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陈君看过去——坐在驾驶座上的是个年轻人,身上是轻薄的缎面衬衣,头上扎了个小揪揪,长得眉清目秀的,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陌生人。
      “你是谁啊?!”
      也许是这年轻人刚刚的举动太过接地气,以至于陈君并没有对他产生过多的防备心理。
      “我是姜—礼—啊!”他又拿着喇叭喊,驾驶着那辆小三轮堵在了她们面前。
      “谁?姜礼?没听过。”
      陈君又问他:“你是哪个村的?我之前都没见过你。”
      姜礼把喇叭放在车上,自己下来了。
      他从怀里掏出两个纸扎的小人,笑眯眯说:“不妨先收下这两个护身符?很有用的,相信我。”
      陈君面色古怪地用胳膊肘戳了戳刘阿红,凑到她耳边悄悄说:“你刚才有看见他是从哪里拿出的那两个纸扎人的吗?”
      “好像是凭空变出来的?”
      “嘶——!”陈君立刻不淡定了,以更低的声音问,“仙人?”
      “有可能。”
      得到了刘阿红不确定的答复陈君心中又有了几分底气,“大概就是他了,这荒郊野岭的哪有人会来卖护身符。”
      于是她转过头认真地对姜礼说:“我买,但我没钱。”
      ‘仙人’姜礼晃了晃手里的两个纸扎人:“没关系,我可以白送你们。”
      “为什么?”陈君突然问,“为什么你要卖给我们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我听我爷爷说过,纸扎人是用来祭祀亡人的,是黄泉上的引路人,一般人无法抵御纸扎人的阴气,现在你送我们这一对纸扎人,难不成是要送我们上黄泉?”刘阿红的目光定格在女童纸人诡异的笑容上,打了个寒颤。
      姜礼又笑了:“传统的纸扎人确实是这样的,但我这一对纸扎人不是用来祭祀亡人的,而是用来当替身的。”
      “只要你们收下了这一对纸扎人,就可以保你们一夜平安。”
      陈君想起了仙人送给父亲的鸡、刘阿红父亲的陶瓷娃娃以及陈书康的铜镜,隐隐意识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事实:“你送我们村里人这么多保命的东西,是因为最近要出什么大事吗?”
      “小姑娘猜的不错,”姜礼赞许地看向她,“你知道无名山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吗?那件事大概就是一切的起因。”
      无名山,以前是有名字的,山中也有人居住,但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山里的人纷纷搬出去了,大家闭口不提,也没人作死主动上山,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一座“空山”,每一到晚上狂风就呜呜地刮,山里也传出呜呜的哭声,就算是过路人也不敢久留。一开始知晓无名山名字的那些人也陆陆续续死去,后来便开始叫它无名山了。
      “我从来没听阿奶提过无名山的事。”陈君说。
      刘阿红也摇了摇头。
      姜礼看二人都是一副好奇尚异的模样,便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小姑娘也不要掺和进来,正常生活就行了,就是今晚记得锁门锁窗,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要睁眼。”
      陈君和刘阿红失望地应了声。
      她们接过各自的纸扎人,向姜礼道了谢。
      等到回了陈家村,已经是正午了。家家户户的门窗内都飘荡出令人垂涎的饭菜香。
      陈君与刘阿红告别后就回了家。
      他们平时吃饭都是在屋内,不过因为夏季到了,阿奶便把饭桌搬到了后院,因此可以感受自然的微风,比起屋内的闷热更加清爽。
      陈君知道自己这回免不了骂,就主动向阿奶“陈述罪名”。
      听了半天,老妇人眼皮都没抬一下,手里的蒲扇摇得索索响。陈君汗流浃背,盯着桌上的饭菜,眼里冒了绿光。
      咕咚,她恨恨地吞了口唾沫,不说话了。
      “陈大丫,这次你出去一个上午?下次岂不是要出去一天?”老妇人在空气沉寂了四五秒后终于开了金口,“我也不想多说你了,总之你就记住一句话,出门在外要低调做人,外面的世界远比你想的残酷。”
      陈君抿着唇,闷闷地“哦”了一声。
      “那我现在可以吃饭了吗?”
      老妇人摆了摆手:“吃吧吃吧,要把你饿坏了你爸可得找我要说法。”
      陈君立马如饿狼扑食般飞速吸入,她瞅准鱼香茄子和虎皮冬瓜这两道她十分钟爱的菜,一筷子下去,扫荡了半盘。
      好饿好饿……走了一上午的路早就清空了肚子,陈君嘴里嚼着饭,问阿奶:“今天怎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
      老妇人慈祥地看着傻丫头陈君像是从未吃过饭的模样,回答道:“你今早不是说自己瘦的皮包骨么?我就琢磨给你弄点好吃的——怎么样,手艺好吧?”
      陈君连连点头,在阿奶的注视下含泪干了两碗大米饭。
      吃完饭后,陈君帮着阿奶喂鸡、掰玉米、摘花生,整的衣服上全是脏兮兮的泥巴。
      下午的时间匆忙度过,日薄西山,陈君背上背着一捆柴、夕阳的暖光打在她的侧脸上。阿奶也背着一捆柴,数量比她多了一倍,但她的步伐矫健,比小娃娃似的陈君强悍多了。
      看着走在她前面的老妇人,陈君下意识喊了一声:“阿奶!”
