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母后的告诫 ...

  •   也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殷寒缓缓地睁开了双眼。他茫然四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炉中的银炭,此刻正燃烧着,释放出炽热而耀眼的光芒,屋内的气温逐渐攀升,如同一股具有生命力的洪流,肆无忌惮地侵入他的身躯。

      殷寒转动目光,视线最终落在了一旁的火炉之上。只见一个破旧的药罐静静地放置在那里,显然刚刚有人在此熬煮汤药,但现在却已不见人影。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黯淡之色。

      他缓慢起身,走到药罐前揭开盖子,一阵苦涩的药香便传遍整间屋子,他从被褥下摸出一枚打磨过的极小的银针,插入药汤里,看了看便又将银针收好,拿着碗盛了药仰头一口咽下,药很苦,殷寒忍不住皱眉,多咽了几口口水。

      看着见底的瓷碗和火红的炭火,他心里竟起了一丝贪念,但很快,他放下瓷碗,拿起钳子将没有烧完的银炭夹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冰冷的铁盆里等上面的红色消失。

      姬摇星煎好药后发现殷寒竟然睡着了,看着他安宁的睡颜,她没有叫醒他,恰好这时,赵嬷嬷突然到了这里,姬摇星嘴角一撇,母后又知道了。

      无奈,姬摇星只好将药罐盖好,架在添了更多银炭的炉子上,等殷寒醒来之后再喝。她便跟着赵嬷嬷回宫了,这次偷跑出来,母后定然又要训她,不过没关系,大不了就是抄一月的《女诫》,从小到大,她不知道抄了多少遍。

      回到了翎华宫,姬摇星见堂上的母后一手撑额,眼眸微闭,显然不太高兴的模样,她立即凑上前去,准备好了一套哄母后开心的说辞,这边锤锤那边捏捏。

      “母后,儿臣这是去救人去了,若是没有儿臣,那个哑巴就升天了,儿臣之前就有心灵感应,见死不救,天理难容啊......况且身为公主,怎能不体恤民生疾苦,这不都是母后教给儿臣的吗......赵嬷嬷,你可以为我作证的吧?”

      姬摇星劈里啪啦的说了一顿,她知道赵嬷嬷会来找她必是已经知道了她在做什么,那母后就也知道了。

      赵嬷嬷微笑着把头一低。

      皇后头也不看地说:“本宫知道你心里在琢磨些什么,你也长大了,该权衡利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位质子是什么情况你应该知晓,以后不要牵涉过多。”

      皇后的话明里暗里都透露着一件事,就是不要管殷寒,姬摇星岂会不知,她收起了嬉皮笑脸,眸光稍暗,微微一笑:“母后放心啦。”

      皇后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自己的女儿她怎会不懂,可有时候她的精明救不了她的善良。

      良久,皇后又阖眼:“回去吧。”

      姬摇星欠身:“那儿臣就先告退了,母后也要注意身体。”

      她走出翎华宫,这次母后没有罚她抄书,看来帮助殷寒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啊。若是不严重,母后才会罚她抄书,她也不怎么会放在心上,这次不同了。

      姬摇星略有些失落的走在回朝荣宫的路上,晴窗见公主一路沉默,也猜出了个大概,平日里公主被皇后娘娘训斥并不会影响公主活泼的性子,即使被罚了也依然会大大咧咧的说笑,晴窗上一次见公主这样还是在上次——皇上要杖责一位女婢时,当时九岁的公主上去为她辩解,说:“明明是五皇兄的错,二为什么要怪在一个婢女的身上?”,可皇上却不理会公主的话还让皇后好好管教公主,公主回来后就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行至宫中,晴窗将银炭续上,给姬摇星换了手炉。

      “公主,是因为殷寒公子和娘娘闹矛盾了吗?”

      姬摇星听后略微点了点头,“嗯,怎么办呢?”

      晴窗了然,这句话不是在问她,公主心中可能早已有了答案,她跟在公主身边这么多年,最是知道公主的性格,公主不会因为什么事麻烦或危险就不做的,要看值不值得她付出及怎样付出。

      “那公主,需要我去御膳房打点一下吗?”晴窗问道。

      姬摇星拢了拢毛领,“暂时先不用,之后我让月饼给他送点。”

      晴窗听到月饼,嘴角还是不住抽了抽,她再一次庆幸自己名字不是公主起的。

      “是。”

      暗处传来应声。

      不能让母后操心此事,她也不会不管殷寒,也不能明显跟母后对着干,自然不能明着让母后看见——还好只有她和太子哥哥,还有晴窗知道月饼的存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