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起开公司,是乙方和甲方
本文既然叫《决战华尔街》,海莉肯定是走华尔街金融行业那套晋升路线,不会进科技公司
普及一下企业融资的相关知识:
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来说,企业怎样拿到钱永远是个大问题,筹钱的过程,就叫融资。融资有很多种方式,比较熟知的有风投、并购、IPO、也因此也衍生出很多融资机构,比如投资公司、代理公司。虽然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他们还是很难拿到钱。企业初创期都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财务稀烂,没有可抵押的资本,没有管理可言,偷税漏税,信贷问题等等,这些都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出现。
对于硅谷而言,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就是股权融资,字面意识就是投资人给钱,拿走一部分股权,在1990-2010期间这几乎是主流的融资方式。因为当时硅谷名气很响,各种新概念冒出来,投资人也很愿意担这种风险。但随着股权融资的扩张,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科技企业的初创人在企业发展起来后被排挤出管理层,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在1985年被自己创办的公司董事会驱逐。这个例子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结构化融资,介于股权和单纯找银行借贷款之间,后文会介绍道,是目前一种比较主流的融资方式,但当时还是很新的一个概念,不过当时也有一些雏鸟期的大佬拒绝了风投选择了结构融资,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马斯克。他早期也是创业然后被稀释股权,到了创业中期(九十年代末)开始就比较抗拒风投资本,采用了结构化融资的方式来保证自己对公司的控制。
再补充一些专业名词解释:
风投(Venture Capital, VC)——风险投资机构向初创公司投入资金,换取股权。
并购(Mergers & Acquisitions, M&A)——大公司收购小公司,或者两家公司合并,共享资源。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让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
风险投资公司(Venture Capital Firms)——专门投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以获取高额回报。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PE)——专注于成熟企业的投资,通常涉及并购和资产重组。
投行(Investment Banks)——在融资、并购、IPO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并从中抽取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