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新闻传播活动 ...

  •   学习目标
      1.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动因与发展阶段。
      2.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4.新闻传播与宣传的关系。
      5.新闻传播与舆论的关系。建议学时学时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缘起与发展
      当人猿揖别,人类开始群居生活后,就出现了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传播行为,早期新闻传播活动融于一般信息的传播之中,并没有体现出明确的新闻性。随者社会分工的逐渐明确,新闻传播逐渐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中分离出来,由少到多、由弱变强,发展为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传播业。按照传播方式来划分,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先后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多媒体传播时代、移动传播时代。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的生存需要
      在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为了生存的需要,人类的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这种活动主要指为了生存或繁衍而进行的劳动和生产。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与物质活动交织在一起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没有分离开来的明确界限。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如北京山顶洞人的狩猎,是为生存而进行的一项物质活动,但是在狩猎过程中、猎人们的口哨声、呼喊声、手势又属于精神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或者信息传播活动。
      虽然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与人类的生存、繁衍等目的性活动直接相关,但是在脱离动物成为社会的人这一过程中,人类对群体交往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某些活动中精神内容的增多,精神活动逐渐与物质活动分离,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播逐渐从一般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以满足人类知晓和交流为目的,间接服务于人类生存和繁衍需求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并不具备及时、公开的特征,传播范围狭窄。
      只有在劳动有了严格的分工,即有了精神生产的独立性之后,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才能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分离出来。
      2、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
      原始人类缺乏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技术和能力,个人很难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中生存,难以抵御凶猛野兽的侵袭,对于自然灾害的伤害基本上是无法反抗的。为了生存与繁衍,原始人必须结群而居,结伴而行,共同觅食,共同劳作。在共同的生产和劳动中,人与人发生了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互动关系、交往关系,其中既包含着物质的传递和交换,也包含着精神的交往和交流知识、情感和意愿的交流,即人们常说的信息交住,所谓信息交往,是指信息的交换或共享。信息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新闻信息,它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
      原始社会中,人们的共同活动和社会交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从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的需求出发,人们把自己在生产劳动中看到、听到和认识到的各种事物和信息,用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给他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达到沟通和觉流的目的。这种基于人类劳动实践中的生存需要和信息交往的需要,推动人们以多样化的方式越来越频繁地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原始社会中新闻传播产生的社会动因。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对信息交往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突显和强烈俄国马主义政党的创始人之一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没有地址的信(论艺术)》中提出,原始狩猎民族用动物的皮、牙、爪等来装饰自己,并以此为美,这是与他们的勇敢和荣耀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复杂观念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改进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和沟通的形式不断丰富,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拓宽,改变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缺少的活动。
      3、西方新闻界关于新闻起源的学说
      早期西方新闻学往往把新闻的产生归结为人类本能的需要。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闻学者卡斯珀·萨拉西埃尔·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上帝为了交流的目的赋予人谈话器官,为了接收谈话的目的赋予人收受信息的器官,而人的舌头和耳朵总是渴望发挥作用,同时,人类又被赋予永无止境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创造了对于事物的兴趣,对别人的行为举止、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对不论远近的各种变化,都有着无限的兴趣。好奇心和兴趣,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原动力。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杉村广太郎在《新闻概论》中提出,欲知道(读者)、欲使人知道(新闻)、欲人知道(广告),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人的共同欲望,由这种欲望产生了新闻纸。
      好奇、欲望这些人类本能是产生新闻最根本的心理条件,但是把新闻活动的产生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简单归结为生理现象或心理现象,就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颠倒了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好奇、欲望这些人类本能,只是新闻活动产生的主观动因,把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新闻活动简单地归因于人类出于本能需要而发生的活动,难免掉入唯心主义的泥淖,偏离了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本源及其客观存在。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
