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又见父子! ...

  •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道:“你这个要求,倒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

      温希文才不管李世民怎么觉得,目的达到了才是王道:“陛下只管说赏不赏吧。”

      “赏,温良娣开口了,朕也要给个面子。”

      温希文大喜,正要叩头下去谢恩,李世民摆摆手打断了她,道:“不过朕给了你这个面子,你便要再接再厉,把纯的酒精做出来。”

      过山车一般的心情,形容的就是此时此刻的温希文。根据大唐的工业水平,温希文可能努努力,再活个一百岁,才能做出纯的酒精来。

      温希文咬牙道:“陛下,七十度的酒精行不行。”

      “这事你还要跟朕讨价还价?”李世民用手敲了敲案头,不满道。

      温希文只好接道:“臣妾不敢,只是臣妾记得,陛下制造酒精是要用作救治。从救治的角度来说,七十度的酒精效果反而比极纯的酒精好。”

      李世民怀疑地打量着温希文:“你别诓朕,纯的怎么还会更差呢?”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组织了一下语言,温希文解释道:“陛下想必是见识过伤口化脓,就是在破口处会有一些鼓包,里面有黄色的液体。”

      李世民点点头。

      温希文继续道:“这些黄脓,其实是源于一种极小的虫子,叫做细菌。细菌肉眼无法瞧见,需要通过一些办法才能看见。酒精可以让这些细菌失去活性,这样子就不会再产生黄脓。但是细菌有些特殊,如果酒精的浓度太高,细菌便会形成保护壳保护自己。等到酒精没了,便又会出来兴风作浪,效果反而不好。”

      李世民咀嚼了一番温希文的话,心下信了五分。李世民早就知道温希文来自后世,对于温希文的一些非同寻常的解释也有些宽容。

      只是,不纯的酒精效果更好,毕竟是反直觉理论。当皇帝那么多年,李世民对此也留有疑心,猜测是不是温希文做不到最佳,故意找的借口。只是一想到温希文的性情,又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不过,不管是七十度的酒精还是纯的酒精,终归比现在五十几度的强。李世民便也不再强求与纯度,道:“既如此,你去做吧,做出来了再说。”

      温希文松了半口气。纯的酒精几乎不可能做得出来,70%的酒精倒是还能想办法够一够,说不定哪天天气好,温主簿的手感好,亦或是温希文的运气好,便能蒸出一瓶来。

      酒精的事情虽然没有完结,但是终归是做出一半来,从一个项目的角度,便是只需要再收个尾即可。至于能不能做出李世民的要求,需要靠运气,那便不是想的事情,只需要多去做做,用次数换运气。

      此事在温希文这儿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她也没有什么需要再说的了,便准备告退。李世民突然道:“今日太子既然解了禁足,朕便去仪和殿看看他。”随后,便吩咐张阿难去准备御辇,驾幸仪和殿。

      李世民还吩咐张阿难将温希文给弄上御辇。

      温希文本想演一演“却辇之德”,却连话都没说出来,就被张阿难请进了御辇之中。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这词放在她的身上好像不太合适。

      王英带的一大箱子东西都没用上,见着温希文与兰玥跟着李世民从立政殿里出来,便也跟了上去。又瞧着温希文上了御辇,王英就招呼着赶着太子的车架回去。

      两人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交谈。

      只是走到半路,温希文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今正是午膳时间,李世民后宫的世妇御妻们不会正聚在仪和殿吧!

      想着这个问题,温希文心情逐渐变得忐忑起来,然而坐在李世民对面,温希文便不像在仪和殿或东宫一样放肆。只是紧紧拧在一起的手指,与微红冒汗的脸颊,显示出了温希文的不安。

      李世民正靠着闭目养神。温希文便想趁着李世民不注意,让王英抄近道去通报一声。然而掀开帘子之后,温希文根本没瞧见王英的影子。

      更何况,温希文这一举动,还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李世民敏锐地感受到了温希文的动作,睁开眼,看到温希文掀开帘子的样子,问道:“怎么了?”

      温希文连忙将帘子放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道:“没什么。”

      李世民仅仅是笑了笑,也不戳破,假装不知道温希文掀帘子的动作,重新闭上了眼睛。

      仪和殿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敞开着,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门口多了两个守门内侍。若是走近瞧瞧,还能看到内侍的额头上,正贴着一层薄薄的汗珠。

      御辇稳稳地停在仪和殿门口。李世民与温希文前后脚出御辇,仪和殿中的宫人们早已在殿门列队而迎,见到皇帝陛下与温良娣,齐齐行礼问安。

      李世民淡淡道了一句平身,一个眼神便扫向队列之中。

      没有李承乾的身影。

      李世民便问道:“太子呢?”

