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景仁宫

      在初冬时节,紫禁城被太皇太后的重病笼罩,如同一片沉重的阴云遮蔽了这座庞大的皇宫,使得每个角落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忧愁和沉重之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仁宫却仿佛处在另一个世界,那里安宁温馨,午后的阳光穿透了精致的窗格,轻柔地铺洒在每一寸空间,带来了温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宜妃轻啜一口香气四溢的茶,目光中透露出一丝锐利的光芒,语气中带着不难察觉的嘲讽:“太皇太后的重病,竟意外地让皇贵妃避开了一场风波。真是让人佩服,未曾踏足木兰围场,却已经在背后静静地布下一局。”

      佟佳月细致地调整着茶道用具,她的眉宇间不经意间展现出轻微的皱蹙,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解释的复杂情绪——既有不解,也有深深的愤怒:“逃得了朝露,却逃不了黄昏。我实在是想不通,禩儿不过是个孩子,她为何要这般冷酷无情,把他推到死亡的边缘。”

      宜妃的眼神中透出更加浓厚的笑意,她的话语仿佛穿透了尘世的纷扰和仇恨,温柔而睿智地解答:“月妹妹,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除恶务尽,否则春风吹又生’吗?她对长春宫深仇大恨,根深蒂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扭转乾坤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孩子。但是,放眼望去,永和宫的哪位却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智慧,懂得如何在困境中保全自己,留下后手。”

      佟佳月的目光中闪过一抹深沉的阴影,她的手紧紧握住茶杯,那力道似乎在无声地宣泄她的愤怒和坚决:“等到时机成熟,我绝不会放过她们任何一个。”

      宜妃凝视着佟佳月那份既冷清又充满决绝的眼神,内心深处对佟佳氏姐妹的非凡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个害八阿哥,另一个护八阿哥;这份复杂而纠结的关系,让宜妃与佟佳贵妃的结盟显得尤为复杂而充满挑战。宜妃的性格中既有敢爱敢恨的热烈,也有对皇贵妃那种冷酷与计谋的鄙视,她更加赏识佟佳月的坚定和不屈,认为这是在宫廷这个大舞台上难得的真诚和勇气。

      宜妃环顾四周,景仁宫的奢华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嗅了嗅鼻子奇怪的问道:“月妹妹景仁宫没有焚香?”

      佟佳月的回答平静且不带感情色彩:“的确,皇上有过特别的吩咐,景仁宫内不得焚烧香料。我个人对那些烟香也没有特别的偏好,所以便选择在春天散布新鲜果实的芬芳,在冬天装点以各类花卉。”佟佳月轻轻地啜了一口茶,语气透露出一种超然:“毕竟皇上从未光临这里,是否焚香,对于我而言,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宜妃闻言,以一种充满惊异的口吻追问:“皇上真的从未莅临过景仁宫吗?”

      对于宜妃的惊异,佟佳月略显困惑,但仍旧肯定地点了点头:“是。”

      在这番对话之后,宜妃的神情从震惊渐渐转为深沉的思考,似乎在她心里,一直悬而未决的疑问正在逐步得到解答。她暗自思索,皇上之所以未曾步入景仁宫,或许并非无缘无故。那曾经短暂的欢愉背后,换来的是长久而深刻的孤单和伤痛。她带着几分哀伤轻轻摇头,眼中透露出复杂难解的情绪。

      ---

      慈宁宫

      药香缭绕,温暖而沉稳地充满了整个房间,创造出一种几乎可以触摸的静谧氛围。太皇太后躺在雕花精致的檀木床上,面色虽显得略带虚弱,但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眸中,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她的视线穿过房间,落在正忙碌于熬制药汤的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上,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温情与柔软。

      “福全啊,”太皇太后的声音中蕴含了一种柔和而有力的威严,仿佛是历经风霜后的松木,在寒风中仍旧挺立不倒,“你的伤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未完全恢复。你应该好好休息,不应贸然来到哀家这里劳心劳力。小八,快带你的二伯去休息吧。”