      1.口语传播时代
      在人类进化史上,最早的传播活动大多源于身体器官的使用,如呼喊、手势和体态语,这是前语言时期原始的人际传播。随着人开始直立行走,人类大脑逐渐发达,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发音器官逐渐完善,大约在30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根据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在距今71至23万年前,“北京人”时期的人类就已经有了简单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语传播成为人类主要的传播方式,成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使用以口语为主,以实物标记、声光形式、图画形式等为辅的简单、原始的方式来传播信息。换言之,人类的口语传播时代出现了四种传播方式:口语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和图示传播。
      (1)口语传播包括行吟艺人的说唱活动,黎民百姓的街谈巷议、部族的集会、广泛流传的民谣、田间地头的传闻等。人们通过口耳相传来记录和传播人类在生存繁衍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的共享。人类古代最著名的一次口语新闻传播是马拉松平原大捷信息的传播。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大举进犯希腊城邦雅典,10万波斯大军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只有1万多士兵,他们同仇敌忾,以弱敌强,大败波斯人取得辉煌胜利。士兵菲迪皮茨(号称“飞毛腿”)以最快的速度从马拉松线场跑回42.195千米外的雅典中央广场,向聚集在那里的雅典民众高喊:“我们胜利了,雅典得救了!”之后,就因过度疲劳倒地死去。
      (2)标记传播是指利用特定的物体或符号传递或保存信息。在原始社会,结绳,珠贝等都是氏族群体内部信息传播的特殊符号载体。原始社会人们的结绳记事,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具有帮助记忆的功能。先秦两汉时期的虎符传令、旌节凭信,都是通过被赋予象征意义的特定物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北美易洛魁人将紫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贝壳排成各种图形,串成各种珠链,以不同图形来表达不同意义,也是一种古老的标记传播。
      (3)声光传播是指利用声音和光来传递信息。对于远距离的信息传播,古人往往使用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帜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发布。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燃起烽火表示有战事发生。古代在边境建造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到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信息。《史记·周本纪》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烽用于夜间放火报警,燧用于白昼施烟报警。
      (4)图示传播是指使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意、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图示传播是口语传播时代最高级的传播形式,它传播的信息更为精确,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受时空限制更小。据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论艺术)》一书中的记载,德国人类学家斯坦恩在巴西做田野调查时,曾在河岸上看到当地土著留下的图画-一条鱼,他让随行的印第安人在河里撒网,果然捞出几条同河岸上画的形状相同的鱼。可见土著画鱼正是为了向伙伴传递“这里有鱼”的信息。图示传播是口语传播时代向文字传播时代过渡时出现的一种传播方式。
      口语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生存必需的社会活动,但是口语传播受人类生产力低下的限制,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传播方式直而不隔,传播受时空限制较大;二是传播信息数量少、内容简单,而且难以保存:三是受众范围狭小,传播对象具体明确;四是传播活动是非职业性的,没有出现专业的新闻传播者,人人皆为传播者和受众。
      2.文字传播时代
      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图示传播为基础逐渐出现了早期的象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四大文明的发源地,分别出现了早期的象形文字。文字的产生使人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类脱离野蛮和蒙昧,跨入文明的门槛。作为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文字书写材料的改进是文字传播得以推广的基础。早期的书写工具大多是自然材料,如龟甲、兽骨、羊皮、石板、竹简等。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公元还年,东汉蔡伦使用植物纤维等材料造纸,这种造纸术远播日本,后又传人中亚、中东、进入欧洲。纸的发明与推广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推动了中国、中东、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官方公报是人类早期文字传播的典型。西方最早的官方公报是古罗马时期执政官盖厄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2或前100公元前44)支持创办的《罗马公报》(又称《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恺撒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一块涂了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张贴于街头公共场所。恺撒通过《罗马公报》将元老院议事记录公之于众的目的在于争取民众的支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罗马公报》的内容除了议事记录,还包括帝国法令、战争消息、司法案件、官吏任免、宗教活动,甚至包括贵族的生育、婚变等消息。
      文字传播的优势在于它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信息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保存更为久远,文字传播的内容更为准确、详细。文字传播开启了媒介文化传承的功能,为人类文化经典的保存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文字传播是借助符号进行的“中间传播”,受众在接收信息时需要专门知识,而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垄断知识传播的背景下,文字传播的范围仅局限于小众。
      3.印刷传播时代
