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Chapter 72 我有一瓢酒 ...

  •   赵衡出世那年,俞国统治尚算稳固,俞帝也是个有所建树的皇帝。
      彼时赵光府上只有两位夫人,而且她们先后有孕。侧室林夫人怀孕期间一切正常,正房夫人却敏感异常,总说有人要害她的孩子。但赵光是个富贵闲人,莫说除了虚职没什么要儿子继承的,就是真的谈及这些虚职,正房夫人诞下的也是嫡子,是第一继承人,所以对于夫人的疑虑,赵光也只当是她初次有孕、思虑过重所致。
      也是这个缘故,正房夫人生产时胎位不正,差点儿一尸两命——那个孩子命大,活了下来,夫人却因难产而死。夫人死后,孩子由夫人在世时亲自挑选的乳娘抚养;夫人心善,允许乳娘带着她的亲子养在府中,也是因此,才会在日后多次救下赵衡的性命。
      赵衡尚在襁褓的时候总是止不住哭泣,任由乳娘尝试各种方法,都不能让赵衡停下来。初时乳娘觉得这是亲娘不在身边、孩子心有灵犀,还几次为夫人和稚子的命运落泪;但后来赵衡的身体愈加虚弱,乳娘才发觉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然而乳娘只是一个普通人,她所能做的也只有请来府中的医师为赵衡诊治,但医师也说不出所以然。赵光得知后又请了其他乳娘帮忙,可惜结果总是一样——别的小孩一哄就睡,赵衡哄来哄去,莫说睡去,便是连哭声都止不住。
      年纪大一些的赵衡甚至还曾经想过会否是幼时太爱哭泣的原因,才导致父亲偏爱大哥赵衎。毕竟相较于抱在怀中哭泣不已的儿子,没有哪个父亲不会更喜欢朝自己笑的那一个。
      婴儿赵衡啼哭不止的原因后来被乳娘的亲子找到——某夜那孩子醒来找不到乳娘,遂跑去赵衡的房间,结果竟看见绿色的烈焰不停炙烤着年幼的赵衡。孩子将之告诉乳娘,乳娘也就报了上去;林夫人请了羽士查探,但什么也没有查到。
      乳娘说请羽士这件事让阴邪之物有了忌惮,赵衡减少了夜间啼哭的次数。然而邪祟终归是没有抓到,所以发生在赵衡身上的阴邪之事并没有停止。
      赵衡稚时便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比如刚学会爬行时,整日在床上爬来爬去,一个没看住,就又摸索到地面上去爬,把乳娘吓了很多次。偏偏突然某一天,赵衡不仅不再肆意挥洒他的精力,反倒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初时乳娘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当赵衡是玩累了,但一连几天都不见好转,乳娘只能去请医师。府中的医师也没瞧出什么问题,后来还是赵衡的舅舅探望,带来的医师说赵衡五脏六腑有破裂之意,然身体又无外力压迫的迹象,所以医师只能帮忙调理,却不能根治。
      赵衡的舅舅隐约猜到其中猫腻,告诉乳娘说府中的医师八成被林夫人收买、信不过,让赵衡以后再有事就来找他,他想办法。但不管怎么说,此时最紧要的还是找出赵衡生病的根源,毕竟赵衡的肌肤之上不见丝毫外力作用,如此又何至于引得脏腑衰败呢?