      此时,正好是王英领队,便躬身道:“陛下,殿下如今尚在禁足,正在殿内闭门思过。”

      李世民有些惊异:“太子竟然如此听话?”

      这不怪李世民有这么一问。

      李承乾小的时候,曾有一次也是调皮捣蛋,惹怒了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被关禁闭,只是当时的李承乾可没有这么乖巧,刚被禁足,便溜到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皇后那儿寻求安慰,还告黑状,说父皇欺负他。

      长孙皇后还不知道李承乾做了什么,也不知道李承乾被李世民罚了。只是见着儿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样子,终归是有些心软,便要和李世民好好说道说道。

      然而等到长孙皇后见过自个儿丈夫,了解了自家儿子干了什么事后,便邀请丈夫,对着儿子炒了一桌竹板炒肉的大菜。

      虽然李承乾随着年龄长大,逐渐变得稳重,然而李承乾小时候的印象,便深深地刻在李世民的心中。

      李世民大步跨过殿门,便看见李承乾正规规矩矩地站在正厅跟前,等候李世民。见到李世民,李承乾便恭恭敬敬道:“儿臣参见父皇。”

      此时,李世民身后的温希文便一礼问安。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的表现,很满意,语气都多了几分欣慰:“皇太子此次闭门思过,认识到自己错哪儿了吗?”

      李承乾十分谦卑,道:“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儿臣是犯了口舌之祸。”

      回想起那天李承乾的话语,李世民依然有些膈应,欣喜之色略淡了一些:“你知道就好。”

      李承乾垂直眸,身子躬得更低了:“儿臣知错。刚才王英来报,说父皇要亲自来看望儿臣,儿臣惶恐,便亲自正厅煮了水,泡好了茶,向父皇请罪。”

      听闻这话,李世民不由得多看了李承乾两眼。

      李承乾自小便是金尊玉贵地长起来的,心气儿也算高,然而今日的李承乾所展现出来的谦逊与恭敬,是李世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子。

      不过短短一月有余,李承乾与之前的差距便如此之大?李世民不由得怀疑:李承乾面上虽然恭顺,心里恐怕不那么想。然而左看右看,也只看到了李承乾的真诚。

      即便是有疑虑,面上也不能被表现出来。李世民扬起笑,道:“太子辛苦了,你的茶朕便喝上一喝。”

      正厅里正正地放着两个凭几,一个案桌,案桌一旁放着炉烧了一壶水,水壶里的水正沸腾着,吹出一丝丝的白雾,飘散到整个正厅。

      宫人们早就散开来,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了。温希文作为后妃,也早就退回后面去了。皇帝与太子的聊天,若不涉及温希文的领域,她是不便听的。

      正厅的布置让李世民的怀疑又打消了一些。这个场面一看就是用心准备过的,李世民想着,不由得点了点头。

      李承乾将李世民请入座,自个儿才坐到李世民的对面,极为娴熟地将茶叶泡好,双手奉到李世民的眼前。

      李世民的怀疑彻底打消了,笑着接过李承乾的茶,喝了一口,对着茶盏赞道:“与之前温氏所泡几乎无二,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李承乾垂首乖巧地坐着。

      李世民笑道:“将你送到仪和殿来还真是送对了,温氏影响了你不少。”

      李承乾正给李世民添茶,道:“温氏至纯至善,为人赤子之心,天真直率,人也聪慧,儿臣受其感染,都觉得平和了许多。”

      李世民转了转杯子,道:“那便是好的。虽说温氏许多鲁莽了些,还容易惹点小祸事,但是大事上确并不糊涂。”

      李承乾附和道:“父皇所言甚是。”

      李世民放松了身子,拄着头,叹道:“温氏如今也十六了,年纪也不算小了。究竟是怎么样的环境中,才能养出这样孩童心性的人呢?”

      李承乾道:“那定是富足盛世,才能养出这样的人来。”

      “富足盛世啊。”李世民将茶喝出了酒的感觉,眼神有些涣散开来,似乎是在想着什么。想到此处,李世民浅浅地喝了一口茶,散开的思维又重新聚拢回来,笑道:“我大唐盛世能延续如此之久,实乃幸事。”

      李承乾却有些伤感起来,未来的盛世确实是盛世,然而却不是大唐的盛世。然而之前就已经撒过的谎话不能被自个儿爆出,李承乾只能扬起一个笑,道:“我大唐能有此幸事,实乃父皇之功。”

      李世民仿佛开启了话匣子,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来,李承乾便微笑附和着,讲到兴致处,李世民道:“只你我二人讲话,不过瘾。”

      “张阿难,去后院将温希文叫来。”

      张阿难应声而去,然而回来时,却带回了温希文拒绝:“温良娣说,她在制作酒精,不便前来,请陛下赎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又见父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