      公元6~7世纪,我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技术随着宗教人士和商人西传。11世纪中期(1045年前后),北宋毕昇首创胶泥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向欧洲。15世纪中期(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约翰尼斯·谷登堡(?-1468)改进活字印刷术,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大大改变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不耐磨损的弱点,满足了拼音字母广泛印刷的需求。不到半个世纪,金属活字印刷术就被迅速推广到欧洲各国,16世纪又远播墨西哥及美洲大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印刷术的发明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层面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印刷术推动了人文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播及技术扩散,由于印刷品的广泛传播,社会各阶层的识字率、教育机构和图书馆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识字率的上升促进知识共享的社会文化形成。马和恩在他们的著作里,曾多次提到谷登堡印刷术对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认为,“知识分子”能够形成气候,一个关键技术条件就是印刷术的发明。
      细刷禾在欧洲的推广时期,也是定期出版的报纸诞生时期。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下,在邮政、交通业逐步发展的条件下,定期出版的周报在德国出现了。饰刷术的推户,为规模化、定期化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基础,为大量而迅速地传播新闻提供了技术保障。正如恩所言,原先“禁锢在独卷手抄书内的思想,无法传播到四面八方”,而在印刷术推广以后,“欧罗巴吵吵嚷嚷”,““多么激动,多么震惊,熊熊火焰,宛如狂刷,喷射而出……。
      4、多媒体传播时代
      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日趋成熟。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人类从此进入广播时代。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时向公众播出电视节目,人类从此进入电视时代。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宣告人类进入了多媒体传播的历史时期,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构成了多种媒体相互补充的传播格局。随着广播电视技术、卫星转播技术的不断成熟,视听媒体引领人类回归“地球村”,寰球同此凉热,身在地球此端也能目睹地球彼端的林林总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技术走向成熟,网络开辟了人类传播的新领域,其信息量大、互动性强、超级链接的特点,深化了人类身处“地球村”的感受,网络让新闻传播无远弗届。网络传播搭建的是一个开放、平等、多元的信息空间,新闻传播活动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人,非职业人士也参与进来,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来源。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当时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假期,很多媒体记者都在休假,关于这一突发灾害事件的大量图片大多来自当地的旅游者。这些非职业人士填补了职业新闻人报道的缺位,他们用自己的镜头做笔,记录了灾难发生时人类的遭遇。
      5. 移动传播时代
      21世纪初,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迅速上升。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熟,移动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移动传播的载体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手机覆盖率已达97%,72%的中国城市消费者拥有智能手机。
      手机媒体借助一些新的传播平台(微博、微信、米聊等)、传播渠道迅速占领媒介市场,快速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的受众。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和随身性强,互动及时、娱乐性与新闻性兼顾等特点,迅速成为受众的“新宠”。以微信为例,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基于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软件微信。微信的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涵盖了语音、文字、图片、视频、表情等。作为移动传播中的社交应用工具,微信最初的社交群体是以手机通讯录等为基础的熟人关系社交圈。后来,微信又逐渐把社交圈扩展到陌生人,相继推出了“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微信还兼容□□邮箱、微博好友等,让用户获得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庞杂的社交网络。2016年5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达到9.27亿,它的“朋友圈”和“群聊”具备了小型媒体的信息传播和公共分享功能。除此之外,微信的电商、生活服务、理财、游戏等增值功能又能提供便捷的服务。技术方面,“语音转化为文字”“手写输入”等技术降低了使用者的门槛,使得普通大众也能随时随地享受它的方便、高效。
      一如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会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移动传播时代出现的社交媒体、手机媒体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社会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接收内容。社交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交媒体内容的公共关注度和大众影响力,但是提高了用户的归属感。用户生产和传播内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我传播,更是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群地位。
      第二节新闻传播的过程与基本规律
      新闻传播与人类其他活动或其他行为相比,具有其特殊性。纵观人类发展史,新闻传播是一个有规律的信息流动过程。在这个信息流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推动新闻传播向前发展、演变。新闻传播过程是既间断又连续的,考察新闻传播活动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而论之。从静态角度来看,就是把连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拆解为一个个单一的新闻活动,静态地考察一个单向的新闻传播过程。从动态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一个流动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信息的传播、收受激发下一个信息的传播,因此,新闻传播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一、新闻传播的过程
