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大业元年(605)八月,通济渠和邗沟刚一开通,隋炀帝马上发布命令,从洛阳出发,沿着新开凿的大运河,巡游江都。

      根据《隋书·炀帝纪》的记载,为了这次巡游,事先建造的船队有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大小船只数万艘。其中,真正使用的也有数千艘。

      《大业杂记》御龙舟,皇后御翔螭舟。其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四重。

      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周以轩廊;
      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加以流苏羽葆朱丝网络;

      下,一重,长秋内侍及乘舟水手以青丝大条绳六条,两岸引进,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十人并着杂锦采装袄子,行缠鞋靺等。

      每绳一条八十人,分为三番。

      每一番引舟有三百六十人,其人并取江淮以市少壮者为之。

      皇后御次水殿,名翔螭舟,其殿脚有九百人;

      又有小水殿九,名浮景舟;

      并三重,朱丝网络。

      已下殿脚为两番,一艘一番,一百人。诸嫔妃所乘,又有大朱航三十六,名漾彩舟,并两重,加网络。

      贵人美人及十六夫人所乘,每一艘一番,殿脚百人。又有朱鸟航二十四艘,苍螭航二十四艘,白虎航二十四艘,玄武航二十四艘,并两重。

      其架船人名为“船脚”,为两番,一艘一番,六十人。

      又有飞羽舫六十艘,一重,一艘一番,四十人。

      又有青凫舸十艘,凌波舸十艘,宫人习水者乘之。

      往来供脚(一作奉)已上殿脚及船脚四万余人。

      有五楼船五十二艘,诸王公主及三品以下坐,给黄衣大,艘别四十人。三楼船一百二十艘,四品官人及四道场玄坛僧尼道士坐,给黄衣夫,船别三十人。

      又能二楼船。二百五十艘,五品已上及诸国番官乘,黄衣夫船别二十五人。板榻二百艘,载羽仪服饰、百官供奉之物,黄衣夫船别二十人。

      黄蔑舫二千艘,六品已下九品以上从官坐,并及五品已上家口坐,并船别给黄衣夫十五人,已上黄衣夫四万余人。

      又有平乘五百艘,青龙五百艘,艨艟五百艘,艚〈舟爰〉五百艘,八舴舸二百艘,舴艋舸二百艘,并十二卫兵所乘,并载兵器帐幕。

      兵士自乘,不给夫。

      发洛口部五十日乃尽,舳舻相继二百余里,骑兵翊两岸二十余万。

      每行次诸部界,五百里之内,竞造食,献多者一州百舁。

      于时天下丰乐,虽此差科,未足为苦。文武百司并从,别有步骑十余万,夹两岸翊舟而行。冬十月,车驾至江都。十二月至城皋,关于武牢城西边黄河汜水之上。

      《资治通鉴》: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

      船头、船尾接在一块儿,在水面上排开二百多里长,光彩夺目,把山水都照亮了。两岸还有骑兵打出来的旗帜,铺排开来,遮天蔽野。场面极其宏大。单是从第一艘船起航,到最后一艘船离港,就整整用了五十天时间。

      其中,给龙舟拉纤的叫殿脚,一共一千零八十人,分为三番,三班倒,每番三百六十人;

      给翔螭拉纤的也叫殿脚,一共九百人,分成三番,每番三百人。

      给浮景舟拉纤的叫黄夫人,每船一百人,一共九百人,

      以此类推,级别越低,船夫越少,一直到运兵船和运输船,就不给纤夫了,都是由士兵自己拉纤。
      这些拉纤的纤夫都统一着装,特别是给皇帝、皇后和妃嫔拉纤的,一律身着锦袄,远远望去,简直就是移动的云锦一样。这样的排场,也是空前绝后。

      隋炀帝下令:“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

      光是被征调来送饭的民夫每天都在十万以上,吃不完的食物会被埋在河岸边。

      大业元年(605)八月,隋炀帝下令巡幸江都,杨广作为晋王时,伐陈挂帅,十年统领扬州,积累政治资本,现在作为皇帝到达扬州后如同衣锦还乡

      大业元年(605)十月,隋炀帝刚到扬州,马上下令:“赦江淮已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所谓“给复”,就是免除租赋的意思。隋炀帝金口玉言,扬州城五年之内都不用上交租赋,扬州总管府辖区内的老百姓也有三年不用缴纳赋税。

