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面试 ...


  •   几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那时候,北京的雾霾频频上新闻,出发前,我特意买了口罩。果然,刚一出地铁,就感受到了微微刺鼻的味道,顿时觉得眼前的世界有几分浑浊,但没过几天,天空就放晴,淡蓝色的,很好看。
      我住在表哥的出租屋,苏瑾、胡青青住宾馆,我们约在798见面,地铁转公交,走了好久好久才到。
      废弃工厂的钢管裸露,横穿在两栋低矮的红色砖墙的建筑中,我穿梭其间,生冷的工业烟囱、生锈的管道还未营造好它的年代感,又被彩色的卡通涂鸦所打破,各色的雕塑作品随处可见,张着大小不一的嘴似乎在声张什么。
      第一次漫步于此,一种新的体验油然而生,从心里汩汩流出来,遍布全身。工业与艺术的结合,竟如此妥帖。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展览里,观赏照片、绘画、手工艺品,然后在一个热门的咖啡店落座,点上甜点和饮品,聊起当下和未来。
      对于未来,我们各有不同的想法:我和苏瑾打算找工作,胡青青打算考研。不过,我们对“趁着还没毕业,多使用一下学生证的半价优惠”倒是有一致的想法。
      隔天,我们参观了故宫、颐和园,感叹皇家的气派,没走多久便歇菜;又去王府井,吃北京烤鸭,窜到附近的大厦里,吃芝士肋排。
      晚上,我们搜索到最近的KTV,是在某写字楼商业区,那里全是由隔热玻璃组建成的摩天大楼,不同的公司简称醒目地钉在楼顶恰当的位置,依次排列。步入其中,要仰着头,才能看到天空,顿时间,人显得十分渺小。九十点,宽阔的街道寂静无人,我们看星巴克的店员收拾桌椅、拖地。待店铺完全打烊后,我们溜进了地下KTV,等待11点以后的午夜场,唱到了第二天清晨。
      期间,也和我学习编剧的同学聊天。
      对于未来,她的打算更宽广些,“可能考研去国外,但以我这个专业,还是留在大城市居多,好找工作和项目。”
      “北京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北京是首选。也说不清。我在准备托福。难是难了点。不过这个行业,是这样的。”
      “加油。编剧不是你从小的梦想嘛,走了十多年,肯定能行。”也许那时,“来北京”这个想法就根植在我心里,等待着某一天开花结果。我默默相信,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
      后来,她考了几次托福,毕业工作两年后,申请到了美国的学校,如愿以偿地在业内工作。
      我看到了至少两面的北京,一是有文化土壤的地方,红砖的低楼给人亲近,热闹非凡,但也不拥挤;二是夜晚寂静的办公区,人群隐去,甚至在高楼面前,有一种人如蝼蚁的感觉。
      此后,我也常常一个人去逛展,美院高校的毕业展、艺术展、博物馆、美术馆等等。与其说是喜欢展览,不如说,是喜欢逛展时的氛围。那时候,我就想着:如果哪一天,我也可以策划一场展览就好了,那一定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那时,“996”还不是福报,也没有成为媒体宣传的常用词,也不是刺激一线城市上班族的敏感点。
      而今,不过是两三年的时间,城市化加快,资本的大量涌入,产业、人才的聚集效应明显,好像风向就变了。

      在住的地方都安置好之后,我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工作。简历的文本整理,一直都在更新,按照时间和能力,把每一段有用的经历都分门别类,根据公司所需要的条件,把相对匹配的经历,编辑进一份新的简历,类似的岗位会用同一份简历,把目标岗位修改一下即可。
      我投递的公司不说上百个,四五十个是有的,多是偏文化类、传媒类、影视类的,精准定位,以匹配到自己认为的最合适的岗位。
      在来之前,我就已经预约了四五个面试,我把最想去的和最匹配的,排在了我的行程表里第一,期望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当然,每天晚上,我还是会继续投递新的简历。
      按照我的计算,如果要便利工作,不去比较远的地方租房子的话,租金在2300元-2500元/月,水电100元/月,通勤费200元/月,生活的基础花费1800元左右/月,存200元-300元作为备用金,税后工资要4900元左右,税前则根据每家公司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不同,大概在5500元-6500元的区间内。
      如果我要靠工资来缴纳租房的押金,那么头两个月的工资到手后,就是我外出租房的最佳启动时间。我可以多体验这大城市的生活,自己决定许多事情,也不用碍于面子做些不自在的事情。
      我想起在毕业旅行中见到的很多人,他们有的旅居、有的率性而活、有的安居一处,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让我察觉到人生的多样性:原来不止一种生活。我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心一下更加沉稳安定了。这段经历在之后的很长时间,被我拿出来反复咀嚼,像养料一般滋养我,给予我面对生活的力量。
      先找一份工作留在北京,比如营销类的,学习一些线上营销的具体操作,接着,再换个文化类的公司,找到入行的门槛,认识一些人,一年后,再跳槽到自己喜欢的氛围里,再慢慢往上做,最后自己能独立负责一些小版块、小项目……我一步一步规划着。
      想到自己将要迈向独立,不用拘束于父母;想到终于要正式工作,也有了奋斗的目标,整个人就越来越兴奋。