      1.新闻传播活动的静态分析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曾提出,演讲的三要素是“讲者,听者、内容”。如果把演讲视为一次具有及时性、新鲜性的新闻信息传播,那么一次新闻传播活动的发生应具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传者,二是受者,三是信息(即内容)。
      甘惜分教授在《新闻理论基础》中提出,新闻传播由三个要素构成,事实是行为的客体,报道者是行为主体,接受者是接受主体。报道者在事实与接受者之间形成相互衔接的双重互动关系,成为沟通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的中介,对传播行为起着启动作用。
      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
      项德生、郑保卫认为:“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这三个要素,在新闻传播中是缺一不可的。三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构成新闻传播行为的有机整体。”
      黄旦教授在《新闻传播学》中提出,新闻传播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收者”,新闻传播是在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结构内进行的。这一观点增加了“传播媒介”要素,一方面肯定了媒介是将传播者、传播内容和接收者连接起来的纽带或渠道,另一方面强调媒介本身也在传递一种信息,传播形式与传播内容同等重要。
      无论是三要素说,还是四要素说,单个的新闻传播活动都是由新闻传播者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然后通过新闻媒介传递给受众。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信息的传播始终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主、客体的互动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
      2.新闻传播活动的动态考察
      新闻传播是一个前后相继的流动过程,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美国传播学者威尔白·施拉姆认为,传播过程并非从某一点开始到某一点终止,传播过程实际上永无止境。
      美国传播学者德弗勒和丹尼斯指出,在传播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设备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传播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郭庆光教授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五种要素构成:传播者(又称信源)、受传者(又称信宿)、信息、媒介和反馈。所谓反馈,是指信息接收者对收受的信息的反应或回馈,即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在五要素说中增加“反馈”,体现了新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换而言之,新闻传播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连续不绝、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反馈推动下一次新闻传播活动的发生,对下一次新闻传播活动设定了范围和方向。
      杨保军教授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将新闻传播流程划分为五个基本环节,即:
      采选新闻信息→创制新闻作品一传递新闻作品一收受新闻作品一信息反馈
      新闻传播主体推动新闻传播活动沿着五个环节向前发展,前四个环节的推动者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的第一主体),最后一个环节的推动者为受众或称为接受者(新闻传播的第二主体)。两个主体相互作用,促使新闻传播活动连续不断地发生、发展,一个事件又一个事件地延续更迭。
      交互性媒介兴起后,新闻传播两个主体传受双方的角色相互转换,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双向流动,不断变化。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报道为例。2011年7月23日20点30分左右,从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与前行的由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 D301次列车两节车厢坠桥,两列动车多节车厢脱轨。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172人受伤。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微博成为首发信息源:
      19时55分,网友“Smm_苗”发表微博:“今天这样的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真是好久没有过的情景了….…”
      20时27分,网友“Smm_苗”更新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20时47分,网友“羊圈圈羊”发表微博求助:“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截至2011年7月24日22时,该微博被转发11万多次,评论2万多条。)
      新闻媒体的正式报道:
      (新华网快讯)23日20点34分,一列从杭州开往温州方向的动车行驶途中两节车廂脱轨掉落桥下,目前死伤情况不明。
      社交媒体传播的特点在于传播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基于现实世界的强关系网,新闻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信息传播体现出波纹效应,就像将一颗石子扔到水里,平静的水面会溅起波纹,产生一轮又一轮的扩散效应,迅速在社交圈中向外发散。借助社交网络进行的新闻信息传播,显示出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固定、传播效果强的优势。社交媒体传播的消息,往往经由传统媒体、大众媒体转发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流程,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是从两个层面同步推进的:其一,按照传统的五要素说,新闻传播连续不断,以受众的信息反馈催动新的传播活动发生,其二,按照信息发布的流向来看,既有新媒体首发然后流向传统媒体,也有从传统媒体发布然后流向新媒体。两个层面的传播活动分头展开,聚合为多姿多彩的传播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
      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1.新闻传播中的内在矛盾
      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是由人类社会运动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其规律就存在于社会运动的基本手段和基本目的的相互联系之中。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马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新闻传播中的基本矛盾归根结底是主客体之间的矛盾,这种主体(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与客体(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并非主客体之间的对立,而是新闻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对立。需求来源于主体对象,客体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但是被主体选择性注意并予以主观化呈现的社会实践。因此,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实质上存在于新闻传播两大主体不同的需求之中。新闻传播者以自我为主,以表达自我传播目的的需求,与新闻接受者要求客观中立、真实准确的新闻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这种矛盾的解决,或者说相互适应的过程,正是推动新闻传播活动周而复始、不断发生的原动力。简而言之,就是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传播行为满足了新闻需求,则传播活动结束:当传播行为无法满足新闻需求,或者说传播行为与新闻需求不相符,则新闻需求推动新的传播行为发生。马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因此,新闻需求与传播行为就在不断地相互适应中,带来新闻传播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