      赵衡的舅舅找不到原因,但明白这根源系于赵府,所以以家中老人思念为由、将赵衡带走。赵衡被带回母家没两天,身体便愈发康健,之前脏腑的问题也很快得到解决,但病因一直没有找到。
      后来的赵衡了解到大约是有人将被重物压死之人的魂魄困于他的身上,所以他便与魂魄共情,体验魂魄之感受、承担魂魄之痛苦。但那时没有人参透这一层,加之赵衡的舅舅不能一直将赵衡留在身边,所以身体恢复后不久,赵衡又被送回了赵府。
      小孩子长得快,好似昨天才学会爬行,明天便能在地上奔跑了。
      在赵衡大约两岁的时候,曾趁乳娘疏忽之际一个人在夜色中跑去了没人的后花园。那时已经入了冬,天气很冷,虽然赵衡打小就不怕冻,但也不是那种在寒风里会更兴奋的孩子;而且赵衡一向很听乳娘的话,乳娘也不明白赵衡怎么就一个人跑了出去。
      若只是跑去后花园尚不算大问题,然而小赵衡竟然在寒冬腊月跳下了结了薄冰的池塘。也是赵衡幸运,当时的后花园并非全然没人——有一个赵衡母亲以前的丫鬟在和侍卫偷|情——赵衡就这样被两人救了上来、送回自己的房间。
      一屋子人赶忙为赵衡取暖,好在赵衡并没有生病,连高热都不曾起。倒是乳娘问赵衡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赵衡回答说他看见了自己的娘亲,是娘亲要他跳进池塘找她的。乳娘说赵衡的娘亲是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绝无可能谋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倒是觉得哪有人大冷天儿的在室外偷|情,那个丫鬟和侍卫是赵衡娘亲安排来保护赵衡的还差不多。
      但赵衡这话在府中传开来,不少人说赵衡娘亲地底孤寂、所以托梦赵衡寻求陪伴。这传言越传越大,终于传进了赵光的耳朵,赵光又请羽士来巡察府邸,但还是什么都没有查到,之后去寺庙多为赵衡娘亲上了两炷香了事。
      赵光的行为虽然没有为赵衡带来彻底的安宁,但终归是有短暂的和平。好在赵衡的乳娘也意识到府邸并不太平,明白有人见不得赵衡活在世上,所以竭尽全力护赵衡周全。尽管赵衡还遇陆续到过其它稀奇古怪、难以用常理解释的事情,但赵衡总是能侥幸从中存活下来。
      赵衡三岁那年,赵双出生了。
      赵双的出生没有为赵府带来什么改变。林夫人没有被赵光扶为正室,赵光也没有再娶续弦。于赵衡而言,赵双不是他第一个妹妹,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赵衡对这个新生的小婴儿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兄弟姐妹的情感。
      赵衡的生活更没有什么转变,他还是不时发生一些意外,但又有这样那样的巧合让他大难不死。不过赵衡也不能否认,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这些意外确实越来越少了。
      赵衡十岁那年,方璞、常晟和赵衠也前后出生了,但彼时的赵衡尚不知晓这三个人后来会带给他怎样的影响。说到底,那一年赵衡也不过是个未及束发的小儿,除却从小的经历让他比同龄的孩子更为早熟、更为机敏外,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说到这里便不能不提赵衡的父亲赵光。赵衡的经历当然不会不禀告赵光,只是赵光带人查了几次都查不出有人动过手脚,反倒觉得是赵衡的乳娘见主母不在了,为赵衡的以后而冤枉林夫人。是故若非赵衡的极力劝阻,他的乳娘就被赵光赶出府了。
      也是自那之后,赵衡便不让乳娘再报——除去保护乳娘以外,赵衡也明白这样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一再消耗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不然如何解释他每一次的毫发未损。
      赵衡发出一声语意不明的轻笑,然后说起了方璞。
      赵衡未见方璞之时便知俞帝对这个小女儿的喜爱,且不论别的,俞帝甚至因为方璞的诞生将年号改作了方璞的封号——安嘉。这个年号一直用到方璞及笄。那时俞国的朝政已然不稳,所以后来方璞总想,俞帝最后几年还要更换年号,是不是也是怕后世把俞国的覆亡和他这个最宠爱的小女儿联系起来——尽管这位小公主什么都没有做,但史书也最喜欢将过失推给女人,比如赵飞燕、比如杨玉环。
      但这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赵衡与方璞初见时,方璞尚在襁褓,只是个不会说话、只懂笑闹的孩子。赵衡对这个女婴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知姑姑膝下无子女,这是养在姑姑膝下的孩子,所以姑姑欢喜得紧。
      赵衡不太记得那日的宫中家宴的情景了,但他记得那时大人们忙着恭维奉承,他一个孩子无所事事,倒是扒着方璞的摇篮看了许久。赵衡有些羡慕这个小姑娘,不是羡慕她公主的身份,而是羡慕他们都是生下了便没了亲娘,方璞却与他不同,另有一个娘亲疼爱。
      “姑姑真的很爱你。”赵衡一边回忆一边和程璐说,“你哭了闹了她着急着要看一看,你半天不出声音她也着急着要看一看。大抵是因为我一直守在你的床前,那日姑姑还多夸了我几句、赏了我些小玩意儿。”
      “所以你后来才会有意亲近方璞?”
