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鹿鸣四 ...

  •   这些时日,柳翊便安安分分在书院里读书。不得不说,书院里的夫子才华文赋比起之前私塾的老师,高出太多,对经义的理解也更为独到深刻。除了读书,柳翊也未曾忘记对苏酥的承诺。有空闲便会寻个好景致地方作画。
      这天柳翊便在上方山上作画,正准备起身活动筋骨,耳边传来一声——善。
      柳翊侧目一看,旁边站着一人。柳翊心中一惊,这个人何时来的,他竟然丝毫没有察觉。柳翊立即拱手行礼,说道:“敢问阁下是?”
      面前这个人,面容看上去年岁而立左右,一袭玄色道袍,手持扇,腰佩玉。但是柳翊最为惊诧的是,这人一头银白的头发。
      柳翊见到这人,脑中唯有八字,遗世独立,飘然若仙。这人笑说:“阁下不必惊慌,在下是上方观的观主,见阁下在此地作画,颇为怡然,便看了会。阁下无怪。”
      柳翊知道上方山上有道观,听山下的农家说,上方观观主乃是陆地神仙,有洞察万事,呼风唤雨之能。
      之前黄金源和众人讲山野杂记的时候,便提及了这位上方观观主,如数家珍地说这位观主。
      这位观主姓姬,名皇煊。最为出名的便是上方观主唤雨,黄金源说,当时整个苏州三月未下滴雨,流金铄石,蝉喘雷干,笠泽干涸,书院前歆河都见底了。
      百姓到处求雨,最后说是这位上方观主唤来大雨,倾盆大雨整整三日未绝。当时黄金源说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柳翊当时只是当山野怪谈听听罢了,心中并没有几分相信。所以当柳翊第一次听说面前这人是上方观观主时第一反应是质疑,听黄金源他们说,上方观观主应该有花甲古稀之龄了。
      柳翊恭敬地说:“当不得观主如此称呼,在下柳翊,字淋涔,乃是上方书院的学生。”
      柳翊收拾东西,正准备与这位萍水相逢的观主告别。姬皇煊热情相邀,说道:“相逢即缘,如不嫌弃,便来观中喝一杯茶吧。”
      柳翊心中还疑问,四周何有观。不过柳翊也没有发问,而是推辞道:“多谢观主,天色已晚,柳翊该回书院了。”
      姬皇煊笑着说:“也是。无碍,之后自会再见的。”
      柳翊虽然觉得这观主有些奇怪,但是并没有觉得他有恶意,或许是觉得相由心生吧。柳翊收起案台,把东西放置背篓中,抱着案台往山下走。
      姬皇煊说:“可要帮忙?”
      柳翊推迟,他并不喜欢麻烦别人。
      柳翊走出百步,便见了青石板铺成的路,沿着此路便可以到书院后门。突然后面传来了观主的声音,说:“阁下慢走,有缘再会。”
      柳翊转过身去,先是心中疑惑,然后立马对姬皇煊说:“多谢观主相送,柳翊告辞。”
      柳翊往山下走去,心中也在琢磨刚才的疑惑。与观主告辞的时候,这位观主便站在一扇门前,上面挂着的匾,真是上方观。柳翊来时,竟然没有发现这座道观。他又仔细回想了一番,觉得是自己疏忽了,一路上来,竟没有发现。
      毕竟这间道观隐蔽,四周古树埋在其中,只露出些许赤色瓦墙还有古朴的大门。
      柳翊回了书院,宅舍只有三人,其余都已回去。秦纶有点疑惑,他以为柳翊回去了。秦纶问道:“明日你还回去吗?”
      柳翊说:“回去。”
      秦纶罕见地劝了一句:“若是……我可先借于你,便不须回去了。”
      柳翊说:“多谢,我暂不需。”
      第二日,柳翊回到家中已经是申时逾半。柳翊在家稍作休息后,便去了城西。把画交给苏酥后,一人在门内,一人在门外,就这样说着书院的见闻。
      说了一炷香时间,柳翊便回去了。柳翊翻出找藏银两的袋子,叹了口气,他身上的确实银两不多。
      平时的考试书院都会张榜,但只是在学院内公布。学院有两榜,一是童生月试榜,二是生员榜,至于举人已经不需要参加这些考试了。
      柳翊尚不知道,黄金源就冲进来给秦纶柳翊报喜了。黄金源笑盈盈地说:“秦兄,柳兄,你俩太厉害了吧。”
      柳翊疑问,说道:“什么?”