      2.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反映对象(客观事实或被报道对象)之间总是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传播主体(即新闻报道者)既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行为者,他操纵着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启动和进行。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和报道影响和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报道者居于支配地位,他在选择事实和陈述事实中隐含了自己的倾向,表达着自己的意见,甚至推动事件朝着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向发展。接受主体即受众,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民、手机用户等。作为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受众往往只能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并受到新闻传播者报道倾向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的需求也成为新闻传播者挖掘、筛选、分析、报道的选择依据,成为新闻传播者从无数客观事实中拣选有价值事实的选择依据。换而言之,受众的需求制约着下一次新闻传播活动的展开,受众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愿望和需求有时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
      因此,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反映对象(客观事实或被报道对象)之间的矛盾,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就存在于这两种矛盾之中。具体来说,传播主体的选择能否与受众需求相一致,传播主体的倾向性是否与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相一致。
      传播主体如何在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中准确、真实地表现客观事实,如何选择客观事实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或者说传播主体如何为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去反映客观事实,这是新闻传播基本规律包含的内容。
      3.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事实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基本特性。首先,新闻的客观性体现为受众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虚构或篡改的事实,难以为受众所接受,其生命力都是短暂的。其次,新闻的客观性体现为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尊重事实,如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
      新闻的客观性并非是对事实的镜面式再现,“把客观报道规定为科学的、精确的、非人性的,不带个人意见的描写,恰好是违反理性的”。从内容上来说,客观性指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从形式上来说,客观性指记者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新闻报道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在西方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客观性体现为一整套规范化的写作报道标准和观念集合体,“以一种公正、超然以及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不能参与个人见解”。?在《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书中,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等人提出,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原则是“单纯的记事:意见必须与新闻分开”。总的来说,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客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事实与观点分开,二是避免煽情主义,记者要努力用事实来表达观点,三是使用可靠信息源的评论,标明信息的出处,四是以观察者身份进行报道,努力将新闻报道的观点淡化至无,五是兼顾不同观点,如对某人或某机构提出质询,一定要给对方辩解、说明的权利。
      新闻传播的倾向性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新闻报道本质上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反映,是新闻传播主体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再现。因此,新闻传播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倾向,新闻报道不可能等同客观事实。传播主体将客观事实转变为新闻报道的活动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其中体现着传播主体的一定倾向,目的和需
      对客观性的追求应当是尽可能客观。要,这些倾向、目的和需要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新闻从业者
      倾向性在新闻传播主体选择事实和制作新闻两个环节表现得最为突出。在选择事实这个环节,传播主体根据其特定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教育背景和新闻观念等,辨别什么样的新闻事实具有报道价值。在编写新闻这个环节,传
      现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播者根据其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对事实做出不同的评价,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表
      倾向性在时政类新闻、国际新闻报道中表现比较突出,在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天气新闻等报道中相对不明显。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报道为例:
      新华社: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路透社:6月30日午夜时分,当查尔斯王储将香港归还中国时,英国结束了一度强大的大英帝国历史。
      美联社: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上述三则报道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同一报道主题,但是由于所居政治立场、在事件中所处地位不同,在遗词造句、表现角度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判然有别的情绪态度。新华社的报道用“7月1日零点”来突显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用“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来强调这一事件的本质属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象征祖国的日益强盛。香港殖民历史的终结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是一种打击,甚至是一种耻辱,路透社报道使用“6月30日午夜时分”来寄予对过去的留恋,以“结束了一度强大的大英帝国历史”来强调英国曾经的辉煌。美国在中英之间处于微妙的地位,美联社使用“午夜”和两组似乎对立的形容词“焦虑不安”和“兴奋”与“欢欣鼓舞”和“捉愤不定”隐喻美国对香港回归中国后的前景担忧。
      倾向性是主观性的表现,每一则新闻报道都是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矛盾统一体。应该认识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新闻从业者永远追求的目标,但它也是一个永难达到的理想目标。在承认倾向性的前提下,对客观性的无限接近就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
      4、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指在忠于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报道原则或报道方法。从表面上看,“用事实说话”似乎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实际上,在事实的选择、叙述事实的角度,甚至遣词造句之间都隐含着传播者的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种立事与倾向。”用事实说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用客观事实,二是表达主观观点,后者是通过前者来实现的、前者的目的在于后者。
      “用事实说话”的观念最早出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时,毛同志担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主编,他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指出:
      “我们现在不能再放任了。我们要开始向他们反攻。‘向□□派宣传反攻,以打破□□派宣传’,便是《政治周报》的责任。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派宣传的辩论。”
      西方媒体常常把新闻写作艺术称为“藏舌头的艺术”。所谓“藏舌头”,就是记者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隐藏起来,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特别的表达方式、表现角度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藏舌头”并不是不说话,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指出,“通常情况下,报纸的任务不只是报道事实,还要努力阐释新闻事实”。西方媒体形成了一系列避免或隐藏其倾向性的做法,如使用“假引述”,用匿名新闻源来阐述自己观点,从而达到藏而不露、观点毕现的效果。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联社使用匿名新闻源进行虚假报道,以打击伊拉克军队的士气,与伊拉克展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宣传战”。请看美联社2003年3月21日的报道:
      美联社3月21日电据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表示,在伊拉克战争进入第二天,伊拉克第51师的大约8000名士兵向美军投降。
      美国国防部的一位官员表示,在美英联军向巴士拉进军时,伊拉克的第51师投降。美国官员透露,第51师的机械化部队有200辆坦克,是伊拉克装备比较先进的部队之一,是巴士拉的一大障碍。伊拉克保卫巴士拉的主力部队。另据美国媒体分析,在51师投降后,美英联军清除了占领在美联社这一消息发布后,伊拉克军方发言人2003年3月22日发表声明称伊军第51师仍在和美军激烈交战:“第51师目前仍在英勇抵抗入侵敌军,并已给敌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在美联社的消息中,“五角大楼官员”属于匿名新闻来源,记者使用匿名新闻来源以引述”方式放出风声,目的在于打击伊拉克军队的士气。2003年3月24日3时22分,路透社消息称美军21日抢先发布了伊军一个师投降的消息,但是,25日美军发现,所谓丰部拉降的指挥官其实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他假冒高级指挥官只是希望获得优待。英国广播公司(BBC)一位高级官员说:“伊拉克战争中的假新闻超过了我报道过的任何军事冲突,包括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在新闻实践中,“用事实说话”要求:第一,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开地传播,第二,新闻传播必须客观、如实反映新闻事实,第三,新闻传播应当针对受众的未知和需知:第四,新闻传播者的倾向性可通过对事实的筛选、比较和陈述表现出来。
      “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实现了新闻报道借助客观事实沟通的目的、信息交流与分享的目的。“用事实说话”是追求新闻客观性、承新闻倾向性基础之上,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因而能够影响新闻受众,具有说服力。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就是通过对新近发生的、对受众而言未知而需知的客观事实的传播,满足受众和社会的新闻需求,达到调整社会公众认识和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
      第三节新闻传播与宣传、舆论
      新闻传播常常与宣传、舆论相伴,但是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舆论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取向,不能混为一谈。宣传是运用特殊符号传播特定观点以影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西方人将宣传视为一个贬义词。舆论是“指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地位、利益关系和文化观念相同或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其关注的某一现实问题的共同意见”。
      一、新闻与宣传
      1.宣传释义