      站在房间一角,身穿一袭亲王朝服的福全,脸上虽然略显疲惫,但当听到太皇太后关切的话语时,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坚毅与温暖。他轻轻地走近,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与深情:“祖母担心,孙儿心知肚明。但孙儿每日思念祖母,即使行动不便,也要来看望祖母,哪怕是爬也要来。”

      八阿哥,尽管年纪尚小,却已展露出非凡的聪慧与敏捷。他轻轻地踮起脚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接近太皇太后的榻前,双手撑着圆润的小脸,用那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太皇太后,稚嫩的声音中带着一分严肃:“太阿姆放心,小八会好好看着二伯的。只要二伯有一点不舒服,小八立刻叫他休息。”

      这样一大一小之间的温馨互动,让太皇太后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温暖的流动。她深知,家族之间的这份深厚的关爱与责任担当,是无法用任何财富来衡量的宝贵。她的眼神柔和而又充满了感激,轻声叹息后,温柔地对八阿哥说:“小八,去看看苏嬷嬷今天准备了什么美味的点心吧。也许会有你喜欢的。”

      八阿哥闻言,眼睛一亮,立刻兴奋地回答:“好的,太阿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美食的期待,“二伯,等我哦,我去看看苏嬷嬷做的点心,然后带一些来分享。”说完,他活泼地跳跃着,快速朝厨房的方向奔去,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裕亲王望着八阿哥那逐渐消失的背影,眼中满是慈爱与宠溺。在这个宫廷中,充斥着权谋与斗争,八阿哥的纯真无邪仿佛是一缕阳光,照亮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在这复杂的世界中,也能找到一份简单的幸福与温暖。

      “玄烨说,你向他请旨外派?”太皇太后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她的眼神透过轻烟缥缈的药香,定定地望向裕亲王,等待着他的回答。

      裕亲王步履稳健地走近一步,神态从容,目光中闪烁着不可动摇的决意。他沉声回答:“是,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近年来野心勃勃,频频挑起边疆冲突,西疆的局势日益不稳,迫切需要有人镇守西面,以稳固边防。”他的语气坚定,每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切和责任感。

      太皇太后眉头微微一挑,似乎在裕亲王的回答中寻找着更深的含义:“仅仅是因为边疆的事?”她再次询问,语气中带着一种微妙的探究,仿佛想要洞察裕亲王心中是否还有其他未言之隐。

      裕亲王直视太皇太后的眼睛,他的声音更加坚定,仿佛是对自己决定的再次确认:“不因其他。”他的答复简洁有力,体现了一种皇室成员的坚毅和对国家的深刻忠诚。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柔和,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她声音中不易察觉的忧愁:“福全,你可曾恨过皇祖母?”她的话语中满是情感与牵挂,仿佛在为裕亲王将要踏上的艰险之路表达着深深的担忧。

      裕亲王心中微动,他轻轻迈步向前跪下,声音充满了尊重与柔情:“皇祖母,福全何敢有恨?”。他的回答既简明又充满了深情,显露出对太皇太后无限的敬爱以及对自身责任的坚定担当。

      太皇太后的目光深邃,定格在裕亲王那透露着哀伤的面庞。她的声音缓缓流出,带着一种深沉的悲哀:“唉,福全,你从小至今一直这样,心中无怨无恨,坦然承受一切。有时,我真希望你能强硬一些,说出你的不愿,或许命运就会因此改变。”

      裕亲王的身躯轻轻颤抖,他的眼中藏着无尽的悲伤,如同深渊一般深邃。他缓缓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沉痛:“皇祖母,福全从未怨恨过您。只是恨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在最不该的时刻遇到了那个人。”他的话语低沉,仿佛呢喃,那个女子如同遥远的星辰,成为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牵绊。

      太皇太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自责与悲痛:“你本该怨我,是我,为了保全玄烨,牺牲了你太多,剥夺了你许多应有的快乐。”

      裕亲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似乎在对命运的无奈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皇祖母,生于皇室,本无权任性妄为。我们要肩负起责任,维护皇族的尊严。福全懂得,自己既不能做到皇阿玛的痴,也不能做到皇上的执,”裕亲王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叹息,隐忍的悲伤仿佛波涛下的暗流:“‘花开花落,花无悔’,她不曾知晓,而我,福全,不过是一介胆怯之人。”

      太皇太后紧握着裕亲王的手,眼中满是泪光,“福全,你是最出色的男儿,错在皇祖母,我本不应该...”

