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第十六章
      李继头戴通天冠,身着冕服,黑衣朱裳,配蔽膝佩绶,外系革带。虽不是祭祀礼最高的规制,却也显得格外隆重。面无表情入殿,一众人山呼万岁。

      身后的淮南王,眉弓压得极低,看起来心情不是很好,陆敏纳罕,昨日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仿佛和什么人大吵一架,还是吵输了那种?刘安如同鹌鹑一样跟在这二人的身后,李继继续向前,淮南王驻足不动,刘安一咬牙,还是跟上了李继。

      李继率先扶起穆昂,让诸位免礼起身,转身复又去拉淮南王。奈何他这位叔叔常年征战,知天命之年身板也着实硬朗,李继去拉,硬是没拉动。

      李继长叹一口气:“叔父,何至于此啊!”

      满殿的人精都把耳朵竖起来,大殿内静悄悄的,只有天子的声音响起:“叔父是寡人唯一的近亲,若是叔父也要恼怒了侄儿,侄儿我心里实在不安。叔父就是气我,忙碌一天下来,好歹也吃点饭,别饿坏身体。”

      说罢,拉着李鸾的手轻微晃晃,桃花眼中满是恳求。李鸾吃软不吃硬,最怕这一套。看着这双格外熟悉的眼睛,李鸾冷哼一声,任由李继拉着他走到御前左手第一的席位,板着脸不说话。

      原因无他,李继把李鸾准备已久的殿外五百刀斧手,摔杯为号,趁穆昂那老狗不防备,齐齐冲到殿内剁成肉酱的戏码给强制取消了。

      *

      入城后乘辇上。

      李继还在苦口婆心地劝李鸾:“朕知道叔父疼我,淮南王府多年积攒的金财,淮南多年的赋税粮草,叔父都在运抵京都的路上。培养多年的死士,潜伏在东都,只待您一声令下,共举大事,助朕执掌朝堂。”

      李鸾气急败坏道:“既如此,为何你却说不行。”

      李继却说起别的来:“叔父在城外驻扎这一个月,也是想拖延些时间,尽量探查城中的布放,收买更多的校尉士族为我等效力吧。”

      李鸾傲然点头。

      李继叹气:“连我都能想出来的事情,穆大司马如何想不出呢?”

      李鸾气势减了一半,嘴硬道:“陛下何故妄自菲薄。就算他想出来如何,形势比人强。届时他身首异地还能再复活不成?”

      李继又道:“如何就形势比人强了?我且问叔父,南北两军的各八支军队,不说兵卒,但就是掌兵的各个校尉,您又收买了几人呢?”

      李鸾道:“北军的一半去平定匪患,南军调取守卫的那两支,我已收买大部。”
      说道这里,胸口又挺起来些许:“另外两支,陆敏那小子告诉我,校尉是当年跟着穆昂平定南郡的老兵卒,年老体衰、头昏眼花,不足为虑。”

      “即便如此,剩下的南北两军,合起来也是有一战之力。何况……”

      “什么?”李鸾大声嚷道。

      “何况,大司马并无反心。以后我不能保证,但是他此时并无反心,甚至是一心为公为民,如今朝堂的民生政务都是他在处理,今夜若是诛杀大将军,天下怕是要乱了一半!”

      李鸾撇嘴,哪一个权臣最初不是恭恭敬敬侍奉,最后却是死也不打算放开手中的权利,甚至想要染指更高的权利。侄儿啊,这可不是过家家,对方没有恶意,你就一点不去争取!

      李继又口干舌燥地劝起来。看着那双和先帝格外想的眼睛,李鸾叹口气,心想道:看着和你这么相像的份上,就暂且相信这犹子。

      思索完毕,还是有些不快,被一个小辈说服,放弃谋划多日的计策,李鸾黑着脸。屁股朝向李继,先不理他让他猜。

      转回大殿,众人却是一头雾水,李继不做过多解释,到主位坐定,身后侍从簇拥过去,垂头侍奉,刘安也小步跑过去,跪坐在席位右侧侍奉。一众乐人奏响雅乐,金石之声响起。有黄门高声传唱,天子下令赏赐东都百姓每人牛肉酒食,这便算是正是开始了宴席。