      宣传,英文为“propaganda”,从词源来看,它源自拉丁文“to sow”,意为散布或传播一种思想,“宣传”本来是一个中性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宣传信息被认为是“不诚实的,提纵性的和洗脑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传”被西方人视为党派私利、偏见的代名词,宣传意味着信息的垄断、事实的歪曲。强烈的偏党偏私的目的性,使“宣传”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传播学研究四大先驱之一、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宣传是“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从广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于是,“宣传”被钉在了“思想对思想的战争”这一绞刑架上。宣传是有着明确目的的,在现代社会它往往借助大众传媒、新闻传媒来向公众游说,以传销自己的理念。以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报道为例: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5日讯2月24日晚,米歇尔借助视频连线,“现身”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揭晓最佳影片奖(获奖影片为《逃离德黑兰》)。视频中,她身着一件低领、无袖银色礼服。
      当日,在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网站刊登的报道奥斯卡奖颁奖典礼的图片中,米歇尔的着装变为高领、短袖。
      2月25日,英国《每日邮报》评价这一现象说:伊朗媒体把图片作数字化处理,以便让这件礼服符合伊朗对女性着装不要过于暴露的要求。
      这一案例中,伊朗的媒体站在本国文化习俗的角度,将报道图片上米歇尔的服饰进行处理,宣传本国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新闻与宣传都是人类重要的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与宣传活动有时是合而为一、相互转化的。在西方报业发展史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商业报纸出现之前,都经历过政党报纸时期,这些国家的报纸从传播政党主张、刊登政治言论为主,逐渐转向传播信息、刊登本地新闻为主,陆续实现了从“观点纸”到“新闻纸”的转变。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或大众媒介来进行,任何国家、政治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往往通过创办新闻传播媒介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新闻与宣传相互融合、渗透,客观事实的报道与主观的引导交相辉映。
      新闻与宣传虽然关系密切,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第一,二者的基本功能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活动。新闻重在传播事实或信息,宣传重在突出观点或观念,二者的主要职能大相径庭。第二,二者的行为目的不同。新闻的目的是让受众知晓、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变动,宣传的目的是向受众灌输一种理念和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目的在于说服受众按照自己的观点行动。第三,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新闻借力事实,强调用事实说话:宣传使用符号,借助符号的重复进行观念灌输。第四,二者的时间特性不同。新闻注重时效,追求有新意;宣传强调时宜,通过不断重复、多途径强调突出观点。
      二、新闻与舆论
      1.舆论释义
      舆论,英语为“Public Opinion”,即“公众意见、看法”,构成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优势意见。美国学者詹姆斯·扬提出:舆论,就是社会中具有同一知觉的全体公众在公开讨论之后,形成的对于一个具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的社会性判断。按照詹姆斯·扬的定义,公众舆论具有三个要素:意见的持有者(有相同知觉的团体)、形成途径(公开讨论)、主要议题(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议题)。③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舆论是个人意见的集合,必须强调意见的“充分一致”,即公众一致的意见表达。
      “舆论”一词,《晋书·王沈传》释为:“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奥”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指“车子”,“舆人”初为造车的人,在此处指驾驶车辆的人,即普通人、众人。《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根据《辞源》
      对于特定的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评价或议论。的解释:“舆,众也,舆论、公众的言论”。这里所谓“公众的言论”,指某一群体或公众
      舆论的传播形态包括民谣、传闻或小道消息、集体宣示(群体性事件)、论坛等。这些传播形态以感性化、零碎化和欲望化的大众表达在民间广泛流行,或者以理性化、职业化的精英表达在民间或媒体中流传。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经过了公众议论之后形成的,并且最终表现为群体或公众意见。
      舆论的形成往往经历这样的过程:腹诽、室语、街谈巷、突发事件、舆论激化、舆论平息。2013年2月21日,某网友爆料某知名艺人之子李某某涉嫌□□被警方拘留。2013年2月22日下午,北京警方证实,李某某系著名歌唱家李某之子,因涉嫌□□,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此事发生后,著名主持人杨某在微博中发布同情李某之子的言论,引起众多网民愤怒与围攻。这一舆论事件集中展现了“突发事件、舆论化、舆论平息”这三个环节。请看以下报道:
      2月27日联合早报网北京讯中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某因为对歌唱家李某之子李某某涉嫌□□被拘一事表示同情而引起网民愤怒与围攻,结果她两度道歉,并承认自己所发的评论不负责任。
      李某某涉嫌□□案引起中国社会广泛关注与议论,据《京华时报》报道,杨某上周六(23日)在其微博上表示:“劳教(编者注:实为收容教养)一年对一个因为冲动打人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否惩罚过重?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很容易破罐破摔了。真替李老师感到痛心!”
      李某某2011年9月曾因无照驾驶宝马汽车,并和同伴在北京一小区门前殴打一对夫妇、捐毁他人车辆,而被政府收容教养一年。
      杨某质疑劳教(收容教养)对帮助一个犯错的未成年人的效果,却受到了不少网民的批评,认为她这样说,并未替受害者考虑。
      有网民称:“受伤害的不是你家孩子你当然不痛心!如此说法是推卸责任。”还有网民认为:“有位小姑娘被□□了您不痛心,却为一个刚劳教出来又犯事的□□犯痛心,您在传播什么社会价值观?千万不要误导青少年!”“破罐破掉的孩子是可怜,但环境这么
      优毬的孩子不叫破罐破掉,应该是仗势欺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杨某在星期日晚终于做出回应:“我眼中的李某老师是谦
      和真诚的,对他儿子一错再错,为李老师感到痛心。由于我并不了解当年李某某打人细节,因此有关劳教一年的处罚是否适当的评论是不负责任的。抱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随后杨某又继续更新微博,并且再次为自己的言论致歉:“当然更为受害人痛心!因此罪恶必须得到审判。同时这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值得深思。”“对女性的性侵害应受到严惩是最基本的立场,是不言而喻的!我之前微博的本意是怀疑那种送劳教了事的改造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但对当年事实了解不清,不适当地提出劳教长短的问题。再次抱歉。”突发事件环节,在李某某被警方拘留后,杨某出于对李某某之父李某的了解,发微博表达对李某某的同情。