      “别把我想的这么老谋深算。那年我不过十岁。”赵衡无奈地瞥了程璐一眼,接着说,“别人看我得赏,说我工于心计,小小年纪就知道讨皇后欢心。但他们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自己无处可去,好像并没有哪里欢迎我,只有待在婴儿的身边看似最热闹,实际上却最安静。”
      程璐伸手覆上赵衡的手臂,轻轻捏了捏。
      赵衡低下头看了看程璐的手,继续说:“我不否认后来我是存了私心的——我喜欢进宫去见姑姑,不是因为姑姑是皇后,而是因为姑姑对我的好是全部的好,她不会考虑她对每个侄子的爱是不是均等的,更不会利用这份爱从我身上得到什么。”
      “她确实最喜欢你。”程璐也回忆起往昔的点滴,对赵衡说,“她和方璞说过很多次,说你不容易、说你是个好孩子……所以方璞才会在赵家那么多个兄弟中,与你最是亲近。”
      赵衡望着程璐,半晌没有说话,再开口时,说的却是他赵家举兵造反后的情景:“听闻姑姑死讯的时候,我甚至连难过的时间都没有。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她。”
      俞国的最后一任皇后死在自己亲弟弟举兵谋反的消息传入盛京之时,她自觉无颜面对俞帝,又深恐会祸及自己唯一的女儿,所以在将所有人赶出寝宫之后,自己一条白绫结束性命,只留下一纸遗书以证自己与方璞的清白。
      “举兵前我曾想过要不要以去南方游玩的名义,将姑姑和你从宫中接出来。但那时我不知道你父皇对我还有多少信任,所以思来想去,我还是不敢冒这个风险。”赵衡继续说,“得知姑姑自尽之后,我很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你早就想到了。”程璐毫不留情地戳穿,却并非因此责备赵衡,而是宽慰他道,“就算你将皇后接出皇宫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要你举兵造反,皇后都会觉得无颜苟活于世。你一定会造反,无论那时皇后人在哪里,她都一定会为此自尽。”
      “我明白。”
      “这是她的命,也是你的命,不必过分自责。”
      “话是这么说。”
      程璐仍是平静,没半分责备或心疼的意思:“你既然选择做了一国之君,就要接受为身边人带去无尽伤害的自责与无奈。”
      赵衡叹息一口,道:“好在一切都结束了。”
      “我倒是有一个问题问你。”程璐接着赵衡的话说道,“若有来世,你还愿做这一国之君吗?”
      “何有此问?”
      “你志在朝堂、志在天下。赵衡,平心而论,我不认识比你更适合做君王的人,你有一个明君的能力与志气,可是只要你到了那个位置,不论己身意愿,你都只能放下牵挂与羁绊,做一个孤家寡人。”程璐总结说,“我只是很好奇,像你这样的人,如果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还会不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你若说重新来过,我今生无悔,也许一些细微末节上我能做出更正确的决定,但是我选择的方向不会改变。我还是会逼着父皇出兵反俞,还是会不择手段地登上帝位。”赵衡顿了顿,又道,“但你若说来世是否还要君临天下——我不知道。我没有办法回答你,我确实不知道。”
      程璐了然地点头,又玩笑着说:“别担心,下辈子的事你说了也不算。这条河边走过的前世扩土封疆、来世街边乞讨的已经不知道多少个了,说不定你到时和他们一样,再不会有国家大事烦心。”
      “何谓大、何谓小,我这辈子都没搞清楚。”
      “于私而言,小皆大。于国而言,没有小。”
      赵衡无声地叹口气,问道:“你呢?方璞这一生,有悔吗?”
      “以前有。”
      “何解?”
      “悔不该信你、信常晟,悔不该生在帝王家,悔不该生在了帝王家却没能以身殉国……太多了。”程璐微笑道,“后来就明白了,人不能美化自己没选择的路。当时俞国积弊已久,就算不是你、不是常晟,俞国多维持二十年,又有什么意义?就算没有生在帝王家,一个普通百姓在乱世又能有什么幸福,能活着就不错了。至于以身殉国……若那时就死了,方璞心中只有恨与不解,她不会懂天下,更不会懂身边的人。所以时至今日你再问从前,只能说遗憾固然有,却也觉得没有挽回的必要。”
      赵衡举起酒杯,笑着说:“敬我们活得痛快的一生。”
      “你痛快,方璞可不是。”话是这么说,但程璐还是举起酒杯与赵衡相碰,道,“敬,无怨无悔的一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