      秦纶说:“月试榜出来了。”
      柳翊了然。
      黄金源凑过来说:“你可知道你俩多少名。”
      没等两人说话,黄金源就立即说道:“秦兄第三,柳兄二十。书院生员可有两百余人啊,秦兄一来便摘了前三。”
      柳翊神情丝毫没有变化,只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尚可。”
      号舍又进来几人,也说了夸赞了几句,好像有些苦涩。这也难怪,秦纶柳翊比他们小不少,成绩却是他们望尘莫及的,何不苦闷。
      十月一日,寒衣节,书院放了授衣假,时间足足有半月长。这一月书院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董先生收徒了。要知道董先生上一个学生今年已经考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了。那个弟子可才二十五岁。
      饶是柳翊再过少年老成,却依旧难以平复心中失意。董先生收了秦纶为徒。
      柳翊依旧是恭喜秦纶,这种事只能说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柳翊在家躺着,一时不知接下来路如何走。
      第二日,柳翊如常地给苏酥送画,送完画,他便要去找些事干,能赚些银两也是好的。
      不过,今日,柳翊却在苏酥门口待了许久。苏酥看得出柳翊的苦闷,三言两语就让柳翊说了出来。
      这是母亲去世后,柳翊第一次向外人倾诉。柳翊说得很平静,说完却像是释然了一样。
      不过这番话在苏酥耳中,却是另一种滋味。苏酥心中酸涩,最后却让柳翊安慰起她来。两人就在这无人的一角,隔着门楣,疏离着,却又相依着。
      第二日,柳翊大早,家中还有些米粉,可以烙几个饼吃,这一顿饭便解决了。正要灶火,就响起了叩门声。
      柳翊打开门一看,竟是刘二。柳翊拱手说:“刘二哥,有何事吗?”
      刘二说:“柳郎君,好事情,好事。有人找你抄书,指名要你。”
      柳翊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说完刘二觉得不妥,又补上说:“噢,掌柜叫我就来通知柳郎君一番,柳郎君想想再给我答复也可以的。这事全凭柳郎君愿意与否,如柳郎君不愿,我去禀报钱掌柜说他推了便是。”
      柳翊喜出望外,连忙说道:“愿意,自然愿意。多谢,什么时候?”
      刘二说:“柳郎君随时都可以,那主顾没说要多久交,直说抄好了交给他就可以了。”
      柳翊说:“好,刘二哥等我一下,我熄了火便随刘二哥去。”
      柳翊立即跟了上去,到了书肆,钱掌柜正在拨算盘。
      钱掌柜见柳翊走了上来,起身相迎。
      钱掌柜说:“柳郎君来了。”
      柳翊拱手问好说:“是之前那人?”
      钱掌柜笑说:“是,柳郎君写字得好,你抄的书买的人都多些。”
      这些年来,有个主顾经常找柳翊抄书,给的价格也美。柳翊虽未见过他,但心中很是感激。
      钱掌柜说:“这一次这家人是要做藏书,一套儒家十三经。字数在一万以下的五钱,一万到三万一两,三万到五万二两,五万到十万五两,之后便以此类推。所以一共是三十九五钱银子。”
      柳翊一脸疑惑,之前抄书是按本算的,算下来四五万字能有一两银子。而这已经是很高的了。
      钱掌柜看出来柳翊的诧异,解释道:“柳郎君不必惊讶,这位主顾对你的字颇为喜欢,自然给的钱要高些。还有就是,如今柳郎君功名在身,自然价格要高一些的。
      但也是有要求的,就是这一套出抄写不能有谬误,要求用的纸和墨是上好的狸儿猫和景墨,并且这位主顾还送了一方砚台,三支笔,为的就是抄好这一套藏书。还有每页要求八行十八字,六十四页为一册。”
      柳翊点点头,连忙说道:“多谢钱掌柜。”
      钱掌柜摆手说:“这全靠的是柳郎君自己的本事,仔细算来,我还是占了柳小郎的光了。”
      柳翊说:“何日可开抄。”
      钱掌柜说:“柳郎君要等几日,这狸小猫纸和那景墨还需等几日才能定来。”
      柳翊点头。
      钱掌柜接着说:“这主顾说好,先付一半,等柳郎君全抄完再结清,柳郎君可愿。”
      以前若是给人抄书,一般都是抄完后再结的。这一次或许是表示诚意,便先给了,柳翊自然毫无异议。
      谈好这些,柳翊也准备告辞了,等纸来了再开始抄书。结果钱掌柜叫住了他,“柳郎君这些天可有时间。”
      柳翊回说有。
      钱掌柜接着说:“我这正缺柳郎君抄的书,柳郎君若愿意,不耽误郎君的学业的话,能否再来书肆抄几日书。柳郎君不知,自柳郎君中了生员,周围人家孩子蒙学都喜欢买你抄的书。”
      柳翊倒没有想到这个意外之喜,他进来正无事。
      钱掌柜给了柳翊加了雇佣费,柳翊也没有拒绝,道谢大方地收下了。柳翊这十五日都在抄书,起早贪黑,焚膏继晷。
      但是收获颇丰,加上之前屯的银子,一共四十余两了,还有二十两尚未结清。
      柳翊抄起书来,心无旁骛,便是前几日的苦闷失意也一扫而光,或许是挣到钱了,或许是无心多想了。等到再次入学的时候,柳州已经抄了近十万字了。
      柳翊与苏酥告别后才走的。柳翊三人还是一起去的吴江县城,不过到了县城三人便分开了。
      柳翊回了书院,刘驰回了县学,而秦纶去了董先生家中。柳翊如今也想通了,没有捷径可走,那自己便一人一路走下去,终有一日,能到达彼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