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鹿鸣二 ...

  •   柳翊说:“今日前来,还有一件事情。”
      苏酥说:“何事?”
      柳翊说:“明日,我便要走了。去吴江县学入学了。”
      苏酥显然没有想到,所以顿了一会,但是立即又理解了。柳翊如今中了生员,自然要去县学入学。
      柳翊说:“我不会忘记的。只是今后一月我只能来一次,甚至数月。”
      苏酥悄无声息地失望,但还是说:“无碍,笠泽之小,这里如何拘束得住鲲鹏。”
      两人就站在门口,漫无目的聊了小半个时辰。柳翊打算要回去了,便与苏酥说:“苏小姐,我便先回去了。”
      苏酥说:“好,好的。”
      柳翊正要转身。苏酥又说了一句:“阿翊,我们相识有五年了吧。”
      柳翊说:“是。”
      苏酥说:“你何须与我如此生分,我把你当朋友,你却还称我苏小姐。我称你为阿翊,今后你便称我阿酥,可好。”
      柳翊低着头,对苏酥拱手,迟疑一会,才露出蚊蝇一般的声音说:“阿酥。”
      柳翊走远,又往回看了一眼。按捺不住的心中愉悦,他不知为何,浑身有些发烫,心跳得飞快久久不能平静。
      柳翊在家随便对付了一顿饭,下午便去了松韵书肆。街上人不多,还撞见了一个认识的人,是书肆的抄书人。
      柳翊刚到书肆门口,便看见钱掌柜在门口晒书。柳翊走上前去。钱掌柜好像看到了柳翊,起身来。
      柳翊拱手,说道:“钱掌柜。”
      钱掌柜回一揖说:“柳郎君,不对,是柳秀才郎。恭喜恭喜。”
      柳翊说:“柳翊能有现在,钱掌柜帮助颇多,这份恩情,柳翊莫不敢忘。”
      钱掌柜拉着柳翊,说进去喝杯淡茶。柳翊没有拒绝,一直走到后院。柳翊坐下,钱掌柜就连忙给柳翊倒茶,柳翊赶忙推辞,接过茶壶。
      柳翊与钱掌柜说了些家长里短,便把提着的一坛酒放到桌上,说道:“钱掌柜,这是柳翊的一些心意,自知不贵重,还望钱掌柜不要嫌弃。”说着把酒坛推到了钱掌柜面前。
      钱掌柜一嗅,指着酒说道:“吴江县东街浦上酒楼的青莲酒,嚯,这可不便宜。这坛酒要一两银子吧!”
      柳翊说:“钱掌柜的恩情,自是一壶酒还不完的。”
      钱掌柜摆摆手说:“柳郎君看中了,老夫有幸。我始终把柳郎君当为小友,何须论这些。”
      柳翊说:“柳翊自然知道钱掌柜的情谊,但多年照拂之情不能磨灭。”
      钱掌柜没有再推迟,说道:“今日我收了这坛酒,但是柳郎君便再不可言恩了,否则可是要将我置于挟恩相报的境地。”
      柳翊没有再说这个了,聊了一会便走了。
      第二日清晨,柳翊和秦纶还有那个和他们一起考上增生刘驰一同去吴江县。吴江县城几人来过几回了,也不远,几个时辰便可以到了。
      几人到了吴江县城,先要找个客栈休整两日,准备上方书院的入学考试。三人自然都是想要去上方书院入学的,先不论能考上与否,总得要试上一试。
      这两日,三人与之前院试一样,几乎是待在院子里。不过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些天客栈也来了不少学子,看样子大多就是去考上方书院。
      上方书院每年都会招生,但是每年招的并非全是生员,还会招一些童生。这些时间柳翊对上方书院了解更多,而且还见了一个上方书院的学子。不过柳翊并不想和这位闻名的同窗扯上关系。
      当时柳翊在巷子口的面馆吃面,就看见一个身着华服的公子哥,指挥着几个小厮,把一人围着打。
      柳翊只是瞥了一眼,记住了这人容貌。回到客栈便听到了有人在说这件事。这人乃是吴江县令家中小公子,姓郑,名安。平素仗势欺人惯了,有什么人或事让他不舒服了,他就会报复回去,而且睚眦必报,心狠手辣。
      但是郑安在吴江横行霸道这么几年,也没有人敢找他麻烦。原因是郑安不只是吴江县令的儿子,还是当今督察院左佥都御史亲侄子。这可是堂堂正正的朝廷正四品官员,而且是言官。
      柳翊听了众人讲起这位斑斑劣迹是侃侃而谈,可见其声名。柳翊只是心中暗道,这世道确实无法无天。
      第二日卯时初,鸡刚打鸣,天刚出黄,柳翊三人就朝着上方山走去。上方山在笠泽城外六七里,住在城内的一般要城门一开便朝上方山走去,不然便是赶不上上方书院辰时开始的考试。
      这是开山山长定下的,算是第一道考题。考试是辰时开始,但是前一炷香时间山下的门便禁了。所以迟到考生便只有明年再来了。