      “皇祖母,无需多言。错过便是错过,但有时,错过本身亦是另一种完整。我们心知肚明,”裕亲王轻声续道,“只需将一切深埋心底,待到华美终将归于尘土,心中的一切,也随风而散。”

      太皇太后注视着跪在她面前的裕亲王,他的面色因伤势而显得苍白,那英俊的脸庞上满是不易察觉的痛楚。听着裕亲王的话,她想起遥远草原上,有另一人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啊,二伯,您这么跪着!”八阿哥的声音中充满了急切与关心,他快步跑到裕亲王身边,他轻轻地扶起裕亲王,那份温暖的关注如同春日阳光,照亮了裕亲王的面容。在这份温柔的关照下,周围的氛围也随之渐渐变得温暖而充满希望。

      太皇太后看着这一幕,眼角含笑,她的声音柔和而充满喜悦:“小八对二伯的热情和关心,总是那么不变,看到你们这般亲密,我的心也跟着暖和了。”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二人情深意重的认可和祝福。

      苏麻喇姑带着一脸的笑意携着满满一托盘精美的点心走入房间,她轻声补充:“八阿哥确实很用心,刚才在厨房里一直挑选着裕亲王喜爱的各式点心。”她的声音温暖而充满了欣赏,显然对八阿哥的细心和用心感到满意。手中的托盘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点心,似乎也在这特殊的时刻,为大家带来了额外的温暖与甜蜜。

      裕亲王轻轻蹲下,用双手温柔地抚摸着八阿哥的脸颊,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情感与难以割舍的眷恋:“禩儿,有一日二伯不能陪在你身边,你要记得好好孝敬皇祖母。”

      八阿哥抬头,眼中满溢着疑惑与不解:“二伯,您这是要去何方呢?”

      裕亲王目光坚毅,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决心:“二伯要去守护大清江山,确保它的平安与繁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承诺和坚定。

      “二伯…” 八阿哥紧紧拥抱裕亲王,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声音哽咽:“我不要您离去。若无了二伯,谁来指导我书法、诗歌、骑术和武艺?二伯,求您千万不要离我而去。”

      裕亲王轻轻地拍着八阿哥的背,用充满爱意的声音柔声安慰:“禩儿乖,二伯虽不在,你却可以通过书信与我分享你的点点滴滴。来,二伯有一份特别的礼物要给你。”他从怀中缓缓取出一枚雕刻精美,上面有古树与雄鹰图案的白玉扳指,温柔地放在八阿哥的手中。他眼中流露出深情,“二伯希望禩儿能像草原上的雄鹰那样,勇敢且自由地翱翔,健康地成长。”

      太皇太后注视着那枚白玉扳指,她的心情复杂而深沉。她深知那扳指对裕亲王的重要意义——那是他幼年时,顺治帝亲手赐予的,裕亲王视若珍宝,历年累月从未离身。今日,他却选择将其传递给八阿哥,这份举动背后的深意和爱,令人动容。她默默地思考,若玄烨知晓这一切,他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

      “二伯,您一定要平平安安回来。”八阿哥紧紧抱着裕亲王,声音中满是哽咽与不舍。

      裕亲王将八阿哥更紧地拥入怀中,温声承诺:“禩儿,放心,二伯一定会平安归来。”

      珠帘后,一道黄色的身影静静地注视着这温馨而感人的场景,双拳紧握,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康熙藏在幽暗之中,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波澜起伏。旁侧的梁九功,见证了这份温情与康熙的複杂情绪,不由得轻叹一声。这短暂的交流和情感流露,不仅是叔侄之间的深厚情谊,更触及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父子情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