      “走快点!早点回去就早点吃饭!”阿奶的声音还是那么中气十足,她的影子被夕阳拉长,好像无所不能,能够做陈君这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永远的避风港。
      她笑着说:“阿奶,不是中午那样的菜我不吃哦!”
      阿奶听后回过头给了她一个眼刀:“馋丫头,饿不死你!”
      陈君略略略地吐着舌头:“谁让阿奶做菜好吃~”
      ……
      就这样,忙碌的一天结束了,陈君此刻正蹲在水沟旁刷牙,突然,她感觉自己脖子上被什么凉丝丝的东西滴中了。
      她抬头看了眼黑沉的天空,朝屋内的老妇人喊:“阿奶,要下雨啦!衣服收了没?!”
      阿奶正在灶屋里烧火熬猪油,听到这话急忙吩咐道:“陈大丫你去收一下!我现在忙。”
      陈君只好抓着牙刷和杯子上楼收衣服,她走在楼梯上,听到天空中有隐约的雷声,心中纳闷。
      明明白天还晴空万里的,一到晚上就要打雷下雨了?
      她抓了抓头发,把牙刷和杯子放在了阳台的栏杆上,开始一件件地收。
      收到一半时,原本还沉闷的雷声骤然轰鸣,暴雨如注,打在砖瓦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陈君揉了揉耳朵,被吓了一跳。
      刚刚的雷声差点要把她的耳膜给振裂了。陈君见雨势变大,不敢耽搁,以最快的速度收好了衣服,正准备锁上阳台的门,却听到混杂在雨中的细微的哭声。
      “谁家小孩被雷吓哭了?”陈君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她听了一会儿,发现哭声又消失了,便没太在意。
      不过白天那个叫姜礼的仙人提醒她要锁死门窗,于是陈君又把阳台的窗户给锁上了。
      雨水瞬间模糊了窗面,雨声也仿佛被隔绝在外,听起来没那么响了。
      陈君把衣服堆在二楼的床上,下楼继续洗漱去了。
      洗漱完已经是半夜十点了,阿奶还在熬猪油,她的脸上火光跳动,柴堆里噼里啪啦的响,在这个小小的屋子里温馨暖和。
      老妇人见陈君站在灶屋门口欲进不进,便说道:“衣服全都收起来了吧?听声音外面雨下得很大。”
      陈君说:“全都收起来了,我放二楼床上了。”
      “好,洗好了就去睡吧,今天也累了。”
      陈君听话地点头,眼皮的确有些睁不开了,她打了个哈欠,慢吞吞地去了一楼的卧房里。
      床上摆了小时候爸爸送的生日礼物,一只大棕熊玩偶。陈君平时和妈妈睡,但近几天父母都要去外面做事,每天要很晚才能回来,所以最近几天是和阿奶睡。
      她躺在床上,身上盖了一层薄薄的碎花被,怀里抱着软乎乎毛茸茸的棕熊玩偶,大脑越来越昏沉,一天的疲惫全都涌出,整个人轻飘飘的,眼皮耷拉着,渐渐睡过去了。
      ……不知道是梦还是现实,陈君好像听到了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呼喊声,那声音在陈君听来很耳熟、亲切。
      “……陈大丫……”
      她皱起眉,想再听得清楚些。但那声音就恍若隔世,不管怎么用力去听都只能模模糊糊地听到几个字。
      “陈大丫……醒醒……”
      陈君感觉梦中的景象已经快被她放映在眼前了,可是她即便想要起身抓住那个声音的源头,身体却使不上劲,鬼压床似的。
      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她开始挣扎,扭动身体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但越心急,她就越无法呼吸,无法逃脱。
      “陈君!”
      “啊!”陈君猛地伸出手!她的眼睛瞪大,看到了自己停在半空的手五指张开,就是刚刚想要做出的动作。
      “哈……哈……”她喘息着,余光看见了身边空无一人。
      阿奶呢?还没睡吗?
      她揉了揉眉心,喉咙干涩,脑子还不太清醒。
      外面还在下雨,好消息是没有打雷了。夏季的暴雨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说来就来,也不知道这一下又要什么时候才停。
      陈君两眼一摸黑,下了床凭着高超的记忆力找到了自己的拖鞋。
      风声呼啸,把窗户吹得不停晃动。
      她打开灯,拿起放在床头的水杯。水壶一般放在外面,刚好可以去看看阿奶在干什么。
      黑夜中静悄悄的,除了雨声就是陈君的脚步声,她打开门,往外边看了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她瞬间寒毛直立。
      他们家卧房外有一条走廊,走廊尽头是通往二楼的台阶,走廊左边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右边有一排窗,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象。
      而现在,她从右边的窗户往外看,能够看到在靠近灶屋的地方,也就是被锁住的院子大门前,站着一个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