      一曲雅乐奏完,李继摆手示意暂停,众人意识到今晚终于要开始谈论正事,停箸不语,李继朗声道:“寡人自迁都以来,国家大事皆取决于大将军,寡人年幼,大将军辅佐寡人,实在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我敬大将军一杯酒。”

      李继抬起酒杯,遥向穆昂敬酒,穆昂坦然受之。李继又言:“淮南地区连年叛乱,若非有叔父坐镇,这天下也是不得安宁。上次见到叔父,朕还不记事,再一次见面,却觉得格外熟稔,可见血缘这事,自有一股玄妙。”

      李鸾不说话,此刻正瞪着坐在他正对面的穆昂,然后联想起穆川那小子今日嚣张无礼的模样,别以为他看不出来穆川那小子抱着的是什么心思,看到这几分相似的脸,顿时对着穆昂吹胡子瞪眼。

      李继笑起来,桃花眼因为喝了酒染上红晕,说出的话却是石破天惊:“如今叔父已是知天命之年,自古名将难见白头,朕却不忍心让朕的叔叔继续驻守淮南之地,与瘴热相伴。现淮南王封地食邑不变,另赐万金。淮南六郡守军皆由郡都尉暂领。”

      众人唯唯,看到淮南王在一旁瞪眼,脸涨得通红。心下明了,对于方才的二人的不和内心有些许猜测。

      李继看向李鸾,李鸾正在试图用眼神杀死穆昂,穆大司马低头进食,眼神都不赏给李鸾一个。李继颇为无语,敲定这些事情,转头对他这些未来的亲戚和颜悦色道:“淮南总领军事的司马将领——”李继拉长声音:“目前尚未有合适的领兵将领,不知道诸位有什么人才推荐?”

      如同一滴水滴入沸油中,殿内顿时沸腾起来。李继这些亲戚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政治投机回报。

      裴家家主率先起身,躬身行礼后道:“陛下,我未有许子将之才,却也识得几个人才豪杰。他们伴臣左右,臣观其行、问其言,皆不同凡响。若陛下允许,请臣推荐他们为陛下效力。”

      李继笑道:“不拘一格降人才,朕是懂得这个道理的,过几日可以把他们叫到东宫来,朕亲自校考。”

      说罢端起酒来向穆昂赔罪道:“朕还未亲政,大司马掌前朝事务,统领百官诸事着实辛苦。只是这淮南王领兵,算是朕的家事,朕自行处理,若是做得不好,也有长辈帮忙改正。暂且不烦劳大将军费心。”

      穆昂一板一眼回道:“这是自然,以后陛下宫内之事,自行安排便可。陛下虽未及冠,也有众多嫔妃美人,也不是以往的孩子,臣自然不会插手。”

      李继得意洋洋地笑起来,像是吃到腥的猫,顺着话头说道:“大将军此言正合朕意。只不过,朕自已一人难以管理,倒不如仿前朝旧制,在宫内设内朝,如何?”

      人声鼎沸的大殿蓦地一静。

      至此,李继才算是真正的图穷匕见。他连续多日地联络宫内的宦官、收买人心,不遗余力甚至于丢脸面地屯粮聚财,就是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建立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班底。

      如今这个班底就差一个正式的册封。

      穆昂抬头,略带惊诧地看向李继,今夜他本以为皇帝想要借助淮南王的兵力,要么胡搅蛮缠再次要求亲政,要么是哭诉当皇帝也不能如意——毕竟以前做什么都要穆昂来管。没想到竟是另辟蹊径。

      此种方式虽然略显稚嫩,但着实称得上是政治手段了。穆昂从新审视李继,只见皇帝面色微红,仿佛带着询问的语气侧头问向穆大司马,但是眼神中却是势在必得的坚定。

      穆昂收回目光:“既是陛下所请,有何不可?”

      李继暗自松口气,他还真怕穆昂咬牙不松这个口子。他做得那些二手准备倒是显得多余,李继笑意盈盈地再次敬酒,穆昂坦然受之。

      话头揭过,仿佛二人只是在轻松地拉家常。李继还是继续方才的话题,拉着他的各位岳丈要人。

      “臣自荐!”

      一个不大的声音传来,李继看向崔辙身后的人,笑道:“是崔丞相的门客吗?既如此,朕也要问过丞相同意与否。”

      王甫微笑道:“陛下,臣的妹妹已选为少侍,臣是作为外戚向陛下举荐自己的。”

      李继好奇道:“既如此,说来听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