      舆论激化环节:杨某的微博引起网民愤怒,杨某发微博向网民道歉。整个事件从杨某发布同情微博开始,到杨某发布道歉微博结束,强大的网民舆论左右并扭转了杨某的传播活动。
      舆论平息环节:网民的激烈言辞迫使杨某退让并改变观点,最终以网民意见压倒杨某意见为结局,杨某的个人意见在网民的公众意见中被消解。
      舆论本是一种自在的意见形态,是非组织的。就舆论形成的机制而言,应有三个基本要素:特定的公共事务、领袖、舆论场。当涉及公众利益或关注点的、某个特定的公共事件以话题形式出现,舆论领袖介人并对这一话题进行阐发或引导,击中公众的兴趣关注点,进而推动论话题形成一定的舆论量、构成舆论场。在舆论生成过程中,特定的公共事件往往是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或问题,它吸引公众关注,有人对此发表意见,引起公众共鸣或议论,舆论领袖起而论道,从道德上、理论上、实践中等各个层面阐述人们大体一致的言论,吸引更多公众对这一事件关注并进行评价,在特定公共领域(如网络聊天室、BBS、微信朋友圈等)形成一定的舆论力量。
      2.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19世纪中期,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105-1859)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在现代国家,往往是大多数人希望联合、需要联合,但是办不到,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分散于各地,互不相识,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报纸是黑暗中的曙光,使他们结合起来了。为了使结合不散,他们继续需要报纸。公民们要想知道其他公民的所作所为,就得看报读杂志。”由此可知,在近代报业诞生后,报纸成了非组织形态的舆论的展示平台,换而言之,报纸或新闻的价值在于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情感,成为受众的代言人。所以,“报刊是以全体读者的名义向每一位读者发言,而且读者个人的能力越弱,报刊越容易吸引读者”①,报纸、期刊或其他新闻媒介成为舆论形成的公共空间。新闻与舆论都以民意为根本,以事实为依据。舆论以新闻媒介为主要传播平台,新闻报道以社会舆论为主要内容。因为舆论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民意,它还经常涉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在西方,新闻媒体被称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因此,新闻媒体应站在公众的立场,主动、客观、真实地表达公众的愿望和呼声。
      (1)新闻反映舆论,客观、真实地反映舆论是新闻报道的使命。新闻报道的首要职责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变动,而社会舆论正是社会变动的集中体现。德国舆论研究者伊丽莎白·纽曼把社会舆论称为“社会的皮肤”,媒体对舆论的报道和反应,直接体现着社会的变动,媒体代表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帮助人们感知社会世情冷暖、世界格局变化的“感知器”。舆论产生新闻,构成新闻的主干,但是新闻报道对舆论的反映井非是绝对客观、公正的,而是有所选择、带着倾向的,由此发挥着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2)新闻引导舆论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发展。舆论往往表现为一种意见和评价,新闻强调对事实的真实再现。从观点和事实的角度出发,新闻作为反映和引导舆论的手段,发挥着社会中介作用。新闻是通过客观的事实来呈现意见、评价和观点的。新闻舆论能够沟通民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新闻舆论树立道德楷模、先进典型,激扬清、倡导新风,具有示范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社会民主的实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自由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都需要的第三个因素”。
      (3)新闻促使新的舆论生成,新闻用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促动社会舆论的产生,现代社会,舆论场往往依托大众传媒、社交媒体而存在。当新的、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话题出现,往往经由媒体放大,媒体为舆论领袖提供传播平台,舆论领袖直接向公众发言。同时,新闻报道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促使这个话题迅速被公众知晓,甚至被更多媒体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量,于是新闻媒体成了舆论的引导者或扩音器。与此同时,媒体也成为各种舆论互相比较、互相辩论的舞台,在各方舆论领袖(政治家、领导者、知识分子、权威人士等)的引导、影响下,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舆论也随之而改变。有的舆论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其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有的舆论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小,直至销声匿迹:有些舆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通过辩论和实践得以解决。“随着新的矛盾的产生,新的有争议问题的出现,又会出现新的不同舆论。”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新闻报道发挥着特殊的促进作用。
      本章小结
      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具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前者体现为人类劳动实践中的生存需要,后者体现为人类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并进,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多媒体传播时代和移动传播时代五个历史阶段。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一个新闻传播活动由三个要素构成: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者、新闻接受者。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一个流动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新闻传播活动连续不断的根本原因在于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呈现为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探究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即“用事实说话”,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报道原则或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是追求新闻客观性并承认新闻倾向性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新闻传播与宣传、舆论有着密切关系。新闻重在传播事实或信息,宣传重在突出观点或观念。新闻媒体反映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新闻媒体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反复报道,促使新的舆论生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