      所有江淮以南的犯人,都免除羁押之苦,释放回家。

      大业二年(606)年初,隋炀帝宣布了一件大喜事,纳陈后主陈叔宝的第六个女儿陈婤为贵人,隋炀帝下诏:当年平陈时被流放到各地的陈朝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

      拉拢原来南方的政治上层。陈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但是,陈朝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并没有消失。他们的政治态度,对于整个南方地区仍然有莫大的影响力。

      对于关陇集团的影响力是一次有效打击,平衡朝堂势力,更好维护自己的统治。

      大业元年(605)十一月,隋炀帝将智者大师的弟子,也是天台山僧人的智璪请进了江都宫,尊重关怀他,同时,晋王时期杨广捐赠的天台山新寺院落成,得起个名字。天台山的僧人就趁势启奏隋炀帝说:“昔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寺,寺若成国即清,必呼为国清寺。’”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南方进行的安抚非常成功,加上隋炀帝几千艘船,二十万人下扬州这一壮举带来的震撼效果,大隋的形象在江南一下子就树立起来,江南的不稳定因素马上消除了不少。

      大业二年(606)二月,隋炀帝下诏,让吏部尚书牛弘等议定舆服、仪卫制度。同时,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让他具体负责修造器物。

      三国时期结束,进入五胡乱华,北魏十六国的混战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人衣冠南渡,世家十不存四五。

      许多汉人制度消失,隋朝还延用了不少胡制,为了体现礼乐正统,炫耀文物,收服南方人心。

      隋炀帝具备帝王目光,良好的政治能力,缺点也很明显,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讲究排场,铺张浪费。

      大业三年(607)四月,隋炀帝下诏,亲率五十万大军,十万匹战马,僧、尼、道士、女冠等宗教界人士,以及百戏班子从京师大兴城出发,巡行塞北草原。按照计划,隋炀帝的行程安排是先到榆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旗黄河南岸),从这里出塞,深入蒙古草原,巡视启民可汗的牙帐,然后往东到涿郡,再从涿郡南下回来。

      为了这次巡视顺利,长孙晟出使塞北,指点劝说了启民可汗,修建御道。

      长孙晟笑说:其实我也没闻到。但是,按照规矩,天子临幸的地方,诸侯王都要亲自洒扫御道,把御道上的杂草铲除,来表达自己的恭敬之心。现在我看见你这牙帐外长了这么多草,我还以为是特意留的香草呢!启民可汗一听,恍然大悟,赶紧谢罪:“奴之罪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赐,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教之;此将军之惠,奴之幸也。

      大业元年,春季,正月一日,隋王朝(首都大兴〔陕西省西安市〕)杨广(本年三十七岁)大赦天下,改年号大业。

      正月二十五日,立晋王杨昭当皇太子。

      大业二年,秋季,七月八日,杨广规定:文武百官不能因考绩优秀就可升迁,必须同时还有恩德品行和明显的功勋,才可升迁。

      大业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杨广亲登端门(洛阳南面中门),大赦,免除全国本年田赋捐税。下诏规定:五品以上文官才可坐车,办公时要穿戴贵族的衣帽,佩挂璧玉。武官的马勒加白螺装饰,头裹“包头巾”,身穿“骑马装”。文物鼎盛,近代以来,从没有出现过。

      杨广另命最高监督长(纳言)苏威、

      左翊卫(十二禁军第一军。此时应称“左卫”)大将军(正三品)宇文述、
      左骁卫(十二禁军第七军。此时应称“左领军”)大将军张瑾、
      立法院副立法长(内史诗郎·正四品下)虞世基、
      总监察官(御史大夫·从三品)裴蕴、
      监督院宫廷监督官(黄门侍郎)裴矩,同时负责处理全国人事行政和官员的升迁调补(掌参选事);时人称之为“考选司(选曹)七贵”。

