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还是按照惯例介绍一些相关内容吧,希望我整理的还算易懂。
企业融资的一些方式(不完全统计):
1.银行贷款:企业向银行借款,资金可用于日常运营、扩张、并购,需要抵押资产(如房地产、设备),贷款利率受企业信用评级和基准利率(Libor、SOFR)影响。
2.企业债券:企业通过公开市场向投资者发行固定收益债券,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适用于大规模融资(通常在 5亿 - 100亿美元 之间),利率比银行贷款低,但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用评级。债券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
3.商业票据:一种无抵押短期债务,通常由信用评级较高的公司发行,发行成本低(比银行贷款便宜)【近年来比较流行一些花式玩法,本文不太会涉及】
4.资产支持证券(ABS, Asset-Backed Securities):企业将应收账款、房地产、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抵押发行债券融资。适用于拥有大量可证券化资产的企业(比如银行、制造业、汽车公司、地产商)这种融资方式也被称做证券化,美国银行曾经通过发行房贷支持证券(MBS),融资超过500亿美元。
华尔街是证券化玩法的专业户,是开创者也是发扬者,这种模式可以说撬动了全球商业,非常非常复杂,远比夹层融资复杂,在之后会多次提及,到时候针对性再展开吧。
5.杠杆贷款:高风险、高回报的债务融资方式,通常用于杠杆收购(LBO),在私募并购、对冲基金融资的时候比较常见,利率很高, Libor + 4-6%左右,企业用的还是比较少(但也有案例,2013年,戴尔科技(Dell)通过24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完成了私有化)
6.夹层融资:介于债务和股权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通常包括次级债务+ 股权衍生工具(如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企业通过夹层融资获得资金,投资人除了债务利息外,还可能获取企业股权或未来收益分成。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操作很多,可以夹层里+夹层,套娃再套娃,请允许我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底层逻辑,譬如100万贷款里,70万是贷款,30万是可以转换为股权的贷款,大致的一个含义。马斯克的Spacex 早期采用了这种模式。
7.可转债: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券。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获得利息),或在未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获取潜在股价上涨收益)。(比如30万可转债,我未来可以选择继续拿30万债券收利息,也可以选择把30万转成股票,取决于这个公司发展的好不好)
很多科技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特斯拉、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携程。这种方式一方面从银行吸收低息贷款减少财务负担,降低融资成本,另外可以相对而言减少股权稀释。(因为会牵一系列复杂的条款去限制转股)
就在去年阿里巴巴发行了50亿美元可转债,且最近涨势惊人,当然本条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无论是夹层融资还是可转债融资,我们都称作混合融资,是相对于基础贷款来说较为复杂的融资方法,适用于高成长的企业。
之后几章我们分别介绍不同的金融产品,也有一些很有意思很复杂的玩法。
海莉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交易员—明星交易员—对冲基金合伙人—顶尖资管/对冲老板,所以会设计产品,能为企业做策略,是她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