盖,等青蘋等人回来还要重新打扫。工坊这两日加急制作了专门清理房顶上积雪的长杆,下面连接了一块粗布,虽比不上薄膜来得丝滑,但至少不用攀高,城中的住户都十分满意。

      前几天有不少人攀爬房顶的时候毛手毛脚不小心摔伤,眼下腿还不能动弹,没少被邻里笑话。

      说笑归说笑,住在周围的人还是好心提拎着些东西去看望一二,不过本人不是很想露面就是了。

      闻仪也听说了这些有些好笑的事情,虽说写在纸上减少了几分言语转述的诙谐,但脑补一下画面也很有意思。只是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究竟怎么样了,多些有趣的故事没什么,有足够的吃食和能保暖的物品最为重要。

      被宋锦和闻仪惦记着的姚文君此时正瞧着不远处的山,颇有些苦恼。

      平邑这些地方只算是被覆盖了道路,非要走也不是不行,而她这边则是直接被雪封在了山中的城邑内,若不是补给带的足,想来就要冒着风险返回运粮。

      “将军,其他地方还没有消息。”手下人汇报了相同的消息,其实也不意外。

      不过对于雪灾也有过预案,只希望那些人能够解决遇到的困难,此时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城邑中暂且避险。城中不少住户的房屋也被雪压塌了,这边火炕也不算普及,姚文君干脆令人将几个空置的仓库收拾了出来,供给无家可归的人暂时休息,每日提供些粥水。

      也亏得人较多互相拥挤着算是保暖,加上放了几个行军带着的火炉,总算是没出什么悲剧。

      姚文君和手下目前居住的是某位富户逃离之后的宅邸,这里足够大,里面的金银细软虽已经被带走,但基础设施还在,略微疏通下烟道之后便能够使用。

      倒也留下几名看家的仆从,不过在城邑易主的时候便悄然离去,只剩下几名洒扫仆隶。

      这些人姚文君是不会用的,不过也提供了份活计——替居住在仓库中的人准备食物和帮助,也算是合适。

      会客厅被闻仪改为召开会议的地方,利用府库的木材临时打了桌案,她将地图摊在上面,开始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

      这一场雪不仅打断了她们这边的进攻和布置,也对对面造成了伤害。对面的几个城邑原本就缺少粮食,现在还遇到严寒,就是不知道那群人会选择殊死一搏,还是放弃抵抗弃暗投明。

      多半是前者。

      在座的副将参谋和姚文君的想法一致,都到了这个地步,投降已经没什么意义,残留的几个城池也不能为国君争取到足够的利益。只不过现在雪还没有停,辨认方向和掩盖行迹都有些困难,等这停下后就要做好应敌准备了。

      姚文君这段时间十分注意手下的人,特制的金属丝软甲也从不脱下,匕首贴身放着。因为她回想起自己之前采用的战术,现在最简单解决纪国危机的方法就是将她处理掉。

      不过这倒是有些多虑了,纪国如今内部的混乱已经让他们无力再做出刺杀。不少地方已经乱了起来,富商贵胄趁着还没有人上门劫掠,纷纷收拾东西躲到了城外或是附近的田庄。普通人也有趁机躲藏进深山中的,只不过想要找到足够遮挡风雪的地方就要看运气了。山中至少柴火足够,运气好还能捡到猎物,总比断粮的城邑中生存的可能性更高些。

      这些人的嗅觉无疑是敏锐的,当那些管理者缺粮的时候,原本被庇护的人也会变成被劫掠的首要目标。

      就连原本那些低着头不敢同他们对视的人,在饿极冷极的时候也会失去曾经的敬畏与恐惧,谋求生存的念头会远高于那些因规训产生的观念。

      城中不少地方都起了火,随即无数人趁着混乱涌入了那些宅邸或是仓库中,趁乱哄抢着那些没有被带走的东西。

      *

      闻仪原本以为自己这场风寒很快便会好起来,但拖了许久总还是咳嗽,随后还是找了大夫又配了专门治疗咳疾的药,这才好得七七八八。

      雪在她完全好起来之前就已经停了,但化雪的时候也是极冷的,平邑中那些原本款式有些旧的毛衣和被褥仍旧十分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没什么准备的商贩,甚至高价收购其他人在家中纺织出来的各种保暖用品,大概是准备去其他地方售卖。

      最先传来消息的是新邑,城中也病倒了些人,好在几名主事及时控制住态势,倒也没什么太严重的损失,只是有几处临时搭建的房屋没有及时清理被压塌,在那之后城中也注意了积雪。

      靠近东边的上庸和复邑也传来了消息,上庸主事在最开始外出巡视的时候不小心摔伤,前去帮忙的学宫学子起了不小作用,听说精瘦了一圈儿,这名主事在文书中也对几位大加赞赏。复邑则和平邑一般遭受了些匪徒的劫掠,城外的建筑被损坏了不少,好在人没事,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宋锦等人派遣出去同南寻和姚文君等人联系的人员已经出发了几天,按照脚程计算也要花些时间,急不得。

      倒是有几个小城邑的物资告急,靠近南边城邑建设的时间较短,很多房屋还都是原来的那些草屋,哪怕及时将人带到安全的地方,防寒也是极其困难的。

      南寻也调配了些多余的物资供给城中无处可去的人,其他的便只能看运气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