      事实上决定权握在虞世基之手,于是大肆接收贿赂,贿赂多的可以越级擢升;没有贿赂的,只不过把他的功劳勋绩记载在簿册上而已。裴蕴,是裴邃的堂曾孙

      皇太子杨昭从首都大兴前往东京朝见,停留数月,准备返回大兴,请求多留几日,杨广不准。杨昭因不停地下跪起立、起立下跪,而他的身体一向肥胖,不堪负荷,遂因过度疲劳,引起疾病。

      七月二十二日,杨昭逝世(本年二十八岁)。谥号元德太子。

      杨广哭他的儿子,只几声就停止。马上命乐队演奏、歌女登场,跟平常日子没有差异。

      杨素患病卧床,杨广每次派名医前去诊治,都赏赐最贵重的药品,然而每次都向名医秘密盘问,唯恐杨素不死。杨素也知道自己的名望地位已到巅峰,所以不肯服药,也不谨慎调养,对他的老弟(内史令)杨约说:“我难道还想活!”
      七月二十三日,杨素逝世。杨广追赠杨素太尉、虢州(河南省灵宝市)等十州州长,葬礼隆重盛大

      八月九日,杨广封皇孙杨倓当燕王、杨侗当越王、杨侑当代王,都是杨昭的儿子。
      九月十四日,封秦王(孝王)杨俊的儿子杨浩当秦王。

      大业三年:四月十四日,杨广下诏改州为郡,改革度量衡,完全恢复古代制度。

      取消上柱国(勋官一级·从一品)以下散官等级,改称“大夫”(光禄大夫〔从一品〕、左光禄大夫〔正二品〕、右光禄大夫〔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正议大夫〔正四品〕、通议大夫〔从四品〕、朝请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从五品〕,以上称“九大夫”)。

      设立宫廷总管署(殿内省),与□□(尚书省)、监督院(门下省)、立法院(内史省)、皇家图书院(秘书省),共为五院署。增加巡察署(谒者台)、京畿安全署(司隶台),与总监察署(御史台)合称三署。

      又从宫廷库藏部(太府寺)分出若干业务,设立宫廷供应署(少府监)、宦官署(长秋监),以及国立贵族大学(国子监)、建筑部(将作监)、水利部(都水监),共称五监。

      又改组十二禁军府,增加左、右翊卫等,共十六禁军府(第一军左翊卫、第二军右翊卫、第三军左武卫、第四军右武卫、第五军左候卫、第六军右候卫、第七军左骑卫〔左骁卫〕、第八军左备身、第九军右骑卫〔右骁卫〕、第十军右备身、第十一军左监门、第十二军右监门、第十三军左屯卫、第十四军右屯卫、第十五军左御卫、第十六军右御卫)。
      废除伯爵、子爵、男爵,唯留王爵、公爵、侯爵。

      隋·大业五年

      1 春季,正月八日,隋王朝政府(首都大兴〔陕西省西安市〕)将东京(洛阳·河南省洛阳市)改称东都。

      2 东突厥汗国(瀚海沙漠群)启民可汗(十任大可汗)阿史那染干南下大兴,朝见隋帝(二任炀帝)杨广(本年四十一岁),杨广对他的招待和赏赐越发优厚。

      3 正月十五日,杨广下诏命天下均田。

      4 正月二十日,杨广从东都西返。

      5 正月二十一日,杨广下令禁止民间使用铁叉、铁钩、铁矛、刀斧之类的器具。隋·大业五年

      1 春季,正月八日,隋王朝政府(首都大兴〔陕西省西安市〕)将东京(洛阳·河南省洛阳市)改称东都。

      2 东突厥汗国(瀚海沙漠群)启民可汗(十任大可汗)阿史那染干南下大兴,朝见隋帝(二任炀帝)杨广(本年四十一岁),杨广对他的招待和赏赐越发优厚。

      3 正月十五日,杨广下诏命天下均田。

      4 正月二十日,杨广从东都西返。

      5 正月二十一日,杨广下令禁止民间使用铁叉、铁钩、铁矛、刀斧之类的器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