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番外 和学妹的谈话 ...


  •   回家的第一天,父母帮我接风洗尘,一脸乐呵,还拥抱了一番。
      第二天,我就被委派给家族中的远房表妹做开导,如果不去,“缺乏家庭责任感”的帽子马上就扣在了我的头上。
      准备明年高考的她,思想上有点摇摆不定,不爱和家里人交流。我当下就想,不会是有什么抑郁症?当今社会,有点精神病症也实属正常。
      为了方便她下午去上辅导班,便约在了新城商场的奶茶店里。
      店内空间并不宽阔,人声嘈杂,大面积的玻璃外面是珠宝店、停车场。新店和老店的装修风格相差无几,原木色与深灰、深黑搭配,饮品也上了两三个新款,我更喜欢老城那家,更为宽敞,二楼的落地窗户望出去,是绿色的梧桐树。风来时,它随风摇曳,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进那张靠窗的桌子。
      吧台的桌边一角铺满了课本,笔袋里的笔、橡皮散落在口罩旁边,高脚椅前后晃动,小男孩百无聊赖,东张西望,实在坐不住了,下凳,来来回回穿梭。
      亲戚的劝告,妙语连珠,喋喋不休,不给一点回应的空间,最后半年再努力努力,让他专心于学业,不要后悔高考后与别人的差距,大男孩侧耳听着,不停搓着前额,上下踮着脚。在一句“你自己好好想一下吧”后,终于停下了劝告,男孩如释重负地松了松肩,掏出了手机刷了几分钟。
      我坐在他们隔桌,仔细听着。这番对话,大人的话虽然空洞,但颇有道理,甚至有那么一两句扎到了我的心上,可是少不更事的男孩哪里懂得?如今想来,若我当时能多考几分,选一个大城市读大学,或许所有的顿悟都可以来得快一些,也不至于在这之后的两年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事无成。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当时的我只是一心想保住自己的状态,不被情绪所拖累,就是这一块,我都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了,哪里还能分出精力,给那些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的事情?看小说,只求不轻生;机械式地跟着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和考试,只求不复读。如果有谁能拉我一把……可惜,谁都自顾不暇,我只能独自行走,没有坐标。
      我本可以就着孩子的立场再与那桌的大人,在脑中争辩一番,但我马上要扮演那大人的角色,便停止了这番思考,把自己拉回了应该扮演的角色。
      此刻,我对面的这位短发女生就是我需要循循善诱的对象,她穿着红绿相间的格子毛呢短外套,黑色皮短裤搭配深灰色底裤,靴子上的铆钉也亮闪闪,一身的装扮,搭配错落,显得我身上的黑色羽绒服落了俗。而我的斜对面,便是她的母亲,她是今天的买单人。
      “我们到了,就先点了,你看看你要喝点什么?”
      “鲜奶红茶就好。常温,其他不变,谢谢。”
      “好,”她的母亲准备转身就走去前台,又回头,“甜点呢,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不用了,谢谢。”听到我的回答后,她再次走向前台。
      “你好呀,我是李知之,你叫什么?”我爸的远房亲戚太多,这位我没见过。
      “我叫李梓熙,叫我小熙就可以。”
      “叫我枝枝就可以。”我模仿她的语句,会心一笑,也把她带动了。
      我没有多询问什么,开始讲述自己的生活。…………………
      “你高几来着?”
      “高二。”
      “文科?理科?”
      “理科。”
      “不过,”她妈接话道,“她考艺术,已经跟着老师上了几个月的课了。”
      “画画、音乐,还是什么?”
      “画画,”我所有所思,“她喜欢看那些动漫什么的。是不是?”
      她点了点头。
      “真好。”我在心里默念。我们的年龄不过几年之差,她很早就已经选定考艺术方向,不仅源于多年的学习,还有对绘画的热爱、家长半推半就的支持与理解。艺术生已经不完全是成绩差的人被逼无奈才选择的一条路了。
      要是当年,我也搏一搏的话?这个念头刚起,就消散了。假设性的“未来”不值得一提。
      “有喜欢的东西就很好。你喜欢哪部动漫?”
      “和古典神话有关系的。”
      “我也看不懂,但是她喜欢,还喜欢有个人物……叫什么来着?”
      “拿破仑。”她淡淡说。
      三人的局势确实尴尬,我借口去洗手间,发消息把她妈支走,准备单独和她聊天。
      “你有想去的城市吗?高考以后。”
      “上海。”
      “上海不错,文化氛围很够,环境又好,又有大都市的感觉,去经历一下挺好的。但是房租、消费还是比较高。”
      “我知道。先呆个两年吧,以后再说。”
      她知道艺术生的竞争激烈,特别是那些优秀学院,但她依旧坚定,似乎这是她唯一的路;她也知道要在上海立足的艰难,但她也要尝试体验;这些都不行的话,她还有退路。我是有退路才想去北京,三年时间,足够让我脱离父母,打磨自己,看到自己。
      她同样也是有退路的。
      “我妈想让我回来,但我不想,我想多感受一些。”想起和我妈的交谈里,也提到这一点,于是我答:“父母都是如此,正常的,怕我们不能吃苦,或者怕我们吃太多苦。”
      “但是生活是自己的。”不要用别人的意识来生活。
      凭什么要断定我不能吃苦,不应该吃苦,吃苦很累?凭什么要帮我做选择,选择更轻易、容易的生活?
      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有足够多的尝试,这样才不后悔。
      为什么我要回去一个连我这样的想法都无法理解的地方?
      既然家庭没有负担,何苦不让我先闯一闯?难道到等到父母都老了病了,我再出来见见世面?难道要在家里的每一天都向往着外面的生活,而这生活你根本就不知道是否适合你?
      “一年换一个地方居住,或者更稳定地生活在一个地方,你会更喜欢哪一种?”
      “旅居很酷,但是我更喜欢有一个地方,长久地呆着。你呢?”
      “上大学以后,我要去很多个城市,把那些地方的生活都体验过一遍。”
      我羡慕她还在学生时代,未知的一切都等着被探索,人生还可以多一点没有生存压力的体验,“挺好的。趁着有时间,学生打半价,能多去几个地方,就去几个地方。”
      长辈总是过于焦虑,也有一些功利,爱把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在小辈身上。
      可每个人的人生时间都不一样,你无法复刻一个一模一样的你,甚至你还希望这个你比你现在还要优秀,占领的起点更高。
      想起之前的学长,来给我们新生做演讲,他学的计算机专业,他的家在小县城里,回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一个人前行,想去大城市拼一下。实在不行,再回家养老也成。如今,他换了一家大厂,还在那里工作。
      如今,不过虚长几岁,有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我也就变成了那个教导他人的人,恍如隔世一般,没有真实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