      第一天的面试,我遵照苏瑾的话,化了个淡妆,还提前训练了很久的开场白。
      踩上我的运动鞋,准备出门,这时,嫂子叫我:“去面试吗?”
      “是的。”我点点头。
      她上下打量了一眼,“你有没有别的衣服?”我摇摇头,她从衣服堆里找出几件,“你试试。”
      勉强有一件适合我,白色雪纺衫,衬肤色很亮,两边的袖子还有一点流苏。
      她再次打量,点点头,也勉强同意我终于有点职场人的样子,这样,我才出门。
      第一次面试,前台给了我一张纸和一支笔,并没收了我的手机,说是先答题以后,再参加面试,笔试成绩只作为参考,不作为最终录取依据,我就信了。还没反应过来,手机已经被收走。我一个人默默地在空的工位上写起卷子。
      题目中讲到了今年春节上映的影片,我虽然都看过,但竟然一个名字都记不全,匆匆写下一两个,有一个名字还写错了。
      递交试卷的时候,前台的小姐姐又跟我说:“这个只是参考,不作为最终录取依据。”
      我回答:“好的。”心和手都还是有些颤抖,懊悔。
      这家企业本是我的最爱,如果顺利进入,我就可以在各个部门轮转,最后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此刻,我已预感自己将与它失之交臂。
      我坐进一个小会议室里,是透明玻璃围成的一个小房间。有一块白板上写着今年的一部进口片的票房和宣发节点时间,这部片子小体量但是票房破亿,我看过,内容还不错。
      和HR聊了很久,因为前期写论文,没怎么去影院看电影,常常回答不上行业热点问题和热映影片,最后聊到期望的薪资,按照之前的计算,税前6500或者税后5500,是我在北京的安全线,于是我信心满满地说出,后半句“但也不介意试用期工资低一些”因为紧张忘记提。
      双方都不是很满意。
      我询问了同在北京的学长,讲出了我对薪资的困惑。学长安慰道:“如果你是他们要的人,他们会和你谈,不管你开价多少,想要你的人,会在面试满意后向你开价,然后你可以再谈判。”尽管得到这样的回答,面试完这三四家过后,我还是改变了我的策略,一问及薪酬,再也不明确提出,而是等着对方开价,即使在招聘网站上标注清楚价位区间,但总有人要压一手。
      两天后都没有消息,这家是没戏了。
      下午去了第二家,这家的HR好像专业很多,给了就业建议,并给出了相关的薪酬条件,第一次觉得公司招聘十分规范。
      从办公楼出来,我晃眼看到一面镜子,脸上的隔离霜有些浮粉明显,让我驻足了几秒,发现额头部分的颜色也深浅不一,甚至有点反油光,那肩膀上松弛的肉也被突显出来,此刻的我更像一个“土丫头”,我刚才提起来的自信一下子暗淡下来。想来这家也是没戏。第二天,我还是穿着自己的T恤,去面试,自在了许多。
      后两天的面试,HR都提到了我写的自我评价,在“慢热”一词停留过,我捕捉到了他们的神情里那一丝的担心,看来在工作上表现得内敛一些,会招致HR的疑虑。虽然这样的行业因为快速的转动、多部门的协调,确实排斥相对内向的人,但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慢热”特质,对于我要应聘的行业是一种隐形的“阻碍”,在我的理解里,慢热不过是习惯事前观察,事后依然可以和别人打成一片的特质,但对于企业而言,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我只是单纯诚实地表达自己,并试图试探行业的包容性和建立共事的信任,包容性正是我来这些企业的原始动机,现在看起来略显多余。
      于是我删掉简历上的一些词语——那些我自以为的真诚表达。面试时,自信、有逻辑的表达、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能给自己加分。
      我不知道我毕业的学校是否过于平凡,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数不清的高校,每年毕业成千上万个新鲜面孔,供给着北京不同规模大小的公司,而我这样二本大学的外来应届生,九牛一毛中也排不上什么名次。HR每年看过成百上千人,早已司空见惯。
      经过十几家的面试和笔试后,我被一家大厂的外包公司选中,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做电商运营的工作。
      我想,主管大概是看上我做过市场调查大赛,取得了一点名次,有简单的数据分析基础,但我除了会记日常花销流水以外,对数据分析真的是一窍不通。尽管这不是我非常满意的工作,工资只有5K,但我也没什么能挑剔的,有机会一定要抓住,如果一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又会被父母劝退回家。
      我振奋起精神,和刚入职的两个同事开始了岗前培训。
      一个上午,前辈讲解了我司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教授了一些简单的技巧。
      “我们公司成立了三年,目前有专门负责给产品拍照和图片设计的,做运营的车手,财务也比较专业,大家都是干了六七年的。”
      接着,他讲解了一些常见的名电商词,我用刚领取的本子记了一些,比如客单价、回头率、转化率、ROI、SEO、无痕单、标品、直通车、产品权重、铺货、选品。
      原来电商运营也要懂那么多专有名词,在这之前,我是闻所未闻。
      “大概就讲到这里。”他收起自己的红外线笔,“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熟悉了。这个东西,要上手才会知道方法好不好用。”说完这句,他就结束了今天的培训,留下迷茫的我们三人。
      末了,他还补充一句:“对了,如果你们自己带电脑,有200元的电脑补贴。用公司的电脑,要跟人力申请。”
      我正式踏入一个新的领域,有些兴奋,也有些忐忑,但我对此充满信心,我觉得只要花时间,我都能做好。我一定能在这座城市有个自己的位置。

  •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文啦。非独家连载。欢迎亲们多多评论给反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