      也正因如此,许多学生提前一日便到上方山下了,然后在郊外或者农户人家暂住借住住一晚上。
      这一路上,不少人与柳翊一样朝着上方山走去。但是大部分年纪看上去比柳翊大不少,应该有及冠之龄了。一直走了半个时辰有余,才到上方山脚下。而上方山还需要再往山上走上百米。
      上方山着实是一块风水宝地,称得上钟灵毓秀。书院在山门下有一个牌楼,牌楼前的平地摆着两张桌子,考生需要在纸上登记好姓名,何方人士,功名。然后领取案号,也就是待会几号考试案台。
      最后由后面的人检查一番是否有夹带小抄,若是检查出来,上方书院便再也不会允许参考,除非改头换面,更换户籍。
      柳翊几人到不早不晚,几支队伍排着几十上百人。虽然人有这么多,但是并没有嘈杂地说话的声音。或许是考试的威严,也无心说话。柳翊案号是四十,秦纶在他前面一位。
      过来牌楼,便沿着石阶往上走。其中不少有体胖的学子,刚走几步便气喘吁吁。便抱怨道:“还有多少阶啊,早知我便不来了。这是书院还是武馆啊,这一开始就让我等爬山。”
      这胖学子边爬边抱怨,走走停停。柳翊稍稍看了一下,这人年纪看着不大,一袭华服,一看便是富贵人家子弟。
      柳翊没有再关注这人的抱怨,接着往上走了。没走几步,便听到有人说:“这点艰难也觉辛苦,那还读甚书,早日回去算了。”
      旁边有人说:“这位同学不知,那人还真不需读甚书。那人可是苏州府首富家的公子,腰缠万贯。这一次上方书院招收学子三十,这人必在其中,来此考试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那人说完叹了口气,接着往上走去。那人驻足路上,往回看了那人一眼,愤慨了几句,无可奈何。旁边有人补充一句,“你家若能赠给书院数百亩之地。你也可如同他一般。”
      此话一出众人都无话可说了,数百亩良田,便是最便宜也有五六千两银子了。
      从山脚到书院门口,差不多走了半炷香的时间。柳翊等人在一人的引导下,穿过几扇门,到一间大院子门前。
      之前院子门上挂着一块古朴的牌匾,讲经院。众人进去,院落中摆着上百张案几。最前面的一间五开间的敞开的大殿,挂着讲经堂三字匾。
      众人纷纷落座,进入书院便更无人敢说话了。敞开的大殿前行廊前摆有一方案台,两侧皆立着一炷香,插在小鼎之中。
      接着便是一人讲经堂侧面走了进来。这人一身绣竹长衫,续着山羊胡,两鬓斑白。开始安静的院子起了一些声响。“董先生。今日竟是董先生监考。”
      周围之前有些不解的,听到董先生三字,立即了然。纵使有没有见过董先生的,但没有听说董先生的。
      整个江淮,官学一途文人,必有董先生一席之地。柳翊是在周夫子听说这位董夫子的,周夫子说董先生在太康年间,曾做到了吏部侍郎,后面不知为何,愤然请辞。
      后来受上任山长相邀,便入了上方书院讲学。董先生收了三位弟子,无一都中了进士,最年长的已有三十七,如今已经是工部郎中了。
      所以在上方书院,若是拜入董夫子门下,几乎便是考上了进士。也正因如此,这些学子才见董夫子有如此反应。即使不能被董夫子看中,便是随意提点一下,也是受益匪浅。
      董夫子轻咳一声,便说起了考试的内容与事项。接着便有几位捧着考卷,为考生一一发卷。案台上备好有笔墨纸砚,考生只需拿着试卷作答便可以了。
      磬声一响,考试便开始了。董夫子坐与上首案几,下面还有几位先生巡考,时不时地驻足观看。
      太阳日渐高起,庭中虽然有四棵巨树,盖住了大部分庭院,但是还有些地方暴晒在太阳下。柳翊运气好,刚好是挨着一棵树的。所以也未觉得有多热,正襟危坐地作答。
      突然,有一人起身交卷。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少考生瞟了一眼时间。这才过去一个时辰,这是答得如何的流畅,写得一手如何锦绣文章。
      柳翊便是有人提前交卷也未发觉,直到柳翊身边发出声响。柳翊抬头一看,秦纶视线点了董夫子一眼,又瞥向柳翊。
      然后便起身走向前去交卷。柳翊手中的笔顿了一会,心领神会,然后接着作答。等柳翊做完后,又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便交卷了。
      不过在秦纶之后,还有几人交了卷了。交了卷便可以下山了,第三日,书院便会在山下张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