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玄女落凡间 ...
-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朝野上下无不徇私舞弊卖官鬻爵。地方恶霸更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另有西北方匈奴蛮夷乘虚而入,烧杀抢掠,边境生灵涂炭。一时间民不聊生,草寇四起,文人入仕无门,武将报国无路。
汉灵帝十二年冬,晨雾微微笼罩着大汉帝国的都城——洛阳,久久不曾散去,开了一夜的霜花等待着最后的消融。呼啸的北风无情地肆虐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横扫过稀疏的街道,透过门缝,穿过窗棂,似乎是要把这人间莫大的晦气带走,还我一个太平盛世。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连贪官污吏也懒得出来作恶了,钻了暖和的被窝或抱着坑蒙拐骗来的良家妇女继续春秋美梦,或拿了手炉暗自盘算着为敛财登天扫除障碍。高大雄伟的皇城在西北风的肆虐中透着股萧瑟的气味,那么肃杀,那么悲凉,倒是和这乱世有几分相似。
北宫昭阳殿内忽闻一阵惨烈的惊叫,紧接着坚硬光洁的地砖上十数双脚步纷至沓来,忙绿的身影来回穿梭在这金碧辉煌的皇后寝殿。而高大的朱红色檀木门外一道明黄的身影在来回踱步,时不时往里探寻着什么,尽管他知道那只是徒劳,但任谁都看出了他此刻的焦躁。这位穿着带着明显皇家标志的中年男子便是这个乱世的主宰者——汉灵帝刘宏,而昭阳殿里的那位正是当今太子的生母何皇后。身后的张让缓缓劝道:“陛下稍安勿躁,娘娘贵体天佑,定能平安诞下龙脉,为我大汉保驾护航。”
“张常侍不知,孤膝下儿孙甚少,太子轻佻不成气候,陈留王毕竟不是嫡出,废嫡立庶势必动摇国之根本,这大汉的锦绣前程不能后继无人啊!”
“陛下高瞻远瞩,心系大汉实乃大汉之福百姓之福啊,奴才愧言。”
期盼中的等待总是漫长而焦灼的,待金凤雕花床上的女子熬干了体内的精气时终于一阵婴儿的啼哭破空而出,一时间风停雾止,天降大雪,众人忽觉天气暖了不少。
立刻有宫女报:“恭喜皇上,皇后顺利诞下公主,母女平安。”
汉灵帝微皱眉头:“莫不是天不佑我大汉,赐我一天之骄女,让孤如何放置这祖宗基业。”
张让暗自揣测:这大汉朝堂现如今具在我十常侍掌握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徒有虚名而已,我张让才是这泱泱大国的主子。若真让这昏君得一龙子岂不让我等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幸老天垂怜赐一天女,我岂有不顺水推舟让这昏君沉迷于儿女私情的道理。故,微笑道曰:“陛下且看这满城飘雪,壮丽山河,银装素裹,好不纯洁,洛阳已有近百年未曾飘雪,莫不是公主降临带来这惊世奇观,况民间有句俗语:瑞雪兆丰年,明年必是个鱼肥谷盛的好年啊。奴才斗胆揣测天意,此乃吉兆,公主必是九天玄女入凡尘,保佑我大汉帝国子民安居乐业,永享太平。”
灵帝略一颔首,称赞道:“爱卿言之有理,此乃百年不遇的吉兆,孤之皇女必将惊世骇俗,通晓宇内,来人哪,公主取名刘子陵,赐号万年,保佑我大汉基业流芳百世,万年永驻。”
随着我的降临,华夏大地也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朝廷总是善于借助一些不寻常的现象来显示皇家天命神授的尊贵来巩固统治地位,无疑我做了这牺牲品。虽然那年,不少百姓因衣不蔽体,屋不避寒而冻死荒野,尸骨无存。这无情的雪啊,葬送了多少无辜生灵,也更加推进了这个乱世的灭亡。
皇宫总是流言蜚语最为盛行也最能贴油加醋的地方,于是我当真被形容成了保佑大汉基业的九天玄女,肌肤胜雪,容貌明丽,聪慧敏捷,光可鉴人。很明显真正的明眼人是不信这谣言的,刚出生的娃娃又能代表什么呢?可有些人却信以为真,或者说是宁愿相信,比如这乱世中受苦的芸芸众生,比如说我的父皇。
于是我在这洛阳北宫慢慢长大,拥有了最尊贵的双亲以及他们的疼爱,学习着帝女须具备的礼仪修养,知识谋略。昭阳殿里总能想起清脆的铃铛声,那是我翩然起舞的痕迹;太极殿里,飘来稚嫩的回音,那是我苦读史书的记忆,洛阳北宫承载着我满满的幼年,朝堂之外离我很远…我不曾想有一天我会狼狈离开,有一天这里化为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